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时间:2023-06-23 17:46:45编辑:奇事君

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X光的发现过程。通过发现X光的过程表明了中心:阐述了做事不但要细心,还要坚持,只有一次次的去探险,才会得到最后的胜利与成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教案

【教学目标】

明确议论性文章中事例的选择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明确议论性文字中事例的选择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难点是尝试根据一个观点来选择恰当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起X光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可是同学们是否知道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2.用简洁的话说说X光是如何被发现的。

3.作者记叙这件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三、再读课文。

1. 作者由伦琴偶然发现X光的事告诉我们善于抓住偶然现象才可能有科学发现。可是作者还在文中提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2. 再读课文。

A.作者通过列举了两个反面事例,告诉读者偶然现象并非人人都能抓住,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B.作者通过列举了许多相仿的事例来告诉人们这种“偶然遭遇”普遍存在,从而使偶然遭遇从伦琴的个别现象上升为科学界的普遍现象。

3. 作者在列举了四个相仿事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说明这样的事情很多。同学们是否可以再补充一件呢?

(1)提供资料库,让学生选择一例,并说说理由。

(2)再次阅读文中第八小节,体会作者选择事例的用意。

(3)小结:作者通过列举各国各个领域中科学家的种种事例使得这些事例更具有代表性,对自己的观点也更具说服力。

四、作业:

寻找与伦琴发现X光相仿的事例,收入资料库。看看是否能找到中国科学家的事例。

资料库

【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一次做完实验之后没有把实验器皿交给助手洗干净存放。假期后,弗莱明发现在实验器皿里长出了一种从未见过的霉菌。弗莱明研究这种霉菌后发现了青霉素。

【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青年时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但亚里士多德曾被柏拉图讽刺为书呆子。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而且越来越大。他们师生间经常发生争吵。他抛弃了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3】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泰勒和赫尔斯在一次观测时,他们接收到一种奇怪的信号。这个可疑的现象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最后终于证明,这是一种新型的还不被人们认识的天体——脉冲星。1974年,这项新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4】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无线电工程师A·彭齐亚斯和R·威尔逊,在为跟踪一颗卫星而校准一具非常灵敏的天线时,发现接收器中存在着某种无法消除的噪声。为宇宙起源是源于一次爆炸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

【5】爱因斯坦出生于一个德国的犹太人家庭。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6】一天,美国化学家卡罗萨斯发现一根玻璃棒的尖端上粘有乳白色的细丝,这是上一次实验时未清洗掉的残渣形成的。被称为\'尼龙\'的人造丝就这样被发明了。

【7】祖冲之(429-500)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他认为当时的历法不够精确,就根据自己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

【8】善于动脑筋的美国工程师霍埃看到家犬的牙齿排列后突发奇想地研制出世界上的第一根拉链。

【9】瑞典化学家艾佛雷德·诺贝尔一次运输炸药时,一个罐子在运输途中破裂,硝化甘油泄漏到硅藻土里,全部被其吸收。诺贝尔发现在硅藻土中的硝化甘油一点也不怕摇晃或冲击。就这样一种既有爆炸力又安全可靠的新炸药——达纳炸药诞生了。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教后记

教院附中 姚 卿

我第一次阅读《“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时,觉得这篇课文很简单。一个故事得出一个道理。事情简简单单,道理显而易见,好像没什么可教的。因为要开课,我努力地思考着:教什么呢?

看了几遍文章后,我找到了一些自己觉得值得一教的地方。从文章本身看,作者是要通过叙述伦琴发现X光的故事告诉读者抓住偶然遭遇的重要性。所以我把理解伦琴的偶然发现X光的必然性作为了自己的教学重点。我决定通过对文章第12小节的重点研读体会“看见”和“发现”的区别。字典上“发现”的注释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根据这一注释我把目光投向了第5小节。伦琴如果不是疯狂地十几天没离开实验室,就不可能有所发现。我觉得自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我又去查找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希望以更多事例的阅读让学生得出成功需要抓住机会后的努力研究探索。

