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主演的所有电视剧有哪些
海清主演的电视剧有《蜗居》《小别离》《双面胶》《小欢喜》《安家》《在一起》《二炮手》《抹布女也有春天》《甜蜜》《大浪淘沙》《黎明之前》《落地请离开手机》《王贵与安娜》《啊摇篮》《鲜花朵朵》《女不强大天不容》《梅花档案第一部》《心居》《张卫国的夏天》等。1、《小别离》 《小别离》改编自作家鲁引弓同名小说,主要围绕中国式亲子关系、中考升学、留学生热潮等热议话题,讲述了以方家、张家、金家为主的三个不同家庭面对孩子升学、留学,以及青春期叛等各种压力时所做出的抉择的故事。 2、《小欢喜》 《小欢喜》和《小别离》是同一个系列,它同样是由鲁引弓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同样涉及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围绕高考、学区房、补习班、中年失业等热议话题,讲述以方家、季家、乔家三个家庭为主的陪同孩子备战高考的辛酸史。3、《心居》 《心居》改编自滕肖澜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外地媳妇冯晓琴(海清饰)嫁到上海后,与顾家众人尤其是和大姑姐顾清俞(童谣饰)之间发生了各种矛盾,丈夫顾磊的离世让冯晓琴与顾家人的矛盾激化。为了儿子,她在生活的泥沼中不断挣扎,奋力前行,最终与顾家人和解的故事。 4、《大浪淘沙》《大浪淘沙》是由嘉娜·沙哈提、林小鑫执导,保剑锋、成泰燊领衔主演,海清特别出演,王文娜、孙立石、杜子名主演,陈若轩、孟子义、王志飞特邀出演的革命历史剧。该剧以二十一世纪审美的方式,借助青年陈启航视角回望历史,讲述了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一直到1945年“七大”召开这二十多年间中国共产党以改造中国、救国救民为己任所进行的不屈不挠、坚苦卓绝的奋斗史故事。5、《张卫国的夏天》《张卫国的夏天》是由刘亦闯执导,黄磊、刘奕君、海清、梅婷主演,李林谦联合主演,韩童生、苏小明特别出演的温暖现实生活剧。该剧讲述了知足常乐的中年人张卫国在经历了一系列大喜大悲和鸡飞狗跳之后,卸下伪装,回归本真,直面自己的故事。
电视剧栏目化的形成阶段 举例说明
电视栏目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而兴起的,对于我国而言,应该追溯到1958年中央电视台及一些地方电视台成立后所办的一系列节目,当时的电视栏目采取的是直播的形式,后来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逐步采用录播的形式进行栏目的制作。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逐渐形成了在创办每个栏目时都要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在制作每期节目时都能围绕栏目宗旨进行制作。
一、多样化的探索阶段(1958——1979)
背景:中国电视诞生,对电视创作艺术探索。1958年2月,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正式开播。
美国等《60分钟》世界名牌栏目,明星主持人。
1、 从电视节目向电视栏目发展:
电视节目:狭义——电视传播的最小构成单位;
广义——涵盖了电视传播内容的整体。
电视栏目:由固定主持人、内容主体明确、风格和形式统一、定时定量定期播出的节目单位。
区别:①主持人:栏目,固定并成为外在标志;节目,不固定。
②播出:栏目,定期定时定量;节目,无延续性,播出时间不固定。
③收视对象:栏目,特定服务观众;节目,不固定,内容更广泛。
举例:《电视栏目解析》第6页,1958年——1961年北京电视台试播部分节目表。
2、 从社教节目为主向各类专栏发展:
在电视创办初期,社教类栏目在整体栏目中占多数。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电视节目已经形成了由新闻、文艺(含电视剧)和社会教育节目构成的三大支柱节目。
①新闻栏目:从初期的《电视新闻》和《国际新闻》到1978年的《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办成功,标志着新闻节目成为节目主体,“新闻立台”的观念确立。
②文、体节目:由以演播室直播和实况转播为主开始向专栏发展。
③服务性节目:之初的《实用知识》、《气象预报》等到20世纪70年代末普及服务性栏目。1979年8月开办的《为您服务》专栏引起社会较大反响。
3、 从封闭制作向开放协作发展
二、栏目化的形成阶段(1980——1999)
背景:观众对电视节目播出的准时性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电视节目大量增加,栏目种类齐全,电视大量普及,但是由于电视节目的栏目和播出时间没有固定化,栏目本身的时间长度也没有规范化,因此央视率先提出“栏目化”。1984年7月,栏目化播出;1985年,全台栏目化,共80多个专栏。
电视栏目化:把电视节目分成多个专栏的编辑形式和播出方式,即将反映同一内容和同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栏,使它有固定的名称、标志、开始曲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固定的时间播出。
栏目化的标志如下:
1、栏目规范化
主要指编排技术层面,要求做到电视节目定时间、定内容、订栏目,按时播出。
第一,从制定规范的栏目时间表开始。将栏目固定化和长度规范化。
例如,各栏目的时间长度分别定为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和30分钟等不同规格。《梦想中国》45分钟,《康熙来了》节目时长50分钟,《艺术人生》节目时长由原来的30分钟延长至50分钟等。
第二、栏目规范化实现的关键在于节目编排。
