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连池

时间:2023-10-07 18:33:35编辑:奇事君

在河南,曲剧《卷席筒》可谓家喻户晓,许多人随口就能唱上几句“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塑造“小苍娃”这一经典艺术形象的,正是海连池老师。

海连池出生在战乱不断的20世纪40年代。

当时,海家只有两亩薄地、两间土坯房。

海连池在六个弟兄中排行老二,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填饱肚子,一直是海连池儿时最大的梦想。

为了维持生计,海连池的父亲除了种地外,还经常给人钉鞋。

因为生活所迫,年仅 8 岁的海连池就开始跟着父亲钉鞋。

幸运的是,贫穷和饥饿并没有埋没海连池的艺术天分。

他有个会拉越调弦的三伯,海连池四五岁的时候,每首曲子或每个唱段只要听上三四遍,就能烂熟于心。

海连池还有个八伯曾在冯玉祥的部队里当兵,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

他见这个小侄子既聪慧又好学,就给他买了个弦子,鼓励他跟三伯学。

在那个几乎家家没有隔夜粮的年代,这把弦子的价值绝对不亚于现在的钢琴。

有一年夏天,附近的十里铺村来了个戏班,唱的是曲剧《大祭桩》和《柳公子投亲》。

十里八村的人都去看,戏台下挤得人山人海。

年仅 5 岁的海连池个儿头小,在人群里不起眼,他就钻到戏台最前边,抱着戏台下面的石磙看(旧时,农村的戏台都是用石磙搭建的),这样既没有人挡视线,也没人挤走他。

回到家,他就咿咿呀呀地模仿,一招一式地比画,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8 岁的时候,他就经常在乡亲们面前表演戏曲了。

万般无奈,好不容易病愈后的父亲决定带着海连池出去讨生活。

他们靠着钉鞋手艺,一路游走,最后到了登封县(今登封市)。

当时登封县与禹县交界处正在修白沙水库,工地上有很多工人 。

看到工地上的活儿非常费鞋,他们就暂时停了下来。

父子俩一个钉鞋、掌鞋,一个拉弦子招揽顾客。

那个时候,人们的业余生活本来就十分贫乏,工地上又是半军事化管理,工人们的生活劳累而单调。

海连池的弦子声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边听弦子边修鞋的人络绎不绝。

海连池和父亲的收入也越来越多,度过了那段困难的时光。

对于这段经历,海连池在世时曾说“我小时候聪明得很!”确实,幼时的他无论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

不久之后,他学会了父亲的全部修鞋手艺,就独自出去挣钱了。

白沙水库建设工程是当年河南省的重点工程,经常有戏剧团去工地上慰问演出。

小小年纪的海连池经常白天做生意,晚上爬到树上看演出,对戏剧越来越着迷。

由于特别喜欢戏剧,他给自己的修鞋生意定下个规矩:剧团的人来修鞋,分文不收。

有一天 ,海连池的鞋摊儿前突然来了一位高高瘦瘦的男子(海连池后来才知道是郑州市曲剧团的音乐设计王培英),修完鞋后,非让海连池拉段弦子听听。

听完之后,那名男子连声说不错,随后问他:“你想不想去郑州市曲剧团啊?”海连池脱口而出:“想不想去?我做梦都想去!”那人就说:“那你去团里考试下吧!”第二天上午,海连池瞒着父母,带着修鞋箱、弦子到了曲剧团。

王培英领着他到团领导面前拉了一段弦子,团领导当即拍板:“明天带着你的行李来团里上班吧。


初进剧团时 ,海连池在幕后从事伴奏工作。

1956 年,聪明好学的他被剧团送到郑州市戏曲学校学习 。

在学校学习的四年中 ,海连池专攻花脸行当,即净角。

他每天 5 时就起床,每一分每一秒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 、练功 ,不仅学会了本专业的各种技能,还掌握了其他行当的基本知识。

可海连池学成回到剧团后发现,当时的曲剧剧目多为抒情类,主演一般是旦角,演出的多是公子落难、小姐搭救,小丑挑拨、父母悔婚等家长里短的剧目,很少有花脸的角色,他只能跑龙套,演一些班头、衙役、家丁、书童、解差之类的角色。

海连池不甘心,想来想去,决定偷偷学艺:不管什么行当的戏,只要喜欢,他就偷偷地边看边学,边学边记。

只要台上有演出,他一有空就仔细听,认真看,比在学校还用心、刻苦。

别人经常看到他在戏台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眼睛盯着演员,除了双手偶尔比画几下外,一场戏下来,几乎不离原地。

工夫不负有心人 。

他 22岁 的一天,机会来了。

有一次,郑州市曲剧团到部队演出《风雪配》。

当台下的官兵坐得整整齐齐等待演出开始的时候,男主角却意外失踪了。

眼看离开演只剩10 分钟了,团长只得心急火燎地询问有没有人能够顶上。

救场如救火,海连池毛遂自荐。

虽然疑虑重重,但情况紧急,团长让他上台试试。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舞台上的海连池道白流利、台词准确、交流恰当,尤其是唱腔,他用自己特殊的嗓音控制得恰到好处,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叫好声。

演出一结束,团长就当众宣布:从此以后,海连池就是这部戏的男主角。

没多久,在信阳市确山县的一次演出中,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这一次,海连池救场的角色是《卷席筒》中的曹保山。

他再一次赢得了满堂彩。

从此,海连池在团里奠定了绝对主演的地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卷席筒》风靡全国乃至东南亚20 世纪 70 年代末,海连池与西安电影制片厂合作,将《卷席筒》搬上了电影屏幕。

电影公映后,立刻成为当时戏曲艺术片发行量最大的影片,剧中的小苍娃很快风靡全国。

海连池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1986 年 5 月,在文化部召开的全国叫座剧目会议上,《卷席筒》同时荣获“叫座剧目第一”“全国盒式戏曲录音磁带发行量第一”“百花奖选票第一”三项荣誉。

著名剧作家曹禺评价说:“《卷席筒》可与莎士比亚的剧作媲美”。

到 20 世纪 90 年代,海连池主演的《卷席筒》在全国舞台演出近 7000 场,观众总人数超过 3000 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有十几个剧种 80 多个剧团对《卷席筒》进行了移植演出,在当时日渐式微的戏剧环境中,《卷席筒》犹如一场及时雨,有力促进了戏剧市场的发展。

郑州市曲剧团更是凭借该剧长久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

《卷席筒》走出国门后,在东南亚乃至欧洲、北美等地都受到了广泛欢迎,许多民众惊呼“一张破席卷遍东南亚”。

由于西安电影制片厂等凭借《卷席筒》获得了巨额利润,赚得盆满钵满,因此,当时的人们纷纷戏称《卷席筒》是“卷钱筒”。

上一篇:四川的眼泪

下一篇:扬州是几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