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电影

时间:2024-09-28 20:27:13编辑:奇事君

电影推荐《那山那人那狗》

     

    《那山那人那狗》是由中国第五代导演著名导演霍建起执导,著名影星刘烨,滕汝骏主演的一部艺术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位在大山中送信的老邮差,与其高考失利,只好回到大山中与父亲送信的儿子的故事。《那山那人那狗》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之一。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间中国湖南西南部绥宁乡间邮路上的故事:即将退休的乡邮员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那条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的短暂独处却改变了原来的微妙亲情关系,父子俩渐渐消除了心中的隔阂。该片先后在国内外的金鸡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等电影节中获得大奖。


基本信息

中文名:《那山那人那狗》

英文名:Postmen In The Mountains

主演:刘烨、滕汝骏、陈好

上映时间:1999年

类别:剧情,传记,家庭

导演:霍建起

编剧:苏小卫

制片人:李春华

影片片长:93分钟

上映地区:中国

语言版本:普通话

画面颜色:彩色

电影等级:Singapore:PG

imdb编码:tt0210916

出品公司:潇湘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

制片成本:210万

拍摄地点:湖南省绥宁县

制片地点:中国大陆

                    《那山那人那狗》






      在中国南方农村,身为乡邮员的父亲退休了,他准备把这条邮路交给自己的儿子。这是父亲最后一次跑邮路,他叫儿子和他一起去。一路上两人心情都不轻松。父亲回忆着当乡邮员的岁月。他有很多话要跟儿子讲,却不知道怎么说出口。儿子不仅是第一次执行任务,也是第一次跟父亲同行。他觉得山路似乎永无尽头。这也让他联想起父亲命运的变迁以及母亲无尽的等待。他更加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当儿子将父亲背起来时,父子间的距离就完全不存在了。

        作为乡邮递员的父亲一个人常年累月靠步行在大山里送信,来了去去了来,虽然枯燥乏味但他几十年以来毫无怨言,甚至没有什么牢骚,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

        儿子没有考上大学,不得已回到大山家里,父亲年老体弱,渐渐觉得不支,于是安排了儿子接替自己的工作,从此儿子开始了父亲几十年来在大山里重复做的工作,给山村挨家挨户送信。上班的第一天,父亲执意要送儿子去送信。父子两个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山村,始终默默无言。父子之间似乎有一层隔膜。儿子来到一个山村,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在父亲的催促下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父亲明白儿子的心思,想起了自己几十年对待妻子的冷落。

      父子俩走在山村的小路上,终于打破了沉默。

        父亲是一位乡邮员,在茫茫大山中,送了一辈子信,今天就要退休了。儿子接班当了乡邮员,还走父亲走的这条山路,今天是上任的第一天。父亲把儿子整好的邮包又整了一遍,叮咛复叮咛,但儿子听得并不专心。该上路了,常年跟着父亲送信的黄狗”老二”怎么也不肯跟儿子走,父亲决定陪儿子走一趟。儿子心里有点嘀咕:遇到工作上的事,谁听谁的。

        山路弯弯,晨雾漫漫,老二熟门熟路地跑在前面,儿子渐渐感到肩上邮包的分量,更让他感到为难的是,不知道该和父亲说点什么,父亲常年不在家,长这么大,他“爸”都很少叫一声。两人就这么别别扭扭走了一阵,休息的时候。儿子让父亲回去,两人话不投机。

        终于进村了,儿子有些兴奋,因为父亲说过,村里人可以几天不见县长,不见他可不行。但是儿子期待的热烈场面并没有出现,大家对他们的到来习以为常,走进空荡荡的村委会,儿子的情绪有一些低落,但离开的时候他却受到了意想不到的震动。

儿子边走边唱。父亲总是提醒他注意脚下。快到另一个村子的时候,父亲拐下一条小路,来到独自生活的五婆家中给她送“信”,五婆眼睛看不见。但每天都在等在外面工作的孙子的来信,父亲就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安慰她,父亲要求儿子以后也要这么做,儿子却认为五婆的孙子应该尽他应尽的义务。父亲觉得儿子和自己年轻的时候不大一样。

