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山大地震》电影中母亲救儿子而放弃女儿的行为?
对于《唐山大地震》电影中母亲救儿子而放弃女儿的行为,我个人既不赞同更不批评。因为在两者只能选其一,母亲会更偏重于自己的喜欢,这是无可厚非的。同时在那种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母亲的内心也是很痛苦的。一、《唐山大地震》电影中母亲为救儿子被迫放弃女儿在《唐山大地震》电影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最深,当大地震来临之际,方登和方达因为来不及逃跑,同时被塌陷下来的一块楼板压在两边。虽然当时被压在楼板下,但是方登意识清楚。母亲面对被压着的儿子和女儿,毅然决定救方达而放弃方登。方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在那一刻她突然明白在危难面前,母亲最终还是选择了弟弟。以至于在最后,方登活下来了,意外与母亲重逢也难以弥补心中的裂痕。二、《唐山大地震》电影中母亲救儿子而放弃女儿的心理历程在《唐山大地震》电影中,做为母亲的看着儿子和女儿同时被楼板压着,内心忐忑不安心理活动尤为复杂。面对两选一的选择题,一边是亲生女儿,一边是传种接代思想的左右,母亲决然放弃了女儿,救下了儿子。母亲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是受当时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据电影的背景资料来看,那个年代推崇传种接代,无后为大。儿子的父亲为了救孩子已经去世了,方达就是方家的独苗,不能再有任何的闪失。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母亲会更倾向于救儿子。三、关于《唐山大地震》电影中母亲救儿子而放弃女儿行为的个人评价关于《唐山大地震》电影中母亲救儿子而放弃女儿的行为,我个人认为只可以用无奈和惋惜来评价。做为母亲当然两个都想救,但是如果只能救一个,母亲选择从家族的最大利益出发。面对这样的结果,母亲内心是经历过无数次的挣扎。在往后的余生里,惭愧和不安都一直伴随着母亲,母亲都没能走出当面的阴影。以至于在对待儿子上,母亲都很严厉,把对女儿的亏欠都弥补在儿子身上。《唐山大地震》电影中母亲救儿子而放弃女儿,是母亲的无奈之举,除了让我感到惋惜,更多的是痛心。
唐山大地震电影中母亲救弟弟不救姐姐是否有原型
唐山大地震电影中母亲救弟弟不救姐姐有原型,是由真是故事改编的。电影描述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唐山大地震》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HFtBHnIK7jr3UwwTYxVxA?pwd=0zep 提取码:0zep
为什么电影《唐山大地震》里妈妈选择救弟弟?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有虐点,又有让人感动的地方。 我个人觉得不管救谁都对,也都错。在剧情中可以看出两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割了谁都舍不得。如果非要套上重男轻女的论点也说的通。但谁又该死,谁又该活?各位能说得通吗?不选一个,两个都活不了,选一个另一个得死,这只是在极端环境下的无奈止损手段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妈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骨肉,往后的日子里她妈妈一直生活在这种自责当中。 唐山大地震,是徐帆和李晟主演,影片中,爸妈发现地震以后,别人都拼命地往外跑,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拼命地往楼上跑,因为他们的孩子还在里面哭,爸爸充进去楼塌了,最揪心的情节在这里,救援队发现孩子被同一块石板压着,可是只能救一个。 在大规模的灾难面前,电影里的母亲面对的还是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艰难的选择——两个都爱的孩子必须得选择一个先救。她必须得尽快做出选择。电影里编剧确实描述了母亲对弟弟的偏爱,但在刻画母亲这个人物上重男轻女绝对不是重点,“重男轻女”在母亲身上只占很小的一点因素,主要表现还是在两个孩子的奶奶那辈上。孩子的奶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弟弟,对姐姐倒是没有多问。 如果换做是你的话你会救谁
为什么电影《唐山大地震》里妈妈选择救弟弟?
