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山

时间:2023-08-22 23:15:42编辑:奇事君

关于南京的解放,老覃最初的印象来源于小学美术教材上的一幅油画作《蒋家王朝的覆灭》。

老覃年少时喜欢画画,但就读于落后的农村小学,学校没有安排美术老师,也没有安排美术课。

不过,美术教材是有的。

这美术教材,于其他同学而言,就是一本闲书、垃圾书,多半胡乱翻几下,就扔一边去,从此再不问津了。

老覃则不然,常常拿出来摩挲把玩,反复观赏,回味无穷。

.《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大画家陈逸飞、魏景山的作品,画面主体是十几个解放军战士在总统府楼顶迎风升旗。

红旗猎猎,绳索被风吹得很紧。

牵绳扯旗的解放军双臂粗壮,仰面看旗,精神饱满。

其他争先恐后登上升旗台的战士,也一个个笑容满面,一副胜利喜悦之情迎面扑来。

在地面的欢呼雀跃的解放军,虽然已被虚化,但也是被虚化成了欢乐的海洋。

然而,升旗台的周围,远处的建筑群,都弥漫着硝烟,让画面平添如许瑰丽、壮观之色。

观此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我解放军经过一番激烈的巷战后,终于消灭了总统府楼的顽敌,抢先登上门楼升旗台,扯下民国国旗,升起胜利的红旗,鼓舞和激励后续部队的斗志。

然而,这幅画后来又被改名为《攻占总统府》。

为什么要改这个名呢?老覃后来才了解到,在比陈逸飞、魏景山创作这一幅《蒋家王朝的覆灭》更早一点的时间上,南艺的张华清和李华英已经合作创作了一幅《蒋家王朝的覆灭》。

也就是说,两幅作品重名了,其中一幅就改了名。

老覃后来又了解到,其实,不论是张华清和李华英的《蒋家王朝的覆灭》,还是陈逸飞、魏景山的《攻占总统府》,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老画家杨建侯创作于1957年的油画《解放南京》。

杨建侯师从徐悲鸿先生,他创作历史画作的视觉独特,他认为,只有以残破的伪总统府为背景,才能说明国民党政府的垮台和南京地方特点。

所以,他的《解放南京》影响到了后来的冯健亲的油画《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陈坚、赵光涛、陈其合作的油画《南京解放》;张华清和李华英合作的《蒋家王朝的覆灭》,以及陈逸飞、魏景山的《攻占总统府》。

但拿陈逸飞、魏景山的《攻占总统府》和其他人的作品略一比较,就会发现,只有陈逸飞、魏景山的《攻占总统府》是有硝烟背景的,其他画作都是没有硝烟背景的。

2010年,上海画家李斌通过对大量历史材料的考证,他认为南京是接近于“和平解放”的,不应该存在有硝烟背景。

因此,他特意创作了《4·24晴空万里·南京1949》。

在《4·24晴空万里·南京1949》的画面里,升旗的战士成为背景,画面主体是一位身着白色旗袍的女性与一位解放军指挥官在升旗台前檐握着手,他们的身后,有解放军战士,有穿着西装革履的人士,也有穿着长衫礼帽的人士,还有穿着国民党陆海空军制服的人员……景深处,风和日丽,安定祥和。

应该说,李斌这幅画作尊重了史实,还原了历史原貌。

陈士榘上将在《天翻地覆三年间——解放战争回忆录》对解放南京的过程有着比较详细的叙述。

在回忆录中,他虽然也写了渡江作战中的“三浦战役”,也叙述了解放军解放下关激烈战斗。

但对于解放军部队进入南京,时为解放军第八兵团司令员的陈上将,也不得不同意南京“虎门洞开,和平解放”的说法。

我党最初确实是想和平解放南京的,但没有被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等人接受。

那么,怎么会出现“虎门洞开,和平解放”这一大好局面呢?主要归功于一个奇女子。

该奇女子的名字叫陈修良。

她,应该就是李斌油画《4·24晴空万里·南京1949》里身着白色旗袍的女主角。

陈修良出生于1907年,浙江宁波人,从19岁开始,就成为了一个职业革命家,阅历丰富,饱经考验,并曾到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进修,在我党担任过多种重要职务。

我们都知道,刘伯承元帅、粟裕大将、唐亮上将先后担任了建国后的第一任、第二任、第三任南京市委书记。

而在刘、粟、唐三人之前,担任南京市委书记的就是陈修良。

我党早在1922年就开始在南京建立党组织了。

作为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一直处于高度的白色恐怖之中,我市委组织连续八次遭到敌人的摧残,八位我党的南京市委书记壮烈牺牲。

陈修良于1946年4月受我中央华中分局组织部委派,潜入南京担任了市委书记。

老覃特别在此强调一下:陈修是我党历史上首位女市委书记。

陈修良到了任上,与敌人斗智斗勇,加强了对地下南京市委的领导,组建起了多层次的群众社团,短时间内壮大了我们的队伍。

1947年,陈修良领导发动了被毛主席赞誉为继军事战线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第二条战线”的“5·20”大游行,影响全国。

从1947年至1949年,陈修良领导的市委策动了多起起义。

这些起义,总在关键时刻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陈士榘在《天翻地覆三年间——解放战争回忆录》记载,在解放军渡江前夕,陈修良策动了国民党海军最新最大的巡洋舰‘重庆’号官兵起义,给我军送上了南京城防图。

在渡江战役发起之际,陈修良又策动了南京下关电厂、下关机务段轮渡工人发起起义,让他们驾驶着“京电号”“凌平号”轮船前来接应解放军过江。

原本,下关狮子山江宁要塞第一炮台是我军解放南京的主要障碍之一,但我军登陆下关时,没有遭受来由这个炮台的任何攻击。

反而接受到了地下党党员、少校台长胡念恭率部来投。

最有意思的是,南京机场通讯联络台和指挥降落的塔台全体人员在地下党员、电台台长罗贤朴带领下起义,直接使敌人无法乘飞机逃跑。

还有,敌人在撤退时,曾指使其军特人员南京市内所有重要设施进行破坏,但陈修良指挥得当,安排了各种“纠察队”、“巡逻队”、“自卫队”进行维护,使得整个南京城完好无损到交到了入城解放军的手里。

不得不说,南京解放,陈修良功莫大焉。

新中国成立后,陈修良担任了一系列重要工作,后来离休,仍是积极发光发热,写下一百多万字关于我党历史的重要文章。

陈修良病逝于1998年11月6日,享年91岁,是难得的高寿。

上一篇:女人和男人在一起怼怼怼

下一篇:王子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