        夜幕降临,父子二人来到一个侗族山寨,赶上了一场热闹的侗族婚礼,父亲喝醉了,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儿子也陶醉于侗族姑娘响亮的笑声。

        要过溪了,父亲提醒儿子要在铺满青苔的石头上站稳脚,儿子不让父亲再下水,执意背他过溪,湍急的溪流中,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忽然消失了,他们几乎同时感觉到对方自己的意义,感觉到这些年来积存在心中的很多东西。

        虽然对一些问题父子两个的看法依然不尽相同,但是话题似乎多了一些,当儿子说起母亲总是在守望中生活的时候。他发现父亲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在对同一个女人的思念中,父子的感情在默默地交流。

        起风了,山路崎岖。读函授的转娃准时等在坡上,父亲告诉他以后是儿子登山了。不要再等了,转娃说。你为我们滚下山一次了,不能让你儿子再为我们滚下山一次了。儿子这时才真切地体会到父亲这一辈子默默无闻,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风雨桥头,儿子为了让父亲多歇一会,决定独自上微波站去,就在他整理邮件的时候,几封信被风吹走了,父亲一下子就扑了上去,老二在紧要关头一跃而起。

      在山里的最后一个晚上,儿子向父亲交待一些家里的事情。父亲发现儿子其实很成熟了。

      远远地,又看到等在桥头的母亲熟悉的身影了,但两个人的心情都和以往不同。

        又是一个该进山的早晨,儿子在父母的交谈中醒来,父亲的心思让他感动,催他上路。

      在茫茫大山中送了一辈子信的父亲即将退休,儿子接班当了乡邮员。儿子在上任第一天非常兴奋,期待着大家欢迎他们到来的热烈场面,但结果大家对他们的到来习以为常,反应十分平淡。夜幕降临,父子二人来到一个侗族山寨,正巧碰上一场热闹的侗族婚礼,父亲在酒醉中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

      两人继续赶路遇到一条小溪,儿子执意要将父亲背过溪水。在背父亲过溪的过程中,两人的距离和隔膜消失了,儿子说起母亲总是在守望中生活,而不善表达情感的父亲也流露出内心深处的真情。在对同一个女人的思念中,父子的感情默默地交流着……






      父亲、儿子和狗相伴走了这趟三天两夜的山区邮路,二人也从陌生、隔膜走向体贴、理解,儿子终于明白了父亲一生的甘苦和一个普通乡村邮递员默默无闻的风雨人生。


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及电影背后的故事

       今天上午,无意中刷到一个电影短视频推荐,说1999年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墙内开花墙外香”,国内尽管获奖(在第19届金鸡奖的评选中,获得最佳电影奖和最佳男主角奖,)但各大电影发行公司都不感兴趣,导致电影几乎没有票房收入,差点让我们错失一部优秀影片。然该影片却在日本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获得2001年度“日本电影笔会”最佳外国影片第一,“日本电影艺术奖”最佳外国电影奖,“每日电影奖”最佳外国影片第一,日本《电影旬报》最佳外国影片第四等多项大奖。电影在日本上映后,取得8亿日元的票房(日本的独家发行权被一个日本人8万美元买断),同名小说更是在日本发行近8万册。该片也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等电影节中获得大奖。

