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

时间:2023-09-07 06:22:41编辑:奇事君

《逸周书·谥法解》说:“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

由此来说,古代从周朝就开始推行谥号,这种死后头衔可以作为评判皇帝功绩的工具,可以约束皇帝的道德。长期以来,谥号在皇帝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谥号不断恶化,字数不断增加。

例如,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朱元璋的谥号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慈禧皇后的谥号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最早的庙号名称可以追溯到商代。据《殷墟史记》记载,“褒帝太甲,称太宗”、“帝太戊称中宗”以及“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来看,早在商代就有庙号名称。

汉武帝刘邦驾崩后,形成了中原王朝的普遍做法。新皇帝给已故的皇帝起了庙号,那些为创造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祖先,一般是指开国皇帝。

元代以来,一个朝代有两个祖先。在元朝,一个是元朝皇帝成吉思汗,另一个是元朝皇帝忽必烈汗。

这是因为元朝是按照忽必烈汗以来中原封建王朝的模式建立的。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不是元朝。把成吉思汗取名为中原皇帝有点追求。忽必烈是真正创造中原的元朝,应该称之为始祖。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他被认为是明朝的太祖。没问题。关键是朱棣,他用武力篡权。然而,朱棣的后代都在他死后,所以从明朝皇帝的角度来看,朱棣被称为始祖。

清朝真的很特别,有三个“祖”。努尔哈奇是清朝的奠基人,是清朝的祖。顺治进入关后,成为清初中原皇帝,因此确定清朝皇帝与忽必烈一样有先例。

那康熙为什么叫祖呢?

庙号的命名制度在商朝时期也已经有了具体的体现,那就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后来的周朝并没有继承庙号制度,这一制度到汉朝时期才恢复过来。

刘邦因为开创大业所以庙号为“太祖”(高皇帝是谥号),也是这个时候确立了开国皇帝庙号方可称祖,其他皇帝只能称宗的规矩,而且整个汉朝能够拥有庙号的皇帝并不多。

根据《清史稿·圣祖本记》的记载,康熙是“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爱新觉罗玄烨死后,雍正将庙号定为祖。

清朝的前四位皇帝,除了皇太极之外,是否都把其他三个庙号的名字叫做祖先,这意味着清朝的庙号“祖”又一次泛滥了?其实,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应该做一个比较。

朱棣死后,被封为太宗皇帝。然而,在嘉靖王朝,由于种种原因,“两圣人同创伟业,无功无德,宜称其为”成祖“。

永乐皇帝的庙名由明朝的太宗升为明朝的成祖。明朝有两个祖先,清朝有三个。康熙死后,雍正以圣祖之名命名。

雍正的理由是:

“我皇考大行皇帝缵继大统,旧典本应称宗,但经云: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皇考鸿猷骏烈,冠古轹今,拓宇开疆,极于无外,且六十余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万国来王,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朕意宜崇祖号,方符丰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几乎也叫祖。乾隆死后,嘉庆和他的大臣们认为乾隆皇帝的庙名取一个完整的庙号名字,意思是“在统一的过程中取得成功是为了保持成功,讨论成就是为了创造”。

后来,如果乾隆皇帝叫祖了,太祖、世祖、圣祖的庙名就不值钱了。最后,“万年之后,当以称宗为是”。

上一篇:电视变黑白

下一篇:抛弃时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