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型三体护卫舰 我国海军不装备的原因有哪些
三体船型对于战舰来说不是理想的船型,为啥要装备?至于出口,那个是冲着只能买些巡逻艇的小国去的(忽悠忽悠他们,反正这些个国家买不起也没必要买正规护卫舰),种花家用不着这种华而不实的玩意。这个是美国三体舰“独立”1、三体船水面甲板看起来宽大,但是注意其主船体极为狭窄,较小的内部空间,容纳不下太多的武器设备。(你不要以为武器只有甲板上看到那点大小,在船体内会有比甲板上部分大数倍的空间)比如下图的舰炮甲板下的供弹和弹药库比炮台体积还要大2倍不止。换成同吨位的三体船型,注定不能装这种重型武器装备,只能装无甲板下设备的武器。上图的“独立”级就是最好例证,没啥真能打仗的武器。2、同样受主体船身空间限制,不能装大体积的主机(小主机意味功率也小),也就是说动力根本比不上同吨位的常规船型。如果说三体船阻力小,小主机小功率也能跑得跟常规船型大功率主机一样快,但是这可是要做军舰啊,光跑得快有什么用?主机功率除了船航行外,还要负责发电的,现在主力战舰都有不止一部大功率雷达,都是耗电大户,更不要说以后电力推进系统。小功率主机的三体船动力都只够满足维持航速,其他电力系统全饿死,所以怎么算都不够用。参考文献40节航速就要20万千瓦的功率,船体只能布置2台10万千瓦,刚好够用,如果考虑分功率给雷达电子设备,就跑不到40节,如果只有30节航速,那和常规船型有啥区别?3、船体和设备抗毁伤能力低。受限船体空间的分布结构,三体船80%的内部空间都在水面上,而且受连接桥强度限制,材料只能选择轻质铝合金,不能选择装甲材料,也就是说大量的电子设备、控制设备、武器设备都在水面上的脆弱建筑结构中。而现在战舰威胁最大的是反舰导弹,这种导弹都是攻击船只水面结构的,如果是常规船型,上层结构挨上一发,最多影响一部分战斗设施或者辅助设施。大部分重要的轮机设施和船体控制设施都在水下的船体结构里,船还能继续活蹦乱跳。换成三体船,挨上一发,大部分重要核心设备和航行设备都会坏掉,只能摊在水面上。4、三体船型还有结构强度问题,三体船有两侧的子船体结构,子体与母体是靠甲板结构连接的,在当前材料技术下,这个连接桥是很脆弱的,甲板桥不仅要承受上层建筑的压力,而且还要承受海浪对三个船体的撕扯力,金属的疲劳度很大。(普通船型的压力可以传递到龙骨上去承受)加强连接桥又会造成吨位超重,本来主机功率就不够,还超重,会降低唯一的航速优势。所以三体船注定不能在常规船型相同级的恶劣海况下航行。参考文献如下图5、三体船储备浮力严重不够,一般战舰都考虑战场受损进水的问题,所以设计时候会预留很多浮力储备,而根据物理定律浮力=排水量(物体排开水体积的重量),三体船型水下的部分狭长,光维持自身船重就基本消耗掉全部的排水量了,万一受损进水,普通船型可以靠加大吃水保持浮力,三体船只能甲板进水了。如果发生子体进水倾斜,那第4点的连接桥的结构强度问题又会首先暴露出来,母体和子体在重力和浮力间的不平衡的拉扯会更快撕裂连接桥结构。所以综上的几点,三体船型不是能作为主力战舰的合适船型,不过作为低强度的巡逻船型或无武装的民用船型还是不错的,宽大的甲板和横跨的母体子体结构,带来平稳的航行性能,舒适性很不错,或者作为工作船也行,宽敞甲板是很好的工作空间(别听那些个说平台稳可以架高雷达,主机功率都带不动,架高个小型雷达还不如常规船型矮点的大功率雷达喃)。至于为啥老美要弄个“独立”出来,一个是搞下实验,另外就是故意挖的坑带节奏,满足下国内军火商和政客的腰包而已,当真你就输了。
三体船有什么优点?
三体船的三个单体船身之间有两个喇叭口通道。航行时,高速气流从喇叭口进人通道,形成气垫,产生附加的升力,使航行速度增加,另外,进入通道的高速气流喷向船尾的滑行面,增加了空气润滑作用,也使前进的阻力减小。气流水流从头部进入喇叭口通道,使得产生的横向波小,航行的阻力小。这就使得三体船不但速度高,而且节约能源。还有,三体船的机动性好,一般的滑行艇高速回转范围要8倍-12倍船身长,而三体船回转只要4.5倍——5.5倍船身长。美国制造出一种气垫三体船,长30米,宽11米,吃水1.2米,船员3人,载客149人,航速45节(83.4千米/小时)。后来又制成可载250名旅客的三体船。英国泰晤士河上使用了高速三体气垫渡船,船长12.2米,宽3.7米,吃水0.3米,船员1人,载客12人,最大航行速度30节(55.6千米/小时),能连续航行6小时-7小时。
三体船的发展前景
美、英两国的海军都在积极地研究这一概念。两国海军正考虑将三体设计应用于从巡逻艇到战列舰的各种尺寸的舰船上。鉴于三体船的设计还面临着一些技术上的难题,英国海军已经建造了一艘名为“海神号(RV Triton)”的三体舰用以验证三体设计在恶劣水面条件下的适应性,“海神号”于2000年5月建成下水。美国的三体船濒海战斗舰LCS-1和LCS-2也相继服役。三体设计带来的航行稳定性使炮火更容易击中目标。在中国海军的设想中,炮火攻击是整个攻击行动的第二阶段,第一波攻击是由作战飞机完成的夺取制空权的空中打击行动。三体战舰非常适于执行这样的任务,它在能量供应上比常规的单体战舰具有明显优势(这主要得益于三体设计的动力效率更高)。而且它宽大的多用途甲板也为装备无人驾驶飞机和大型电磁炮创造了条件。各种规模的三体舰将组成联合战斗群。采用三体设计的未来战舰既有大型战舰,也有小巧灵活的巡逻艇,另外还有一些中等规模的护卫舰和驱逐舰,用来装备海岸警卫队。与单体舰相比,三体设计带来的是更快的航速、更低的燃料消耗、更好的适航稳定性和更出色的操纵性。对三体战舰的研究结果令人相当满意。与规模相当的单体舰船相比,它在速度和燃油效率方面要高出至少20%。舷侧舰体对主舰体的压力是个重要问题,海军设计师们需要知道这个压力到底有多大,这样他们才能在设计上采取一些抵抗海上风暴袭击的措施。关键在于既要加固舷侧船体的结构强度,又不增加整艘船的重量或降低性能。英国通过对“海神号”的测试,工程师们发现了一些三体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包括:舰船的建造成本和重量都比预想的要高,而内部空间较小,这会减少舰船携带的燃料量。新奇的设计通常都有这样的问题:它们工作得的确非常出色,但你也不得不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中国海军最先采购的三体舰艇,很可能是运输舰和两栖攻击舰,三体设计会使它们航行更快、更稳定,而且战场生存能力更出色。中国军方的目标是使三体战舰各方面的性能、表现都达到一种平衡。未来的三体战舰能够在最恶劣的风暴天气正常航行,而大多数船只在这种条件下通常都要躲进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