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号战列舰

时间:2024-12-09 18:24:38编辑:奇事君

“俾斯麦”号战列舰主炮名称的问题

分类: 社会/文化 >> 军事
问题描述:

“俾斯麦”号的四座主炮塔从舰首到舰尾分别命名为“安东尼”、“布鲁诺”、“恺撒”和“多拉”,取其首字母分别简称为A、B、C、D主炮塔。“安东尼”和“恺撒”应该是罗马的两位执政官,那么“布鲁诺”和“多拉”是指什么人?

解析:

这四个炮塔是4个人的名字命名的

安东尼(Anthony)是罗马时代高卢的执政官,后被夺权,无奈地联合埃及女王对抗罗马元老院,但在海战中被击败;

布鲁诺(Bruno)是文艺复兴时的天文学家,由于支持日心说和教会对抗,最后仍坚持真理,被处以火刑;



恺撒(Caesar)是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大家都知道

多拉(Dora)是传说中的一个女子的名字,代表“神的赠礼”


俾斯麦号战列舰

俾斯麦号战列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与陆军的发展是极不相乘的,德国陆军横扫欧罗巴,占领波兰,逼降法国称霸欧洲时,德国海军却只是用来封锁英国海运,主要还是用潜艇封锁,由于在水面舰艇方面与英国的差距过大,导致德国海军的战绩乏善可称,不过这并没有打消德国的海军大国梦想,其中德国建造的俾斯麦号战列舰集合德国当时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是二战第三帝国海军的骄傲。俾斯麦号战列舰一战的失败,导致德国军力的发展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不可以发展大规模大吨位的水面舰艇,但是早在1932年,德国海军就开始对建造战列舰进行了研究。1940年8月建成服役俾斯麦号服役时,标准排水量为41,700吨(其姊妹舰:提尔皮茨号42,900吨),超过英德海军协定规定的35,000吨。至于满载排水量,俾斯麦号已经达到50,900吨(提尔皮茨号52,900吨)。相较于其他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因受基尔运河水深限制而显得比较宽,使它可在波涛汹涌的北大西洋上稳定地航行,另外载油量较大亦令其可参与类似太平洋上的远距离行动。主炮为双连装8门52倍口径380毫米SK/C-34炮,其主炮最大射速很高,最小仰角射速为3发/分,最大仰角射速为2.3发/分,达到同期战列舰(包括任意角度填装的法国战列舰)的最高水平,在一战后建造的新锐战舰主炮中属于中下游,弱于大和、衣阿华、南达科他和维内托级,和黎塞留级大致相当,但略强于乔治五世级。主炮塔采用前后对称呈背负式布局,舰桥前后各布置两座,射程亦不低于纳尔逊级的45倍口径16英寸主炮。主炮穿甲弹采用“高初速轻型弹”,在近交战距离拥有很好的威力,但远距离著靶存速性能相应降低,加上它的弹道低伸不利于远距炮战。但其装甲防护沿用 “Incremental Armor Scheme”的旧设计模式(称为“全面防护”),因此造成了大量排水量浪费。俾斯麦装甲总重量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其虽然拥有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防护尺度,但由于其主装甲堡侧壁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过大的防护面积导致其装甲厚度远低于纳尔逊级的355MM。此外该舰将主水平装甲安排在第三层甲板,让其与主舷侧装甲同时重叠在弹道上,在近距离时,使舰体要害部位的防护得到了很大强化,超越同期建造的其它战列舰。但由于其薄弱的水平防护,使其在中、远距离上防护不足。它的TDS(鱼雷防御系统)可以抵御300千克烈性炸药爆炸。1935年俾斯麦级战列舰设计工作开始。1936年7月1日在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安放龙骨。1939年2月14日情人节,俾斯麦号战列舰举行了下水仪式。1940年8月24日正式加入海军现役。首任舰长为奥托·恩斯特·林德曼海军上校。1940年9月15日前往基尔湾开始服役后的测试工作,不久返回B&V造船厂进行最后的设备调整。1941年3月6日起到波罗的海进行训练工作,并开始形成战斗力。随后一直在波罗的海停留。941年5月18日参加莱茵演习行动(Rheinübung),伴随的有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1941年5月24日遭遇英国拦截舰队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及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激战后俾斯麦号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但也被威尔士亲王号击伤,为日后被围歼埋下了祸根。1941年5月26日,俾斯麦号再遭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剑鱼”式鱼雷。1941年5月27日晨,英军的主力追击舰队英王乔治五世号与罗德尼号战列舰对“俾斯麦”号进行攻击。10时36分,俾斯麦号沉没于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

