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观后感

时间:2024-11-04 03:03:02编辑:奇事君

党员关于电影《焦裕禄》的观后感范文

电影《焦裕禄》是由王冀邢执导的。真实讲述了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期经历的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故事。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党员关于电影《焦裕禄》的观后感范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焦裕禄》观后感 篇1    观看电影《焦裕禄》后,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多少年来,焦裕禄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    影片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当焦裕禄在冬天的寒风中走进兰考这片贫瘠的土地时,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讨饭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身为县委书记,他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家人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当汹涌的洪水来临的时候,他总是带领着大家抗战在第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    这样的一位人民公仆,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奋斗?我们真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发扬焦裕禄精神,不向困难低头,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焦裕禄》观后感 篇2    观看电影《焦裕禄》,那几段熟悉感人的画面,朴素的语言,再次深深打动了自己,撞击了灵魂,升华了思想,净化了心灵。焦裕禄同志的身上,呈现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不怕困难、不畏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呈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当前自治县正加快科学跨越发展的步伐,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同时也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干部也必须发扬焦裕禄精神所具有的科学求实、迎难而上的开拓精神。无论是县域各项民生工作的开展,还是"第二批群众路线三严三实"活动,都强烈呼唤有更多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爱民为民、帮民富民、尊民助民的领导干部,我们才能如期实现既定的目标,让群众满意。    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敢于担当的精神,他崇高的党性修养,时刻保持着淡定,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在应对危机上有思路,敢担当。面对发展,面对困难,展现敢做善成的勇气、逆势飞扬的豪气、艰苦奋斗的志气,保持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劲、冲劲,聚精会神战危机,一心一意谋发展。    学习焦裕禄一心为民的精神,学习他时刻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时刻将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学习他时刻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模范遵守党的纪律,高尚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今后的工作中,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始终牢记一个"干"字,始终心怀一个"公"字,始终恪守一个"廉"字,保持共产党人实干奉献、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做为机关工作者,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做不出轰轰烈烈的成绩,却无时无刻不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特别是当前结核、艾滋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各项工作也取得明显的成效,但离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要做好自治县当前疾控的各项工作、为各族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就要真正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时刻想着人民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儿子,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质量的做好本职工作。 《焦裕禄》观后感 篇3    通过这次观看《焦裕禄》我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要学习焦裕禄精神。学习他热爱本职的思想。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当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焦裕禄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例如,影片上的一个细节,有一对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生活非常艰难。在冬天天气严寒、将下大雪的时候,他首先想到了这两位老人,一大早就赶到老人家里,嘘寒问暖,给老人送去了御寒的衣物等,并说“我是你们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你们的”。我感觉得这个细节非常感人。    以前在对焦裕禄同志事迹的认识上比较模糊,光知道个大概,具体的情况不是很了解。通过这次观看《焦裕禄》,可以说对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通过观看学习,内心很受感动和鼓舞,感到很受教育。结合观看学习情况,个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有40多年了,他的事迹至今为人民念念不忘,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至今为人民所称颂,现在重温他的事迹后仍然感受到巨大的鼓舞?关键就在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百姓,真正想到了老百姓的利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通过学习,我深受感动,我明白了怎样从电影中吸取促进自己不断进步、锐意进取的思想精华与精神力量,这才是我观看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焦裕禄》观后感 篇4    最近,我观看了电影《焦裕禄》,深受教育。这部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好影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朴实无华的电影语言,生动可信地再现了一个人民所渴望的党的领导干部形象。生活中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虽然早已离开我们而去,但是焦裕禄的那种爱民之情和公朴精神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焦裕禄》放映数日以来,从城镇到农村,成为人们议论的一个热点。《焦裕禄》为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值得我们大家深思。我们要从影片艺术形象的魅力之中看到人们的一种心态,从中悟出点道理丨每一个从事党的工作的同志,要知民情、懂民意,为人民。在此,我特向全县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党员干部提几点希望和要求,也算是我观看    第一,把观看《焦裕禄》作为向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必修课。各级党政领导要带头和认真组织观看《焦裕禄》。副乡局级以上领导骨干包括县委,凡没有看过《焦裕禄》影片的,要补上这一课。    第二,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和实践焦裕禄精神,更尥深入扎实地开展“树政缋、创迎绩”活动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心得体会 。要大力提倡“种子”精神,不论组织上安排到那里,都要安下心来,扎下根来,不管条件如何艰苦,工作如何困难,都要立志做到“面貌不变我不走”。要引导群众按照已制订或正在制订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蓝图,一步一步实施,象焦裕禄同志那样,真正做到:为官一任,操劳一方,致富一方。从社教工作队的同志来说,要蹲点一年,变化一方。    第三,各级党政领导要切实树立,无功便是过”的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人民群众物赁文化生活为已任。全心全意为人民脤务,最根本的是要把经济搞上出。如果经济滑坡,群众生活停滞、下降,就是最大的脱离群众。焦裕禄为兰考县人民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付出了那么大的牺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改变兰考县的面貌,让兰考36万人民过上富裕的日子。作为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在当前的经济建设中,只要是看准了的东西,一定要勇担风险,“不谋私利我敢为”。要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战胜各种困难,加快两个文明建设的步伐。    第四,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多为群众办具体实事。各级党政领导和党员干部,每月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下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留心群众的情绪,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要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控制负担标准,防止年初减下去,年中又回升。同时,要注意解决贫困山区、水库淹没区和贫困户的生活生产困难,支持他们广辟致富门路,帮助他们渡过春荒。    第五,从我做起,从县委做起,从各级党政领导做起,带头勤政廉洁。要变一级说给一级听为一级做给一级看。考察干部不仅观其言,更要看其行,凡政治可靠,群众拥戴的千部要大力表彰,大力支持;凡以权谋私,寡得人心的干部不能重用,凡索贿受贿,向群众敲诈勒索干部要从严处理。坚决反对任何特殊化行为,坚持为政清廉,欢迎群众监督,在全县上下真正形成“只见公仆不见官”的风气。

