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电影 电影

时间:2024-10-09 22:40:10编辑:奇事君

柏拉图的爱情是什么

柏拉图的爱情被称为“柏拉图式的爱情”,这种爱情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上的、理想化的爱情。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他的爱情观念也是他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爱情观念与传统的爱情观念不同,他认为爱情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而不是肉体上的满足。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欲望、意志和理智。欲望层次是最低的层次,它代表着人的本能和欲望。意志层次是中间层次,它代表着人的行动和决策。理智层次是最高层次,它代表着人的智慧和思考能力。柏拉图的爱情观念是基于这三个层次的。他认为,爱情是一种从欲望层次向上提升的过程。在爱情的初期阶段,人们只是被对方的外表所吸引,这属于欲望层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关注对方的内在品质,这属于意志层次。柏拉图的爱情理论柏拉图的爱情观念还体现在他的“爱之阶梯”理论中。他认为,人们的爱情可以从最低层次的肉体爱开始,逐渐提升到更高层次的爱。在肉体爱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发展出友谊之爱,这是一种基于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爱情。在友谊之爱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发展出浪漫之爱,这是一种基于情感和感性的爱情。最终,人们可以进入智慧之爱,这是一种基于理性和智慧的爱情。柏拉图的爱情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上的、理想化的爱情。它不是基于肉体上的欲望,而是基于内在品质和智慧的追求。柏拉图的爱情观念对现代爱情观念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现代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内在品质和智慧,而不是仅仅关注外表。因此,柏拉图的爱情观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柏拉图式的爱情

摘要 :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柏拉图的爱情观主要包含了:理想式爱情观、纯精神爱情观、双方平等的爱情观、完美的爱情观、自由的爱情观五大类。

        纯精神爱情观的提出是因为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所有感官能感受到的东西都不是最真实的,这些东西都会变化,唯有理性的存在才是最真实,亘古不变的。所以他极其崇尚理性。推及到他的爱情世界中,就可以解释为:以肉体为主的爱情是不靠谱的,无法长存延续下去的。只有上升到精神层面的爱情,才会让彼此爱着对方的灵魂,这样的爱才会永恒。

        双方平等的爱情观,就要从柏拉图对“另一半”的解释来理解了。在柏拉图的理论系统中是有“阴阳人”这一种自然人的存在的,个体的男女都是由这种阴阳人分裂成的。基于此,也就产生了“另一半”的概念。而我们世间由阴阳人分裂而成的男男女女,在寻找另一半时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所以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的存在是合理的,不该被大家指责。

        柏拉图爱的精神体现了超越性、人格性、真善美的目的性三个方面。可见,爱的本质在柏拉图看来就是生命或精神,就如同柏拉图所说的:“如果不把真正的爱情作为一种道德功绩来理解和接受,那么在我们的物质环境中就不可能保持它。”



关键词 :精神恋爱、爱性分离、同性恋、另一半、理念之爱



正文 :



一·哲学对爱情的定义

哲学界对爱情的定义是理性的,所以他包容了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这些充满人类理性光芒社会化的衍生物,而把繁殖欲望降为了最低的需要。



二.柏拉图的爱情思想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弃肉体向往着理性的时候,思想才是最好的。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体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体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在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三.柏拉图五大爱情观

1.理想式爱情观

2.纯精神爱情观

3.双方平等的爱情观

4.完美的爱情观

5.自由的爱情观



四.五种爱情观的具体分析



1.理想式爱情观

  理想式爱情观,比喻极为浪漫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后人之所以将柏拉图式的爱情看作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因为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一书的原因。该书探讨了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度,或许因为其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所以也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2.纯精神爱情观

      “柏拉图式的爱情”常常被认为是“有爱无性”的精神恋爱,这种说法不能算错,但是非常片面。简单说几个问题:



1)柏拉图反对肉体关系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柏拉图认为爱的最高境界是对真善美理念的追求,但那仍是柏拉图心中的一种理想状态。在柏拉图看来低级的爱情中存在肉体关系也是很正常的。柏拉图也承认,肉体关系对于人的存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从他在《理想国》中,设想的那套优生制度就可以看出。

2)无性爱的爱情就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吗?

