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泐

时间:2023-08-30 11:11:32编辑:奇事君

“勐泐”(Le Country)直译为汉语是“上端之国”,因王都在澜沧江畔的“景兰”(水城),被汉文典籍译为“景陇国”或“景陇金殿国”。“勐泐”是傣族先民在澜沧江(湄公河)中游地区建立的联盟国家。

“勐泐”国历史沿革

公元十世纪初,傣族大一统国家“勐舍龙”(南诏国)被汉裔权臣郑买嗣篡夺后,蛮族军队轮番占据都城“苴咩”(意为“母城”),先后建立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等政权,原附“勐舍龙”的傣族小邦不再听从“苴咩”号令,失势的傣族贵族也相继迁离“苴咩”。

公元937年,傣蛮混血的地方权贵段思平率军入主“苴咩”、建立“勐僰”(大理国),云南高原的傣族邦国才陆续归附“苴咩”政权;但段思平死后,“勐僰”后续君主多受非傣母族影响,与傣族诸邦的关系渐行渐远,孟人、缅人北上侵扰傣族诸邦也不尽宗主国义务出兵保护。为抗击孟人势力,怒江以东、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傣族小邦开始走向联合。

公元十二世纪末,“勐僰”(大理国)所属傣族小邦“勐遮”(勐海县境)组织附近的傣族武装抗击孟人势力,得到澜沧江(湄公河)中游地区傣族诸邦的支持,逐渐形成一个傣族联盟。

公元1180年,小黑江以南、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傣族邦组建联盟政权,抗击孟人有功的“叨勐遮”(遮地长官)被其它傣族邦推举为“诏隆”(大王),这位来自“勐遮”(遮地)的大王被傣族民众称作“诏遮”(多异写为“诏真”);“诏遮”在流沙河与澜沧江交汇处修建王城“景兰”(水城)。以“景兰”为中心的傣族联盟国家,傣语称作“勐泐”、也就是“上端之国”,但汉文典籍多根据王城“景兰”音译为“景陇国”或“景陇金殿国”。

“诏遮”在位期间,澜沧江以东的“勐腊”(西双版纳东部)、“勐佬”(老挝北部)、“勐皎”(越南西北部),其南面的“勐痕”(掸邦东北部)、“勐闰”(泰国北端)等傣族小邦先后归附,疆域北抵“勐僰”(大理国)南界(普洱市思茅区)、南达哈利奔猜国北境(泰国清莱府)、东到安南国西北(越南山萝省)、西临怒江与同宗国家“勐蓬”(蓬国)相望,成为疆域辽阔的东南亚大国。

“勐泐”在诏遮的治理下,人口快速增长、国力逐渐强盛。据史书记载,当时“勐泐”有人口八十余万,战象数千余头。强大的政权,促使政治、经济、文化跨入新的文明时代。

公元1192年,七十三岁的诏遮去世,其四子寒冷(叨寒冷)继位。据《泐史》记载,寒冷即位后就遣使向中土宋国进贡,还被宋国赐封为“九江王”。

1262年,“勐泐”所属邑邦“勐闰”(闰邦)向南扩张,另建王城“清莱”、组联盟国家“勐闰”(八百媳妇国)。1292年,大元国派步鲁合答率军远征“勐闰”,占领“勐闰”宗主国“勐泐”;“勐闰”又灭向大元国纳贡的孟人哈里奔差国。1296年,大元国在“勐泐”设置彻里军民总管府,任命“诏勐泐”(泐国国王)刀补瓦为世袭总管。

“勐泐”(泐国)不战而降,对其南面的“勐闰”造成巨大压力,“勐闰”的诏芒莱利用与“勐泐”王室之间的亲戚关系,对统治者内部进行分化,使“勐泐”统治者分化为降元与反元两派,不愿归附大元国的,纷纷南下与“勐闰”联合抗元,增强了“勐闰”的实力。“勐泐”成为大元国南征其他傣族王国大后方,元军征夫筹粮,民众苦不堪言,纷纷往南迁徙,“勐闰”人口不断增加、“勐泐”人口随之减少。

大元国退出“勐泐”后,“勐泐”先后成为大明国、东吁国、大清国的属国,由于地处封闭的云南高原南端,这些王朝任其发展,傣族文化在这封闭的环境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与保留。

上一篇:电机检测

下一篇:中国巨型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