焦裕禄观影后感

在焦裕禄这部电影中,严重患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始终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兰考县领头羊的焦裕禄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很值的我们学习,现在的人看来,焦裕禄所做的那些访贫问苦、慰问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副手去完成,但是焦裕禄总是骑着他那辆破自行车深入基层,他那种亲力亲为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焦裕禄同志忘记了老婆孩子更忘记了自己,已经重病的焦裕禄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第一线。为了减轻兰考县财政负担,主动废除了干部生活补贴费。为了帮助一些任劳任愿的基层干部,焦裕禄同志顶着极大的风险去别的县买米。因此还遭到了居心叵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倒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焦裕禄虽然走了,但是他的功绩永远留在兰考县人民心中。

观《焦裕禄》有感

  篇一:从批评中汲取执政为民正能量,观《焦裕禄》有感   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坚持开门搞活动,县委常委班子从群众提出的1.3万条意见诉求中梳理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462条,每一条我都能对上号。在县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10位常委同志当面鼓、对面锣,单刀直入,对我提出了26条批评意见,尖锐地点出了缺乏担当勇气,太平官思想突出;决策不民主,脱离县情实际;干部选拔任用平衡照顾、一碗水端不平;过分看重gdp和招商引资数字,急功近利;个人英雄主义滋长,官气霸气重等问题。这些批评“辣味”十足地端到桌面上,我听后犹如被猛击一掌,当时真是红了脸、出了汗,有点坐不住。   两年半前,我被组织选派到蒙阴任职,当时不到40岁。时空穿越50年,焦裕禄也是在我这个年龄走上了县委书记的岗位,他以一年多的短暂工作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与同龄人相比,自己十分幸运,长期在肯定、赞扬声中成长,自觉不自觉地以为自己到了县委书记位置,政治理论水平、党性修养自然会高人一筹,即使有问题也是细枝末节。然而这次民主生活会给我敲了一次政治警钟、补了政治生命中重要一课。同志们对我提出的批评意见,帮助我照出了思想之“私”、理论之“浅”、作风之“短”、能力之“弱”。同志们之间相互批评的真诚坦荡、无私无畏,也更激发了我作为班长的政治担当,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珍惜这次宝贵的政治机遇,自我加压,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把蒙阴的事办好。   县委书记主政一方,“位高权重”,修身严不严、用权严不严、律己严不严,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做人实不实,事关几十万百姓的福祉,事关党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党交给你们县委班子的不只是XX县55万人民群众,还有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和传统。用鲜血换来的江山,你们守得住吗?”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渗透很深,这些现象,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我们习以为常,浑然不觉,有时还以为是经验、亮点。长此以往,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现在群众提出了批评意见,是监督,也是最直接的帮助。我们要接受群众的批评意见,对照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一项一项地检查整改,“从严处要求、从实处着力”,抓常、抓细、抓长,在为民务实清廉上狠下功夫。   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普通家庭,担XX县级领导职务仅仅十余年时间,为什么同志们批评我官僚之气重了、明显了,与基层干部的距离远了、与群众的感情淡了?问题的根源还是在权力观上,把岗位当“官位”,把自己等同于县委,对群众的敬畏感降低了,缺的是焦裕禄那种“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蒙阴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沂蒙精神的精髓就是群众路线,老区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有着热切期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民声民愿就是目标,批评意见就是压力。老区群众越淳朴,我们越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重,越要以实际行动向老区群众还恩还情还账。焦裕禄用他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爱民为民情怀,为县委书记树立了终生的楷模。对照焦裕禄精神,深学、细照、笃行,唯有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恪守为民之责,才能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篇二:走进民心深处 走在发展前列,观《焦裕禄》有感   焦裕禄老书记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县委书记,对他最好的缅怀就是践行和弘扬好焦裕禄精神。他可歌可泣的业绩,成为了每一位县委书记和广大党员学习的光辉榜样,也是我立言、立德、立行的“量身标尺”和“精神灯塔”。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点点滴滴,完美地诠释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担当。“责任担当”四个字,字面普通,却内涵深邃。嘉善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肩负着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这一神圣使命。作为县委书记,我常扪心自问:自己在勇担示范点建设国家使命、为长三角地区作示范上做得够不够?在推进省级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创造新经验上做得够不够?