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

时间:2023-10-02 00:06:47编辑:奇事君

两汉时期民族得到融合,经济得到发展,从而诞生了一批历史名人。今天小编介绍一下两汉时期的历史名人 他们都是大汉朝的开拓者,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有功之人。

两汉时期的历史名人

论西汉时期大名鼎鼎的一位奇才人物,东方朔

东方朔其实不姓东方,他的本姓是张,又叫张曼倩,是如今的山东人,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谋略家。

在汉武帝登基之初,向天下广面征级治世能臣。这位才子毛推自荐,因为他的文章辞藻华丽,更有治世之语,所以被武帝看中,被选拔到身边来为他提供良策。这位奇才性格幽默,言语敏捷,并足智多谋,常常在皇帝身边开玩笑,做乐,所以身受帝王爱戴。但他曾经多次谈论过官场朝局得失的得是厉害,表达过富农强国的方法,但当时的皇帝始始终把咱们主人公当做排解忧愁的文人骚客看待,在治国方面从不重用这位奇才。所以他只好把他的这些抱负都写成了书籍,这位奇才的一生著作非常多,其中非常著名的就是《答客难》。

这位奇才虽没有建功立业,但却陪在帝王身边数年,能用幽默风趣的话对君主进行劝解。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曾有一人因为不经允许就射杀了皇家别苑里的的鹿,于是被当时的刑部判为死罪。这位奇才于心不忍,但确没有直接和皇帝求情,咱们主人公是这么和对皇帝说'的:“这个百姓确实是该死,第一点就是使陛下因为一头鹿就要想杀人,让天下的百姓知道皇上看重动物的性命却轻视人命,这是对陛下的亵渎。这第二个该死的理由就是敌国在边境作乱,皇上需要用鹿的角去撞死敌兵,而鹿却死了”皇帝听了之后沉默了很长时间,最后赦免了犯事的这个百姓。

还有一件事就是这位传奇人物在做常侍郎的时候,皇帝有一次在节日里赏赐肉给各位大臣。然而负责把这一整块肉分开的官丞却迟迟没有来。咱们这位主人公等的有些烦了,便独自上前拔出剑自己割肉,并且对他的同事说:“这过节,就理所应当的要早些回家,请理解我接受皇上的赏赐。”然后把肉包好,揣着离开了。后来大臣们把这件事上奏给了皇帝。皇帝便问他:“昨天赐肉,你为什么不等诏令下来,就用剑擅自割肉走了?”咱们这位主人公在听到皇帝的质问后,二话没说,直接跪地请罪。皇帝就说:“你站起来在自责吧!”奇才说:“我呀,我呀,怎么能不等圣旨下来就接受赏赐呢,这是多么没有礼数的行为呀!用上好的宝剑来割肉,是多么豪放啊!割肉只割那么一点点,又是多么正直,清廉啊!回到家把包好的肉送给妻子吃,这是对妻子多么的深情呀!”皇上听过后不经气笑,对他说“朕让你反省,却没想到你竟然反过头来夸奖你自己!”于是又赐给他很多酒肉,让他回家与他妻子共享。

这位传奇人物用自己的幽默才智陪伴王帝多年,机智的化解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深受帝王的宠幸。根据他为历史原型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他的才名流传至今。

从他身上我们能够学到解决矛盾冲突不一定要忠言逆耳,有时候用一些幽默风趣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反而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两汉时期的道教人物

张道陵是道教的创始人,也是道教第一代天师,被道教尊奉为太师,其子张衡为二代天师,道教称嗣师,张鲁为三代天师,道教称是师。这一时期不但有天师张家传人,也涌现出了太平道的创始人张角,以及魏伯阳、马明生等重要道教传人。

张道陵

张道陵,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汉留侯子房第八代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7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从学者千余人。永平二年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时年26岁。因素志于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遂弃官隐于北邙山。