       电影中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更没有大牌明星的加盟,可以说这部电影在国内不受欢迎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情节简单、故事节奏缓慢、老套,电影剧情并不复杂,讲述八十年代湖南乡村里,体弱多病的老邮差即将退休,而接班的人正是他的儿子,儿子第一次去送信的时候,父亲还不放心,就跟着一起去了,在漫长的山路中,父子俩头一次感觉时间竟然过的这么慢,父子二人三天两夜的邮递之旅,那份时刻流淌出来的父子亲情紧紧的抓住了观众的心。影片不卖关子、没有悬念、更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技,有的只是父亲和儿子的情和义。电影诗意的画面、淳朴的民风、纯粹的情感、暖人的意境,平实、隽永、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征服了日本观众。电影本身的基调就是中国古典美学和儒家“温柔敦厚”的感觉,一片山、一条路、一个人、一只狗牵着你的视线融入原始的绿色中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平凡中的动人情感都是最令人向往的,山里人淳朴的民风,这也是影片受欢迎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邮递员“其实是个极富意味的意象,邮递员是乡村心灵与情感的纽带,开始儿子对父亲的不理解也掺杂着对于山村情感的怀疑,然而这风尘仆仆的一路,见识了无数乡民们质朴热切而又良善的灵魂,儿子终于体会到了其中的意味,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邮递员这一职业所承载的意义。有的人说这部电影太过于理想化,清新秀丽的风光与淳朴良善的村民,并不完全符合真实的乡村。但其实,霍建起导演就是有意将阴暗的那一面剔除掉,造梦般地只展现真善美的一面。被遗忘的亲情在短短的三天两夜中被找回,似乎过于理想化,但它也代表着现代人不可企及的人生之梦,作为一个闯进导演行列的美术工作者,霍建起就是一个文艺派,他曾经说过,电影就是要有漂亮的演员,漂亮的颜色,漂亮的音乐,所以在他今后的影片中,他都做到了完美,所有的场景都被他拍的如梦似幻。有个性的导演当然更让我们喜欢。

       电影对于观众的影响可能就是去找寻那段遗忘的情感,还有自然界中的美感,我们可以寄情于山中,好好的欣赏这部作品,在这个喧嚣的现代社会,享受一下来自心灵上的慰藉,也许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会让人迷失方向,但温暖的电影会让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电影是典型的“柴米油盐式”的感动,是传统的中国电影,在儿子由衷的喊出了一声“爸爸”的时候,老人一辈子孤独的工作,从那一刻起,便获得了最大的满足。人类世界共同的主题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爱的渴望,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影片来唤醒人们心中的温情,这也是全世界各国能够交流的方式。

       电影中对于乡村图景的诗意隽写、对于人性中纯净本真一面的刻画淋漓尽致。表面上,这是一个亲情故事,父与子从隔阂到相互谅解,但实际上这是两代人的承接,是人生关系的对位互转,从父亲背儿子逛庙会到儿子背父亲趟水,这个人生过程不仅是岁月匆匆中的生老病死,更是代际关系的更迭与和解。电影的上映日期,正是一九九年。世纪之末,文化冲击、浪潮迭起,市场经济与城市化迅速发展,物质至上的观念渐渐被推崇,金钱利益成为人们追逐的唯一目标,而属于人类本真的关怀与情感,正在钢铁森林的城市里渐渐消失。就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霍建起拍出了《那山那人那狗》,用极度理想化的乡村图景,唤起人们对于昔日朴实的价值观的怀念。山里人为什么不走出大山?因为脚只有在鞋子里才踏实。曾经的那些质朴的感情和关怀,正是人们心灵的依托和存在的根基,现代人渐渐迷失了这些东西,就如同离开了鞋子的脚一样,无法踏上,变得浮躁而空虚。仿佛就像旧时光遗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国人对待感情是含蓄内敛的,尤其是父爱,父爱总是深沉,严肃但又不缺乏温柔。看到这部电影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有“质感”说不出为什么,就像一杯好茶不懂茶的人也能品出它的好。感情、事业、人生,复杂又细腻,配合上导演那绝佳的镜头语言,无可挑剔。虽然社会进步了手机、微信通讯遍布每一个角落,但这些沟通方式似乎缺少了一点温暖。纸质的书信是永远无法被替代的回忆。

       片子中所展现的敬业精神、传承精神、匠人精神,让日本的一些政府机构以及个别党派把它作为教育片要求下属职员观看,邮政事业厅甚至要求所有工作室的外墙上都要贴上这部片子的海报。彭见明的小说《那山那人那狗》也借着电影的风,被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为高等学校国语教材和中学教材,并被日本放送协会制作成盲人播放读物,由日中通讯社把小说印刷成了日中文对照单行本。

       这部片子在豆瓣评分9.8分,且不说评分是否客观,是否真实反映片子的质量,但作为一部文艺作品,肯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果没有看过,还是推荐看一看再做评价。


上一篇:泰国电视剧意外国语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