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与蜈蚣都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多足总纲,但马陆属于倍足纲,几乎所有的体节上都有2 对足;蜈蚣属于唇足纲,每一体节具有1 对足。
从外形上看,马陆的足数量远远超过蜈蚣。蜈蚣又叫“百足虫”;而马陆的别称却是“千足虫”,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足最多的生物。
我们常见的马陆行动迟缓,喜欢阴暗且潮湿的环境,大多数以腐殖质为食,在树皮内、落叶层、石块下以及土层中生活。
然而,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马陆,它们广泛分布在黑暗的洞穴中,一般生活在洞道地表,或匍匐在岩石上,以腐殖质、土壤微粒、动物粪便或动物的尸体为食,我们称之为洞穴马陆。
我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洞穴马陆种类也很丰富,但研究起步较晚。我国最早报道的洞穴马陆是长刺龙马陆,发现于1960年。
目前,全球已知马陆12000 多种,我国仅记录约300 种,其中洞穴种类约100 种,隶属于13 科。
马陆的生物学特点
马陆分为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一年内,经过7~10次蜕皮达性成熟,足及体节数目随之增加,即停止蜕皮。
常见土马陆成虫一般体长20~60mm,圆而稍扁,身体分头和躯干两部分。由多体节组成,背面具钙质背板。
头节含触角、单眼极大、小腭各一对,眼为聚眼。体节数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别。
生殖孔1对,在第2对足基部。雌马陆卵白色、球形,外着透明粘性物质。
单个雌性马陆产卵量通常在300粒左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幼体20天左右孵化完成,经数月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存活时间可达1年以上。
马陆性喜阴湿,以植食为主,喜食腐殖质,有时也损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茎、叶。
多栖息在潮湿耕地的土块下或枯枝落叶堆内。
马陆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明显,晴天时成体马陆昼伏夜出,偶有少量个体白天活动于地面。阴雨天气时群体可全天活动于地上,呈明显的表聚现象。
在每年的6~10月间,以夏季至初秋的雨后夜晚最盛。当马陆进入1年1代的繁殖期后,雌马陆将卵成堆产于潮湿背阴的草丛下、石缝中和田地表层土块下、土缝内。
马陆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茎、嫩叶,国内各地均有发生,除草坪外受害植物还包括仙客来、瓜叶菊、洋兰、铁线蕨、海棠、吊钟海棠、文竹等一些花卉植物。
但它也有所贡献,马陆不但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分解者和生态功臣,还是中药材原料。
马陆不咬人,但也请不要轻易触碰它,因马陆也会自我保护,在受到外界触碰会分泌出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严重的可致明显的红斑,疱疹和坏死。
小朋友们要小心哦!另外人如果不小心误食马陆,也会导致口唇水肿。
马陆虽然无毒颚,不会螫人,但它也有防御的武器和本领。
当它一受触动就会立即蜷缩成一团,静止不动,或顺势滚到别处,等危险过了才慢慢伸展开来爬走。
千足虫体节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种有毒臭液,气味难闻,使得家禽和鸟类都不敢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