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下)
因恐泄露天机,仙姑带了宝玉入室,见了各位仙子。闻得一缕幽香“群芳髓”。品得一盏茶水“千红一窟(“千红一哭”的谐音)”
宝玉问得几位仙姑姓名: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很菩提(痴梦仙姑,林;钟情大士,薛;引愁金女,湘;度恨菩提,妙。仙姑为林,绛珠仙草可证。钟情之钟与宝钗之钗皆同偏旁,故为薛。金女,金麒麟也。菩提,妙玉为尼。)少刻,安了桌椅摆设酒馔,饮得“万艳同杯(万艳同悲谐音。)”
饮酒间,《红楼梦》十二支上演…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 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 金和玉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可以包括正、副、又副十二钗,甚至是整个贾府及与之相关的青春女性,但是从其特指意义上来说,却是指两对金玉,即金指宝钗和湘云,玉指黛玉和妙玉,怀和悼的些微差别正说明了小说中,四人结局的差异,也就是宝钗、湘云健在,而黛玉、妙玉早亡 )的《红楼梦》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终身误》放在十二首曲子的第一位,表明了宝玉对宝钗和黛玉两人截然不同的感情和心意,抒发了宝玉对误他终身的“金玉良缘”的愤恨。曲子以宝玉的口吻写就,说明宝玉婚后尽管终日面对的是宝钗,心中仍然念念不忘死去的黛玉。同时又表达了对薛宝钗在得到了婚姻的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和终身幸福的深深同情。“晶莹雪”看似形容宝钗的高洁,实际上是说宝钗内心的冰冷无情。在没有心灵共鸣的情况下,纵然宝钗恪守封建妇德,和宝玉相敬如宾,也抚不平宝玉内心深处的伤口。)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主要描写红楼梦的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各种缘故最终破灭的故事,林黛玉泪尽而逝。曲子采用先扬后抑两相映衬的手法,表现了遭受封建社会迫害,有情人不能成眷属者的内心憋痛,不绝如缕地传达出伤感哀怨的情绪,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 ,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 ,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 。望家乡 ,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首曲子以贾元春鬼魂口吻,写贾元春死后,托梦给贾政夫妇,劝告他们从仕途官场抽身退步,以挽救贾府的败落。全曲套用白居易《长恨歌》的形式,采用渲染手法,烘托出一幅悲惨的画面)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这首曲是唱贾探春的。骨肉指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分骨肉”,是说儿女与父母永远分离。贾府的三小姐贾探春浑名“玫瑰花”,她在思想性格上与同是庶出的姐姐“二木头”贾迎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熙凤和王夫人都畏她几分、让她几分。在她的意识中,区分主仆尊卑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深固。贾探春对贾府面临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但这只能是心劳日拙,无济于事。)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这支曲子类似于史湘云对自己命运的自诉、自叹、自解,全曲概括了她人生的三大悲剧:幼年父母双亡,长大后家族败落及情爱坎坷。整首曲子语句参差,词采鲜明,声调铿锵,全曲哀惋凄恻,悲剧色彩浓郁,富有艺术感染力。)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妙玉。不被社会所容。她出身宦门,聪慧无比,又自幼就与世隔绝,没有人能理解她的苦闷。她又偏偏住进大观园里,同她年龄差不多的贵族小姐们就在她周围过着花团锦簇的繁华生活,可她却凄凄楚楚地守着青灯古佛,敲着木鱼念经,木乃伊般地打坐。她虽然仅仅是十几岁的女孩子,但命运却是十分残酷的。如果说贾家的千金们日后还有一段甜蜜的生活可以回忆,妙玉可就连这么一点慰借也没有,一苦到底。最后一句里的“王孙公子”,有人理解是贾宝玉,因为妙玉对贾宝玉有一种微妙的感情,贾宝玉也很尊重她。但从曲子行文看,还是作泛称来理解为好。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小尼姑,正是那些纨绔子弟艳羡的对象。)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此曲即以贾迎春亡魂口吻而对孙绍祖作血泪控诉:先诉其不念当初、忘恩负义;再诉其淫荡成性,直把公府千金作践得魂散香消。这首曲子引用中山狼的典故,揭露了迎春婚姻的悲剧。全曲曲调哀怨,悲剧色彩浓郁。 )
{虚花悟}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写贾惜春从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透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意识到自己的悲剧未来。这首曲子通过运用各种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描写她对人生的冷淡和对现实的逃避。全曲极力铺张渲染,营造了浓重的悲伤气氛,曲调哀怨)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叙述王熙凤“机关算尽”,最终害人害己,一方面揭示了她的惨痛结局,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封建制度必将垮台的历史命运。王熙凤是四大家族中首屈一指的"末世之才",在几年掌权中,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为了贾府耗尽心力还是没能挽回败局。脂砚斋批语说王熙凤获罪离家,与贾宝玉一同淹留于狱神庙(待罪候命处,还不是监狱);重返贾府,在大观园执帚扫雪;被丈夫休弃,"哭向金陵"娘家;回首惨痛,短命而死。)