我认为这是这个电影留给观众的一个想象空间。并不是重男轻女,元妮全片也没有对姐弟俩厚此薄彼过,所以救弟弟纯粹是因为弟弟看上去比较有活力。事实上影片确实是这么表现的,救援现场,让姐姐看上去奄奄一息,让弟弟看上去好像更有希望一些。并且片中明确告诉我们:弟弟的情况更好,姐姐可能保不住了。所以这个选择好像合理地不涉及任何性别问题。然而在此之外,有一点却也很奇怪,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弟弟救出来也断了一条胳臂,而姐姐倒是完好无损地出来了,这不禁让我们感到诧异:当初真的是姐姐情况更差一些吗?也许姐姐当初真的是看上去更差一些。但这样的结局,无疑让母亲的选择更多了一层讽刺性,命运仿佛对着元妮揶揄地笑:你看,你放弃的女儿反而还好些。这让当初”谁情况好救谁“的思维方式有少许动摇,也让元妮再见姐姐时的愧疚和悔恨更深一重。而对于观众,这也像是个烟雾弹,让人看不清本以为合理的真相。而我们也都知道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确实存在重男轻女这个思想的,大难临头保男孩,在当时真的不是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除此之外影片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是吃西红柿时,母亲叫姐姐让一下弟弟。这种孔融让梨式的细节,仅仅只是一些细如牛毛的疑点罢了,它符合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传统。你也很难说清元妮是因为姐姐年龄大所以让弟弟,还是仅仅因为弟弟是男的就让着弟弟,微不足道。所以,这是这个电影狡猾的一个地方,它让观众去猜:元妮到底有没有重男轻女?元妮是重男轻女,还是不重男轻女,两方面确实各有证据,也都不离谱 ,但就是说不清,让你去猜,这是这部电影留白给观众的一个“薛定谔的重男轻女”。可以说,虽然不见得是炒作,但制造今天这样的讨论,就是这部电影这样设计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不知道会不会发生这种“看上去必死的人反而比看上去还有活力的人伤得更轻”的现象。不过在这个电影里,编剧在给元妮设置重重的困境,不但让她在两个孩子中做选择,还让她在两个孩子的性别中做选择,并且还让她的选择变得有些讽刺,这就有那么一点“为虐而虐”的意思(无贬义)。我认为,编剧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借力于当时的重男轻女的社会大背景,给元妮额外套上一层精神枷锁,从而加强故事的悲剧感染力。即使没有重男轻女的语境,在儿女二人中选一,就是一道极其残酷的生死题。即使两个孩子都是男孩,或都是女孩,这也足以是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而假如在生命困境之外,再加上一层道德困境,又会怎样呢? 但影片本身主要还是表现大地震,假如有明显的重男轻女设定,元妮事前就对姐姐非打即骂,对弟弟宠爱有加,然后大难临头不假思索救弟弟,这当然看起来更省脑,但也没有了后面三口人重聚时的悲喜剧和感染力。这部电影会跑题成一个纯粹的批评重男轻女的电影,人们会把注意力放到把元妮和重男轻女思想黑出翔上。如果元妮不假思索地救了姐姐,这也不符合那个年代人做事的逻辑,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很难这么选择。那么这部电影就变成了一部“反歧视反封建”,假到让人牙酸的主旋律正能量政治正确电影。无论怎样,影片的重心都会跑偏,远离了“灾难面前小人物的挣扎和沉浮”这样的主题了。当然,即使这个社会完全不存在重男轻女,影片中的局面也足够残酷了。只是这既然是讲述特定历史背景下特定灾难的故事,它就难免不去触及一些当时的社会问题。而触及这些东西并不是坏事,如果能在讲述人性悲剧之上影射一层社会悲剧,这对影片的内涵是有极大好处的。所以,把重男轻女问题暧昧化,又制造姐弟双双逃生甚至姐姐比弟弟状况还好些的情景,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影片的悲剧力量和思想内涵。所谓的性别歧视这种东西,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看上去像个癌。慈爱的父亲母亲,纯真的少男少女,温柔体贴的丈夫妻子,慈祥的老人, 聪慧的智者,在极端情况下,他们的选择有没有可能被社会潜意识压上一个砝码?片中的母亲也大抵是个普通的慈爱的母亲,在和平的生活中完全做到了一双儿女两个都爱。但面对困境时,冥冥之中的选择似乎被什么似有似无的东西牵动,再让这东西夹杂在单纯的丧女之痛中,可谓血泪中还要掺进沙子,伤口上还要撒盐的设定。这样的情节,也对观众的内心多了一层逼问:它让观众被迫去想一想那些可能会存在于人性中——即使是最善良的人人性中——的一丝黑暗:正直善良的普通人被逼到了绝境,有没有可能顺从庸俗落后的社会意识?但影片又没有明确地戳穿它。所以,你依然有看不到这丝黑暗的权力,你依然有坚持自己想法的空间。它没有试图去说服人改变自己的想法,你可以把它当成,或不当成一部影射性别问题的电影,这是比一些执着于说教,给观众灌输既成理念的电影更高明的地方。在这种局面下,你是愿意偏执地去相信那些可能存在的黑暗,还是对它们恐惧到避之不及,矢口否认,还是愿意去直面它,这都是个很有意味的选择,我们能看到这个楼里,做出了这三种选择的人都兼而有之。我希望大家在执着于猜测元妮是否重男轻女的同时,深入想一想这部片为何这样编剧。了解了作者的深意,也许想这个问题就会更进一步。至于女权主义,我的看法是,这片对人们潜意识的重男轻女思想的逼问,可能比刷在墙上的“生男生女都一样”,和喊在街上的口号,更让人瘙痒难耐,如坐针毡一些。痒,就痒在了这种似有似无的”重男轻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