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得功

时间:2023-09-16 20:53:03编辑:奇事君

自1618年努尔哈赤正式起兵反明,到1644年多尔衮率军入关,26年时间里,明清之间大小近百战,城池陷落几十座。

而1622年的广宁之战,却显得尤为特别,一是广宁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二是这场战争的惨烈,三是在这场战役中涌现出来的叛臣、忠将、逃兵等各色人物。

他们不同的表现和结局,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多变,和政治斗争的复杂。

辽西咽喉 战略要地

明天启二年(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率五万大军攻打广宁卫(今辽宁省北镇市)。

广宁卫是辽东极为重要之地。它是镇守山海关的门户,是保卫明朝京城的屏障,当时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事机关—辽东总兵府就设在这里。

而且此前沈阳、辽阳等核心重镇都已被攻陷,辽东之地几乎全部落入后金之手。因此广宁卫作为辽西的咽喉之地更加重要。

经抚不和 防线不稳

当时驻守广宁的是辽宁巡抚王化贞,此人是明朝奸臣太监魏忠贤的心腹,没有什么军事指挥经验,且好大喜功,吹嘘说自己用6万人三个月就可以扫平后金。

当时的辽东经略(类似今天军区司令)熊廷弼虽然很有军事才能,但他是东林党人,又主张坚守,与王化贞二人不和。

王化贞画像

而广宁十几万部队都由王化贞管理,驻守山海关的熊廷弼徒有经略的虚名,兵力只有数千人。

努尔哈赤率大军前来,很快就突破了广宁的第一道防线—辽河,直接进攻到广宁卫外围防线—西平堡(今辽宁古城子乡古城子村)。当时的守将罗一贯立刻派人飞报辽宁王化贞。

王化贞听信其心腹中军孙得功的计策,以孙得功为先锋,与祖大寿带领着广宁全部十几万人马前去增援。

熊廷弼则派刘渠、祁秉忠带人前来增援。

叛臣出卖 战况惨烈

双方在平阳桥(今辽宁台安县境内)遭遇。只是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孙得功早已被李永芳策反,投降了努尔哈赤。

刚一交战,孙得功就带人临阵逃跑了,明军见主帅已逃,顿时一哄而散,明军立刻被冲的七零八落。

努尔哈赤趁机大举进攻,追至沙岭一带,双方又进行了一场血战,最后刘渠、祁秉忠等人战死,祖大寿逃往觉华岛,明朝十几万人马全军覆没,广宁再无可用之兵。

当时的战况极其惨烈,到处都是白骨纵横。

康熙时,有一个法名“心月”的和尚,为超度亡灵,募集了一大笔善款,然后雇人去捡拾遗骨,不论寒暑,每天都有数十人做此事,用了将近十年,才将白骨捡尽,最后分别安放到三座大冢里进行掩埋。

这三座大坟高三、四丈,周围二十余丈,当地人称为“万人坟”。

忠臣殉国 全线溃败

听说援军全部被灭,西平堡守将罗一贯依然誓死守城,以自己仅有的三千人与努尔哈赤五万人血战数日。

对于李永芳的劝降,罗一贯站在城楼上,一身凛然,破口大骂:“逆贼!朝廷待你不薄,为什么要叛变?你难道不知道我罗一贯是个忠臣义士吗?”

激战之中,一支箭飞来,正射中罗一贯的一只眼睛,他疼痛难忍,已不能指挥,但士兵们仍然各自为战。

最后火药用完,矢石用尽,眼看已无力回天,罗一贯面对京城叩拜行礼,悲愤地说:“臣力竭矣!”然后横剑自刎,他的部下也都纷纷自杀殉国。

守城的三千明兵全部被歼灭。后金军进入西平堡后将全城血洗一空。

首领逃跑 辽东失陷

而孙得功这个叛徒,此时又回到了广宁城,到处散播“敌人已经打进城来了,快跑”的消息,城中之人溃散而逃。

那位辽宁巡抚王化贞听到消息后,内心彻底崩溃了,赶紧带着两个仆人从已经混乱不堪的广宁城中逃跑了,镇守山海关的熊廷弼听说后也带着自己仅有的五千余人撤退了。

在撤退的路上,两人遇上了,熊廷弼不禁嘲笑王化贞当:“六万人荡平努尔哈赤的豪言壮语呢”。

王化贞羞愧不已,提议整顿人马,再夺广宁,熊廷弼没有理会,而是直接放弃了锦州、宁远,并分兵5000给王化贞,命令其断后,自己领着二十余万军民逃回山海关内去了,王化贞随后也逃到关内。

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罪”遭处死弃市,传首九边。

而王化贞因得到了魏忠贤的百般袒护,迟至崇祯五年(1632年)依旧被处死。

这两位临阵脱逃的最高首脑人物,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就在王化贞逃跑两天之后,孙得功带着守备张士彦、黄进、石廷柱,千总郎绍贞、陆国志、石天柱等广宁其余将领出城投降,具乘舆,设鼓乐,执旗张盖,大张旗鼓地迎接努尔哈赤大军入城。

努尔哈赤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么重要的一座城池,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拿下了,自此山海关以外的整个辽东完全部被后金占领。

降臣获宠 子孙荣耀

而在这些投降的明朝将领中,有亲兄弟三人,老大石天柱、老二石国老三石廷柱。

兄弟三人都被封为三等游击将军,与孙得功一起管理受降人等。

石廷柱因“性多谋略,遇事明敏”,深得努尔哈赤赏识,曾多次参与征伐,立下赫赫战功。历任总兵、都统、镇海将军等职。直到顺治十八年去世,年63岁。

大哥石天柱后来任刑部承政,二哥石国柱任兵部尚书。

石廷柱的儿子石华善,后来娶努尔哈赤十五子豫亲王多铎之女,成了和硕额驸。石华善之子石文炳后来任正白旗汉军都统、福州将军等职。

而那位最先投降的孙得功,天聪八年(1634)去世,授三等男爵,长子孙有光袭封,后进三等子爵。

次子孙思克,因康熙时平定三藩有功,升任凉州提督,后又任甘肃提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病逝,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襄武。乾隆时定封一等男爵,世袭罔替。

孙思克长子孙承恩,原配康熙皇长子胤禔第四女,后续娶恭亲王常宁第三子贝勒海善之女。

次子孙承运,官至散秩大臣,袭一等男爵,娶康熙第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也是康熙朝唯一的一位汉人额驸。

贰臣忠臣 自有公论

康熙二十七年(1688),石华善上疏说,自己先祖本姓瓜尔佳氏,原是苏完人,祖父石翰时举家迁到辽东,才以“石”为姓氏。

后来太祖努尔哈赤兵临广宁,父亲石廷柱与伯父们献城投降。太祖努尔哈赤非常高兴,说这是本国之人仍归本国,因此对父亲等人特别恩遇优待。如今特请皇上批准,家族人等改回满洲旗籍。

康熙一查,情况属实,同意其改入满洲正白旗籍。于是石氏一族,改回瓜尔佳氏,石文炳这一支也从汉军正白旗改入满洲正白旗,成了正儿八经的满人。

乾隆皇帝编写《贰臣传》时,石廷柱兄弟三人也就幸运地未列入其中。

而那位帮助努尔哈赤拿下广宁城的孙得功,以及最早投降的李永芳等大部分明朝将领,则被列入《贰臣传》中,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当年在西平堡中死战殉国的罗一贯等众位将领则被乾隆赐封“忠烈”,一直被后人建祠祭祀,称颂百年。

上一篇:我的名字叫红

下一篇:斗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