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历史永远铭记,当年那个名叫江姐的烈士,在重庆渣滓洞中咬紧牙关,宁死不屈。
壮烈牺牲的那一刻,江姐的鲜血染红了半边天。
身死形灭,精神永存,而今江姐的孙子彭壮壮继承先人遗愿,毅然归国,投身于国内的建设。
革命火炬,耀眼鲜活
2011年,第二届渝商大会顺利召开,来自海外的近千名商人汇集于此,讲起了自己多年来的奋斗经历,沟通商业信息,为重庆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一些与重庆渊源颇深的革命后代也参与到此次会议中,彭壮壮便是其中之一。
“今天坐在台下的,有不少已经走出去的重庆人,还有革命后代,比如彭壮壮。
”主持人如是说。
与会者听闻十分震惊,便在观众席中寻找彭壮壮的身影,却始终没有找到与自己想象中形象相符的那位革命后代。
“彭壮壮来了?他太低调了,竟然没有几个人知道。
”人们如是感叹。
提及彭壮壮,或许有人不知道他的身份,然而说到彭壮壮的奶奶,中国几乎家喻户晓,那便是革命烈士江姐——江竹筠。
1939年,江竹筠成功考进重庆的中国公学,她满怀报国之志,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因为表现优异,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从那时起,江竹筠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再未动摇。
两年后,江竹筠一边隐瞒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一边在学校开展地下工作。
1943年,江竹筠接受组织任命,成为彭咏梧名义上的妻子,他们进入重庆机关潜伏,搜集情报。
起初江竹筠与彭咏梧只是工作关系,然而两个人在相处过程中逐渐被对方吸引,两个志趣相投的人日久生情。
1945年,江竹筠与彭咏梧正式结为夫妻,一年后两个人的儿子彭云出生。
后来,江竹筠前往战地参加武装斗争,江竹筠则继续留在重庆从事秘密工作。
在国共内战的关键时期,江竹筠展开的工作为我党地下情报的搜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7年,白色恐怖弥漫在重庆上空,江竹筠和丈夫每天都活在危险之中,将孩子带在身边,江竹筠心中十分忐忑。
江竹筠一家
深思熟虑之后,江竹筠将儿子彭云托付给彭咏梧的前妻谭正伦照顾。
临别之前,江竹筠和丈夫为彭云买了一件新衣服,一家人照了第一张照片,也是唯一一张照片。
2月,谭正伦变卖家产,来到重庆,接到了小彭云。
此后,她便带着孩子过上了躲躲藏藏、颠沛流离的生活。
1948年,彭咏梧壮烈牺牲,江竹筠虽悲痛欲绝,却继承丈夫的遗愿,与其他的战士一起,在各大战场上与敌人周旋。
6月,因为叛徒出卖,江竹筠被捕入狱。
任凭国民党反对派威逼利诱,江竹筠坚守着我党的重要机密。
“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
”
看似柔弱的江竹筠,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竟然爆发了巨大的能量。
为了逼江姐就范,国民党反动派四处搜捕她的孩子。
谭正伦与特务周旋,多次成功逃脱了特务的围追堵截,护彭云周全。
在渣滓洞期间,江竹筠给谭正伦写了一封托孤信,信中说道:“生死未定,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
那时江竹筠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儿子彭云是她除革命之外唯一的牵挂。
江竹筠希望儿子能够实现自己的未竟之业,继续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看到江竹筠的托孤信,谭正伦已经泪流满面。
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此乃未竟之业
1949年,中国共产党吹响胜利的号角,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重庆。
遗憾的是,重庆解放之前,国民党就将渣滓洞中的共产党全部杀害,江竹筠也不幸遇难,年仅29岁。
听闻这一消息,谭正伦谭正伦悲痛欲绝,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然而看到嗷嗷待哺的彭云,她迟疑了。
她希望能陪伴小彭云一起成长,以告慰江竹筠和彭咏梧的在天之灵。
彭云
新中国成立后, 彭云进入市委第一幼儿园,在谭正伦的悉心照料下,彭云健康成长起来。
对于谭正伦的养育之恩,彭云一直十分感激。
晚年的彭云回忆道:“我和谭妈妈的感情与亲生母子没有区别,我一直就叫她妈妈。
”
长大成人的彭云一直谨记江姐的教诲,1965年,彭云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毕业之后,他来到沈阳的一家工厂工作,参与新中国的建设。
不久后,彭云与大学同学易小冶互生情愫。
易小冶的外公,正是革命烈士杨开慧的舅舅,她与彭云同为革命后代,在思想与行动上存在着高度契合之处。
1974年,彭云与易小冶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取名为彭壮壮。
彭壮壮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对于这个孙子,谭正伦一直十分疼爱。
彭云与妻子工作忙碌,彭壮壮一直跟随在外公外婆的身边。
1976年,即将前往北京探望孙子之际,谭正伦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
她并不知道,在此之前,彭云已经在北京准备好了房子,计划将她接回北京,共享天伦之乐。