丹麦海峡海战:英国最强战舰被德军秒杀

丹麦海峡海战:英国最强战舰被德军秒杀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汉斯·布洛姆造船厂建造的,以前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名字命名的一艘王牌战列舰。该舰始建于1936年7月,1939年2月下水,1940年8月建成服役,是当时吨位最大的战列舰之一。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剔除奥地利)的代表人物俾斯麦号战列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俾斯麦号战列舰(Bismarck battleship)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海军主力水面作战舰艇之一,是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所建造的火力最强的战列舰。俾斯麦号的战绩是在建成后第一次出海作战中于1941年5月24日的丹麦海峡海战中于开战后6分钟内击中了英国海军的精神象征,一战时服役到现在的胡德号的弹药库,导致其殉爆沉没。英国皇家海军因此派遣了大量军舰前往拦截俾斯麦号,3日后,1941年5月27日被以“英王乔治五世”号、“罗德尼号”战列舰和“胜利号”、“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为首的60余艘英国皇家海军的各型军舰及数型飞机围攻后,因抗损性差,开战15分钟后主炮塔被击毁两座,30分钟后炮塔全部哑火。英国军舰对其进行了几小时炮轰后,俾斯麦号带着德国海军的希望沉没于大西洋底。“俾斯麦”号全长241.5米,宽36米,装备了8门380毫米口径主炮和12门105毫米口径副炮,满载排水量达到了50300吨,是人类历史上仅次于日本“大和”级和美国“衣阿华”级的第三大战列舰。然而一个海军弱国面对海军强国时,最有效的作战方法就是神出鬼没地打击对方的海上交通线,想要来一场堂堂正正地对决无异于自取灭亡。而俾斯麦号的命运也因此注定:即使其战斗力再强大,也只能充当一艘海盗船!1941年5月18日,由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组成的德国破交舰队悄悄地驶出威廉港,开始执行代号为“莱茵演习”的作战任务,其目的就是要躲开英国人进入大西洋,以舰炮轰沉所有往英国本土运物资的船只。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德国舰队选择绕远路,沿挪威海岸线行驶后过丹麦海峡进入大西洋。然而德国舰队动向还是被英国人强大的情报网侦察到,于是英国出动了皇家海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前往丹麦海峡截击德国舰队。其中“胡德”号作为皇家海军的骄傲曾经完成过环球航行,并且此时的胡德号还是皇家海军中最具战斗力的船只1941年5月23日,英德双方已经互相感知到了对方的存在,中午时分,德国舰队全面拉响了战斗警报。此时神经过敏的德军甚至在傍晚六点左右把一座冰山误认称了英国军舰。随后英国“萨福克”号重巡洋舰出现,与德军有零星交火且骚扰了德军整整一天。5月24日清晨五点左右,德军与英国两艘拦截主力舰遭遇,德国此时占据了最有利的T字阵型,此外英国还错把“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认成了俾斯麦号,双方爆发激烈交火,英国的前几轮齐射无一命中德舰,直到威尔士亲王的第六次开火才用一发14英寸炮弹命中了俾斯麦号,然而德国人的还击却极其无情!德舰第二次齐射就命中了胡德号,随后俾斯麦在第五轮开火中一发380毫米炮弹直接砸穿了胡德号的甲板,在弹药库中爆炸,结果造成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瞬间断成两截,数分钟内就沉入海底,全舰只有3名水兵活下来!威尔士亲王号当即落荒而逃。胡德号被秒杀后,丘吉尔怒气冲天,调集了皇家海军将近一半的船只来围歼俾斯麦号,这也为俾斯麦号的最终沉没埋下了伏笔。该舰早在1932年代开始设计,原本计划在英德海军协定的限制内建造35,000吨级的战斗舰。但德国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认为35,000吨级的军舰无法满足德国的需要,因此开始秘密研究建造更大型的战列舰。当法国新一代的敦刻尔克级战斗舰开始建造后,德国为了同法国海军抗衡,决定建造排水量40,000吨以上的超级战列舰,当时的代号“F”。F号战斗舰在1936年7月1日在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安放龙骨,该舰随后被命名为俾斯麦号。其后在1939年2月14日下水、在1940年8月24日正式竣工。首任舰长为奥托·恩斯特·林德曼海军上校。俾斯麦号服役时,标准排水量为41,700吨,超过英德海军协定规定的35,000吨。至于满载排水量,俾斯麦号及其姊妹舰提尔皮茨号已经达到50,900吨。相较于其他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因受基尔运河水深限制而显得比较宽,使它可在波涛汹涌的北大西洋上稳定地航行,另外载油量较大亦令其可参与类似太平洋上的远距离行动。主炮为双联装8门47倍口径380毫米SK/C-34炮,其主炮最大射速很高,最小仰角射速为3发/分,最大仰角射速为2.3发/分,达到同期战列舰(包括任意角度填装的法国战列舰)的最高水平,在一战后建造的战舰主炮中属于中游,弱于大和、衣阿华和维内托级,和黎塞留级、南达科它级、纳尔逊级大致相当,但强于乔治五世级。

