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坛四大家”,莫言、贾平凹上榜,余华、陈忠实遗憾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进入爆发期,有突出成就的作家越来越多,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
莫言、贾平凹、陈忠实、路遥、张炜、刘震云、苏童、张洁、宗璞、王蒙、梁晓声、王安忆、阎连科、余华等屡屡斩获国内外文学大奖,成就斐然。
那么,这40多年来哪些作家最生猛?谁才是文学王冠上最美的明珠?不妨来看看中国“当代文坛四大家”都是谁。
NO.1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
不管你多不情愿,没办法,这家伙还得占头把交椅。无论成就还是影响,还没有人能与之匹敌。
这不光是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更是因为他那厚厚的十几本长篇小说的分量,而且,他的中短篇小说也是一流。
个人以为莫言最好的作品是《生死疲劳》,其次是《蛙》和《丰乳肥臀》。
有人认为莫言最好的作品是中短篇,像《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均是佳作。时间的筛子非常严格,将会给出应有的答案。
莫言在国内被贴过很多标签——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历史主义,获得诺奖之后又成了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人。
个人觉得,他的作品灵魂是现实主义,变的只是躯壳。可以说,莫言获得诺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利好是巨大的。
不过,莫言从2009年出版《蛙》之后就再也没有新的长篇问世,2020年出了本小说集《晚熟的人》。希望莫言不要被诺奖的盛名所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NO.2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丹凤)
实际上,老贾的文学成就绝不在莫言之下,他的十几部长篇的分量也绝不比莫言轻。
而且他的创作生命力明显强于莫言,这几年他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有分量的长篇新作。
《浮躁》《废都》《秦腔》被称为老贾最重要的代表作。其实后期的《山本》也很出彩。
新作《暂坐》感觉有特色但高度稍欠。
老贾在国际上的影响当然比不了莫言,即使在莫言获得诺奖之前也是如此,主要是因为老贾的小说语言独具方言特色,翻译起来有些走形失味。
老贾还是当代散文的一大重镇,这是莫言不能及的。
像近两年的《自在独行》《万物有灵》《人生从容》等散文集,文章充满睿智,一派淡泊之风。与早年的散文集《心迹》《月迹》相比风格变化明显。
整体来说,老贾是一个灵魂安静的作家,嘴上功夫赶不上莫言;是一个对农村题材更执着的作家,创作题材稍显狭窄,地方特色浓。
但这一点无损于他卓越的成就,历史将会证明。
NO.3 阎连科(1958年生于河南嵩县)
阎连科是可以和贾平凹、莫言三足鼎立的大作家。
尽管他没有获得过国内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也没有像莫言那样身披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但阎连科凭借非凡勇气、悲悯情怀和卓越成就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
阎连科在国外获奖甚多,声名远扬,但在国内争议不小。阎连科长期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是一位学者型作家。
个人认为,他是一位为未来而写作的理想型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阎连科至今共创作14部长篇小说、56部中篇小说以及大量短篇。《黄金洞》和《年月日》曾获得鲁迅文学奖。
个人以为他最杰出的作品是《受活》。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结构形式的探索、语言的张力和魅力,《受活》都当之无愧是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阎连科的另一部长篇《丁庄梦》也曾引起巨大反响,那一对生死绝恋震撼人心又让人无限悲悯。
另外,《日光流年》《坚硬如水》《风雅颂》《炸裂志》都是杰作。他的长篇新作《中原》由《花城》杂志2021年第2期推出,期待一睹真容。
NO.4 王蒙(1934年生于北京,河北南皮人)
这位当年地位显赫的前文化部长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坛领军人物。
2019年王蒙作为文学界的唯一代表荣获“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足见他在文坛举足轻重的地位。
早在因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被打成右派的时候就很有名了。他早期代表作《青春万岁》是一代人美好的青春记忆。
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奠定于8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有现代派色彩的中短篇小说。中篇《蝴蝶》《布礼》和长篇《活动变人形》都是影响很大的作品。
老王的创作力超强,2014年他以80岁高龄凭借《这边风景》夺得茅盾文学奖。这个奖对于他来说类似于“终身成就奖”。
2021年他又出版新作《猴儿与少年》,颇有些《青春万岁》的味道。晚年他动真格研究起《红楼梦》《老子》《庄子》和《论语》,出书不少,拥趸甚众。
此外,老王的散文也是一流,那排山倒海的语言气势和创见多多的思想光辉令人印象深刻。总体来说,老王的长篇小说分量虽然轻了点,但整体成就绝对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