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后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顺流至称锦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汉安元年,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称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永寿二年,以盟威都功诸品经箓、玉册、剑印付子衡,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123岁。唐天宝七载册赠“太师”,僖宗中和四年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理宗加封“正一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为祖天师,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

茅盈

茅盈,西汉咸阳人,字叔申。《茅山志》、《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记其少时修道于恒山,有异操,后隐于句曲山。茅盈修炼服气、辟谷术,并以医术救治世人。后其弟茅固、茅衷从其修道,时人称大、中、小茅君。后世称茅氏三兄弟为“三茅真君”。茅盈证位司命真君东岳上卿,并奉为茅山上清派祖师。道教茅山派主修《上清经》,兼修《三皇文》、《灵宝经》,以符箓咒劾召鬼神,以戒传授弟子,服食辟谷、冶炼丹术,隋唐时盛行南山,成为道教三大符箓派之一。

魏伯阳

魏伯阳,东汉时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名翱、号伯阳,又号称牙子。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记载,出身望族,喜修炼丹术道法。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五相类》,杂揉《易》学、黄老之说,以炉火炮炼为实践,阐发丹道学说,成为早期道教炼丹术的奠基之作。后被奉为“丹经王”,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

张衡

张衡,道教第二代天师,字灵真,汉永寿二年袭教。《三国志张鲁本传》称:“陵死,子衡行其道。”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精修至道,不与世接。时皇帝闻其有道,欲征为黄门侍郎,辞而不就。袭教后,居阳平山以经箓教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理明,闻者有感。光和二年正月以祖传印剑付子鲁,与妻卢氏得道于阳平山。嘱子鲁说:“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国,非孝无以事亲。”元武宗至大元年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道教称嗣师。

张角

张角,东汉末太平道的创立者。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奉黄老道和《太平经》,以符水咒法为人疗病。熹平年间,张角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与其弟张宝、张梁同在河北一带传教,10余年间,徒众发展至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8州,分为36方,各方设渠帅统领道众。中平元年,张角武装起事,自称“天公将军”。张角根据五行说,认为代汉而兴,当以土德,土色为黄,故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以号召徒众。因起事徒众都以黄巾裹头,故人呼为黄巾军,他与张梁会集幽、冀两州黄巾军,在广宗击退北中郎将卢植,后来又击败东中郎将董卓,不久病亡。

张鲁

张鲁,道教第三代天师,字公祺。汉献帝初平年间,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同取汉中。得据汉中后,实行政教合一,大力传播、壮大教团组织,教民诚信不听欺妄。增饰“义舍”,命诸祭酒皆设义舍于道,放置义米、义肉,行旅之人量腹食用。犯法者,原宥三次再行之于刑。有小过者,命其修路百步,则罪除。不置官吏长使,皆以祭酒为治,雄居巴、汉30年,民夷信向之。尝增立嗣师所立的八品配治和自设立的八品游治。建安二十年,曹操征汉中,张鲁封藏以降,操嘉其善意,遣使致慰。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五子及功曹阎圃皆封为列侯,迁还中原。建安二十一年卒,葬于邺城。元成宗赠“正一是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道教称是师。

马明生

东汉时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称作马鸣生,本姓和,字君贤。《马明生真人传》、《诗纪外集》载其少时为县吏,捕贼受伤,遇太真王夫人,用仙药治愈,乃弃职随夫人执役。后受授太清金液神丹,服之后与其徒阴长生俱得仙而去。阴长生 阴长生道教仙人。东汉和帝阴皇后的高祖,曾从马鸣生习神仙道术,执奴仆之役,达10年之久,同窗12人悉辞归,独长生执礼更谨。后随马鸣生入青城山,受《太清神丹经》。继入武当山石室中合丹,用黄金万数,施济贫穷之人。周游天下,于平都山白日飞升成仙。据传在世170年,著有《丹经》9篇。

上一篇:屏蔽生

下一篇:陈芳彤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