在把握38万嘉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上做得够不够?对照焦裕禄这一标杆,我感觉,自己缺的正是担当责任的高远境界和朴素情怀,迫切需要牢固确立事业意识,当好“掌舵人”、跑好“接力赛”,自觉带头在先,充分激发嘉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在“拧成一股绳”中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嘉善这个小县的“大责任”。   每一次对照焦裕禄的奋斗精神,对我来说,都是一次作风差距的深刻反思、一次精神思想上的深刻洗礼。论条件,再苦苦不过焦裕禄;谈困难,再难难不过焦裕禄;讲作风,再硬硬不过焦裕禄。深刻剖析自身,我认识到自己直面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等县域科学发展共性难题的胆识不够足,亲力亲为冲在治水第一线、打造江南美丽水乡的作风不够硬,破除小富即安和守摊思想、敢闯敢冒的劲头不够足。归结起来,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奋斗精神淡化了,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怕惹“马蜂窝”,怕背“炸药包”,没把奋斗作为一种责任担当起来,存在奋斗定力不足、奋斗方法不当、奋斗本领不高的问题。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带头奏响“奋斗”这一时代强音,带领干部群众鼓奋斗勇气、激奋斗精神、铆奋斗劲头,抓紧干,科学干,啃下难啃的硬骨头。   对照这样一面穿越半个世纪的“明镜”,自己虽是从农村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但不知不觉中渐渐远离了群众,习惯于以“上网”代替“上门”,以“电话”代替“谈话”,重视进“家门”,忽视了进“心门”,群众路线在践行中由“实”变“虚”了。特别是与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境界相比,自己身上多少还存在一种高于群众的领导感和远离群众的距离感。当前,嘉善要建设“民生幸福新家园”,对于我,这里的群众就是我成长的土和水,扎根这片土地奋斗,就是要向焦裕禄看齐,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与群众“面对面”消除距离,“手拉手”凝聚力量,“心贴心”真情办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取乡亲们的“幸福指数”。    深学笃行 不负初心,观《焦裕禄》有感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焦裕禄是县委书记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感召人、激励人。紫阳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山陡沟深、十年九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当年风沙、内涝、盐碱等灾害十分严重的兰考一样,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难度大、难关多。正是这样,更需要学习发扬焦裕禄“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以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转作风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让群众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把36万兰考人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带领群众战胜自然灾害上。我刚满十八周岁,就在同级学生中第一批入党,27年来,无论做什么工作,始终满怀激情。xx县长期间,我一直敞开办公室接待所有来访群众。但随着时易位移,与普通群众的接触逐渐减少,平时下乡时看似对干部群众和蔼可亲,但习惯以管理者自居,说话中自觉不自觉带了“官腔”,和干部群众掏心窝子的话少了,完全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做得不够。用“焦裕禄精神”这面镜子来照一照,特别是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不由惊出额头上的“汗珠子”。以焦裕禄为镜,自己必须在思想深处让为民情怀扎根,始终像他那样贴近群众、尊重群众,做出更多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才能不负初心。   焦裕禄在兰考干的时间并不长,但做的都是谋长远、打基础的事。紫阳地处国家连片扶贫开发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制约多,社会治理困难大。同样是县委书记,面对和兰考当年类似的县情,面对守山护水的政治责任和群众对发展的迫切要求之间的尖锐矛盾,我唯有以“地方全靠一官”的自觉担当迎难而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放眼长远,拿出像焦裕禄当年治风沙那样的闯劲与热情,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百姓苦干”的三苦精神,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摆脱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窠臼,把“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旅游xx县”战略落实好,让老百姓在生态保护中得到看得见的实惠,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循环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   焦裕禄不许自家孩子“看白戏”,并以此为戒规范班子成员,以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也以那种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的精神风范,回应了人们对“好官”的期盼。记得刚xx县长时,我的办公室桌椅、文件柜、电脑甚至床垫都是前任留下的,中途一直也没更换过。但回想起在八项规定实行前,接待中也存在大手大脚的习惯,抓班子带队伍有独善其身、对干部失之过宽等问题。向焦裕禄学习,就要坚持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坚持慎独慎微,始终记着“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追思践行焦裕禄精神,肩上的责任很重很重。

