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先知

时间:2024-11-14 20:36:07编辑:奇事君

《先知》的作者是谁?

《先知》是纪伯伦用多年心血浇灌出的艺术之花,是他“精神孕育的最好的胎儿”,也是他来到世间想说出的那句最重要的“话”。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在酝酿这部作品。最早的版本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定居纽约后,他又写出了英文初稿。在正式出版前的几年里,五易其稿。书中的哲理可以说是纪伯伦爱与睿智的结晶,其深邃广博几乎达到了人类精神修养所能及的最高境界。《先知》之所以可以历久弥新,不受时间的限制,正因为它直接表达了“真理”。纪伯伦视《先知》为一生最大的成就,他曾经说过:“我想,自我从黎巴嫩山构思《先知》一书开始,我就已和它寸步不离了,它仿佛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在我完成4年之后才将其付印,因为我想要确定,非常地确定,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必须是我的最佳贡献。”这的确是一本奇妙的著作,它满足了个别心灵的需求,哲学家认为它是哲学,诗人称它是诗。青年则说:“这里有一切蕴涵在我心中的东西。”老年人说:“我曾不断追寻,但却不知追寻为何?但在我垂暮之年,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我的宝藏。”诗人纪伯伦巧妙地为《先知》安排了一个小说式的故事框架:主人公艾勒·穆斯塔法,一个“被选和被爱的”东方智者,滞留海外奥法利斯城12年,一直企盼着回到自己出生的小岛。一个秋日,他登高远眺,看见故乡的船从烟雾中徐徐驶来。他心中充满喜悦和激动,但又不忍离开这度过漫长岁月的地方。城中的男女老少都来送行,在城中的圣殿广场,人们请他讲说真理,披露他们的“真我”,告诉他们“关于生和死之间的一切”。他怀着诚挚的感情一一回答了众人的提问。在发表了充满祝福和希望的告别之辞之后,水手们扬帆起锚,航船向东方驶去。清新隽永的诗句凝结着纪伯伦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哲理思考。他力图站在俯瞰世界的历史高度,向全人类宣示自己发现的真理。每段议论中都渗透着纪伯伦与众不同的见解,它们往往与传统的教诲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但却显示出作者视角的独特性和思考的深刻性。《先知》不仅具有明晰的哲理性,而且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抒情和哲理的结合,使整个作品真切感人。无论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还是市民们的送别话语,都充盈凝重,表达出诗意化的感情。作品语言是独具特色的,严肃中不失温馨,启示性和感染力并重。这种风格被称为“圣经式的语言”,把严肃的训示、诚挚的关怀、冷静的启迪、热烈的希望完美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传情达理的功能。新奇美妙的比喻是《先知》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论明喻还是隐喻,纪伯伦都运用得得心应手。他特别擅长通过“A是B”的句式,使比喻成为格言警句,长留读者心中:“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你们的理性与热情,是你们航行中的灵魂的舵与帆”;“思想是一只属于天空的鸟,在语言的牢笼中它或许能展翅,却不能飞翔”;“美是凝视自己镜中身影的永恒。但你们就是永恒,你们也是明镜。”这些新鲜的比喻,贴切中肯,内涵丰富,显示了作者对思考对象本质特征的深刻把握。作品的另一个特色是它的象征性。主人公既是东方智者,又是人类完美的象征。他要返回的岛屿,既是他的祖国、故乡,又是“爱与美”的理想世界的象征。奥法利斯城既是西方世界的象征,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象征。这种双重性使作品的内蕴具有东方的和世界的两个层面。至于诗中反复出现的大海、云雾、梦幻、明镜、面纱、羽翼等意象,则是人类生存状态和生命表达方式的不同象征。大海象征生命的丰富和永恒,云雾象征生命的朦胧和神秘,梦幻象征人的渴望与憧憬,明镜象征理性和明澈,面纱象征人的真实性被掩盖,羽翼象征生命的飞翔与自由。纪伯伦原计划写出“先知”三部曲:第一部《先知》重点写人与人的关系,第二部《先知园》重点写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部《先知之死》则重在写人与“上帝”的关系。但诗人却只完成了前两部,给世界文学史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先知》是谁的著作?

