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关董巨”之关仝,师出荆浩却青出于蓝,创出奇异的关家山水法。
关仝,早年师从荆浩,晚年笔力较荆更为苍劲,在山水的立意造景方面也与老师有所不同,“关家山水”独木成林,又与荆浩风格并称为“荆关样式”,蔚然大宗。
北宋米芾曾言关仝“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因其特别擅于展现关陕一带山川的雄伟壮阔,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关仝画树则有枝无干,或谓此法出于毕宏。
“下笔甚辣”,往往一笔而成,“其辣擢之状,突入涌出”,《宣和画谱》称其“脱略毫楮,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
北派山水,一代宗师中国的水墨山水发祥于隋唐,成熟于五代,到宋元达到高峰,关仝是从成熟到高峰过渡中的关键人物。
山水画从五代开始,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有独特意义的样式,也有了稳固的地位。山水画与花鸟画一样,也成为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有力的凭藉。
关仝与同时代其他山水画高手,通过艰苦跋涉,面对自然的写生和加工后的概括提炼,才使这种类型的全景山水画风得以确立,并走向成熟。关仝继承并发展了荆浩开创的北方山水画派雄风,成为千年宗师。
长安人关仝,师法荆浩所绘河南山水,来表现关中和豫北一带的景色,他结合不同的地域景观,独创出浑厚雄放的自家风貌。
被称之为“关家山水”。与李成、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个主要流派,并与荆浩、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四大山水画家。
笔简气壮 ,景少意长关仝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晚年笔力过之,是荆浩画派的有力继承者。
归隐和入世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两种价值取向,关仝似乎并不倾向完全的隐逸。背后是山林,面前有人迹,舒展自如的生活可以使内心更有一分温暖和平静。
虽然,他和老师荆浩一起被后人称为“荆关样式”,共同成为五代以来北方山水的开派宗师,但细细观赏他的画作,在立意造景和构图技法上比荆浩更为苍劲,形成了雄浑稳健的自家风貌。
关仝的山水不只是在笔法上,在结构和构图中也是北派山水的典型代表,画面节奏紧凑,纵深感很强,步步经营,留白较为少见。整张画面浑然一体,遒劲十足。
他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村山驿的生活景物,能使观者如身临其境,“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人们称他的山水特点为“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
关仝晚年钻研王摩诘笔法,身受其道,笔力过浩远甚。所画脱落毫楮,笔愈减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長。他的雨点短条皴法,厚重扎实。山石轮廓粗细断续,再加以水墨晕染。老辣劲利。
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关仝的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
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从一开始就是中国画的美之所在。关仝狠辣的笔墨,使观者不禁叹为观止,因为在极大地提高了画的观赏性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画的难度。
《山溪待渡图》
上方正中主峰突起,瀑布在崖间飞泻而下,在山下汇成涓涓溪流,山脚有大石,林木间露出村屋房舍,溪水边有人策驴唤渡。
宋人谓关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者,仝能一笔而成。其竦擢之状,突如涌出。”本图正显示了此特色。
《关山行旅图》
画上峰峦叠嶂、气势雄伟,深谷云林处隐藏古寺,近处则有板桥茅屋,来往旅客商贾如云。
此画布景兼“高远”与“平远”二法,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笔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此外,画家在落墨时渍染生动,墨韵跌宕起伏,足见关仝山水画道之精深。
《秋山晚翠图》
构图上近景古树繁茂,根茎枝叶细节清楚可见。山石的所用为斧劈皴,也有侧锋拖笔和短条子皴相结合的皴笔形式。皴完以后,山头淡淡墨,表现山石“黝黑坚凝”的质感。
巨石连接中景,组成有动感的巨大山坡。期间配溪流绵延。画中没有人物,但是我们却很容易从中读出人烟的味道。
结语:
关仝的画风对当时及后世均有很大影响。北宋著名画家郭忠恕,早年就师事关仝,不仅气势宏伟,其笔法也不落俗套。此外,关仝的弟子还有王士元、刘永、王端等,皆有四时山水传于宋世。
元代无锡画家倪云林,本属江南山水画派,但也从关画中吸收了皴笔横竖交接、层层相叠的画法,并将关画的中锋为主改为侧锋为主,成为一种新的皴法——折带皴,用于表现太湖沿岸的坡石,从而完成了倪氏的典型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