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谷

时间:2023-09-18 23:27:35编辑:奇事君

总体来看,后世对赵云在箕谷之战的看法着重点在:褒扬赵云的品格,而不谈用兵素养。

换句话说:普普通通。

既没有值得夸耀的指挥,也没有过大的损失,把部队安全带回来了。

赵云兵出斜谷,目的是吸引曹魏的兵力,为诸葛亮闪击陇右布置疑兵、创造条件。

事实也是,曹真一直被牵制在东线,没有与陇西府兵合流而缺席了1伐的主战场。

而诸葛亮连下三郡,关中震怖!

马谡在街亭被张郃教做人,致使全线崩盘,才是1伐失利的核心原因。

此战之后,诸葛亮也带头把事故扛了下来,请降3级,以右将军领丞相事。

赵云就算在箕谷打赢了,也无法挽回战略上的通盘失据。

其实也是在街亭丢失后,曹真没了后顾之忧,立即凭借更多的兵力变守为攻,冲散了赵、邓的军队。

但赵云立刻收集散兵,没有出现溃败。

与之类比的有汉中之战,张飞和马超的别动队西出阳平关,结果被曹休拒止,不仅损失惨重,还失去了雷铜等几个益州旧将。

赵云要处理的问题难度不一定比3将军大,但其时的心理压迫要多得多——蜀汉是小国。

当然了,败就是败,败的姿势再好看,也没什么好吹的。

不像宣王粉龟,也要粉出个养寇自重说出来。

为防止追兵,赵云撤退前烧毁了位于斜谷的栈道,这对之后的北伐有什么影响呢?诸葛亮自己给过答案。

意思是:地势险峻又遇涨水,不可强行恢复。

直接影响是2伐前曹真知道蜀军不可能再从斜谷进军,事先在陈仓恢复要塞,使其铩羽而归。

但栈道被毁,并不是不可复建。

公元230年,曹真兴兵伐蜀,重建斜谷道,作为副手的司马懿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说明这不算重大的地理变迁,只是一时的时令影响而已。

更谈不上因小失大的短视行为。

捎带提一句,历史上1——3伐,抗击诸葛亮的曹魏主帅是曹真。

他并非《演义》塑造的草包将军。

而比起4、5伐一直当乌龟、被众将嘲讽的司马宣王,曹子丹打得才叫有来有回。

这才是上国将军!

综上所述,箕谷之战,赵云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但在具体操作上有失误,哪怕是寡不敌众,但犯错就得受惩罚,赵云也从原来的镇东将军被贬为杂号,至死也没有官复原职。

但赵云把部队带回来了,不存在溃败!

至于有人非要脑洞的“没有复职就是诸葛亮忌恨的报复”等等。

首先,1伐结束后,诸葛亮询问过邓芝为什么“失败而未兵溃”的原因——,邓芝答:赵云统御有度,不仅保护了战士性命还带回很多后装物资充公,并准备分封给将士们。

诸葛亮对此褒奖有嘉,并无责难的记载。

其次,从曹真南征可知,当时不烧毁栈道魏军一路咬过来又怎么办?搞不好汉中都会受到威胁。

就算不反扑,蜀军可烧,曹军也可以烧。

1伐失利本来就使以后的北伐失去了突然性。

再次,箕谷之败在1伐的整体败局中并非关键因素。

而如果赵云军首先被击溃,恐怕西线本军面对的不仅仅是“进退失据”,而是“被包饺子”了。

最后, 蜀亡前刘禅恢复了赵云的爵位和名誉。

《三国志》把赵云与其他4位合并为一传,对比西汉大将军灌婴,已经在历史上有过自己的位置。

此时罗贯中还没有出生。

赵云保留军资的行为是顾全大局,比起各路部队做到了相对优秀。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没机会再挽回声誉了。

顺便驳斥1个抹黑箕谷之战的论点:拿“箕谷”与“街亭”相提并论。

论据是野史《汉晋春秋》。

问题是你看蒋济是怎么评价曹操用兵的?

意思是曹操的指挥能力也不怎么样,导致了“兵弱”?

事实就是箕谷兵团作为副手,精锐已经被诸葛亮抽调完了,赵云带着一批炊事班的、养猪的、训练差的甚至是临时招募的辅兵、伙夫跟曹真周旋,还“未至大败”。

总而言之,这些人的逻辑就是,不符合自己的观点——“正史是人写的,陈寿是蜀臣”,符合自己的观点就是——“多看看《三国志》,别被《演义》骗了。

双重之至,一定要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归结成为人性的丑恶上面去。

诸如此类的:“不至大败”解读为不敌而导致惨败、赵云拒绝兄嫂是由于他有处女情结。

面对汹汹拳法,难怪如今教科书也不敢提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了。

上一篇:猪肉白条

下一篇:抗倭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