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的关系

时间:2023-10-07 16:19:54编辑:奇事君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

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吟咏抒发激情,通过诗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诗歌传颂人间真善美。载入文学史上的诗人,应属于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的范畴。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出镜率最高的古代诗人是谁?

除了李杜之外,想必就是苏轼了。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更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说起来,苏轼与他的父亲和弟弟都是百年难逢的才子,文笔不俗。从苏轼、苏辙这两兄弟的名字中,我们就能看出他们的父亲苏洵是个极具文艺细胞的人。

众所周知,古人非常看重姓名。姓,意味着人的出身和门第。

名,则代表着父辈对孩子最大的寄望。根据史料的记载,苏洵“年少无行”,在二十七岁那年才开始学习。

在二十九岁和三十一岁这两年,苏洵的夫人为他诞下苏轼和苏辙。

那么,这两个孩子的名字里有何玄机呢?其实,在苏洵四十岁时写的那篇《名二子说》中,已详细说明了二苏名字的由来。

从偏旁上我们就能看到,这两兄弟的名字与“车”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苏轼”这个名字,苏洵是这样解释的: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在古代,“轼”是马车上的一个零件。乘坐马车时,乘车人旁边的扶手便是“轼”。从“扶手”这个定位中,我们就能看出,“轼”并不是马车的重要配件。

相比之下,车轮、车盖、车辐等关键零件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这些配件马车便不能行走。

但是,如果没有“轼”这个配件的话,马车虽然能正常行驶,却未免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如果,硬要说“轼”有什么实际作用,那它的作用就是点缀和装饰。

苏洵给儿子取名为“轼”的初衷,就是希望他不要太在乎浮于表面的装饰,希望他能平凡地度过一生。

对“苏辙”这个名字,苏洵是这样解释的: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相信大家都听过“前车之辙”,所谓“辙”,说的就是马车留下的轱辘印。

在古代,所有马车行驶时,都在沿着前车留下的轨迹。马车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不过人们都在夸赞马车,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这是车辙的功劳,是为“辙不与焉”。

虽说如此,但是,如果出现了交通事故,马被撞死了车被撞翻了,人们在追究责任时也不会想到车辙。简简单单的一个“辙”字,蕴含的意义就是苏洵希望儿子能甘于平凡,虽然,不能活得惊天动地,但是,至少能少受灾祸。

为人父母者,大多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人中龙凤,若不能富贵一生光耀门楣,起码得与众不同。

可是,身为八大家的苏洵竟希望自己的儿子像普通人一样,不求有福,但求无祸。

了解宋史的朋友都知道,年轻时的苏洵锋芒毕露,曾在朝堂上与王安石、富弼等大臣爆发冲突。不论在哪个朝代,像苏洵这种得罪官场大员的人都很难混下去。

所以,苏洵的一生仅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其仕途却颇为曲折。

正因为苏洵这一生锋芒太显,得罪了太多不该得罪的人,所以,他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甘于平凡,至少,不会像自己一样多灾多难。

后人在提到父子三人时,经常会说“一门三进士”,这种说法流传已久,以至于,大家都觉得苏洵有进士出身。

实际上,苏洵虽然参加了二十多年科举考试,但每次他都与进士擦肩而过,未能得到功名。

《宋史》有云:“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苏洵颇有天赋,在二十七岁时开始读书,二十八岁就已能进入贡院参加考试。

不过,命运之神却不青睐这个天才,他考了十多年,每次都与功名失之交臂。嘉佑二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来到考场上,在这一年里苏轼、苏辙双双及第。

但是,苏洵究竟有无考中,史书中并未记载。从苏洵后来写的一首诗来看,他极有可能落榜了:“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转眼之间,苏洵已经参加了小半辈子科举,但却没有半点收获。此时的他,不论是记忆力还是精力都已比不上年轻人。

所以,科举及第对于他来说,已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了。

那么,为什么后世会有“一门三进士”的说法呢?笔者认为:这是后世文人赋予苏洵的“荣誉进士”,毕竟,以他的才学来看,早已达到了进士的标准。

【总结】

苏轼、苏洵和苏辙三人是父子关系,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则是苏辙的哥哥。他们三人被称为“三苏”,历史的影响力都是有一定的。

参考资料:

【《宋史》、《名二子说》】

上一篇:中国舞曲,中国比较有名的DJ手有谁?

下一篇:杜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