第一次说课后,在大家的帮助下我认识到自己把握的成功靠努力研究探索并非是作者写本文的重点。作者强调的是抓住偶然遭遇而非研究探索。于是,我又一切从头开始。当我在网上查找与文章相关的资料时,一篇题为《X射线的发现》的文章跃入了我的视线。文中详细介绍了伦琴发现X光的经过,特别是他努力探索的那部分写得极为详细。我有点想把比较阅读放到这堂课中。与此同时,我得知教初一的王岚老师也找到了这篇文章,也想用。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我初二的课如何与初一有区分呢?当时的我虽然也思考了这个问题,但并未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在第二次说课时,我只是把添加教学内容作为区分年级定位的解决办法。在课堂中既有对“看见”与“发现”的理解,也有对伦琴抓住偶然的必然性的理解,还有对文中事例列举的作用的理解以及两篇同一事例不同中心的文章比较阅读。

这时,教研员抓住了要点。三个不同年级上同一篇文章,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体现出对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如果说预初解决的是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的话,初一解决的就应该是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的问题,那么在初二就应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初二上半学期虽不需进行议论文的教学,但也可以为之而作准备,明确如何更好地支撑自己的观点。再次阅读这篇文章,我发现如果1-7小节介绍伦琴发现X光的部分再浓缩一点它就是一篇标准的议论文。确实可以渗透议论文的教学。

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三轮备课。怎么让学生明白事例的列举与文章中心的关系呢?文中反面的事例显然是为了说明抓住偶然的重要性,而正面的事例的列举是为了体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通过阅读体悟达成这些对于初二的学生并不很难。而对于选择事例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就有些困难了。于是,我很快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验证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又找来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准备在课堂上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当的放到文章的第8小节里。我终于觉得自己找到了这堂课的钥匙。

可是,一试教问题又出来了。学生无法通过阅读第8小节明白作者为了使材料更有说服力而选择了不同国家不同国籍的科学家事例。所以在选择材料时只能做到选择出能说明作者的观点的事例,而不能从事例的代表性与广泛性上入手。怎么办呢?

经过大家的讨论,终于找到了办法。首先,在阅读第8小节后先明确这些事例与伦琴发现X光是相仿的,都是抓住偶然遭遇后有所发现的事例。在让学生选择事例时,只让学生选择一个。当学生发现除了有些与作者观点无关之外还有很多事例能选时,再引导学生阅读第8小节思考怎么选更好。这样,对于事例选择时如何更有代表性特别是广度上就较为容易体悟了。

在第二次试教时,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对于拉链的发明是否该选仍有疑惑。怎么让学生明白这一事例不应选入呢?再次阅读课文后,我发现了第8小节中写道:在科学研究中本来要寻找某种预期现象,结果出现了完全意外的情况,从而导致了伟大的科学发现——“偶然遭遇”……我欣喜万状,太好了,这下我不怕说不清了。

当我以为万事大吉做好了所有准备后,在正式上课时我仍然遭遇到了意外。一位同学忽然指出文中望远镜的发明与其他事例不同。在课堂上,我一下子迷糊了,只能草草过去。当评课时听了老师们的点评才豁然开朗。对呀!这个事例确实不符合文章第8小节中对偶然遭遇的定位,难怪学生提出异意。要是我能在上课前就看出这一点,在课堂上就不会如此被动了。我很汗颜,备课备了好几周居然还不如在课堂上初次接触文章的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实在是欠缺之极。

在听了大家的评课后,我有了很大的收获。语文教学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使教师困惑的就是教什么?每一次备课,都会因此而苦恼。而解决的途径大多是阅读文本从中找出落点。为了教这篇课文而教,着眼点就是理解这篇课文。所以一般的教学总是从文本出发再回到文本本身。很少会从中总结出能指引学生阅读其他文章的规律性的东西。更不会去思考各年级应该在语文教学上需要落实些什么。所以,每次学校里开课时总会感慨:别的学科研究的是如何教得更好更能让学生接受,如何设计得更合理,如何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而语文课却永远是讨论该教什么。所以,一旦开语文课,就很难看到上教材里的正经课文的。陈老师说要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确实很有道理,但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完成这一命题,首先要明白用教材来干什么,也就是要有一个方向。所以必须先明白初中的语文达标要求与各年级的达标要求是什么。然后才能去“用”教材。而这些要求都是比较大的,如何细化为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堂课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下功夫扎扎实实地一点一点地去做。我觉得,在这次开课的收获里最大的就是明白了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那就是,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清各年级的分段目标,再细化落实到各单元各课上。以前,我也知道上课要先定教学目标,后确定环节。可每一堂课的目标是割裂的,互相没有任何关系。就算有时把某一类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也从未想过要为下一单元或下一学期作准备。在教学中永远是杂乱的无序的,更不可能谈科学的。如果真的能确定分段目标,那么语文教学就能走向科学有序,那么组织教学就不会盲目了。