丹麦海峡海战是否出现过德国战舰击沉英国战舰

丹麦海峡海战出现过德国战舰击沉英国战舰,丹麦海峡海战是一场发生于丹麦海峡、在英国和纳粹德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海战。在这场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调集了1艘战列舰及1艘战列巡洋舰,以拦截试图突入大西洋的1艘纳粹德国战列舰及1艘重巡洋舰。在随后的战斗中,英国方面损失惨重——其战列巡洋舰胡德号被击沉,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遭重创,而德国则仅有1艘战列舰俾斯麦号受了轻伤。但是遭重创的威尔士亲王号仍然击破了俾斯麦号的燃料舱使其作战失败并在撤退途中留下油迹,为英国海军围歼俾斯麦号埋下了伏笔。【摘要】
丹麦海峡海战是否出现过德国战舰击沉英国战舰【提问】
丹麦海峡海战出现过德国战舰击沉英国战舰,丹麦海峡海战是一场发生于丹麦海峡、在英国和纳粹德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海战。在这场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调集了1艘战列舰及1艘战列巡洋舰,以拦截试图突入大西洋的1艘纳粹德国战列舰及1艘重巡洋舰。在随后的战斗中,英国方面损失惨重——其战列巡洋舰胡德号被击沉,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遭重创,而德国则仅有1艘战列舰俾斯麦号受了轻伤。但是遭重创的威尔士亲王号仍然击破了俾斯麦号的燃料舱使其作战失败并在撤退途中留下油迹,为英国海军围歼俾斯麦号埋下了伏笔。【回答】
【问一问自定义消息】【回答】