{留馀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写贾巧姐的。曲名“留余庆”,是说贾巧姐的娘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做了好事,因而得到好报——由刘姥姥救巧姐出火坑。前代为后代遗留下来的福泽叫余庆。《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与“积得阴功”义相似,都是一种因果报应的说法)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好光景到来已经晚了。在小说中许多重要事件中,李纨都在场,可是她永远只能充当“敲边鼓”的角色,没有给读者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这也许正是符合她的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的——荣国府的大嫂子,一个恪守封建礼法、与世无争的寡妇,从来安分顺时,不肯卷入矛盾斗争的旋涡。)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表面写秦可卿为贾府衰亡的源头,实际着眼点却落在整个大家族上,把贾府衰亡和败灭的原因归结于贾敬的荒诞不经和他对子孙的放任自流,导致宁府上下乱伦滥交,纲常败坏。此曲用词香艳,含有浓重的讽刺意味。)
{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曲》十四支侧重于金陵十二钗女儿悲剧,收尾曲名“飞鸟各投林”及末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亦伤悼女儿悲剧,而非家族悲剧。又由于只剩下了十句,而“分离、聚合”明明是两者的合词并咏,这又明白了还有一句应该也是合咏二人,于是我寻找这个可能性时,发现“看破的,遁入空门”也可能包括妙玉惜春二人而言。)
宝玉可卿幻境中温存。
再读红楼(5)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林黛玉自到贾府,就得贾母万般怜爱,和宝玉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言合意顺,如胶似漆。不想忽然来个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的薛宝钗,而且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故深得众人之心,黛玉心里就有些不舒服。
宝玉一向视姊妹兄弟皆如一体,并无远近亲疏之别。如今与黛玉朝夕相处,自然就比别的姐妹亲密。既然亲密,便不免有不虞之隙,求全之毁。这日黛玉又在房中独自垂泪,宝玉方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黛玉才慢慢好转。
这天,东边宁府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乃治酒具,请荣府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
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蓉媳妇秦可卿便引宝玉到了上房内间,宝玉看到房中挂画“燃藜图”,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看就是为了功名利禄而读书的那种虚伪的氛围。宝玉忙说:“快出去!快出去!”
秦可卿于是把宝玉带到自己的卧房,宝玉刚至房中便闻到一股甜香,又看到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再看到屋里的摆设:宝镜、金盘、木瓜、宝榻、连珠帐、纱衾、鸳枕……宝玉连说:“这里好!这里好!”
这些陈设,在宝玉眼中都成了做春梦的道具:他由宝镜想到了秽乱春宫的武则天,由金盘想到体态轻盈能做掌上舞的赵飞燕,由宝榻想到了寿昌公主的“额头妆”,由木瓜想到了杨贵妃,由连珠帐想到了同昌公主,由纱衾想到西施浣纱,由鸳枕想到红娘……
哈哈哈,难怪满脑子“学而优则仕”的贾政那么厌烦宝玉,这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他对主流的八股教育唯恐避之不及,由此处的铺排可以看出,他这是偷偷读了多少野史啊?想想我们的十三四岁,不也正是情窦初开想入非非的年龄吗?
宝玉美美的睡去,做了一个长长的美梦:
美丽绝伦的警幻仙姑把宝玉带进了太虚幻境。她先带着宝玉看了“金陵十二钗”的图和配词,如果你找盲人算命抽过签的话,这些图和配词应该就形如那个东西。
这些诗词里隐含了宝钗、黛玉、元春、探春、史湘云、妙玉、迎春、香菱、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等人一生的命运和最终的结局。
警幻仙姑看宝玉不解其意,就又带他听了仙姑们用戏曲方式演绎的”红楼梦十二支”。其中,第一篇是《红楼梦引子》,讲述了红楼梦的故事概况: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第二篇:《终身误》写出了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悲剧婚姻: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第三篇《枉凝眉》写出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两心相许却无缘携手的无奈: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第四到第十三篇分别写了十二金钗中其他几个人的命运。
最令我感慨的是最后一篇《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警幻仙姑点化宝玉已经这么直白,宝玉依然执迷不悟。也难怪,当人自己还没到觉悟那个境界,即使知道了将来的结局,人还是会继续执迷现在所处的境况。
警幻仙姑又安排了一个长相酷似黛玉但名唤可卿的女子,与宝玉行了云雨,让他领略了真正的男女之事。
《红楼梦》第五回是最深奥难懂的一回,我看前两回时都是直接跳过去,第三回结合蒋勋老师的讲解,反复的读,才慢慢明白。其实可以把第五回看作全书的字典,读到后面有难解的地方,可以随时回来查阅。
这一回是全书的结局,这是很少见的写法。大多数作者都会通过设定悬疑,一步步吸引读者读下去。很少有人敢先出示结局,但是,显然,曹公这样布局,并没有丝毫消减我们的阅读热情,这就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