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大师是谁?
刘北茂。刘北茂(1903-1981年),别名寿慈,江苏江阴人,现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天华是兄弟。刘北茂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刘天华逝世后,他继承其兄“改进国乐”的遗志,先后创作了《汉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演奏曲,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多产的作曲家,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主要作品:1940年,刘北茂发表了闻名于世的《汉江潮》《前进操》和《漂泊者之歌》等二胡曲。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的时代风云和广大人民悲壮激越的斗争精神。1942年,在由陕迁蜀的途中,刘北茂先生创作了《乘风破浪》的二胡曲,反映了作者当时远大的抱负与坚定的信念。1943年春节期间,刘北茂先生兴之所至。一气呵成,创作了二胡曲《小花鼓》。该曲通过对孩子们新春佳节时的欢乐歌舞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主义情怀。新中国建立后,刘北茂先生获得了音乐创作的广阔的历史舞台和空前优越的创作条件,他的艺术境界不断升华,他的音乐创作不仅佳品迭出,而且在主题与艺术上更趋成熟。1950年。刘先生创作了二胡曲《农民乐》,这是作者向新中国献礼的第一首作品。此后,刘先生精神倍增,才思喷涌,陆续创作出《欢乐舞曲》《太阳照耀到祖国边疆》《愉快之歌》等20余首二胡曲。1958至1971年,在借调到合肥艺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任教期间,刘先生先后创作了《美丽的包河》《千里淮北赛江南》《黄山观瀑》等多首二胡独奏曲和几十首少年儿童二胡曲。
民族音乐大师是谁?
现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刘北茂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1903-1981年),别名寿慈,江苏江阴人,现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天华是兄弟。简介刘北茂记忆力好,模仿力强,小学时即在教会学校学英语,与后来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吕叔湘同学。他高中时即在本校教英语,1923年考入东吴大学,后又考入燕京大学插班生,29岁即成为北京大学英语教授,为名重一时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刘天华去世后,刘半农对他讲:“二哥子女尚年幼,学生中争气的不多,看来二哥的事业要你来继承。”从此,刘北茂改习音乐。1935年,纪念刘天华逝世3周年活动中,刘北茂演奏刘天华十大名曲,技惊四座。
彭修文的人物生平
彭修文(1931.2.7-1996.12.28),中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大师、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创始人之一、成就卓著的指挥家、作曲家。1931年2月7日(农历庚午年腊月二十日)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五岁丧父,生活靠外祖父供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外祖父一家逃难到四川。由于父辈的爱好,自幼耳濡目染民族乐器,深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7岁从叔父学胡琴,后师从刘泽隆、何轶群先生学习琵琶和小提琴,1944年就读四川江津国立九中,师从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瞿安华先生。1946年在重庆求精商业专科学校求学期间,参加当地广播电台国乐团的演奏活动,1950年进入重庆西南人民广播电台任文艺组编辑,开始接触世界诸多音乐大师的经典作品,同时刻苦研读大量音乐专著,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1952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他从此踏上了探索、实践、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的艰辛的艺术道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逐步成为中国当代杰出的民族音乐大师。1953年4月,彭修文先生应调参加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创建工作。在广播民族乐团首任团长张晋德的倡导下,彭修文先生首先抓乐队编制和乐器改革。在吸收前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弓弦、弹拨、吹管、打击四个声部组合的中国现代民族乐队编制的构想,使民族管弦乐队进一步扩大音域、增加音量、提高音质,并以此为指导思想首创了新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专业民族管弦乐队——中国广播民族乐团。1954年12月开始,他任该团责任指挥,此后又任副团长、团长、艺术指导、首席指挥,他为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这一贡献被民乐界所公认,并为许多海内外民乐团体所效仿。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倡导和推动乐器改革。并被国家文化部聘任为中国民族乐器改革专家组组长。在他的推动下,广播民族乐团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并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许多乐器改革成果被海内外民乐界广泛推广和应用。彭修文先生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改编创作了一大批久演不衰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他创作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四百余首。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致力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多声部写作及交响性的研究和探索。 彭修文1931年生于长江边上的汉口,童年时期饱尝的家国沦丧,在他心中塑就了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热切期望和责任感。也许是书香世家的渊源,使他也像许多中国传统文人那样,以自己的生命去与时代和历史作相互的渗透。如何将传统的辉煌推进到未来,再造中华的光辉?他选择了民族管弦乐这一形式,作为自己建设中国新文化的努力。几十年来,从《瑶族舞曲》、《彩云追月》、《月儿高》、《花好月圆》、《丰收锣鼓》、《乱云飞》,到《二泉映月》、音诗《流水操》、交响曲《金陵》以及《天鹅》、《图画展览会》等外国乐曲的移植。他以移植、改编、创作等手法,几乎遍尝了合奏、组曲、套曲、协奏曲、交响诗、交响乐等音乐体裁和各类乐队的组合形式。这个努力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全部意义。他从不讳言自己是个标题作曲家,他的数百部作品,每一部都有题记,那是他以音声讴歌人民、祖国、时代和历史的斑斑心迹。彭修文时时意识到音乐与听众的关系,为此,他将旋律的写作摆在创作的首位,甚至以人们将他的旋律认同为民间音调为慰。文革中,他在家中为300多首唐诗和宋词谱曲,以化解内心的郁闷。虽然这些谱子没能保留下来,但却激活了他写作旋律的能力。他没有受过音乐学院的科班训练,他的课堂在民间。在他的倡导下,中国广播乐团多次深入民间,学习舟山锣鼓、内蒙二人台、冀中笙管乐、广西文场……民族乐队只有遨游在民间音乐的海洋中,才能获得新的自由。也正是由于民间音乐的滋养,才使他在指挥和演绎每一部作品中,对乐队配置和演奏法有着独到的要求和见地,展示了特有风格。他的音乐让人们感到,艺术创作绝非空穴来风,没有深厚的生活体验和传统功力,虽能出新,但不能出精,不能叫好。他是个戏迷,在他看来,对中国的音乐家而言,戏曲是一座绕不过去的山。他引程砚秋而共鸣,《文姬归汉》、《荒山泪》、《锁麟囊》,这是民族情怀的激荡,这也是心灵深处的悲剧意识他已将此写入了将要创作的清唱剧剧目中……他想做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了!他无暇顾及人言世事,他只想抓紧时间,而时间却又如此吝啬!
彭修文的介绍
彭修文(1931年2月7日-1996年12月28日),湖北武汉人,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奠基人之一。1931年生于汉口,从小学习民族乐器;1949年,毕业于商业专科学校,1950年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52年调入中央广播民族乐团,1953年任该乐团指挥兼作曲,创作和改编了一系列民乐乐曲,并建立了中国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最初编制。1957年,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金质奖章;文革期间,彭修文的音乐事业被迫中断;1981年受聘为香港中乐团客席指挥,同年出任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艺术指导;1996年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