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字什么

时间:2023-08-12 18:17:20编辑:奇事君

范仲淹为什么被称为“第一流人物”?看他的传奇人生!

我们初中时都学过范仲淹的文章《岳阳楼记》,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水利专家和大慈善家。朱熹称他为“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八月廿九,出生于真定高老庄(今河北正定县曲阳桥镇高平村)。

出生一百多天后,他父亲范墉到徐州担任军事长官,这时他的两个哥哥已经十岁左右,两年后,他父亲病逝。

他的母亲谢氏带着三个孩子,已经穷苦无依,不得以改嫁给一个军官朱文翰,范仲淹到了朱家后,改名朱说(通悦)。

小时候的范仲淹学习非常刻苦,常去附近长白山的醴泉寺寄宿读书,给寺里的僧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在寺院期间,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吃一碗稠粥,等粥凉了,再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再吃几根咸菜,吃完继续读书。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非常知足,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读书上。

一个偶然事件,范仲淹得知了家世,知道原来姓范,这些年一直靠继父关照度日。

二十三岁时,范仲淹来到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书院就学,这里汇集了很多德才兼备的师生,而且学业免费,这使生活拮据的范仲淹没有了后顾之忧。

范仲淹连岁苦读,从春夏,到秋冬,别人看花赏月,而他只在六经中寻乐。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去亳州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都,人们争先恐后的围观。

唯独范仲淹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苦读,他朋友劝他:“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而范仲淹却说:“将来再见也不晚。”第二年,范仲淹考中了进士。

考中进士不久,范仲淹就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礼参军(九品),掌管讼狱,审理案件。

接着又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八品)。这时,他将母亲接来赡养,并恢复了范姓,因崇拜南朝政治家、文学家江淹,于是改名仲淹,字希文。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今江苏兴化)负责监管盐仓。他刚上任,就发现这里的海堤已经坍塌不堪,遇到大海潮,农田、城镇将被淹,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

为此,他上书给漕运张纶,建议修建一道坚固的堤堰。张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经过四年的努力,堤堰工程终于完成,农田和城镇有了保障。

三十七岁时,范仲淹母亲病逝,于是辞职在家守孝。南都留守官宴殊得知范仲淹通晓经学,便请范仲淹主持天府学院教务。

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倡导天时事政论,每当谈论天下大事,辄奋不顾身、慷慨陈词,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的节操,即由范仲淹倡导开始,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范仲淹声誉日隆。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过晏殊的推荐,范仲淹升到了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馆典籍的校勘和整理。此时的宋仁宗虽年已二十岁,但是大权仍在刘太后手里,范仲淹上书,将大权交还仁宗。

朝廷默不作答,反而将范仲贬为河中府(山西永济)通判。三年后,刘太后去世,宋仁宗又把范仲淹召回京师,任命他为评议朝政的言官右司谏。

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宋仁宗,马上派人去救灾,但是宋仁宗不予理睬。

范仲淹质问宋仁宗:“如果宫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宋仁宗惊然,就让范仲淹前去赈灾。范仲淹归来时,带回来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让宋仁宗吃。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首领赵元昊建立西夏国,自称皇帝。并掉十万兵马,侵袭北宋西北边境。

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仁宗不知所措,副帅韩琦推荐范仲淹,认为他熟读兵书,堪当大任,于是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另一名副帅。

范仲淹一到任,就修堡垒,加固防,筹备粮草,招募士兵,和当地羌族搞好关系,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赵元昊大军多次来犯,都无功而返。

范仲淹也多次主动出击,让西夏防不胜防。庆历三年(1043年),西夏和北宋议和。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任枢密副使,与富弼、欧阳修推行庆历新政,对北宋多年以来形成的弊端进行大力改革,然而受到保守派顽固阻挠,推行不到两年就失败了。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应好友滕子京邀请,为他重修的岳阳楼写一篇文章。此时的范仲淹正是人生失意之际,多年的官场斗争,边关战事,往事幕幕浮现在他眼前。

范仲淹沉默了许久,心已历其境,又何须身临其境,于是写下了那篇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表面上是写岳阳楼的重修,其实是写范仲淹自己的心,是他一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留给我们的绝世之响,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深远,震动大千。成为一代代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在范仲淹的理想道路上前赴后继。

范仲淹六十二岁的时候,在苏州购买良田一千亩,资助族人读书,并取名“范氏义庄”。范氏义庄设立了一套管理制度,对范氏族人进行严格的管理。

范氏义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私家慈善机构,是我国最早的义务教育学校。使得范氏家族成为规模庞大的家族,代代都出人才,千年以来长盛不衰。

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改知颖州(今安徽阜阳),在上任的路上,走到徐州时突然逝世,享年六十四岁。安葬在洛阳,宋仁宗亲自题写墓碑,并追赐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这是古代文官的最高荣誉。

在中国历史上,寒窗苦读,出人头地的,这样的人不少;公正无私,一心为民的,这样的人不少;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这样的人不少;不顾个人,厉行变法,这样的人不少。

但将这些优点集于一身,恐怕只有范仲淹。

范仲淹生前曾为东汉的严光写过一篇祠堂记,最后一段诗好像是说他自己:“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上一篇:oyo

下一篇: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