观《焦裕禄》有感

   篇一:向标杆看齐,观《焦裕禄》有感   每一次学习焦裕禄事迹,都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心灵洗礼;每一次对照焦裕禄标杆,都会感到脸红耳热、后背发凉。同样是工作在革命老区,同样是县委书记,50年后一对比,我看到的是差距,感到的是羞愧。   焦裕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有一种骨子里的爱民情怀。我出生在农村,工作在基层,但随着职务的升迁,与群众的距离反而拉大了,感情也淡化了,集中体现为“四个不够”:不花钱的事,感情投入不够;要花钱的事,资金投入不够;需要疏导的事,耐心投入不够;要方便服务群众的事,力度投入不够。实际工作中,自己把大部分心思和精力放在考核评比上,有时还片面地认为只要把经济抓上去了,把基本政策底线保障落实了,就尽到了对群众最大的责任。再看看焦裕禄,他雪夜探访五保老人,自称是老人的儿子,他对群众是有着血肉深情的啊!向标杆看齐,就要把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冷暖、疾苦、忧愁、怨恨放在心上,常下基层,善听民意,多解民忧。   红安是革命老区,为新中国诞生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但至今还有近10万人没有脱贫。作为老区的县委书记,我时常拷问自己,为什么新中国建立已65年,红安还没有摘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帽子?为什么这几年红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群众对民生问题的反映还这么强烈?反思自己的工作,有时候干得苦了,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想“歇口气”;在处理历史遗留难题、攻破改革发展“坚冰”等方面瞻前顾后,担当精神不足;在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上,力度还不够……对照焦裕禄“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对照红安革命先辈“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的革命精神,我与他们的精神境界还存在很大差距。向标杆看齐,就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以“亮剑”精神迎难而上,团结带领老区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奋力追赶与全国、全省的发展差距。   焦裕禄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凡事坚持探求就里。我参加工作30多年,自认为工作过的岗位多,经验丰富,对基层情况、工作规律有把握,时有凭经验办事的情况。细想想,自己调研时常常简单听一下汇报,提一番要求,惯于在办公室坐而论道,或者打个电话问一问,找干部聊一聊,让部门议一议,报个材料就算完事。向标杆看齐,就要发扬“红安苕”精神,笃实敦厚,扑下身子,对定下来的事情雷厉风行、说到做到,对布置的工作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彰显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检视,自己有时把底线当标准,满足于“不出格、不出事”;有时自我宽慰,认为自己做了一些工作,现在条件好了,车子高档一点,办公室宽敞一点,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有时上医院做个体检、看个小病,让医院院长陪着,没有去排队;有时不能很好地处理人情与原则的关系,搞了一些平衡照顾……对照焦裕禄,自己从严要求的标准降低了。向标杆看齐,就应以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为遵循,自觉加强经常性党性锻炼,坚持慎独、慎初、慎微,坚持公权公用,摒弃“关系学”,拒绝“潜规则”,增加拒腐防变的“抗体”,提高“免疫力”。    篇二:心装群众立壮志 争做百姓贴心人,观《焦裕禄》有感   XX县是革命老区,是XX市“北生态”的核心区和重要的水源地。有津门百姓“大水缸”之称的XX县于桥水库,承担着保障天津1300万人民饮水安全的重任,周边产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库区15万群众年人均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低4000元左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仍然比较困难。这一“老大难”问题,几届县委县政府都没有很好地解决,群众始终有意见。自己到XX县工作后,围绕保水质、促增收,进行过专题调研,主观上也有彻底解决的愿望,但考虑到这一问题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诸多不稳定因素,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全力解决,仅采取了一些临时性措施,结果水质没保护好,群众增收也不快。这件事也成为自己一直挥之不去的心结。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再次集中反映这个问题,让我深感愧疚。   遥想焦裕禄当年,面对兰考灾害频发、贫困落后的困境,立志“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带领干部群众治涝治沙治碱,短短15个月就干出感天动地的骄人战绩。想想自己,在推动解决库区治污、群众致富上,面临的困难是不少,但多过当初的兰考吗?工作的难度是很大,但大过当年焦裕禄的治涝治沙治碱吗?