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为什么能成为卓别林的代表作?
一提到卓别林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拥有多部经典喜剧作品的大师,也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卓别林的喜剧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作品中的人物大多都是没有台词的,全片基本都是靠演员们的表情和神态来演绎。或许很多观众都认为演员需要靠声音来表达心情和传递情感,但卓别林用成绩向我们证明了其实好的作品也可以是无声的。在卓别林所出演的喜剧作品中,《城市之光》、《小孩》、《大独裁者》以及《摩登时代》都是评分和口碑超高的作品,广受观众们的好评。不过虽然佳作众多,但真正被称作是卓别林代表作的还是要属《摩登时代》。因为它所带给观众的感触和反思是最为深刻的。《摩登时代》上映于1936年,距离现在已经有长达八十余年的时间。但是它依然凭借着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被世人称作是喜剧作品中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影片中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的美国。主人公查理是一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工人,因为工作压力过大,他变得精神失常。出院后又阴差阳错的结识了一名和他一样生活困苦的孤女。两个人互相陪伴和扶持,在经历重重生活打击的情况下依然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的故事。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查理”是最渺小的人物,但是他却有着坚强乐观的性格以及善良的本质,让观众被他所拥有的闪光点而打动。在那个贫富差距巨大且让穷人看不到未来的时代里,他总能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乐趣。不过与它所带给我们的欢笑相比,伙哥更加佩服的是卓别林透过搞笑的演绎所表达的悲剧情感。整部片子的表现方式完整成熟,很难想象它是一部来自上个世纪三十年的的作品。除了担任主演之外,卓别林还分别担任了《摩登时代》的导演、编剧以及电影配乐等多项工作。在喜剧作品的创作和演绎方式上,卓别林无疑是有史以来最具喜剧天分的才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卓别林也是一位伟人。他用无声的黑白作品为我们讲述了饱含深意的道理。小人物也可以有梦想,小人物也一样很善良。虽然我们被生活一次次击倒,但我们也有着一颗永远积极向上的心!
有声电影诞生在30年代,为什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还是默片呢?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还是默片是因为别林对有声片一直有抵触心理,直到后来才慢慢消除。 《摩登时代》是影史最伟大的喜剧片之一,同时也是公认的卓别林最有名的电影。卓别林不仅仅是一个喜剧演员,他还曾成立过属于自己的电影工作室联美公司。如果仔细看他电影的序幕,会发现导演、编剧、演员,甚至剪辑和制片人都是卓别林。我们经常赞赏的是他的喜剧表演天赋,却忽略了他的创作和执导能力。你表现出来的所有成就让你自成等级,无人可比。也就是说,影史上能与卓别林相提并论的喜剧电影人根本没有,巴斯特·基顿虽然也是喜剧电影大师,但也差了些火候。卓别林闹剧式的喜剧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单纯是做喜剧,慢慢的开始在自己的喜剧里面加入了社会议题,这样的改变褒贬不一,但卓别林一直在坚持做。他的巅峰作品就是融入社会议题最多的《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
如何评价卓别林这个人?
卓别林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没有之一。他具有哲学家的观察力、诗人的想象力、艺术家的创造力,同时他还是一位无惧强权、充满怜悯心和博爱精神的战士。他善于用喜剧的方式展现现实悲剧的本质。他能够让人们在欢笑中体味人间的悲凉。总之,世界上只有一个卓别林。人物经历1923年的电影《巴黎一妇人》中,卓别林客串了一名车站搬运工。1931年因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别林来到伦敦,转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年的《摩登时代》。1952年,他的电影《舞台生涯》上映,同年他移居瑞士。1957年的《纽约王》被认为是对这段生活的写照。1967年他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
卓别林的作品风格
卓别林的作品风格具体如下:1、鞭挞不公正、不人道的资本主义社会,反抗剥削和压迫;2、反对法西斯独裁,谴责侵略战争;3、歌颂底层“小人物”的真、善、美;4、针砭人性的弱点,警示人生的误区;5、用对比蒙太奇手法叙事;6、运用哑剧手法,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营造喜剧气氛;7、恰如其分地掺入杂技动作,使其同剧情融为一体。查理·卓别林的演艺经历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并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妇人》。之后1925年的《淘金记》和1928年的《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1931年因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别林来到伦敦,转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年的《摩登时代》。四年之后他拍摄了《大独裁者》。1952年,他的有声电影《舞台生涯》上映,同年他移居瑞士。1967年他拍摄了他的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