你知道吗?世界四大渔场分别在哪里?
世界四大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而成,英国的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而成的。
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的,秘鲁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流而形成的。
形成原因:综合考虑,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
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它们是鱼类的饵料,一般温带海区较多。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另外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处,饵料也很丰富。
亚洲的北海道渔场,欧洲的北海渔场,北美洲的纽芬兰渔场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只有南美洲的秘鲁渔场,是由于秘鲁沿海盛行上升补偿流,将深海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因而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秘鲁沿岸盛行离岸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东南信风。海水由岸边流向大洋深处,出发海区海水减少,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补充,也就是上升补偿流。
将大量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水表层,成为浮游生物的饵料,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因此秘鲁沿岸盛行的上升补偿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主要海产:北海渔场:鳕鱼、鲱鱼、毛鳞鱼
日本北海道渔场: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
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鳕鱼
秘鲁渔场:秘鲁鳀鱼
北海道渔场是北太平洋渔场的中心,也是世界第一大渔场,位于北海道东南海域,浮游生物丰富,故鱼群密集。
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从而使海区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鱼类型有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
纽芬兰渔场,位于纽芬兰岛沿岸,是西北大西洋渔场的中心,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由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交汇而形成。
1534年,由西欧航海家约翰·卡波特在寻找西北航道时意外发现。
异常丰富的渔业产量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
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90年代之后已不可见,但在中国高中地理教科书中,仍将其标明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北海渔场是东北大西洋渔场的中心,由北大西洋暖流与来自北冰洋南下冰冷海水交汇形成的一个渔场。
冷暖水流在此交汇,鱼产丰富,种类繁多,主要产鲱、鲭、鳕等鱼,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北海渔场处于北大西洋暖流与来自北冰洋南下冰冷海水交汇处。寒、暖海流交汇,产生涌升流。
涌升流区海水不断从下层涌到表层,海水下层的腐解的有机质等营养物质也随之被带到表层。因此,这一海区水质肥沃,形成北海高产渔区。
秘鲁渔业资源之所以如此丰富,与沿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
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西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
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
加之沿海多云雾笼罩,日照不强烈,利于沿海的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对于冷水性鱼类,特别是鳀鱼(喜 20℃以下的冷水)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因而秘鲁沿海一带便成为大渔场,渔区宽约370千米。
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而补偿流的形成和东南信风密切相关。
同时,秘鲁寒流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和浮游生物,从而形成冷水性渔场。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渔场的鱼大量死亡,其成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温暖海水大规模南下,改变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
2、东南风减弱,使上升补偿流减弱,营养盐类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缺乏食物死亡。
3、水温升高,海水的含氧量等物理、化学成分改变,使鱼类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