反思自己,库区治污和群众致富没有真正下决心解决,主要是思想不够艰苦、工作不够艰苦、作风不够艰苦,拼劲闯劲不足,冲劲韧劲不够,遇到困难不是迎着上,而是推着走,缺乏焦裕禄那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   焦裕禄在治理当年兰考“三害”过程中,充分相信群众,紧密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反观自己,遇到库区这类涉及群众利益的敏感问题,总是求稳怕乱,得过且过。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即知即改,驻村入户,蹲点调研,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在研究制定于桥水库生态补贴政策时,坚持由下至上、自上而下,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做到了政策基本平衡,群众基本满意。在此基础上,借上级鼓励扶持之机,全面制定了于桥水库治污、群众致富方案,下力量发动群众推动落实。目前,临水群众搬迁、种植结构调整、植树植草等工程进展顺利,群众十分认可,库区大局稳定。群众如此之支持,工作如此之顺利,出乎自己的预料。看来,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群众的'支持是宝贵的,只要像焦裕禄那样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干事创业赢得群众信任,群众就会跟着走、一起干,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   践行焦裕禄精神,关键在知行合一、真学真用。作为县委书记,就要像焦裕禄那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摆正“公仆”与“主人”的关系,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    篇三:走进民心深处 走在发展前列,观《焦裕禄》有感   焦裕禄老书记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县委书记,对他最好的缅怀就是践行和弘扬好焦裕禄精神。他可歌可泣的业绩,成为了每一位县委书记和广大党员学习的光辉榜样,也是我立言、立德、立行的“量身标尺”和“精神灯塔”。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点点滴滴,完美地诠释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担当。“责任担当”四个字,字面普通,却内涵深邃。嘉善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肩负着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这一神圣使命。作为县委书记,我常扪心自问:自己在勇担示范点建设国家使命、为长三角地区作示范上做得够不够?在推进省级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创造新经验上做得够不够?在把握38万嘉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上做得够不够?对照焦裕禄这一标杆,我感觉,自己缺的正是担当责任的高远境界和朴素情怀,迫切需要牢固确立事业意识,当好“掌舵人”、跑好“接力赛”,自觉带头在先,充分激发嘉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在“拧成一股绳”中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嘉善这个小县的“大责任”。   每一次对照焦裕禄的奋斗精神,对我来说,都是一次作风差距的深刻反思、一次精神思想上的深刻洗礼。论条件,再苦苦不过焦裕禄;谈困难,再难难不过焦裕禄;讲作风,再硬硬不过焦裕禄。深刻剖析自身,我认识到自己直面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等县域科学发展共性难题的胆识不够足,亲力亲为冲在治水第一线、打造江南美丽水乡的作风不够硬,破除小富即安和守摊思想、敢闯敢冒的劲头不够足。归结起来,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奋斗精神淡化了,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怕惹“马蜂窝”,怕背“炸药包”,没把奋斗作为一种责任担当起来,存在奋斗定力不足、奋斗方法不当、奋斗本领不高的问题。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带头奏响“奋斗”这一时代强音,带领干部群众鼓奋斗勇气、激奋斗精神、铆奋斗劲头,抓紧干,科学干,啃下难啃的硬骨头。   对照这样一面穿越半个世纪的“明镜”,自己虽是从农村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但不知不觉中渐渐远离了群众,习惯于以“上网”代替“上门”,以“电话”代替“谈话”,重视进“家门”,忽视了进“心门”,群众路线在践行中由“实”变“虚”了。特别是与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境界相比,自己身上多少还存在一种高于群众的领导感和远离群众的距离感。当前,嘉善要建设“民生幸福新家园”,对于我,这里的群众就是我成长的土和水,扎根这片土地奋斗,就是要向焦裕禄看齐,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与群众“面对面”消除距离,“手拉手”凝聚力量,“心贴心”真情办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取乡亲们的“幸福指数”。