栏目编排,是指决定具体的各种节目条数、播送时间、播送顺序和播送内容的结构等。
例:2006年9月2日的央视第一频道节目单:
19点《新闻联播》,然后天气预报,19:38《焦点访谈》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编排样式。
1 9:55 电视剧:海之门24/45
20:47 电视剧:海之门25/45
21:40 轻松十分:2006-63
22:00 晚间新闻
22:39 同一首歌(精华版):2006-33
23:32 电视剧:羊城
00:29 电视剧:羊城风暴11/18
01:21 见证:2006-21
01:55 讲述:2006-246
02:18 探索·发现:2006-198
02:48 开心辞典:2006-29
03:33 见证:2006-215
04:00 讲述:2006-245
04:28 见证:2006
2、栏目类型化
栏目类型化,是指电视节目按照不同的内容类别进行系统的编排的一种状况。
电视栏目化就是要将丰富庞杂的传播内容,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将其归类制作管理。
按照类型划分电视栏目:新闻性、教育性、文艺性、服务性和教学性节目。
收视对象:各种定向性节目。《半边天》妇女类节目;《夕阳红》老年类栏目。
3、栏目个性化
背景:电视的栏目化特征日渐突出,并且出现了频道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栏目的类型不断扩展:新闻评论类、经济类、专题纪实类、体育类、娱乐类、音乐类以及综合杂志类等等,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随着各省级电视台节目上卫星,频道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纵观几年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栏目个性化”是电视节目生存的根本。尤其是第四媒体--网络对传统媒介形成强烈的冲击,这样的要求就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如何能让观众在自己的栏目上停留更久,只有求新求变。这一切归根到底都在于栏目的个性化。
电视栏目的个性化体现在栏目整体构思与创意个性化,栏目的主持人、记者个性化,栏目表现形式的个性化。
①电视栏目整体构思与创意必须个性化。
整体创意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栏目设置巧妙,构思另辟蹊径,对栏目整体的创意独树一帜,别出心裁。这就需要花大力气做前期的调查与策划工作。电视界目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栏目的定位要准确”。这里所说的“定位”涵盖了电视栏目的内容以及受众层面的内容。
A、受众定位。电视栏目对受众的定位需要进一步细化。譬如,定位于女性观众的栏目,其中又分为青年女性、中年女性等,女性的阶层又分知识分子型、白领丽人型、普通工人型、农村妇女型等等,而且这些类型还可以细分。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栏目,由于准确地找到了栏目观众的定位,所以成为受女性观众欢迎的栏目。但这样并不意味着栏目一定要博得女性观众的认可,如果有男性观众感兴趣当然更好,这并不影响该栏目的收视率。
B、根据选题范围定位。栏目的选题范围必须明确才能吸引观众。在电视频道分工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准确地界定栏目的选题范围是进行栏目定位最根本的保证。例如,《人与自然》栏目的定位是宣传自然生态的状况、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它的目标观众是所有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人们,并希望能够争取更多观众来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又如《今日说法》栏目,定位于普及法律知识,目标观众是一切想了解具体案例和法律知识的观众。这样的栏目定位都是依据其选题的范围。
C、栏目所涉及时的内容必须引人入胜。例如,《焦点访谈》栏目的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它敢于触及社会问题,贴近观众,节目的风格以现场纪实采访报道为主,真实而生动。由于节目内容吸引观众,所以该栏目拥有稳定而庞大的收视群。
D、除了内容之外,选题的角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问题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如果能够换一角度分析,有时就会发现它其实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一个成功的栏目必有准确的栏目定位,否则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②电视栏目的主持人、记者个性化。
个人在电视媒体中起着语言的作用,是交流和传播信息的重要中介。在世界电视媒体的发展中,这一点已有共识。培养自己的富有个人魅力的名牌主持人、名记者,已是关系到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是提高栏目收视率的保证。西方电视媒体栏目主持人,尤其是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
像美国的电视新闻述评性栏目《60分钟》、《48小时》等,都有自己的名牌主持人。