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文学作品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博物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扩展资料:人物评价:纪伯伦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语词清新、奇异、俏丽,色彩斑斓夺目;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象力无比丰富;意境堪称恬淡高逸,超凡脱俗,非同凡响;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天启预言式语句,还有那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李唯中评后世纪念:纪伯伦故居位于黎巴嫩北部省临海圣谷贝什里,建于1931年6月,最初是一家修道院,1975年改建成博物 馆,依雪山而建,傍天然而生,山间瀑布,雪松遍布。为窑洞式巨石垒成的建筑,有一道红褐色的小矮门,仅可一人通过。故居中陈列有440件珍贵的纪伯伦画作原稿以及中国不同年代出版的《先知》《沙与沫》《纪伯伦全集》《纪伯伦在中国》等汉语和英文版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中国专家、学者、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送给纪伯伦故居博物馆的礼物。


《先知》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被称为“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这就是纪伯伦的《先知》。
  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中,《先知》被认为是“顶峰之作”,在这本书中,智者回答了人们提出的爱, 婚姻,孩子,施予,饮食,工作,欢乐与悲哀,居室,衣服,买卖,罪与罚,法律,自由,理性与热情,苦痛,自知,教授,友谊,谈话,时光,善恶,祈祷,美,宗教,死,逸乐等26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生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饱经沧桑,历尽人间坎坷的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作者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反复比喻的手法,讲述了许多平易近人而又合情合理的道理,耐人寻味。


11.《先知》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何在?

《先知》是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重要作品,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集中,《先知》被认为是他的“顶峰之作”。
《先知》虽然不是小说,但作家给他安排了一个独特的故事情节。在开头描述了一个东方智者要回归自己的故乡,当地居民知道他要离开的时候,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人们要求智者在临行之前讲说真理,于是智者回答了送行人们提出的爱、婚姻、孩子、施予、饮食、工作、欢乐与哀愁、衣服、法律、自由、理性与热情、美、宗教等26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饱经沧桑、历尽人间坎坷的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作者用诗一般的优美的语言,反复比喻的词句,讲了很多道理,值得仔细寻味。
《先知》中反映了作家“爱”与“美”的散文作品的主题,并以此表现他对和谐完美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丑恶现象的不满。他的散文诗想象丰富,感情深沉,格调清新,富于哲理,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由于作者的忧国忧民心切,在他的这部作品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神秘主义色彩。


先知是什么?先知简介

先知是什么?先知简介   在圣经中,「先知」(נׇבׅיא ,nābī'/προϕήτηϛ,prophetes)这概念拥有多重含义,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传统。相关的称号尚有「先见」。基本上,「先知」的意思是「说预言的人」、「代言人」或「发言者」,为传达上帝启示者。先知的特殊性就在于他获得上帝关于未来的启示并为之代言。旧约先知的特征包括:是以色列人、奉上帝之名说话、以对未来的超自然知识作为蒙上帝指派他的标记、神迹奇事等。新约则以「先知」指涉:旧约中的先知、施洗约翰、耶稣、宣告神信息的人、说预言的基督徒等。   先知的作品构成了希伯来圣经的第三个部分,称作「先知书」。我们今天也主要是从这些作品来理解先知的信息。格外具有代表性的是公元前第八与第七世纪的古典先知(classical prophet),包括阿摩司、何西阿、以赛亚、弥迦、耶利米、哈巴谷等。   先知的出身不分阶级,通常以个人行动为主,但整体先知活动则是以色列宗教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与君王和祭司共同构成以色列社会的三个轴心。但先知的产生并没有确切的训练机制,有时会有师徒制的形式,如以利亚与以利沙,但大部分的先知其身为先知的自我意识乃是直接诉诸于上帝的召唤。先知在社群中的位置源于蒙上帝所召,其一言一行、生活方式、甚至于家庭组成,往往要传达象征意义。先知经常在法律、制度传统和祭礼仪式等方面与社会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带来先知的命运。   先知在以色列社会中至少有两个功能,第一,透过信仰和道德上的批判,先知为人民失序的行为设下界限;第二,透过象征性的言行,帮助人民在即临的问题中去确认上帝护理的临在。某些先知会表达出狂热的状态,但这些状态也伴随了受控制的行为和可理解的信息。为表达先知的特殊风格,某些先知会穿戴与别不同的服装,或是配戴特殊的记号,不过此一作法并不普及。大部分的先知特质是表现在言语和行为上,尤其是以特定语言范式来传达神谕。先知的信息往往带有朝向未来的特性,而未来具有「审判」与「拯救」两个面向,借以呼吁人民在当下从事信仰和道德上的悔改。


上一篇:云南白药儿童牙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