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位大家,文武双全,在历史上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齐名。那就是王守仁,别称王阳明,他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身为明朝状元王华家的宝贝儿子,书香门第出身的王阳明,偏偏对武术痴迷到叛逆。照着他的弟子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里的形容,少年时的王阳明“初溺于任侠之风,再溺于骑射之习”。俨然就是个心怀英雄梦的热血少年,从小就摸爬滚打苦练。
而且千万别以为,少年习武的王阳明,只是个玩票的官家子弟,且不论兵法韬略,就是基本的武艺,他都是实打实的涨。最见证他习武成果的,更是十五岁那年他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单枪匹马北出居庸关,在茫茫草原上潇洒溜了一圈。这可不是旅游观光,那时居庸关外的草原,正是鞑靼部落画地为牢的时候,动辄就能撞见鞑靼游骑劫掠,厮杀搏命是常见的事儿,没两下真本事,真不敢随便往外走。
而王阳明呢?何止是溜达了一个月,而且还主动往鞑靼部落里撞,跟那些凶悍的鞑靼骑士们一起纵酒狂歌,高兴了还较量射猎武艺。以《王阳明年谱》的说法,那场面真是“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经月始返”。真是以一身强大武艺,叫好勇斗狠的鞑靼人都心悦诚服。少年王阳明慷慨报国的志向,心怀天下的谋略眼光,都是从此生根。
而在王阳明后来的军事生涯里,也同样是这一身过硬的武艺,一次次成就了他惊艳大明朝野的辉煌。早年在江西剿匪时,不但算无遗策,更亲身深入到山区险地,历经多次恶战。后来宁王朱宸濠悍然叛乱后,命悬一线的王阳明,更是以一身强健体魄,在宁王的重兵围堵前脱身成功,然后就有了鄱阳湖平叛的辉煌妙笔。
当然,放在王阳明生活的时代里,对他这一身武艺,好些人也相当不感冒。典型就是明武宗年间的骄兵悍将们。虽说此时明朝“以文制武”的制度正越发成熟,但十六世纪初叶的明朝读书人,尚武风气还不算火热,甚至以当时明朝人的笔记说,好些明朝“大儒”还以习武为耻。所以,当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的捷报送来时,诸多明武宗身边的宠将们,第一反应竟是严重不信,比如京军将领许泰。
要说这许泰,可是个绝对的硬茬子,不但是大明朝弘治年间的武状元,更是参加过平定刘六刘七之乱的悍将,诸如农民军鞑靼军等强横对手都打过。带兵也是横的很,宁王之乱平定后,他带领京军进入江西,一路胡作非为,却正撞上了刚刚平叛成功的王阳明。面对王阳明的交涉,许泰哪把这个“文弱文官”放眼里,反而提出嚣张要求:爷不认什么大官,就认好汉,有本事就来校场射一箭。
但许泰没有想到,自己这满以为得计的挑衅,正好给王阳明送了舞台。轻车熟路的王阳明拉开硬弓,当场三发三中,一身强悍武力,把本打算看笑话的京军兵将们看得目瞪口呆,然后就是满场惊雷般的欢呼。明史里“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的简单一句,缩影了这位文武双全的大儒,无比壮勇的一刻。
对于明朝历史来说,文武双全的王阳明,影响又何止是这一刻的精彩展示?正是随着他创立的阳明心学,在大江南北火热传播。“习武善战,以趋报国”的思想,从此在知识阶层里深入人心。埋头于八股文的明朝学子们,从此尚武习武成风。王阳明门下的弟子们,包括罗洪先、唐顺之、戚继光、邓子龙等英雄们,更是各个建功沙场。这位学术大师,不但唤醒了明朝文化的自由新风,更激发了明朝知识阶层,慷慨担当的热血勇气。
说儒家文化阉割了中华尚武精神?先问过纵马骑射的王阳明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