二战最有名10大航空母舰和战列舰。

一、依阿华级战列舰:“依阿华”号战列舰9门主炮右舷顺次射击,据称可导致这艘排水量45000吨的庞然大物侧移10米。二、“大和”号战列舰:1941年10月30日,大和号在宿毛湾鹈来岛和冲岛标柱间进行全速公式的画面,当时的状态为公试排水量69304吨,151700轴马力,螺旋桨每分钟223.2转。三、俾斯麦级战列舰:纳粹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希特勒称它为“德国海军的骄傲”,就连敌人丘吉尔也不得不赞叹“这真是一艘了不起的船只”,这就是纳粹德国最强战列舰 “俾斯麦”号。四、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南达科他级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上改进而成,由于北卡罗来纳级的装甲仅仅能够抵御14英寸口径炮弹的攻击,显得攻强守弱,因此该级舰在设计时被要求在吨位、火力不变 的情况下加强防护力,因此尽可能地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重量,重点优化装甲防护。五、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考虑到其在亚洲和欧洲的潜在敌国日本和德国正在积极扩军备战,于是根据英、美、法三国签订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在1937年开始建造2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六、黎塞留级战列舰:1935年10月22日,黎塞留级首舰“黎塞留”号在布雷斯特铺设第一块龙骨。在随后的4年内,2号舰“让-巴尔”号和3号舰“克莱蒙梭”号相继开工。黎塞留是法国中世纪著名的红衣大主教。七、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King George V class)是英国于1930年代末建造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二战前英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其设计遵守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限制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不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大于14英寸即356毫米)的规定,是典型的条约型战列舰。八、维内托级战列舰:维托里奥 维内托级战列舰是意大利建造的一种战列舰。维内托级首批2艘:维托里奥 维内托号(Vittorio Veneto)、利托里奥号(Littorio);2艘改进型:罗马号(Roma)、帝国号(Impero,音译为“因佩罗”号)。九、纳尔逊级战列舰:纳尔逊级战列舰(HMS Nelson)是英国建造的一种战列舰。以英国海军上将,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英雄霍雷肖 纳尔逊(1758-1805)命名。十、长门级战列舰: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按照该计划正式建造的第一型战列舰。日本海军顺应当时各海军强国主力舰竞相计划搭载更大口径主炮、动力性能更高和增加装甲防护的趋势,根据以往海战的经验,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重火力、高航速的战列舰,在与美国海军造舰竞争中以质的提升补充量的不足。

二战时期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

大和号战列舰是日本海军建造的大和级列舰的一号舰,曾号称“世界第一列舰”,被称为是“日本的救星”。1941年10月30日,大和号战列舰在宿毛湾测试。1937年11月4日,大和号列舰开始建造。建造过程中,为了严格保密,造船厂在所有地方都加上围板,防止任何可能的偷拍。1940年7月15日,该舰正式被命名为“大和”。1940年8月8日,大和号下水。大和号列舰的复原模型。1941年7月,该舰主炮安装完毕。10月16日开始试航。10月22日,大和号在宿毛湾试航获得成功。1941年10月,大和号战列舰在海上测试。1941年9月20日,准备下海测试的大和号。12月16日,大和号战列舰被编入日本联合舰队。1945年4月7日,大和号被美击中,整个舰身燃气了熊熊大火。1945年4月7日,大和号在冲绳岛被美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1945年4月7日14时23分,大和号爆炸并沉没。

一代名舰“俾斯麦”号战列舰陨落揭秘

说起二战时的海战,德国海军是非常的强大的,有水下著名的“狼群”U型潜艇作战群之外还有水上的战列舰战斗单位。在二战各大海战中,属最有名的就是匹斯麦号战列舰。在作战中盟军战舰宣泄了2000多发炮弹,匹斯麦身中400多发炮弹后陨落。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俾斯麦面对数量优势的盟军舰队群不早早离开,而是战斗到最后一刻,那么我们就来揭秘俾斯麦号战列舰的陨落。

1941年5月18日,德国海军的骄傲,“俾斯麦”号战列舰与“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一同出航,在北大西洋进行交战。5月24日,两艘战舰在丹麦海峡遭遇了由“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与“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组成的舰队,“胡德”号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也是全世界最大、最出色的战列巡洋舰。在五轮齐射后,“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继承了“胡德”号战列巡洋舰,随后重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该舰退出战斗。然而,“俾斯麦”号战列舰也被英舰的三发炮弹命中,其中一发来自“威尔士亲王”号的炮弹造成俾斯麦左舷一锅炉被毁,2号发电机舱被水淹没,舰体前倾3度、左倾9度,右侧螺旋桨尖露出水面,航速下降至26节。“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机动性大大下降。