观《焦裕禄》有感的作文

   篇一:观《焦裕禄》有感   小时候就听讲过焦裕禄的事迹,前天单位又组织观看了电影《焦裕禄》。不一样的环境,一样的感动。   在我所接触的人里面,看过《焦裕禄》的会分为两种,一种是流泪的,一种是没有流泪的,但没有人会说这是烂片。实际上,单纯从拍摄手法上来说,这部电影叙事手法没有新意,高潮铺垫不足,颇有值得说道之处。是焦裕禄,这部电影的“主角”,照亮了60年代的XX县,也照亮了观众的心。   如果说这部电影靠满屏幕个人事迹展现将一部电影所能够影响的受众正面思想渲染到了极致,同时引发诸如“真不容易”的评论的话,那么当又一次回顾焦裕禄的事迹时,我又为这部电影所能达到表现效果深深折服。   在这部电影里,看懂焦裕禄,看懂焦裕禄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绝不会是“烂片”。   电影中选取60年度兰考“三害”肆虐,群众过不下去纷纷逃离这一场景,让安静中看片的人格外觉得时代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向来重视故土难离的中国人又何以会要饭、逃离?这部电影令人感动的泪点不光在老厂长的女儿撕心裂肺的“爸爸”哭声,在那个时代艰苦的生活,更在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热血斗志,在群众集体为焦裕禄请愿,在兰考巨变。   那群人的身上,总有令人感动的地方。而焦裕禄,是这群人中的代表。   焦裕禄是平凡的,但他留下的精神又是不平凡的,在过去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在现在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甚至在将来,他的精神必将一直激励着我们。说到这里,有件小事想提一下:在单位组织观看《焦裕禄》之后,有五六个人同时给我发来了关于这件事的新闻稿。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宣传要求,却在这一瞬间,勾起了我们每一个人关于焦裕禄的思考和追忆。   真正好的榜样大概就是如此:你当平凡,却有力量。   篇二:观影《焦裕禄》有感   通过观看电影《焦裕禄》,我深刻地了解并认识了耳熟能详的一个历史人物。焦裕禄那高扬信仰的旗帜和心中装着人民、对党无比忠诚的崇高风范,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他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现在的人看来,焦裕禄所做的那些访贫问苦、慰问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副手,甚至于秘书代劳。但是,焦裕禄却总是亲力亲为,给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乃至为治理“三害”奠定了基础。他那种“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思想,更值得我们后人深思。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深有体会。   作为21世纪的“四有”青年,我们更应该去秉承老一辈的传统美德,发扬党的宗旨和义务。在工作上,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厂当做自己家,爱护和维护厂里的一切,同时在工作上也要严格遵守厂纪厂规。   焦裕禄不仅工作上认真,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那种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那个年代的县领导心安理得享受着特殊的待遇,焦裕禄硬是带头给取消了。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根深蒂固。当女儿向母亲埋怨自己的衣服破旧的时候,当孩子们欢天喜地要吃鱼的时候,当儿子一气之下扔掉手中的窝窝头的时候,我想焦裕禄心如刀绞,哪个做父母的不爱自己的儿女?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但在这些私情面前,焦裕禄首先想到的却是如何维护党的形象。他对党的那份执着与肯定,充分展示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这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也是一种崇高的抉择!   而我们这方面却有些不足,他那默默地奉献精神,不仅让我想到一首唐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上,不管做什么首先想的是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同时,乐于帮助他人。   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   他那种敢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精神。为了给基层干部多口干粮,高价收粮违背当时的统购统销的政策,被匿名举报,上级来调查处理问题时,别人又乐于替他承担责任的时,而焦裕禄以坦白的襟怀和无畏的胆识,斩钉截铁地承认是自己做出的决定。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展现出的是他对党的忠心,是他坦荡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态。   