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赵盼儿孙三娘葛招娣,计划把茶坊卖了,然后经营酒楼,在实地考察想要盘下来的酒楼望月楼时,酒楼掌管本来因为着急回乡便宜出手,结果听到是她们姐妹要开酒楼,掌柜就拒绝了,说是酒楼行会的员外也规定女子不能当酒楼掌柜,赵盼儿等人用茶坊与外面的店是女子开的反驳的时候,酒楼掌柜说“脚店怎么能跟他们这种正店相比”,正店是有官方允许的酿酒卖酒,东京只有72家,那么脚店是什么呢?脚店与正店有什么区别?
宋朝脚店是什么
脚店,大家在脑海中想出来的画面,就像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些足浴店,洗脚店等等,让人浮想联翩,但是在古代我们都知道是一个封建的社会,对于形象是非常注重的,所以说在这里的这个脚店指是供人临时歇脚的小客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其正酒店户,见脚店三两次打酒,便敢借与三五百两银器。”
瓦肆:经营娱乐业为主的场所,如杂耍、杂技、相扑等;有的瓦肆内有开设“脚店”售卖酒水;
正店:取得官方酿酒许可的餐饮机构。为顾客提供餐饮服务、零售酒水,同时也向“脚店”批发自酿酒水,或者向官方扑买(拍卖、投标竞价)的酒水;
脚店:有官方酒水销售许可的餐饮机构,脚店向正店批发酒水,零售给食客,赚取差价。
宋代,酿酒、售酒都需要官方许可,并要缴纳高额批准费(酒税)。酿酒用的酒曲是官方专卖的。如果私自制造酒曲、未取得许可私自售酒的,都是重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不论正店、脚店,都严格规定了销售区域,严禁越界销售。并有专门的管理官员——监酒税
宋朝酒文化达到顶峰,背后是一套缜密的系统,非常值得单独拿出来说的,是到北宋达到顶峰的酒文化。据清人统计,宋朝是编写酒经最多的朝代,酒的品类林林总总,光名酒就有280多种。酿酒业虽然空前繁荣,但却由政府牢牢掌控。这是我在新作《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中,一个非常重大的解读。
各级行政单位纷设酒务机构,售卖酿酒的原材料“酒曲”及设立“酒库”以酿制及批发酒。所有卖酒的地方都必须注册登记,并按规定展示官定标识,如“正店”“脚店”都需挂上青白色条子的方形酒旗、酒旆等。
北宋政府是非常重视酒业的。因为神宗(1077年)的时候,酒税占全国总税收的18%左右。政府对私自酿酒、私自售卖的行为有严惩,而且酿酒的原材料“酒曲”仅掌握在官府手里。私酿酒75斤,或者酿酒曲15斤,就判死刑。
从《清明上河图》里,可以看到一共有大、中、小三种类型的酒家,分别是正店、脚店和拍户。
正店是最大型的酒家,整个汴京有72家正店,政府给它一个专门的可以酿酒的牌,它能够自己酿酒,也可以批发酒。孙羊正店就是其中一家,它是以羊肉为主要的食铺,但是它的酒也是非常好的。在孙羊正店的店铺,你可以看到几样高档次的东西。比如这个栀子灯,就是表示,这里面有陪酒的女郎,它有很多贵宾房,里面有女孩子陪酒,陪你唱歌,有些甚至是妓女。
另外,它有红杈子,就是一圈围在酒楼外面的栅栏,这红杈子是有名堂的。它表明,以前曾经有皇帝到过这家店,他觉得味道非常好,以后还想吃。所以红杈子是一个身份地位的象征,是皇家特许的东西,不是每个店都可以有的。另外,你还能看到“彩楼欢门”,孙羊正店的欢门上缀满了花球、花枝,以及当时最时尚的吉祥天鹅装饰。在正店后面,你能看到堆得像山一样高的空酒坛,这表明,它是做酿酒和批发生意的。然后前面还有一个小店,有8个大的木桶,都是装酒用的木桶,它是批发用的。
第二级是脚店,也是一个楼阁式的,两层高,非常漂亮,它也有酒旗和酒斾,它也有红杈子,它也有灯箱,但是它没有陪酒女郎这个功能。二级店不能酿酒,也不能批发酒。
那么除了这两种以外,还有六个小店,它们就只有酒旗和酒斾了。普遍开在比如近郊的小路旁、码头旁,服务的是比较下层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