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惕夫

时间:2023-08-27 00:49:14编辑:奇事君

里昂惕夫之谜是 19 世纪一起极其离奇的凶杀案,共发生了大约30多起类似案件,每起案件都是一个未知凶手在夜晚袭击女性,将她们的头发剪下,同时残忍地杀害。这个谜团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直到现代科技的应用才将被认为是凶手的Jean Baptiste Troppmann抓获。他是一位年轻的商人,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伪装下犯下了多起罪行。这起案件成为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犯罪之一,其令人毛骨悚然的性质和罪犯的智商和反侦察能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里昂惕夫之谜名词解释?

按照H-O理论模型,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经里昂惕夫研究美国1947年进出口情况得出结论,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故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2、什么是要素禀赋理论?

优质回答1:

要素禀赋理论一般指H-O理论。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要素合作型FDI是该理论的扩展,其基本原则是转移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的结合,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要素禀赋则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率,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在1951年,麦克杜格尔对李嘉图的贸易理论首次进行了检验,几年以后,华西里·里昂惕夫把他1947年的投入产出表运用于美国贸易模型,他发现美国的出口品是相对劳动密集的,而它的进口品则是相对资本密集的,这个结论与我们根据赫克谢尔—俄林定理所作的预期完全相反。

经济学家对于里昂惕夫之谜大体上有四中解释:1、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

2、关税和政府的其它贸易壁垒。

3、技能和人力资源不同。

4、其它自然资源不同。

优质回答2: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简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要素禀赋论指狭义的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Heckscher-Ohiln theory),又称要素比例学说(factor proportions theory)。

该学说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基本论点,由俄林系统创立。它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扩展资料: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是赫克歇尔首先提出来的。俄林师承赫克歇尔,创立了要素禀赋论。萨缪尔森则发展了赫——俄理论,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优质回答3:

要素禀赋论,关于要素差异的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亦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0理论”。关于要素差异的国际贸易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的研究基础上形成,并在1933年出版的《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认为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以及生产各种商品时利用这些要素的强度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强调生产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等,而不仅仅是劳动力;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认为一国应该出口由本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由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将趋于均等。

3、列昂惕夫悖论?

优质回答1:

一般指里昂惕夫反论,是俄裔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二战后的1953年,根据自己的调查提出的一种与当时占主导的经济论点不同的观点。

即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个论点就是里昂惕夫反论。

而后来的经济学家也根据这个论点延伸出了很多相关理论,使得该反论成了一个相关学说。但从全面的角度看该反论也存在着不足需要人们去弥补。

优质回答2:

列昂惕夫计算出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Kx/Lx)低于美国进口竞争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Km/Lm)。

这个结果与列昂惕夫和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料完全相反,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美国资本相对充裕,而劳动力则相对短缺,按照传统的H-O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人们将这个不解之谜称为列昂惕夫悖论或列昂惕夫之谜

4、里昂惕夫反论的定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更显得脱离实际。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力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个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或叫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战后美国出口的应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美国经济学家华西里·列昂惕夫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却发现,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赫--俄模型刚好相反。由于赫--俄模型已经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因此里昂惕夫的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迷或里昂惕夫反论。

5、什么叫列昂惕夫悖论?

列昂惕夫悖论

(一)列昂惕夫悖论的提出

列昂惕夫计算出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Kx/Lx)低于美国进口竞争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Km/Lm)。这个结果与列昂惕夫和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料完全相反,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美国资本相对充裕,而劳动力则相对短缺,按照传统的H-O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人们将这个不解之谜称为列昂惕夫悖论或列昂惕夫之谜。

(二)对列昂惕夫悖论的各种解释

列昂惕夫的验证结果发表以后,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探讨列昂惕夫悖论产生的原因,试图解开这个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自然资源说、人力资本说、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说、生产要素密集逆转说。

上一篇:九朵玫瑰代表什么意思

下一篇:幽灵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