带着一颗缅怀的心,重温历史“不忘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发扬他的精神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自我学习和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熟记“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一个人做了好事,天上代表自己的那颗星就亮”。   篇三:观影《焦裕禄》有感   19XX年,还是孩提时的我,全然不知电影《焦裕禄》的播映,更不知这个人。24年后,我一五一十地观看了这部影片。   “一五”,焦裕禄在xx县只奋斗了15个月就因病住院,但就是这短暂的时日彻底改变了兰考,掀起了挖河排涝、封闭沙丘、根治盐碱的除“三害”斗争高潮,实现大丰收的胜利。   “一十”,焦裕禄就是凭借他“一”个信念、“一”种精神、“一”个榜样,“十”分激情、“十”分干劲、“十”分坚韧,践行着一个党员干部的光荣使命,完胜“灾区栽干部”。   没能从艺术的角度分析这部电影。我看到的,或许只是那n帧画面;我能记下的,或许只是那寥寥几句台词;我听到最清的,或许只是那首主题曲;而我最能体会到的,是安安静静地跟自己的内心对个话。   有人总结了焦裕禄精神:牢记宗旨的公仆情怀,恪尽职守的求实作风,敢于担当的奋斗精神,清正廉洁的.道德情操。我联想起雷锋、孔繁森等那些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无不“为民”、“务实”、“清廉”。这不正是群众路线、干群关系的最好诠释吗?!这么说来,“一十”即是“一石”——群众这个基石。于国家于政党,人民群众就是基石;于团组织,青年就是基石;于企业于银行,客户就是基石。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见这“一石”之巨,何止能“激起万千层浪”啊!   或许是由于我出生于农家,申请过西部计划,当过基层志愿者,工作于偏远山村的缘故,我的内心对话更“低廉”一点。一五一十,就是“一务一实”,就是原本。   例如,务实调研。   “吃别人嚼过的馒,没味道”,焦裕禄的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朴素哲理。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呢?交通工具发达了,干群距离却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干群沟通却难了;干部的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脱离群众,脱离基层,必定是无水之鱼、无水之舟、无轮之车。试想一下,若让“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这样的“新三大作风”蔓延下去,该会是怎样的景象?放在农村银行,一次贷款调查、一次客户访谈,就是一次微调研,若不深入、不全面、走走过场,不主动、不客观、走走形式,那就不光是“吃别人嚼过的馒”,而会导致“没馒吃”的问题。   其实,务实更是一种态度,而非能力。   关于影片还有一个我最想说的,就是领导榜样作用。半个窝窝头和物资特殊供应本对比的画面,暴雨下、狂风中带领百姓除“三害”的情景……领导干部一旦认真带头,树立先锋模范,干工作谋发展一定的事半功倍的,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电影主题曲不正是《共产党是咱好领头》吗?!再稍稍放大一点,领导也可是一个小集体,地委赵专员到兰考,一下车就质问县长吴荣先“你们正副书记都背靠背”?只有领导班子带头“劲往一处使”,大集体才会真正“拧成一股绳”。这不正是mba、许多进修班中都极其重视的“团队精神塑造”吗?   想起一段对话,甲问乙世上最疼痛和最甜蜜的话分别是什么,答:依次是“我支持你/我爱你,但是……”和“……但是,我支持你/我爱你”。现实工作中,经常出现“我想……但是我不……”,怕给自己找麻烦,怕得罪人,怕提拔时得票少公示时被“捅娄子”,这就是典型的“但是思想”,是不敢扛担子的懦弱行为,这也是我最后一个要说的——担当。领导干部要勇担当,青年要勇担当。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农金事业就有前途,青年就有前途。未来,尽管青年大有可为,但若不敢担当,势必无法大有作为。影片中青年大学生小魏,吃不上大米,女友“吹灯”告急,也曾怂过泄气过懦弱过,都拎包至车站了,但被焦裕禄感动,毅然决然留在兰考,担当起为兰考人民战胜沙丘的重任,终大有作为。   焦裕禄是顽强的,源其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烙在“心”里。焦裕禄精神更是顽强的,源其心形合一,务实,树榜样,敢担当。   我很赞成一个说法——人有三命: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我想说,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这句话,更是道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那么,能否有一个捷径通向“第三重命”呢?   在我看来,在纷繁复杂、处处充满诱惑的今天,或许,唯有“自觉”才是最好的“捷径”,自觉学习,自觉反省,自觉努力,自觉坚持……因为我始终相信校堂时代老师说过“兴趣和自觉才是最好的老师”。有人说,若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后悔”。我说,前半段是“自觉”,后半段是“不自觉”。

