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甘岭经典台词

时间:2024-09-21 18:50:21编辑:奇事君

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由著名歌唱家谁演唱的?

《我的祖国》是由郭兰英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歌曲,于1959年录音。收录于中国唱片集团公司1984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独唱选》中。作为电影插曲《我的祖国》通过对祖国的热爱,深刻而了无痕迹地揭示了志愿军将士不畏艰苦浴血奋战的思想基础。而那优美明朗的格调恰与紧张的战斗气氛形成鲜明对比,造成影片节奏的张弛。简介:该曲是一首两段体结构的分节歌,A段写景、言事,B段为副歌,抒情。“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语言平淡朴直,然而“平中见奇”,“朴中见色”,耐人寻味。一个“宽”字,写尽了河深景阔风平浪静之状,奠定了开阔和平的基调。大河浪宽,风吹稻花,艄公号子,船上白帆,四句景语,写遍形、嗅、声、色,和着甜美舒缓的旋律,描绘出一幅柔和、恬静、优美而生机勃勃的水乡图画。随客观景物的层层展现,主观情感渐渐活跃,以“我家就在岸上住”为转折,描绘转向倾诉,“听惯了……”“看惯了……”表达出惬意陶醉的情怀。

电影《上甘岭》插曲是什么?

《我的祖国》歌曲原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填词:乔羽谱曲:刘炽歌曲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创作背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上甘岭》之后,导演沙蒙找到乔羽要其为主题曲作词,乔羽接到邀请当夜,登车由南昌赶往上海,由上影厂厂长袁文殊安排车次赶到长春。沙蒙、乔羽会面后,沙蒙便把情况和盘摆给了乔羽:《上甘岭》影片已经拍完,样片也剪出来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几分钟戏,等歌出来后补拍。全剧组每天的花销巨大。因此,沙蒙要乔羽快速创作,并要求这首歌能够经久不衰。乔羽在作词时想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写作路子,可又想不出来,而沙蒙几乎每天都到他屋子里来催稿,乔羽也没办法。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才把歌词写了出来。沙蒙拿着稿子看了半个小时后,询问第一句为何不用万里长江或长江万里,乔羽认为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最终沙蒙认可了乔羽的想法。

卫生员唱起了什么鼓舞大家上甘岭

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中师党委命令八连暂时放弃表面战场的争夺,把敌人拖住,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在守住坑道艰难的时刻,卫生员唱起了我的祖国鼓舞大家。八连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艰苦奋斗、敢打硬仗的精神;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知难而进、负重自强的精神。扩展资料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43天,战场主要集中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附近进行,双方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由战斗发展为战役,由营、团规模发展到师、军规模。美军先后投入3个步兵师的8个团又2个独立营和空降兵1个团,火炮324门,坦克181辆,飞机约100架,总兵力6万余人。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投入第15军之第45师、第29师,第12军之第31师及第34师一个团,炮兵约3个师,总兵力达4万余人。不过,在上甘岭战役之前运动战时期的五次战役,以及上甘岭战役之后的金城战役(金城反击战)等,志愿军一次战役投入兵力都是至少6个军,20万人以上。相比之下,上甘岭战役规模要小多了。

上甘岭卫生员唱起什么歌?

在守住坑道艰难的时刻,卫生员唱起了《我的祖国》鼓舞大家。八连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艰苦奋斗、敢打硬仗的精神;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知难而进、负重自强的精神。电影《上甘岭》取材于朝鲜战场真实的上甘岭战役,长影拍摄,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大多数的人们对《上甘岭》比较熟悉,但对其中饰演王兰的刘玉茹却不熟悉。刘玉茹,1933年出生。中学毕业后,她考入沈阳鲁迅艺术学院。1955年,22岁的她毕业,分配到哈尔滨话剧院,成了一名话剧演员。刚刚毕业的刘玉茹有一天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探亲,她的一个姐姐在这里工作。就在离开的路上,正巧碰到《上甘岭》导演之一林彬。

上一篇:三个字的电视剧有哪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