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电影与原著哪个更好?
看设定,肯定原著更好。毕竟电影只是从原著里摘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细小篇章,就能拍出125分钟的漂亮灾难片。原著里刹车时代的滔天巨浪,叛军和联合政府的对抗冲突,穿越冰封太平洋的奥运会比赛……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又能拍至少一部电影了。
看人物,肯定电影更好。原著的主角基本上就是个人肉摄像机,波澜不兴地讲了地球从刹车到进入流浪时代的一系列故事。里面出场的人物一如既往地延续了大刘“人物为呈现设定服务”的特点,基本上都是纸片人,没有任何层次可言。但电影里面不管是作为老一辈的韩子昂含泪的“行了……你别说了……”,还是刘启刘培强父子俩最后一次通话里父亲的无奈和儿子情绪爆发的崩溃,刘启从叛逆的技术天才小混混变成子承父业有担当的成熟男人,韩朵朵从对“希望”的不屑一顾到真诚地呼喊“希望”请求援助……虽然这些人物塑造仍有提高的部分,但不能否认它已经比原著丰富太多了。
看故事,其实还是电影更好。原著的故事其实是有点烂尾的,在“五千冰棍”之后突然直接跳跃到了五十年后主人公垂垂老矣,地球虽经历叛乱仍然航出了太阳系,进入流浪时代。叛乱怎么平定的,谁制定的政策要继续航行的,人类又是如何再次统一思想的……一个字没说,全让读者自由想象(对不起我忍不住了这里我要自己补个小说接一下,等我做完手头的工作就来写)。而电影,至少是一个完整的有头有尾的故事,从木星危机的爆发,到积极应对,到失败,到最后殉爆空间站的放手一搏……到最后危机化解,地球继续流浪。很完整的故事,不会让人觉得差口气或者烂尾。
看思想……这个见仁见智吧,不过我更喜欢电影一些。毕竟一个积极乐观的结尾,在目前这个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危机的时代,比起一个悲观嘲讽的结尾会更让人舒服一点。况且,电影结束的时候,唱起来的是《观沧海》。曹操写下《观沧海》至今,大约1800;孔子开始编修《春秋》,距今大约刚好2500年。我们当然会有很多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有至少4000年可考历史的民族,我们也有很多东西从古时继承至今,并且将会继续将这些东西传承下去。想到这一点,可能2500年也不算太久,只要我们只争朝夕。
电影流浪地球讲的是啥?
《流浪地球》简介: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作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存在,变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然而人类所能制造的普通尺寸人造环境无法承受漫长的逃脱之旅。所以人类只得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代价是高昂的,艺术、伦理、常识,一件又一件曾经无比熟悉的特色从人性中消失,逝去的生命更是多如繁星。剩下的只有对生存的强烈渴望。疑惑和猜忌一度在人类当中引发叛乱之火,然而太阳最后的灭亡瞬间平息了一切,人类终于怀揣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