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
3-6岁的孩子身体正处于发育高峰,很多爸妈都抓紧时间在这段时期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让孩子长得更强壮。爸妈可以参考3-6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给他制定长身体计划哦。 3岁宝宝身高体重 生长指标 男童体重10.61-20.64kg,身高86.3-109.4cm;女童体重10.23-20.10kg,身高85.4-108.1cm。 注:以上数据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 能力指标 宝宝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已经开始会联想了。宝宝已经能指认许多物品名,并说有2~3个字组成的短句。可以和小朋友做游戏,并能遵循游戏规则。可以做向上纵跳、立定跳远的动作。 4岁宝宝身高体重 生长指标 男童体重12.01-23.73kg,身高92.5-116.5cm;女童体重11.62-23.30kg,身高91.7-115.3cm。 注:以上数据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 能力指标 能用语言简述看到的图片内容。他可以大步走和跑。 5岁宝宝身高体重 生长指标 男童体重13.50-27.85kg;身高98.7-124.7cm;女童体重12.93-26.87kg;身高97.8-123.4cm。 注:以上数据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 能力指标 能初步掌握书面言语。孩子手脚灵活,运动较以前更剧烈。 6岁宝宝身高体重 生长指标 男孩体重14.74-32.57kg,身高104.1-132.1cm;女孩体重14.11-30.94kg,身高103.2-130.8cm。 注:以上数据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 能力指标 经常模仿大人的语气讲话,能够做不少家务了。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根据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国家卫生部妇社司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订了《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该标准已于2009年6月2日由卫生部正式公布。男孩和女孩的发育情况不同,家长可参考以下表格数据,看看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数据并非绝对标准,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值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无异常病症,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表1 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2 7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3 7岁以下男童体重标准值(kg) 表4 7岁以下女童体重标准值(kg) 说明: “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儿童;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矮(高)”,代表了4.6%的儿童。极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之外(比例小于0.5%)。 骨骼发育3个关键时期 BB发育迟缓10种表现 宝宝出生体重的理想范围 儿童身高 衡量儿童的生长发育的标志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儿童身高和体重身高标准,这两项标准在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所差异,但是总得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标准范围的。我们可以根据常用的标准身高体重值来衡量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这有助于儿童更健康地成长。 宝宝4岁发育指南 宝宝5岁发育指南 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的全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是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被称为学习能力障碍。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儿童在12岁之前通过感统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很难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即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宝宝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 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宝宝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 感觉统合训练目的要用耐心培养宝宝的兴趣,建立宝宝的自信心;要让宝宝在游戏中感到快乐,自动自发才有效。该训练因人而异,让宝宝每天都有多样的感觉刺激。 感统训练方法有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觉训练、弹跳训练、固有平衡训练、本体感训练等,不同的感统训练方法所用的感统训练器材也不一样,妈妈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选用。
3到6岁孩子的标准身高和体重是多少?
你好,我是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儿科医生李萍,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按照我国2009年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上,我国0-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身高的百分位数标准值:
3岁女孩的标准身高是95.6cm,3岁男孩的标准身高是96.8cm。3岁男孩的身高在94.2-99.4cm之间属于大致正常,3岁女孩的身高在93.1-98.2cm之间也属于大致正常,都属于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大致正常,可以观察,如果3岁女孩的身高低于88.6cm或者3岁男孩的身高低于89.7cm则诊断为矮小症。
6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也就标准身高应该在117.7cm,6岁的女孩平均身高应该在116.6cm。所以在117cm左右应该是一个正常的身高。
3-6岁孩子是生长发育以及身高增长比较快的时期,正常的孩子如果想保证身高的标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均衡、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同时每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夜间是生长激素分泌很好的时间,有利于长个子,日常生活中适当增加弹跳类 体育 活动有利于孩子身高的正常发育。
另外,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很多,有自己的增长规律,基本每年平均增长5-7cm。对于2-12岁之间没有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讲,每年增长5-7cm都是正常。身高是跟遗传和后天的营养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所以6岁孩子的标准身高目前认为应该在117cm。
宝宝3岁身高体重标准是多少呢?