但尽管如此,我还是有点疑问。就算是我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学校的语文教研组能真的完成这一命题。我们确定的分段目标是否真的正确、科学、可行?就算真的能做到正确、科学、可行,也只是一所学校所为。如果语文教学的正确科学有效只建立在某一语文教师的能力水平或是某所学校的能力上,又如何保证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呢?人们都说素质教育的瓶颈是教师的素养。可是就算所有的教师素养都有所提高,仍然不可避免其差异性。如何缩小这一差异?如何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我总觉得从教师的层面出发,确实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研究教学。可是作为上层教育部门是否应该思考如何给予教师更细致更明确的教学实施目标与手段呢?不知我的这一想法是否正确。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难点

1.……伦琴教授用一张黑纸把一只真空放电管严严实实地包起来,……

这里的“严严实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考点:词语理解、动作描写

分析:“严严实实”可以看出伦琴教授的谨慎,虽然“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但是下文写到X光仍然能够穿透,写出了这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意料之外的现象。

EX:不久,伦琴教授发现了X光,克鲁克斯才恍然大悟。

这里的“恍然大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开门,他吃了一惊:……

为什么要写伦琴教授“吃了一惊”?

考点:动作描写(这个暂不确定)

分析:“吃了一惊”表现了伦琴教授当看到绿色荧光时,极度惊讶和紧张的神情,再次写出了X光的发现是在偶然的条件下发现的

EX:……他再吃一惊,……

为什么又要写伦琴教授“再吃一惊”?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全文阅读

1895年11月8日深夜,在德国沃兹堡大学实验室,伦琴教授用一张黑纸把一只真空放电管严严实实地包起来,然后离开了实验室。那只放电管的形状像一只梨,是英国的克鲁克斯教授研制的,能产生微弱的阴极射线,可以利用它研究带负电的高速电子流。

突然,伦琴教授想起他忘了关闭真空放电管的电源,便又回到了实验室。一开门,他吃了一惊:黑暗中,一条板凳正发射着一束绿色的荧光!他切断电源,荧光消失了;再接通电源,荧光又出现了。他划着一根火柴,发现板凳上有一块硬纸板。“难道是真空放电管中的某种未知的射线射到纸板上引起的吗?”

伦琴教授伸出手掌,在真空放电管前晃了晃,他再吃一惊:离管两米远的一个备用荧光屏上,淡淡的手影中间清晰地显现着他手掌上一节节骨骼的黑影,手动一动,骨影也动一动。

黑暗中,伦琴大声惊叫:“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但他没有被吓跑。他面对着“魔影”疯狂地寻求事实的真相,十几天没离开实验室。

他发现了一种光,“我也不晓得是什么光……无以名之,就叫它X光吧……”他这样给他的老师写信说。

1901年,由于X光的发现,伦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科学史称这种科学的发现为“偶然的遭遇”。这种偶然不胜枚举: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做青蛙试验,却发现了电流;英国科学家柏琴用化学方法合成奎宁,却发明了合成染料苯胺紫;诺贝尔将棉胶倒进硝化甘油,不期然发明了烈性炸药;荷兰磨眼镜片的学徒泼斯在闲玩时摆弄两块镜片,偶然发明了望远镜……在科学研究中本来要寻找某种预期现象,结果出现了完全意外的情况,从而导致了伟大的科学发现——“偶然的遭遇”已经成为科学史上一种重要的哲学现象。

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能抓住这种“偶然的遭遇”。

阴极射线管是克鲁克斯发明的,他也曾发现放在抽屉里保存在暗盒中的胶卷莫明其妙地感光报废了。他找到胶片厂商,指斥其产品低劣。他得到了赔偿,却失去了一次伟大的科学发现。不久,伦琴教授发现了X光,克鲁克斯才恍然大悟。

而且,早在伦琴发现X光的5年前,美国科学家古德斯柏德就在实验室里偶然洗出了一张X射线的透视底片。但他却把这归因于照片的冲洗药水或冲洗技术,便把这一“偶然”弃之于垃圾堆中。

这也就是“看见”和“发现”的区别:你“看见”了,但你没有“发现”;可以使人一朝成功的伟大的“偶然”,就在你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溜走了。

叔本华说:“你看那偶然性,谬误是它的兄弟,愚蠢是它的婶娘,怨恨是它的祖母,而它却统治着这个世界。”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上一篇:自立作文

下一篇:加油词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