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慎行

时间:2023-10-02 08:42:10编辑:奇事君

作为全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济南的历史积累出名雄厚,历代英杰极多,还多是脾气与业绩双料爆表的人物,典型明朝隆万大改革时期的铁腕阁老殷士儋,一辈子出名火力旺,年轻时做王府讲官,就常把未来的隆庆皇帝朱载垕骂的哆嗦,后来官居大学士,工作中急了眼,内阁开会时竟拽住首辅高拱暴打,亲手开创明朝内阁史上首次办公室斗殴闹剧。

脾气炸天的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好些济南籍的历史名流,常见这霸道画风。但一位济南平阴县东阿镇走出来的明朝阁老,却是另一种奇特类型:不单一生仕途辉煌,更是一辈子的温和宽厚脾气,凭这好脾气扛过各种荣辱,提前四十年捏住明朝兴衰的精确命门。睿智思想与高贵品质,引得后世代代拜服,更有一荣耀名号:有明一代完人。

这位另类的完美强人,正是明末政治家兼文学家经济学家:于慎行!

一:张居正的好学生

于慎行,字可远,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生于东阿镇书香门第于氏。

在人杰地灵的济南地面,于慎行的家乡平阴县,水土更是“灵”到传奇,早在楚汉争霸年间,就出过教导出神奇军师张良的一代智者黄石公。有这般灵气水土滋润,少年起的于慎行,就是各种奇特灵性,以《快园道古》记载:八岁时就能吟诗作对,且文笔豪气冲天,走上科考路上,更是一路飓风狂飙,十七岁中举人,二十三岁高中进士,期间还在名臣朱衡门下做过幕僚,早早就受过各种历练!

但他最叫身边人服气的一条是:明明这么有才,却还这么乖。在家是出名孝顺的乖孩子,进了鱼龙混杂的官场,更成了任劳任怨的老实人,走哪都人缘极好。比如二十七岁那年,给九岁小皇帝万历皇帝担任讲官,多枯燥的课程,到他手里就变得妙趣横生,叫小皇帝上课常听入迷。一次于慎行患病请假,小万历皇帝竟郁闷的抹起眼泪,差点就闹罢课!

但比起喜欢他的万历小朋友来,另一位老朋友,更是从来对他器重有加:于慎行的恩师,此时执掌大明国务的一代改革家:明朝首辅张居正。

身为大明铁腕改革强人,张居正麾下门生遍天下,但在张居正看来,用起来最顺手的,却当属于慎行。别看这小伙子日常话很少,吹牛拍马的时候更从来没影,但干活却出名靠谱。别人争着躲的苦活累活,他都是毫不犹豫扛肩上,比如张居正最得意的一条鞭法,就是由于慎行当时不辞劳苦,按照大明各省的不同民情,设计出条款细则。这个光耀千秋的改革,后来能有立竿见影效果。低调的于慎行就是幕后英雄。

如此多干活少说话的优异表现,也叫乖孩子于慎行,成了张居正眼里不能缺的宝贝。甚至还经常在公开场合热情表扬:大明朝的官员,如果都是于慎行这样的老实人,国事哪会如此艰难?俨然就是把于慎行当接班人培养的节奏。

可就在一片前途大好时,万历六年,随着“张居正夺情”事件的爆发,素来老实巴交的于慎行,却叫恩师张居正结结实实吃了一吓:这么个老实人,竟然都拆老师台了!

二:大公无私的拆台

身担改革大业的张居正首辅,却在万历六年横遭丧父噩耗。依照当时制度,张居正理应回家守孝三年。可正是权力巅峰的张居正哪肯放手?竟然和万历皇帝一唱一和,弄出个“夺情留任”的把戏。放在明朝道德里,这事简直就是禽兽不如,立刻就引得反对声四起,奏疏雪片般砸过来。是为“张居正夺情事件”。

而面对汹汹的反对声,张居正却是铁了心:纵是反对汹汹,也是重拳弹压。尤其是率先上疏弹劾张居正的赵用贤和吴中行等人,这几个张居正亲手栽培的学生,此时更被张居正当了出头鸟,全是一顿杖责打的皮开肉绽:让你小子拆老师的台!

但就在张居正稍出一口恶气时,却又横遭一击:于慎行,竟然上书反对他!这可是张居正最赏识的弟子,他都带头拆台?

当时的张居正,真是被于慎行气到伤心,见面时更是撕破了脸,劈头就是一句责问:予大望卿,卿大器,亦随人为难耶!你是我最赏识的学生,竟然和他们一起来害我?

面对老师的伤心质问,于慎行却是理直气壮,一字一句回答:相公爱行甚深,期之甚大,念相报耳!正是因为我是你的学生,正是因为老师您对我好,哪怕您伤心,我也不能看您犯错!

张居正很伤心,后果很严重,原本仕途得意的于慎行,也就被连穿了几次小鞋,愤然辞官回家去了!

但是,四年以后,当一代铁腕强人张居正溘然长逝时,受委屈回家抱孩子的于慎行,却是当场写就《祭太师张文忠公文》,满篇激扬文字,写尽恩师张居正一生的功业辉煌,更念尽对自己的拳拳关爱:所不忘公,唯寸心在,含情未吐,负义实深!

而就在于慎行含泪悼念恩师时,一场比当年“夺情风波”更暴烈的风暴却骤然袭来: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昔日给张居正抬轿子的各位“门生”们纷纷反水,红口白牙揭发张居正的“罪状”,张居正的全家老小被清查张居正案件的酷吏丘橓囚禁在湖北老家的府邸里,张居正长子更是不堪拷打悲愤自杀。眼看这位明朝最伟大改革家,身后就要惨遭灭门大祸!