“胡德”号的沉没使大英帝国为之震怒,从悲痛中恢复后,皇家海军迅速地确定了下一场作战的目标——击沉“俾斯麦”号战列舰。“欧根亲王”号继续在大西洋进行作战,而“俾斯麦”号转向前往法国进行修复。1941年5月27日,“乔治五世”号战列舰、“罗德尼”号战列舰、“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和“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追上了“俾斯麦”号战列舰,长达数小时的战斗中,“俾斯麦”号战列舰被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命中400余发各种口径的炮弹和多枚鱼雷,所有主炮均被命中,丧失了还击的能力。最终,吕特晏斯将军下令打开通海阀、弃舰自沉,“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舰员只有一百余人得以幸存。德国海军的骄傲,“俾斯麦”号战列舰消失在数千米深的海水中。在“俾斯麦”号战列舰沉没后,希特勒严令禁止德国海军的大型战舰出海,从此德国海军彻底沦为“存在舰队”。

事实上,“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整个德国海军的悲惨命运早在30年代就埋下了伏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海军的全部军备被《凡尔赛和约》限制在6艘10160吨,装备280毫米主炮的非无畏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同时德国海军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这是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无限制潜艇战”所造成的破坏的考量。1935年,德国与英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规定德国海军水面舰艇总吨位不得超过英联邦各国海军水面舰艇总吨位的35%,而在水下力量,这一比例为45%,本来这一协定是基于英德两国在1935年较为友好的关系制订的,对于德国来说,在维持对英友好关系的前提下,这样的海军力量已经足以保证德国的安全,但纳粹党挑战世界秩序的目标意味着德国海军未来必将与英国皇家海军兵戎相见。德国海军不得不寻求在《英德海军协定》限制的总吨位内发挥最大的战斗力,但德国海军在舰船设计上并没有多少最新的经验,只能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总结的原则、经验和新技术的发展来“闭门造车”。“俾斯麦”级战列舰、“沙恩霍斯特”级袖珍战列舰、“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德意志”级重巡洋舰等十分“经典”的战舰都是这种情况的产物,这也导致了德国海军战舰设计的畸形。

以“俾斯麦”级战列舰为例,它的装甲防护在1941年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流水平,但火力十分贫乏——主炮为8门380毫米舰炮,而英国皇家海军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10门14英寸(356毫米)主炮,尽管在口径上略逊于“俾斯麦”级战列舰的380毫米主炮,但在火控系统和观瞄系统上优于后者,而且穿甲威力在同等口径的火炮中位居前列,也胜过“俾斯麦”级战列舰,更重要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在战列舰的数量和使用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能够从容地用绝对优势数量的战列舰组成的大舰队击败德国海军。

“后继无人”的德国战争海军在“俾斯麦”号战列舰被击沉后就停止了大型水面舰艇主动出击的战斗行动,德国战争海军的大多数战列舰也因此停泊在港口里,通过其存在,而非舰炮的怒吼,对英国皇家海军形成威胁,但在英国皇家海军占据绝对优势,再加上美国海军在1942年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战争的前提下,这反倒变成了作茧自缚,德国战争海军的主力舰把自己困死在港口中,轻型舰艇和潜艇也遭遇越来越沉重的损失。从1942年起,美国的“自由轮”就获得了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和反潜机的护航,随着美国造船力量的动员,美国的护航航母也出现在大西洋,水下、水面和空中三位一体的护航力量打断了德国潜艇部队的脊梁,英国皇家海军本就明显的优势更加被美国海军的加入扩大了。最终,在1944年和1945年英国皇家海军的一系列空中打击和海上行动中,德国战争海军最后的战舰和基地也被消灭,德国挑战世界海洋霸主的第二次努力终告失败,其后果是,直到70余年后的今天,德国海军都只是一支守卫近海和内河的水上力量。


上一篇:新妹魔王的契约者 burst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