造化弄人,未能让谭妈妈过上好的生活,也成为彭云一生的遗憾。
1977年,高考恢复,彭云搭上了第一班列车,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攻读研究生。
不久后,彭云获得了第一批公派留学生的资格,踏上了前往美国的邮轮。
他先后在美国密歇根韦恩州立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学习,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毕业后,彭云在马里兰大学担任访问教授,随后定居美国。
彭云留美的行为引发了众人的不满,纷纷指责他忘记了江姐和养母的教诲。
对此,彭云的回答是:“曾经努力过,却想不好回国做什么,找不到着力点。
”
美国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般顺利,彭云自认为没有做出成绩,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彭云坦言:母亲的遗愿我只做到了一半。
尽管已经定居美国,彭云依旧保留着中国国籍,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在做人方面应该说达到了母亲的要求,为人正派,做学问也很努力。
”
英雄后代,立身之本
谭正伦去世后,彭壮壮由外婆带大。
年少的他了解到奶奶江姐的英雄事迹,便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奋斗的种子。
彭壮壮从小勤奋努力,在北京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高二的那一年,彭壮壮跟随父亲移居美国,在那里继续自己的学业。
纵使在美国,彭壮壮依旧难掩光芒
,他曾经获得了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中学生“西屋奖”,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世界顶级大学哈佛大学数学系深造,而后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生。
身处美国的彭云时常牵挂江姐,几乎每年都会带着彭壮壮回重庆扫墓。
2000年,彭壮壮和父亲看望江姐后,来到重庆的一家小饭馆吃饭。
饭馆老板的母亲已经70岁的高龄,意外得知彭壮壮是江姐的孙子,她激动万分。
老人向彭壮壮讲述了江姐的事迹,有些故事他甚至从未听过。
几十年后,战争已然远去,重庆却无一人忘记江姐的存在。
彭壮壮大受触动,
“那时我明确告诉自己,一定要回国工作。
”
彭壮壮如是说。
彭壮壮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和奶奶江姐一样的人,为理想而奋斗,为人民所铭记。
完成学业的彭壮壮毅然回国,担任麦肯锡集团中国区总裁,负责大中华区的政府咨询工作。
微软入驻中国后,彭壮壮担任中国战略政策首席,在微软总部与中国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微软中国相关负责人相信,以彭壮壮的留美经历和十几年的经验积累,他将促成微软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有人曾经问彭壮壮,为什么放弃美国的高薪职业和大好前程,回到中国。
彭壮壮说:“这是奶奶带给我的影响,不论在哪里,我都是一个中国人。
只要国家需要我,我就会付出行动,表达自己对中国的热爱。
”
彭壮壮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回到北京不久,彭壮壮还遇到了自己的爱人仲琦。
更为有趣的是,仲琦是彭壮壮奶奶战友的孙女。
仲琦的奶奶何理立是江姐的中学同学和好友,爷爷仲秋元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
彭家和仲家有着极深的渊源,而仲琦和彭壮壮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彭壮壮前往美国后,两个人的联系也逐渐减少。
彭壮壮回国发展后,再次同仲琦取得联系。
他经常看望仲琦的爷爷奶奶,而仲琦受爷爷奶奶的嘱托,带着彭壮壮熟悉北京的环境,两个人在相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感情。
二人同为革命者的后代,同样具有崇高的理想。
结婚之后,仲琦和彭壮壮相敬如宾,是别人眼中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近几年来,彭壮壮回家乡的次数也逐渐增多。
2018年,四川大学举办了江姐纪念展,彭壮壮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此次开幕仪式。
于彭壮壮而言,四川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里曾经是奶奶江姐的求学之地,父亲彭云,也正是在成都出生。
重庆、四川,每一个角落都有江姐曾经战斗过的身影。
重走革命之路,于彭壮壮而言,已然是最好的礼物。
世人皆认为彭壮壮作为革命烈士之后,享有无上荣光,
然而彭壮壮只有自己知道,荣誉的背后,是沉重的责任。
彭壮壮未亲眼见过奶奶,却从别人口中了解了那个为革命理想奋斗终身的女英雄。
为了继承奶奶的遗愿,彭壮壮学成归国,参与相关纪念活动,弘扬江姐精神。
多年来,彭壮壮不敢有丝毫懈怠,也从未遗忘过去。
2019年,彭壮壮带着自己6岁的女儿去参加了江姐殉难70周年的活动。
而今,江姐精神又有了新的传人。
继承遗志,弘扬精神,彭壮壮如此,所有的江姐后人,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