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

时间:2024-11-30 07:51:19编辑:奇事君

王重阳的资料

王重阳是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他有七位出名的弟子,在道教历史上称为北七真。王重阳揉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认为“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著作有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王重阳(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
王重阳
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
中国宋代道士。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年47 ,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道。其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收弟子7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卒于开封途中。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
历史小说、电影电视剧都有广泛的介绍。而真实的王重阳虽然没有电影电视中的神话,但是在历史上。王重阳为民众伸张正义,治病救人。王重阳写的《易演册》为他中年对周易、相术、自然、一种深入的阐述。其中有些内容到现代也极其有价值。王重阳在相术学也有其实也有突出的研究,现在很多人觉得相术是属于迷信,引用恩格斯的一句话“在没有科学的时代,迷信就是科学”,因此古代人认为掌握精深的相术学代表一个人的学识和休养程度的高低。


王重阳简介

王重阳简介   王重阳(公元1113年-公元1170年)为全真道的创教祖师。其原名中孚,字允卿,生于咸阳大魏村(今陕西咸阳市)。相传他身高六尺多,大眼睛、留长须髯,生在富有之家,王重阳经常以粟米借贷给贫民,在地方上颇有名望。王重阳二十岁时,修进士举业,落榜。金熙宗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参加金廷武举,中甲科,因而改名德威,字世雄。在这之后于甘河镇(今陕西盩厔县),担任酒税监。他在女真族统治下,生活并不快乐,再加上饥荒的发生,王重阳的家中被群寇洗劫一空,于是他整日沉溺喝酒,不管家里俗事,一个人逍遥自在。 <img p=""   金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王重阳在甘河遇二仙,据称是吕纯阳(亦即吕洞宾)所化,授王重阳修道口诀。次年(公元1160年),他再度于陕西醴泉遇到仙人,得授秘语五篇,于是改名嚞,道号重阳子。大定元年至三年间(公元1161年-公元1163年),他在终南山南时村(今陕西户县祖庵镇)在活死人墓内闭关,并且在墓的四个角落各种一株海棠,预告将来传其教化于四海,当时有陕西醴泉人史处厚(公元1101年-公元1174年)来拜王重阳为师,学习性命之学。不久之后,王重阳迁刘蒋村(在祖庵镇)和道友结茅庵共修,再增收一弟子严处常(公元1110年-公元1183年),王重阳是其舅戚,严处常后来定居终南山修道。上述几位是王重阳早年所收入门的弟子。   除此之外,教内传说王重阳遇到辽国燕相刘海蟾(生卒年不详),要他往山东传教。王重阳游终南山太平宫时,题字于壁上,预言自己的寿命只有五十多岁,然而他最后也真的只有活到五十八岁。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阳烧了茅庵,往山东传教。在掖城,有刘通微(公元1167年-公元1196年)来拜为弟子。同年七月,抵达宁海州,居住在马钰(公元1123年-公元1183年)家的南园,取名全真堂,这是「全真教」名称的由来。关于「全真」一词,早在王重阳居墓穴修道时已出现。他曾作〈活死人墓赠宁伯功〉一诗,收录有「存神养浩全真性」的诗句,证明存神与真性有密切关系。   此后王重阳在山东成立五个会:一、文登姜氏庵,建三教七宝会;二、宁海州金莲堂,建三教金莲会;三、宁海州福山县,立三教三光会;四、在登州蓬莱县,建三教玉华会;五、莱州掖县,起三教平等会。这是王重阳的传教策略,在各地建立教会,广传全真教义。   王重阳较著名的弟子,世称「全真七子」,依拜师先后,为丘处机(公元1148年-公元1227年)、谭处端(公元1123年-公元1185年)、马钰(公元1123年-公元1183年)、王处一(公元1142年-公元1217年)、郝大通(公元1140年-公元1212年)、马钰的妻子孙不二(公元1119年-公元1182年)以及刘处玄(公元1147年-公元1203年)等。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秋天,王重阳携弟子西行到汴京(今开封),住在王氏旅邸。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正月四日,留一颂而辞世。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朝廷诏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根据史料,王重阳的著作有《重阳全真集》十三卷;度化马钰的诗词,收录为《重阳教化集》三卷、《重阳分梨十化集》上、下卷。王重阳所言的修行法诀,收入:《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和《马自然金丹口诀》,这三卷是放在一起,署名终南山重阳子王喆撰。其次,王重阳的立教言论,由后代门人整理记录为《重阳立教十五论》一卷。   王重阳劝人诵读的经典涵盖释、道与儒家,如佛家《般若心经》、道家《道德经》、《清静经》及儒家《孝经》。在全真教义中,王重阳尝试着融合三教的思想,将三教比喻为鼎的三只脚,缺一不可。并且在撷取儒、释、道三教精华中,找到人的共通性:真性,即人的本初真面目,也就是一个未经物欲染着的元始性灵。这是需要透过不断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   全真道的修链有「功行」之说,包含真功、真行。王重阳引用《晋真人语录》强调:真功是修炼心性的功夫,要澄心定意,无动无作,真 *** 净,抱元守一,存神固气。借此说明真功的高度修行。而真行的意思,则是指修养仁德,济贫拔苦,救助别人的苦难,或化诱善人修道,强调人的善行与内在合一。   全真教的教义与思想,以继承老子、庄子的道德性命之学为本旨,主张返求人类的本初真性,在当时以出家入道、清修苦行,带动不少人加入全真教的风潮。此和传统的正一道派以符箓、科仪的宗教活动大不相同,因此,有人称之为「新道教」。在动荡的年代,全真道成为烽火地区人民精神上的依靠,信徒遽增,声势日益茁壮,在元朝时期,更发展为华北第一大道派。此后,全真道流派众多,渗入社会各阶层,影响力播及四海,诚如王重阳在活死人墓时的预言一般,全真教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宗教力量,至今仍传续不绝。   【撰写者】   郑素春(东南科技大学通识中心副教授)   刘韦廷(辅仁大学宗教学所博士生)   【参考文献】   1.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洼德忠著,萧坤华译:《道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蜂屋邦夫著,钦伟刚译:《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阳与马丹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郑素春,《全真教与大蒙古国帝室》,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   5.郑素春,〈全真道祖师王重阳的真性思想与儒、佛会通〉,《辅仁宗教研究》第25期(2012秋),页137-68。   6.刘韦廷,《全真教的宗教医疗:以王重阳及其弟子为例》,台北:辅仁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8。