很显然不是这样的。在柏拉图的观点中,恋爱双方是否进行肉体关系,根本不是恋爱的重点。重点是,两人的结合是为了追求自己缺少的东西,最高的追求目标是美和善,并以此接近灵魂的交融和精神的不朽。这种追求往往是通过恋爱双方进行哲学讨论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意义上,同性和异性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基于此,人们也通常把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称为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综上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柏拉图的爱情观念中,是可以理解世俗概念里性与爱结合的思想的。毕竟人也脱离不了动物性,也是会产生性欲,需要繁衍后代的。只是,这种性与爱结合的爱情是所有的爱情种类中,最简单最低级的一种。柏拉图所追求的是一种能够通过精神交流,从而达到彼此之间的灵魂交融的永恒爱情。也就是中国传统观念中所说的精神恋爱、神交灵交等等。在柏拉图的观念中,爱情和情欲是两种对立的状态。爱情是伟大的纯洁的,而肉体的结合是肮脏的。这也是他为什么将性与爱结合的爱情归为最低级爱情的原因。

        那我们再思考一下,为什么柏拉图会崇尚这种精神恋爱呢?其实这个问题理解起来也很简单。首先我们要知道,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所有感官能感受到的东西都不是最真实的,这些东西都会变化,唯有理性的存在才是最真实,亘古不变的。”所以他极其崇尚理性。推及到他的爱情世界中,就可以解释为:以肉体为主的爱情是不靠谱的,无法长存延续下去的。只有精神上的爱情,才会使彼此爱着对方的灵魂永不改变。当然,这里的“肉体”不是单指肉欲,还有相貌,身体,以及外在的一切,因为这都是感官可以感受到的,也就是总会发生改变的。比如爱人老了,或者毁容了,家道中落等等,大多数爱情都会因此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而精神上的爱,便不会如此,它几乎是不会受到任何东西的影响。

      总的来说,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一种达到任何东西都无法影响,肉体已经不再重要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极其罕见,所以才被称为理想的爱情模式。既然爱情双方追求的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自然不会局限于一具躯体,什么年龄、性别都完全不再重要,这是真正值得被颂扬的爱情。

      既然在柏拉图看来爱情中年龄和性别都完全不再重要了,那么同性恋当然也是一种合乎情理的存在。所以就有一位美国学者对今人所理解的柏拉图式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的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的是灵交而非性交。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也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爱情的原因,柏拉图相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感情,而唯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唯有超凡脱俗的爱,才经得起考验。



3.双方平等的爱情观

      在柏拉图眼中,爱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爱情双方是自愿的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欢的人。

      如果要理解柏拉图双方平等的爱情观,就必须要从柏拉图提出的的“另一半”这个概念说起:

      “人被劈成圆形的两半,终生寻找另一半”的说法早已滥觞,这在《会饮篇》中有更有详细准确的解释。同时,在柏拉图的《盛宴》中, 柏拉图借阿里斯托芬之口,表达了关于爱情起源的这样一个隐喻:“凡欲求自己另一半的就是在恋爱”,“同所爱的人熔为一体、两人变成一个,早就求之不得。个中原因就在于,我们先前的自然本性如此,我们本来是完整的。渴望和追求那完整,就是所谓爱欲”。而我们自己的“另一半”怎么会失去呢?这就涉及到最初我们“人的自然”是何等状态。我们人的自然从前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太古之初的时候,人的性别有三种,除了“男人”(原本是太阳的后裔)和“女人”(大地的后裔),还有个第三性——“既男又女的人”,也就是男女两性的合体(月亮的后裔)。这三种人的样子整个儿是圆的,呈球形。 这三种人都不安分。特别是既男又女的人,其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强壮,因此常有非分之想——竟要与神们比高低,甚至想冲到天上去和神们打一仗。于是,宙斯和其他神在一起商讨应对的办法。既不能干脆把人都杀光,又不能让人们这样无法无天。后来宙斯说,“我想出了个法子,既能让人继续活着,又让他们不会再捣乱,这就是让人虚弱。现在我就把人们个个切成两半。”宙斯说到做到,把人切成了两半。

