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建立了明王朝后不久,就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他一生都崇敬的嫡妻马皇后所生之子——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朱元璋的目标是为明朝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未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在皇室里引起的纷争。
而朱标只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其为人处世却不像他父亲那样的神威勇武。朱元璋虽然对他的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因为他越来越变得心志不凡、目中无人和闹独立性,也引起了朱元璋的烦恼。为了稳固明王朝的长远利益,事实上朱元璋没有考虑把朱棣和其他的儿子立为太子,仍把朱标看作他恰当的继任人。
可是,使朱元璋料想不到的是,朱标在三十七岁时就死去了。然而,皇位继承的次序是很清楚的,朱标的嫡妻所生的长子已在10年前死去。因此,皇帝只好找朱标一系的次孙朱允炆,即朱标活着的最年长的合法儿子——为储君。
因为朱元璋对长子朱标寄予极大的期望,所以朱标死后,朱元璋就把厚爱倾注给长孙朱允炆。这个未经历炼的少年被立为皇嗣时还不足15岁,他绝不能与他的祖父或他的叔辈相比肩,他的指定只不过是长子继承制原则的体现而已。如果不是遇到他父亲朱标意想不到死亡的变故,被后世称之为“建文帝”的朱允炆也许只能会一直默默无闻地度过他的一生,也能善始善终。
早在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储后,朱棣声称,长兄朱标死后,在余下的众兄弟中他是最有可能被入选为嗣君,只是因为那些儒士们的横加干预才未成功。正是朱棣的这种心态,当朱元璋册封他长兄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而不是指派他为皇嗣的时候,就显然的促使他异常的失望和不满,也促使他在侄儿朱允炆继统后不久,就起了反叛之心。
1398年,朱元璋去逝后,21岁的朱允炆继皇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
年轻的建文帝继位之时,仍然是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相比,甚至比起他那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使得他真正关心他祖父的高压行政措施对平民百姓的影响,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因此之故,他在朝廷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1402年,在位仅四年,朱允炆因实施“削藩”政策,最终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借“靖难”之名,并用武力推翻。
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恐权臣篡权,则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朱允炆实施的“削藩”政策,指为“奸逆乱朝”,以“清君侧”为理由,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皇位之变为“靖难之变”或“靖难之役”。
而被推翻了帝位后的“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几百年来众说纷纭的千古疑案。
关于建文帝当年逃出南京城后的藏身之地,我国西南数省,都留有很多有关建文帝的遗址和传说。
白云山遗迹。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有建文帝曾在贵州白云山修行时遗留的遗迹:“有巨杉二株,爽立磴旁,大合三人抱;西 一株为火伤其顶,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里,为白云寺,则建文君所开山也;前后架阁两重。有泉一坎,在后阁前槛下,是为‘跪勺泉’。下北通阁下石窍,不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乃神龙所供建文君者。中通龙潭,时有金鲤出没云。由阁西再北上半里,为流米洞。洞悬山顶危崖间,其门南向,深仅丈余,后有石龛,可旁为榻。其右有小穴,为米所从出流以供帝者,而今无矣。左有峡高迸,而上透明窗,中架横板,犹云建文帝所遗者,皆神其迹者所托也。洞前凭临诸峰,翠浪千层,环拥回伏,远近皆出足下。洞左构阁,祀建文帝遗像(阁名‘潜龙胜迹’,像昔在佛阁,今移置此)乃巡方使胡平运所建, 前瞰遥山,右翼米洞,而不掩洞门,其后即山之绝顶。”
湘潭传说。
这是一个有着官方背景的传说:永乐二年(公元1404),祖籍湘潭的何福(明洪武年中,以智勇授都指挥。累功至左军督前将军。建文年中授甘肃总兵。靖难兵起,列阵淝河,独当一面,北军为之夺气。成祖即位,爱其才,封宁远侯。)之弟何禄,携子魁二、魁五与何福季子魁六、原任左军都督顾成之孙顾兴国,战殁鄱阳湖的旗武将军齐成之子、千户齐兴(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宗族之始迁湘潭祖),护送建文帝朱允炆由江西抚州临川来湘潭,护送人的眷属亦在随行之列。朱允炆始藏银塘,先后移居县城东隅之金泥湾和西乡之碧泉,改姓名为何必华,字汝川,娶银塘四甲土著何氏何惠之长女为妻,终年87岁。据湖北麻城龟山族谱记载何必华乃水部堂何姓二世祖,其后有何应瑞为明朝工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