3岁女宝宝标准身高95.6cm,标准体重14.13kg;男宝宝标准身高96.8cm,标准体重为14.65。三岁孩子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和女宝宝是不同的。一般身高、体重跟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孩子身高和体重会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孩子的身高和体重距离标准的身高、体重上下不超过两个标准差,都属于正常范围。如果孩子的父母身高比较高,孩子通常身高也是正常的上限。同时跟饮食关系也比较密切,进食量比较大,孩子的身高、体重值也属于正常上限。平时要多去外面活动,多参加运动。同时多晒太阳,尽量多吃点新鲜的蔬菜、水果。影响孩子长个儿的不良习惯1、肉食吃太多。猪肉、牛肉、羊肉等肉类是含钙量较低的食物。如果每顿饭都无肉不欢,吃很多肉,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造成膳食总蛋白质过剩,从而导致钙的流失。2、不吃粗粮。谷物是钙及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而维D是促进钙质吸收的重要营养物质。但在现在的饮食习惯中,人们往往以吃精细加工过的食物为主,很少吃粗粮谷物,而这种饮食习惯会影响钙的摄入量。3、偏食。平时应多吃牛奶、鱼、虾、蚌、萝卜、芹菜、菠菜、白菜、卷心菜、各种豆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宝宝3岁半发育指标
3岁半的宝宝身高已经达到100.6cm左右,体重已经有15.63kg了。宝宝体型变瘦了,开始懂礼貌了,会注意到大人跟不同的人谈话,说不同的事会用不同的语调,脸上也会有不同的表情。 宝宝3岁半发育指标 男孩:体重11.31-22.13kg;身高89.3-112.7cm;头围46.2-53.9cm。 女孩:体重10.95-21.69kg;身高88.4-111.3cm;头围45.3-53.0cm。 更多精彩,请看趣味组图: 宝宝第1周-6岁图解 7招缓解宝宝流鼻涕 宝宝3岁半发育指标详解 语言:3岁半的宝宝懂得对人体外形的描述,如胖”、瘦”等。会使用复杂修饰语,能用我”、我的”代替自己的名字,能将自己的姓和名分开说,还能对日常一些动作进行命名。 运动:孩子不再是机械的站立、跑动、蹦跳和行走。无论向前、向后或上下楼梯,他们的运动十分灵活。 小动作:宝宝可以独立或合并运动自己的每一根手指。抓笔的方式发育成与成人更加相似的方法——拇指在一侧,其他手指在另一侧。宝宝还能够画方形、圆形或自由涂鸦。 独立性:自理能力、能自己擦嘴、洗手、刷牙、穿脱衣服等。 社交:希望能有一个能基本上支持他想法和行动的想象中的伙伴。 情感:表现出有侵犯性、自私、不耐烦、骄傲、霸道、武断。会找借口,会对自己和别人作表面评价。 和专家一起探讨宝宝生长发育 宝宝3岁半发育营养建议 1.每一顿饭都准备主食,如面包、薄饼或一碗面,这样的话,即使孩子不喜欢吃其它的东西,他还可以从这些常规食品中进行选择。 2.这个时候还是应该尽量避免一些小的硬食物,如硬糖块、口香糖、花生及爆米花。这些食物有可能会卡在孩子的气管里让他窒息。
三岁孩子发育指标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下面介绍了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1 科学领域的目标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客观事物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主动探索的精神,使他们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在探究中获得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幼儿园各年龄班的幼儿由于年龄不同,目标侧重点也不相同。 1、小班 侧重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及其变化的敏感,对简单实验操作的兴趣。让幼儿学会报告新发现,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玩具操作,初步感受自己的操作行为与材料、玩具变化的关系,在互动中激发幼儿持续操作的兴趣。 2、中班 侧重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幼儿能够根据猜测的指向,关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细致观察,初步控制自变量。可用建立小问号信箱的方式,引导幼儿多提问题。还可按照“猜测—实验—交流”的程序开展科学小实验和简单的玩具小制作,让幼儿发现和记录自变量和因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尝试去描述实验、制作的过程和解释实验的结果。 3、大班 侧重培养幼儿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让幼儿能按照猜测和设计(试一试、怎么试)操作实验工具和材料,获得并记录实验结果,能较合理地解释实验结果;能运用已知的科学原理解释周围生活中的部分现象,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生活中的简单材料在教师或图示的引导下进行科技小制作,并能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科学领域教育建议的解读 教师和家长应当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服务。为此,必须了解幼儿的学习规律和特点(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为幼儿的学习创设持续互动的环境,设计出便于幼儿探索、体验、分享的学习过程。 1、应熟悉领域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熟悉幼儿操作和观察的要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选择的观察对象特征要突出,结构性要强。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准备相应的材料,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应关注幼儿活动中的状态,鼓励幼儿积极地提出问题、参与活动、设计观察和实验的步骤及记录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发现及过程,展示自己的多种作品,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提问应有针对性,并以适当的追问引发思考和进一步的观察、实验和操作改进;适时引发幼儿的讨论和争论;依据幼儿的观察经验和语言表达方式,适当地进行总结和提升;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多用“你能行”“让我们一起试试”“你想用什么办法”“你说呢”等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给幼儿营造出积极鼓励的环境氛围,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建构经验。 3、应启发幼儿将获得的科学知识与周围的生活现象建立联系,寻找和解释生活中的类似现象;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科学经验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设计相应的游戏和探索区角,使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得以不断延续。 4、应创设能激发幼儿探究学习的环境,支持幼儿自发的科学探索活动。选择幼儿身边看得到、摸得着、感兴趣的事物,在各班的教室内设置科技区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大量的材料,供他们观察、操作,并不断充实和更换材料。环境氛围应具有安全感,投放的材料应当安全、卫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游戏中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5、应指导幼儿尝试使用归纳法、对比法、分类法、综合法等整理自己的经验。启发幼儿将操作过的材料、观察到的现象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总结出规律,让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思维训练的过程。 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 内容是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载体。科学领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幼儿熟悉的生活及其中的事物,以便幼儿将对科学的认识与自身的亲身经历相联系,对日常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活动进一步拓展,从而扩充经验、加强理解。