   这样一来,人的原本的自然就被彻底改变了。人被这样切成两半之后,每一半都急切地欲求“自己的另一半”,紧紧抱住不放,相互交缠,恨不得合到一起。由于不愿分离,饭也不吃,事也不做,结果就死掉了。要是这一半死了,另一半还活着,那活着的一半就再寻找另一半。而寻求的结果就是,出现了具有“爱欲”的四种类型的人:第一种是“追女人的男人”:凡是由双性别的人——既男又女的人——切开的一半而成的男人就是这种。他们只对女人感兴趣。第二种是“追男人的女人”:这是由双性别的人切开的一半而成的女人。这种女人热衷于追男人。第三种是“女同性恋”:这是由原来的全女人切开的一半而成的女人。她们对男人没有多大的兴趣,只眷恋女人。第四种是“男同性恋”。

   所以柏拉图会指出,指责同性恋是无耻之徒是错误的。因为引导他们追求这种快乐的不是纵欲而是勇敢坚强和男子气概,他将他们称为最具有男子气质,是国家最有希望的少年。柏拉图将男子依恋男子称为“很难说他们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但这样的结合推动着他们终生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的友谊中,那些纯粹的性快乐实在是无法与他们从相互陪伴中获得的巨大快乐相比。他们的灵魂实际上都在寻求某种别的东西,这种东西他们叫不出名字来,只能用隐晦的话语和预言式的谜语道出。”,“我们原本是完整的,而现在正在期盼和追随这种完整性,这就是所谓的爱情。”这个结论是从对同性男子相恋分析得出的,柏拉图没有着力对阴阳人的解释,兴许他认为同性男子的依恋一方面代表了国家的男子气概,另一方面在对抗世俗之下可能是更纯粹的友谊所驱使,因而更接近我们灵魂所追求的东西。

        综上,在柏拉图看来,恋爱双方是平等的,无论双方是男是女,都可以成为彼此的另一半。所以无论是男性同性恋或是女性同性恋都是合理的存在。同性恋不该为千夫所指,他们只是彼此的另一半和自己性别相同而已。



4.完美的爱情观

      谈到柏拉图完美的爱情观,就不得不提一个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之间的典故了。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所以,在柏拉图的爱情理念中,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感情的事没有谁对谁错。正如歌里唱的那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在你的意念里,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生动而又完美的他,他对你而言是毫无瑕疵、唯一永恒的。也许他不会出现在现实,但永远存活在你的心底。



5.自由的爱情观

      爱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茁壮的成长。爱,不是牺牲,不是占有。拥有爱情的时候,要让对方自由;失去爱情的时候,更要让对方自由。爱就像风筝一样,你要给它飞翔自由,也要懂得适时把它拉回来。没有自由的爱情,也会慢慢趋向自然死亡。爱需要自由,正如同爱也需要呼吸是一样的。距离和神秘感,才是维系爱情温度的好方法。



五.对柏拉图爱情观的总结

      现在很多人对柏拉图式的爱情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一种精神恋爱或是同性之恋,其实不然。在柏拉图的著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爱情哲学的两大要点,可证明柏拉图的爱情哲学绝非“精神恋爱”和“同性之爱”所能够概括的。

        第一点是关于肉体之爱,柏拉图强调爱情高于性。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就说柏拉图是一个禁欲主义,因为他并没有排斥肉体之爱,在他看来,即使肉体之爱也是有低俗和高尚之分的,只要做到节制,肉体之爱也是有意义的。

        第二点是关于理念之爱,理念之爱是最高级的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他引导人们去认识美的本身,也就是理念之美。正是这种对人的爱推及对美和善的追求,才是柏拉图爱情哲学的真谛。爱情在柏拉图哲学中是一个神圣的话题,它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一种由肉体之爱升华为理念之爱的上升过程和崇高境界。

        柏拉图爱的精神体现了超越性、人格性、真善美的目的性三个方面。可见,爱的本质在柏拉图那里就是生命或精神,就如同柏拉图所说的:“如果不把真正的爱情作为一种道德功绩来理解和接受,那么在我们的物质环境中就不可能保持它。”

参考文献 :

【1】《理想国》柏拉图著  郭斌和 、张竹明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2】《盛宴》 柏拉图著

【3】《会饮篇》柏拉图著

【4】《美国家庭体制》 伊拉·斯瑞著

【5】《圣经》


上一篇:为你钟情电视剧免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