《焦裕禄》观后感850字

  星期六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反映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同志光辉事迹的故事影片—《焦裕禄》。

  焦裕禄同志是六十年代初兰考县委书记。他为了改变兰考的穷困面貌,带领全县人民战风沙,斗严寒,治盐碱,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篇章。

  焦裕禄同志生活非常简朴,保持和发扬了我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身为县委书记,仍一直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穿的是补丁衣,吃的是窝窝头,县里为了照顾他的身体,特供了一点儿大米。他也叫妻子全部送了回去。有一次,他儿子把一个窝窝头扔掉。他就给儿子讲述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并语重心长地说:“这窝头还有人吃不上呢!”看到这里,我心里非常惭愧、内疚,因为我总觉得现在生活好了,浪费一点儿也没有啥,生活中讲求吃穿,有时把大米、白面都浪费掉了。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保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他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味道。”有一次,他同秘书冒着风沙下乡调查,被风吹下了沙堆,秘书劝他回去听听汇报就行了,可是他执意不肯,因为他知道,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实事求是解决问题。而我们有些同学学习不用功,作风徽惰,遇到问题不愿动脑子、想办法,甚至连作业都懒得做,有的同学还抄别人的作业,焦裕禄这种工作作风不正值得我们学习吗?

  焦裕禄同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在一次基风骤雨中,无数亩玉米被大水淹没。为了挽回这一损失,他带领县委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洪水中抢救庄稼,他忍着病痛,以身作则,夺回了被洪水吞掉的损失。

  焦裕禄同志心里时刻装着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在他身卧病床时,还想着兰考县的风沙治理和盐碱治理问题。县里干部来医院看他,他说:“下次来给我带几根麦穗,我想看看盐碱地里结的麦穗。”多么朴素的语言,多么崇高的思想。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留下的遗言中说:“我死后请把我埋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我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亲眼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这就是焦裕禄留给三十六万兰考人民的临终嘱托。他的汗没有白流,心没有白操。三十六万兰考人民继承了他的遗志,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把沙丘变成了绿洲,把盐碱地变为良田。他的遗愿已变为现实。

  焦裕禄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和英名将永存。他不但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而且永远激励着我们青少年为祖国繁荣、富强,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简一地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