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

《射雕》把王重阳描绘成天下武功第一人,在华山论剑中技压群雄,夺取《九阴真经》。王重阳死后,各大高手对其所遗《九阴真经》的争夺,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那么上真有王重阳其人,他真的武功盖世吗? 王重阳上确有其人,他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始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据说因为他喜欢陶渊明,便改名知明。又因与陶渊明一样喜爱菊花,而菊花在重阳节开放,便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重阳子。 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沦亡,金人入侵,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青年时代,他“痛祖国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曾于金熙宗天春年间应过文、武试,得中文、武双举人,有志于拯救民族危难。但由于南宋政权孱弱,舍弃广大北方人民不顾,苟且偏安,王重阳的抱负没有能够施展。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王自称疯子)灵位。七年后,王重阳走出活死人墓,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东至今山东东部传教。在宁海(今山东牟平)讲道时,他对被宋徽宗宠信的道士林灵素弄的丧失人心的传统道教进行了改造,创立了全真教。在国难当头、“南渡君臣轻社稷”的大背景下,王重阳举起全真教的旗帜,为的是留住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保存于宗教社会、民间社会。这实属无奈之举。 王重阳在山东传教过程中收纳了许多弟子,其中又以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七人为翘楚,人称北七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真七子”。王重阳死后,全真七子在北方广泛传播全真教,并且各立支派,即:马钰遇仙派、丘处机龙门派、谭处端南无派、刘处玄随山派、郝大通华山派、王处一全真派、孙不二清静派。这其中,又以丘处机及其龙门派影响最大。 王重阳上确有其人,他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始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据说因为他喜欢陶渊明,便改名知明。又因与陶渊明一样喜爱菊花,而菊花在重阳节开放,便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重阳子。 >