在电视新闻评论中,主持人、记者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亲和力及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成为新闻评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新闻评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和记者的个性化参与。对主持人和记者应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见解和语言来发表意见,只要不违反党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的利益,允许有展示自己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乎个性的语言的机会。
媒体自身更应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造就独具风格、有鲜明个性的主持人,用他们的个人魅力来塑媒体的形象。
③对于一个电视栏目而言,其表现形式也必须具有独特性。
比如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主持人出镜的方式等等,都应该有相对稳定的样式,从相对稳定的样式中来体现栏目的个性特征。现在各电视台都非常重视对栏目的包装。栏目包装在很大程度上是栏目走向个性化的第一步。
电视栏目的个性化,带动了一批名牌栏目的产生,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都已成为中国的名牌新闻栏目。(前者:新闻评论栏目;后者:杂志型新闻栏目。)总而言之,个性化的栏目就是要为观众提供一个多视角、多见解、多层面的电视节目,使其能够增强媒体的活力,从而体现媒体未来的潜在特质。
三、专业化的发展阶段(2000——)
20世纪末21世纪初,电视已进入以频道专业化作为电视栏目设置与编排基础的时代。
例:央视有16个频道,体育频道、电视剧频道、电影频道、少儿频道、综艺频道、教育频道等;河南电视台有8个频道,有卫星频道、都市频道、经济生活频道、法制频道、电视剧频道、公共频道等。
可以说电视专栏也随之进入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1、频道专业化的栏目设置
频道专业化: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律和电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由于有了针对性,不同的目标观众向细分化方向转变,并对专业频道的定位和栏目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 专业频道与特色栏目
目前我国的专业频道设置大致有:新闻频道、经济频道、都市频道、影视频道、文艺频道、体育频道、科教频道、少儿频道、信息频道、女性频道和法制频道等。
例1:央视第10套节目——科学教育频道,以“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为宗旨,开办了富有科教特色的27个栏目,如《探索发现》、《科学调查》、《百家讲坛》等。
例2: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新闻栏目《都市报道》、《都是快报》,今年都市报道的女记者曹爱文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
河南电视台第六频道“精品博览频道”,综合精品栏目,如《越策越开心》、《娜可不一样》等栏目。
② 专业频道与品牌栏目
品牌:用来识别一个卖主的货物或劳务的名称、名词、符号、象征或设计,或其组合。它是一种质量和信誉的保证,代表这个产品。
电视栏目是电视频道的内核,电视频道的竞争直接体现为各电视节目之间的比拼。频道品牌化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栏目品牌:中央电视台90%以上的广告收入来自只占栏目总数10%左右的名牌栏目;《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晚间新闻》等名牌电视栏目成就了电视湘军……一个电视频道如果没有名牌栏目的支撑,这个电视频道就无法堪负品牌化的重任。数字电视时代更需要精品电视栏目。
品牌栏目决定影响力:中国电视产业90%的节目是亏本的,央视90%的广告收入来源于10%左右的品牌栏目,中国电视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栏目创新势在必行。
据统计,国内有三千多个电视频道,上万个栏目,但能让观众记住的品牌栏目却寥寥无几,电视频道数量的激增与收视人群形成了鲜明对比。2005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上的年度电视节目,均来自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和凤凰卫视。
目前,中央电视台仅栏目化生存的节目就有数百档,各个省市级电视台也有几十档甚至上百档栏目,如此众多节目资源,表面上看非常热闹,但实际上却是各个频道栏目大同小异,雷同现象严重,可供观众选择的并不多,品牌栏目更是屈指可数。
以财经节目为主的央视二套,拳头栏目《经济信息联播》、《经济半小时》的收视率并不高,但影响力很大,广告收入也很多。《对话》这样一档商务高端人士的谈话类节目,它的收视率在频道内的排名肯定不是最高,而这个节目的投入产出比却达1:4,是全频道最高的,央视二套的广告收入在央视总的广告收入中仅次于一套。
2005年,央视经济频道举办“我喜爱的中国品牌”评选活动时,充分整合全频道力量,《经济信息联播》诉说“品牌故事”,《中国财经报道》透视“品牌现象”,《对话》则开辟“品牌谈”等,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③专业频道与系列栏目
专业频道以整个频道为单位进行定位划分,只有按照各自的专业定位向纵深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专业频道的功能作用。
