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景图

时间:2024-11-20 07:08:16编辑:奇事君

西湖十景怎么画

西湖十景怎么画如下:新西湖十景分别由是吴山天风、满陇桂雨、玉皇飞云、云栖竹径、九溪烟树、黄龙吐翠、龙井问茶、虎跑梦泉、阮墩环碧、宝石流霞组成的。西湖十景分别是由南宋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闻名组成的。扩展资料:新西湖十景,是1984年《杭州日报》社、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浙江电视台、杭州市旅游总公司、《园林与名胜》杂志5单位联合发起举办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得到杭州炼油厂;杭州啤酒厂、杭州中药二厂、杭州橡胶厂、杭州电视机厂、杭州牙膏厂、杭州电风扇总厂、杭州洗衣机总厂、杭州利民制药厂等9家企业赞助,并邀请夏衍、吴冷西、王朝闻、刘开渠、常书鸿为景名评选委员会顾问。最后评选出10处景点在1985年到2007年,时间是过去了22年,在22年里,西湖的变化有目共睹,尤其是2002年启动综合保护工程以来,西湖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西湖的美景,2007年6月,杭州举行了三评“西湖十景”的活动,评选对象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湖保护建设特别是2002年以来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期间恢复重建、修缮整治的145处景区(点),“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不再列入评选范围。共有33.86余万人参与评选,收到有效选票约29.74万张,评选结果在2007年10月27日举行的第九届西湖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揭晓。

西湖十景是 西湖十景的简介

1、西湖十景是指杭州西湖的10处经典景观,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2、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历史上,杭州曾多次开展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每次评选都极大地提高了西湖和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在南宋之后,又分别有元代钱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5年新西湖十景、2007年第九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西湖十景等。


西湖旧十景和新十景分别是哪些

西湖旧十景指的是:云溪竹径、九溪烟树、虎跑梦泉、黄龙吐翠、满陇桂雨、玉皇飞云、龙井问茶、宝石流霞、吴山天风、阮墩环碧。西湖新十景指的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西湖的旧十景更侧重在于自然风景,而新十景,则更多是对人文底蕴的融合,将故事与风景黏合到一块,成了独特的杭州风韵。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着名旅游景点西湖上的十处特色风景,历史上,杭州曾多次开展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每次评选都极大地提高了西湖和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在南宋之后,又分别有元代钱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5新西湖十景,2007第九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西湖十景。

西湖被誉为“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故有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名自景始,景以名传,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景名流传于世。


老西湖十景是哪些?

老西湖十景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湖十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境内,为西湖风景名胜区周围的十处建于南宋至清的特色景区,包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湖十景景点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西湖上,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则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西湖十景系列景观涉及了春夏秋冬、晨晌昏夜、晴雾风雪、花鸟虫鱼等关于季节、时节、气象、动植物的景观特色,以及堤、岛、桥、亭、台、楼、阁、园林、宅院、寺塔等较为丰富的景观元素,并各有侧重地表现出或生动、或静谧、或隐逸、闲逸、冷寂、禅境等审美意境。西湖十景是在南宋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成熟期和鼎盛期创造的较重要的景作品,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诗、画、景在审美和哲学层面上的有机结合、达到统一的重大特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苏堤春晓: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3千米, 西距湖西岸约500米, 范围约9.66公顷。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 ,北宋文人苏轼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堤上建有六桥,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 [6] 苏堤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因此,在苏堤上具备较为完整的视域范围,是观赏全湖景观的较佳地带。苏堤自北宋始建,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植物景观特色。春季拂晓是欣赏“苏堤春晓”的较佳时间。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称。据记载,宋代洪春桥畔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清代,酒坊关闭,康熙游湖时将“曲”字改成为“曲”,易“荷风”为“风荷”。平湖秋月: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平湖秋月观景点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龙王祠,清康熙年间定名平湖秋月。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题名“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景观完整保留了清代皇家钦定西湖十景时 “一院一楼一碑一亭”的院落布局。断桥残雪:位于白堤东端。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民国十年(1921年)断桥被重建,长8.8米,宽8.6米,单孔净跨6.1米。民国三十年1941年断桥改建,20世纪50年代又经修饰。桥畔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双峰插云: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5千米。南高峰临近湖,峰高257米。北高峰海拔314米,是灵隐寺的坐山。双峰插云本是湖中遥望之景,清初为了立碑才移到陆上去的。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时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远望两峰,可见遥相对峙的双塔巍然耸立。每当云雾弥漫,塔尖于云中时隐时显。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是一座占地20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存有御碑、御碑亭、鱼池及假山等遗址。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时,内侍官卢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康熙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柳浪闻莺: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为占地17公顷的大型公园。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全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三面云山一面水的观景佳地。南屏晚钟:是西湖十景中问世较早的景目。早在北宋末期,画家张择端就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像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954年),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寺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雷峰夕照:白娘子故事中的雷峰塔就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吴越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而建,为藏经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每当夕阳西照,塔影横空,亭台金碧,故得“雷峰夕照”之名。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较具标志性的景观。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小瀛洲上有开网亭、亭亭亭、九狮石、闲放台、迎翠轩、我心相印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

上一篇:平洲二手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