依据《指南》精神,我们科学领域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重以下内容: 1、生活化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幼儿的生活、游戏密切联系,又围绕生活环境的变化展开,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材料。 2、表现性和展示性 幼儿的科学探索和制作过程应以墙饰、记录表、口头作文等方式进行展示,以帮助幼儿表述、反思、交流(包括面向家长、社会的展示交流)。 3、可操作性 实验的选择、科技小制作的设计、制作材料和工具的选择,也应立足于幼儿的操作能力水平,确保每次制作活动都能成功。 4、可体验性 活动的设计应注重幼儿对实验、制作活动的成功体验,对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对趣味和获得的乐趣的体验。 科学领域学习与发展的评价 幼儿科学学习的评价必须关注探究的兴趣、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能力,以及活动是否在探究的情境中进行,应通过观察幼儿在真实情境和模拟情境中的问题意识、表达能力、操作水平和专注程度来评价幼儿的发展,进而关注学习品质的学习和发展。 1、关注幼儿的自主学习 贯彻由“教会”到“学会”的活动设计理念,关注幼儿自主的选择和学习过程,关注幼儿对学习方法的体验和感悟。更多地采用间接的指导方式:更多地创设有一定教育意图的活动资源环境,间接地影响幼儿的行为;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去发现、学习、交流;适时介入活动过程,指导幼儿观察、操作和记录,帮助幼儿总结所获得的活动经验。 2、关注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 应变结论性学习为过程性学习,让幼儿亲历科学家和发明家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和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做”是幼儿获取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同样是幼儿的学习。在“做”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学习了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学会选择材料、正确使用工具、把任务分解成为一系列更易处理的子任务、适当地安排程序与步骤,从而使自己的元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3、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的关注重点 (1)幼儿是否形成科学技术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初步印象,能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关心科学、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等积极情感是否受到激发。(2)幼儿是否掌握初步的科学方法,如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动手操作和做实验的能力;是否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和展示信息的方法。(3)幼儿是否养成科学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大胆提出问题;能否运用通用材料和常见物品,通过拆拆、装装、拼拼、搭搭,对自己拆散的物品进行重新组合。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内容 (一)目标 1、对环境中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好奇、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 2、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活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3、学习运用感官及工具,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4、学习运用各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累积学习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5、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科学的趣味和重要性,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崇敬科学家 6、对信息敏感,有一定的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能容与要求 1、引发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 2、利用当地资源特色,提供实践的机会,引导幼儿园了解动物,植物,认识人与动物、植物等自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各种常见自然现象的特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帮助幼儿运用观察、推测验证、发表等初步科学探究的方法,概括自豪的经验和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尝试解决问题,并能与6他人交流和分享; 5、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6、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7、结合生活和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事物的数量关系,对具体的事物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并学习用简单的符号、图表等形式表达事物数量及时空关系; 8、在游戏中提供特定的操作材料,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和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包含、等量、互补、传递、互换以及时间、空间等简单的逻辑关系,并尝试运用平衡、垂直、角度、量度等科学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指导要点 1、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来进行,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和现象,运用初浅的数学、物理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概括和表达在生活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2、教师要创设一个鼓励幼儿探索、尝试、发现、讨论和运用科学知识经验的环境,提供丰富的科学活动材料和多种情景,重视幼儿在操作中主动地体验、理解和认识,重视活动中的互动与交流; 3、科学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允许幼儿尝试失败和错误,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培养幼儿坚忍不拔的精神; 4、幼儿的科学学习存在着个体差异,奇偶数要为幼儿提供适应各种能力的多种操作材料和活动,并给予适宜的指导; 5、开展灵活多样的科学活动,在游戏、主题探究等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 6、应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各种科学活动,注重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是幼儿动手动脑,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7、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结合当地实际,以本地的动植物,地理地貌、季节气候、科学技术等为主要探索对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扩展幼儿的认识范围。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方面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 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扩展资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原则: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