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刚刚官复原职的于慎行,却又出手拆台了,直接一封书信送到丘橓处:张居正活着的时候,满朝就知道阿谀奉承,没有人敢批评他的过错,现在张居正去世了,满朝却只知道他的过错,却忘记了他的功业!他虽然私德有亏,但何曾辜负过国家?声声质问,好似一大盆凉水,把火热的清算张居正运动浇清醒了。清算闹剧草草收场,张居正的老母亲人,得到了国家划拨的水田照料。伟大改革家的血脉,终得保全!

这就是张居正生前,无比“寒心”的学生,老实巴交的济南天才于慎行:在他心中,只有公愤,从无私仇,只有国家大局,全无私人得失!

三:振聋发聩的预言

随着张居正的去世,少年时十分喜欢于慎行讲课的万历皇帝,亲政后也曾对于慎行信任无比,从万历十一年起,六年来官位节节攀升,到万历十七年时,于慎行已是主持大明文化的礼部左侍郎,入阁拜相,就在眼前!

但官位在变,不变的依然是那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于慎行。而此时的万历皇帝,却是满身槽点,从万历十五年起,就成日歇班不上朝,昔日张居正改革的辉煌成功,比如强力高效的行政作风,府库充盈的良好财政,更是眼看被糟蹋的干净。本不爱说话的于慎行,自然是急在心头。而到万历十八年,他更卷入了一桩敏感大事:万历立太子!

一心想立幼子朱常洵的万历皇帝,与坚持伦理纲常,力挺皇长子的群臣们,早就是年年互怼。为国家稳定着想,于慎行更是冲在前头,多次为这事与万历皇帝吵的天昏地暗,也终于叫万历皇帝忍够了:你是我少年时最喜欢的老师,你竟然拆我台?

于是,万历十九年,一记猝不及防的黑拳,猛然砸向了于慎行:山东省乡试发生泄题事件,几位御史却无中生有,硬说于慎行是幕后黑手。为官清廉的于慎行悲愤辞官,竟被万历皇帝顺水推舟,甩手就打发回家。这桩闹剧,以明末典籍《国史唯疑》的考据说,是一场证据确凿,专门针对于慎行的政治陷害。

对于视名节如羽毛的于慎行来说,以这种羞辱的方式来罢官,自然是悲伤不已。但在回家后的几年里,渐渐从悲愤里走出来的他,却又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力目标:写书!

对于明朝官员们来说,退职后写书,是一个官场生涯里的老套路,但基本就是写回忆录,主题也千篇一律,不是说自己做官时很牛,就是说自己很委屈。但于慎行,却显然写出了高境界:他的书里,只讲学问,从不讲个人荣辱。他的《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集》,都在中国史学与文学史行,留下浓墨重彩一笔。但论思想最为震撼的,却是另一本奇书:《谷山笔麈》。

有多奇?这部《谷山笔麈》,以详尽的笔墨和精细的考据,记录了明朝万历年间之前的政治文化典章制度,呈现在后人眼里的,却是一个明朝万历年间,这个常被吐槽“黑暗”的时代,真实的民生风貌。

就在满篇笔墨中,他以详实的文笔,写下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勃发的万历时代,种种新鲜的情景:北京城的工商业空前繁荣,做粮食酱油生意的小贩,都常见百万家资。临清的漕运经济一年比一年红红火火。城市经济空前繁荣,一线城市的米粮价格年年稳定,奢侈消费品琳琅满目。几百年康乾年间的好些清朝人读过,都是连呼不敢相信:明朝,竟是个如此繁华的时代?

但千万别以为,他这部书是在歌功颂德,也正是在这本书里,他写下了自己退休回家十多年里,对大明朝未来的忧思:考成法废除了,大明朝工商业蓬勃发展,但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消极怠工的万历皇帝,却只知道派税使敛财。然而失去了考成法制约的一条鞭法,反而会给富商大贾们更多偷税漏税的机会。政治财政已经畸形的大明朝,会有什么命运?

就是在这部书里,他留下了两个痛心的惊呼:“农重而商宽”,也就是朝廷无法从商业上收税,必然会把大量赋税转嫁给农民阶层。然后还有一句“古今物力,何以想悬若此”,比明朝生产力弱的多的汉唐,都可以获得巨额财政,明朝却因为自身制度缺失,财政收入捉襟见肘。一旦发生大乱,后果细思极恐!

纵是身在民间,他依然用自己的眼睛,思考着国家的命运。而在万历三十五年,忧思国家命运的于慎行,终于得到了万历皇帝的征召,出任内阁大学士。但抱病来到京城的他,却已然油尽灯枯,上任没多久就卧病在床,终于病故在任上,临终一声长叹:吾终不能报国矣!

然而更为怅恨的是,他晚年的忧思,对于晚明改革的疾呼,却在明末越演越烈的党争里,终归被当了耳旁风。曾经有一个叫于慎行的天才,为明朝指明了远方的陷阱,不曾珍惜的明朝,也就有了掉进陷坑的崇祯,悲情在煤山上迎接亡国命运的惨景。

但是,已经无法要求于慎行做太多了,就像济南这个城市,那实实在在埋头做事的品质一样,一辈子济南脾气的于慎行,已经做了足够多。无法给他一个平台的明王朝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浪溪河判,白松林间,一生老实做人做事的天才于慎行,历经数百年沧桑,依然是这个城市尊贵品质的见证。

上一篇:什么颜料

下一篇:阿达玛斯,一句俄语翻译,КАФЕДРА КРИМИНАЛИС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