历史上有王重阳其人吗

  历史上有王重阳其人。

  王重阳:王重阳是全真道开创者,咸阳人,原名中孚,字允卿[1] ,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以“害风”为自称,主张三教平等,指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被尊为“北五祖”之一。

  王重阳主要著作:《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分梨十化集》、《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

  王重阳主要成就:

  1、创立全真教,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和谐学说。

  2、以新的宗旨、修持方法对旧道教进行了大量的改革,进一步把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贯彻到教义中。

  3、王重阳以《道德经》则尊道,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


王重阳为什么叫王重阳?

  重阳节不要只顾著吃蟹,你知道全真教祖师“中神通”王重阳为什么会叫王重阳吗?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有什么隐喻?意味着什么?   王重阳一生改过很多次名字。他原名中孚,字允卿,出生于陜西咸阳大魏村一个门阀家族。 不差钱。他还会武功,1138年金举行武举考试,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改名德威,字世中,中武举状元后改名德威,字世雄;后来他出家修道,改名嚞,字智明,道号重阳子,以号名世。   为什么他要取号叫“重阳子”呢?他就这么喜欢过老人节?不是。这里牵涉到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就是“9”这个奇妙的道教圣数。   重阳,也就是九九重阳,是阳之极数。《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王重阳在山东昆嵛山修道时,曾经用三尺半青布作头巾,顶排打成九叠,折成九道缝,取名为“九转华阳巾”,这里的九数与全真教内丹修炼的“九返”相对应。你就看到了,中国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就是一个头巾,都有这么多学问,绝不是随随便便就可行的。   丘处机驾鹤西去时,白云观中悼念他的排场是非常大的,但也与九这个数字有关。《长春真人西游记》上写,大葬之后,“九日子时,设灵宝清醮三百六十分位”,也许此时的丘处机才真正完成了内丹的修行。   李纯安教授则从《易经》来指明九这个数字的道教含义:   《干》卦为三根阳爻,故称纯阳;两个《干》叠在一起还是《干》,称做“重阳”。九月九日就是重九或重阳,是一个好日子,所以道教修炼全讲九九;而根本原因是因为《老子》有八十一章,为九乘九所得。   《黄庭内景经·五行章》云:“五行相推返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梁丘子注云:“三五者,天地之枢带,六合之要会,九宫之气节,九九八十一为一章耳。”   佛教也对八十一这个数字感兴趣,《大般若经》说有八十一法,《名义大集》又说有八十一龙王,隋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摩诃止观》以及天台宗灌顶和尚在《观心论疏》都提到了“八十一品思惑”,但似乎并未将其特别看重。道教不可能从佛教那里借用来了九九八十一乘法秘诀,因为《道德经》早就有八十一章在先。   《元始天尊说死药王救八十一难真经》明确提出了八十一难的概念,而《修真十书》中《杂着捷径》卷二十“养生篇”共八十一章,《金丹大成集》卷十一有绝句八十一首,混然子《还真集》中有“述符火还丹妙诀”八十一首,也都有用八十一来写作的前例。其中最著名的非石泰的《还源篇》九九八十一章莫属。《还源篇》每章四句绝句,系统阐明石泰的炼丹术理论。李安纲教授将其中八十章与《西游记》八十难一一对应,也算自成一说。   不过在道教中,九九八十一的数字游戏古已有之,纬书《河图》九篇,《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桓谭《新论》:“《玄经》三篇,以纪天、地、人三道,立三体有上、中、下,如《禹贡》之陈三品。三三得九,因以九九八十一卦。”道教恋九成癖,炼就的金丹更是要炼至“九转”才算顶级。《销释真空宝卷》开经偈还只是写:“老君住世烂阳乡,烧丹炼药有谁强。留下金木水火土,老君不免也无常”,老君炼丹顶多与五行有关,《宝卷》中只是在写到唐太宗的时候提到九转:“唐圣主,烧宝香,三参九转”。   而《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中已经明确说了,太上老君向玉帝告状,说孙悟空偷吃了他的“九转金丹”,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里也说,孙悟空为了让乌鸡国国王起死回生而向太上老君求取的是“九转还魂丹”。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太上老君将孙悟空放到炼丹炉里去,却只炼了七七四十九天。至少这四十九天是不可能将孙悟空炼成九转金丹的。   一方面孙悟空断非凡人遇火即化,另一方面,顾名思义,九转金丹,就需要九九八十一天的烧炼,四十九天如何能达到八十一天的功效?还差了三十二天,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顶多也就炼成一种七转金丹,自然只能炼成一副“火眼金睛”而已。不过,《西游记杂剧》中则说孙行者经历了九转的锻炼:“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为什么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同样经历火炼,却没有经历九转呢?这样的话,孙悟空不就功德圆满了吗?


