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龙

时间:2023-09-18 21:29:42编辑:奇事君

香火龙是一种造型威武、结构精美、技艺精湛、场景壮观、气氛热烈、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综合表演艺术活动,也是特定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一项传统民俗娱乐活动。据传汝城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其形象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

香火龙活动

舞香火龙是汝城特有的一种传统民俗艺术闹元宵的传统活动,全县23个乡镇309个村都舞香火龙,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每年的元宵节前后,人们带着平安、丰收的期望,积极开展这种活动,活动时全村的男男女女全部参加。香火龙用稻草、竹片扎成,把敬神用约1米的香插在稻草扎成的龙身上,一般长达数十米,夜幕初临时,全村人将龙香点燃,整个龙体在夜幕中火光四射,熠熠生辉,在手提火绣球的小伙子的指引下,由数十到数百个年轻人一起将它舞起。全身红光闪闪的香火龙在村镇的大街小巷来回穿梭,经过村民家时,每家每户都会点燃蜡烛、燃放鞭炮烟花,以示迎接龙的到来,象征着好运和一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晚,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缸瓦窑村都要举行舞“香火龙”表演。“香火龙”全身遍插香火,十分壮观。“香火龙”每到一户,主人家便点燃鞭炮轰炸“香火龙”,这时烟花爆竹火光耀目,预示如龙腾飞、永远兴盛。传说500年前,由于缸瓦窑村陶瓷产品畅销,点火烧窑是最令人振奋和值得庆祝的事情,于是人们就按照那一长列的“火龙窑”形状,用竹篾、树丫编扎成龙的骨架,缠上仙人掌、老虎檬,插上排排香火,做成“香火龙”,并穿圩过巷游舞,香火龙每到一户人家,主人家便点燃全数鞭炮轰炸香火龙,这时烟花爆竹,火光耀目,预示如龙腾飞,永远兴盛。“香火龙舞”因此得名。

香火龙”发源于广东佛山制陶古镇石湾镇,是模仿一排排瓷窑点火时的壮观景象,就地取材,扎成龙身,插上香火制作而成,清代传入良庆镇缸瓦窑村。“香火龙”最初作为瓷窑的点火仪式,逐渐演变成为每年农历8月14-16日晚上走街串巷为村民祈福的民俗文化活动

发源地的佛山石湾镇“香火龙”文化已经失传,因此,良庆区的“香火龙”民俗活动已经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2009年9月开始,每年南宁市良庆区均会举办盛大的“香火龙”文化节,吸引八方来客,弘扬民族文化。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招龙仪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长度分为7、9、11拱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其制作材料简单、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造型威武、气势恢宏,展演程序清晰、香火明丽、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

香火龙的表演程序上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动作。“沉海底”和“吞食” 表演技巧上难度较高。引路和尾随的两头狮子,除各自作翻滚跳跃的动作外,还作些引龙和随龙“护驾”动作。

民间舞香火龙常在虫灾发生时举行,点燃的香火插在龙身上,点点火光组成了一条光闪闪的龙在夜空邀游,虫萤追逐龙身的点点火光飞来,“香火龙”穿过街巷,舞至田边地头,飞虫追逐香火,越集越多,突然,舞龙队伍在水塘边停下,猛地将草龙连头带尾,深深扎入水中,水淹没了龙,也淹没了飞扑香火的虫群。香火龙在除害虫这一点上,较其他形式的舞龙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上一篇:火龙果能放多久

下一篇:广西电信话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