王重阳的原名是

  王重阳(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全真派创派祖师,天下五绝之首的中神通 ,身材甚高,腰悬长剑,风姿飒爽,英气勃勃,飘逸绝伦,是老顽童周伯通的师兄、全真七子的师父。王重阳也是一个独步武林的奇才,具绝代天资,武功造诣深不可测,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世称天下第一。

  早年是位抗金英雄,事败后出家修道,在终南山创立全真教,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学正宗的美誉,在华山论剑之时,力挫四绝,夺得天下第一高手之称和道家至高的武学宝典《九阴真经》,临终前更以一阳指重创西毒欧阳锋,使之数十年不敢踏入中原。


王重阳是哪个门派?

王重阳是全真派。王重阳生于宋徽宗征和二年(1112),原名王中孚,又改名嚞,号重阳子。王重阳生于咸阳刘蒋村,虽偏僻乡村,但王重阳家里非常富有,而他也非常聪明,从小攻读史书,从他的诗词来看,其文才是相当不错的。王重阳全国四处云游,收了七个徒弟,然后创立道教全真派。人物特点王重阳不仅个人实力毋庸置疑,他所创立的门派在当时也是天下闻名,几乎堪称武林第一门派。但是,在王重阳的后人中,却鲜有超级高手出现,虽然丘处机也还勉强可以上得了台面,但是和黄药师等还是差了太多。王重阳认为全真教终究还是属于道家门派,还是要讲究清静无为。

王重阳是什么门派的人

王重阳是全真派的创始人。王重阳,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人物,全真派创始祖师,天下五绝之首的“中神通”,身材甚高,腰悬长剑,风姿飒爽,英气勃勃,飘逸绝伦。是“老顽童”周伯通的师兄,“全真七子”的师父。是一个独步武林的奇才,天资聪颖,武功造诣深不可测,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世称“天下第一”。早年是位抗金英雄,事败后出家修道,在终南山创立全真教,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学玄门正宗”的美誉。在“华山论剑”之时,力挫四绝,夺得“天下第一高手”称号和道家至高的武学宝典《九阴真经》。剧情介绍临终前更以“一阳指”重创“西毒”欧阳锋,使之数十年不敢踏入中原。王重阳少年时先学文,再练武,是一位纵横江湖的英雄好汉。王重阳因愤恨金兵侵犯中原,曾大举义旗,与金兵对敌,占城夺地,在中原建下了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不遗余力。虽然义举失败,却仍能激荡人心,由于将士伤亡殆尽,王重阳一怒而隐,自称“活死人”,接连几年,住在本山的一个古墓之中,不肯出墓门一步,意思是虽生犹死,不愿与金贼共居于青天之下。事隔多年,王重阳的故人好友、同袍旧部接连来访,劝他出墓再干一番事业。

上一篇:数学教育叙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