例: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的晚间栏目面向青年学生,组织播出系列栏目《青春无限》、《青春攻略》、《青春榜样》、《青春实验室》等。
例:北京电视台第七套节目,生活频道,围绕百姓生活,《生活全天候之专家门诊》、《生活全天候之健康生活》、《生活全天候之北京精品生活》、《生活全天候之北京社区生活》等。这些富有的栏目设计,使北京生活专业频道在电视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2、制作专业化的节目趋向
制作需要专业化,就需要让一部分节目源通过市场解决,而“制播分离”是行之有效的最佳方式。在我国电视界,早已在影视剧和体育节目中实行了市场化运作。
制播分离:将节目制作的职能从电视播出机构内剥离出去,成立专门的制作公司,电视台主要负责节目的评估、收购和编排播出,它与独立的节目制作公司是一种买卖关系。例如电视剧及电影的制作与播出。“制播分离”是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全球信息化时代广播电视媒体竞争与发展的需求。
主要的表现有:
① 国际间的交换与市场购买
例:央视国际新闻的播出,改革开放以来,央视已与19个国家的电视媒体签订了24个电视台合作协定。
② 国内:
第一、社会专业制作公司
例1、赛迪影视制作公司,制作的大型信息科技资讯栏目《环球IT报道》,在全国40余家电视台播出。
例2、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成功制作《娱乐现场》,作为中国第一档以栏目化形式或市场化运作出现的电视娱乐新闻节目,在经济和声誉上取得巨大成功。从1999年播出后,在全国300多家电视台联合播出,资产从10万元上升到上亿元。
第二、国内电视台内部制作节目的购买与交换
例1、湖南经济电视台经过改装的《真情》栏目,从2000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播出。
例2、湖北电视台《往事》谈话栏目被北京有线电视台买断了2001年在北京地区的播放权。
附:
1、传奇传媒人物——王长田(北京光线电视传播有限公司总裁)
王长田先生于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98年10月开始投资创立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后来发展为北京光线电视传播有限公司),现任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董事长、总策划,光线时代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光线电视传播有限公司总裁。经过短短四年的发展,光线传播已经成为了我国内地最大的民营电视节目供应商之一,每天的节目制作量达到了4.5小时,客户总额达到了230多家电视台的500台次,覆盖了我国内地的全部地区,收视观众超过了10亿人。
光线传播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民营传媒企业发展的奇迹。从1998年底的白手起家,到目前已经拥有了全国知名的电视节目上十家,例如《娱乐现场》、《海外娱乐现场》、《娱乐人物周刊》、《音乐风云榜》、《体育界》和《音乐早餐》等。经营模式也从单一的电视节目制作发展为融策划、制作、包装、发行、广告和增值业务等产业环节为一体的完整的电视节目工业化流水线,同时开始涉足影视制作发行、商业性演出、演艺经纪、大型宽频网站运营以及大型娱乐杂志等业务领域。与业务规模扩张相伴随的是经营业绩的大幅增长,1999年,光线传播的主营收入总额尚不到100万元,而到了2002年,光线传播的主营收入总额已经达到了1.5亿元。如此惊人的成长速度既证明了我国影音传媒产业内的巨大发展潜力,同时也是王长田先生在文化产业领域内的卓越经营才能的体现。
2、传奇娱乐节目——娱乐真人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成功的分析
海清主演的所有电视剧有哪些
海清主演的电视剧有《小欢喜》《安家》《在一起》《蜗居》《小别离》《二炮手》《抹布女也有春天》《甜蜜》《大浪淘沙》《黎明之前》《落地请离开手机》《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啊摇篮》《鲜花朵朵》《女不强大天不容》《梅花档案第一部》《心居》《张卫国的夏天》。具体介绍以下几部:1、《抹布女也有春天》《抹布女也有春天》是一部由刘进执导,由海清、张译、芦芳生、吕夏等主演的都市生活轻喜剧。该剧讲述的是4S店的汽修师罗小葱(海清饰)为了爱人文艺漫画男吴桐(张译饰)放弃一切,全心全意帮助爱人的事业,待爱人事业成功后,却惨遭其抛弃,成为“抹布女”的浪漫谐趣情感故事。2、《大猫儿追爱记》《大猫儿追爱记》是海润影视、新丽传媒联合出品的职场励志情感剧,由田有良执导,海清、陈思诚领衔主演。该剧讲述了初入职场的几个年轻人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咸,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真爱的故事。3、《小欢喜》《小欢喜》是由汪俊执导,黄磊、海清、陶虹、王砚辉、咏梅领衔主演,沙溢、任重特别出演,周奇、李庚希、郭子凡、刘家祎等主演的都市家庭教育剧。 该剧改编自鲁引弓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方家、季家、乔家,三个家庭在“高三”这一年间面临高考下的悲喜故事。4、《心居》《心居》是由滕华涛执导,海清、童瑶、张颂文领衔主演,冯绍峰特邀主演的都市情感剧。该剧根据滕肖澜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主要展现了以冯晓琴和顾清俞这一对姑嫂为代表的上海市民们,在生活泥沼中孜孜不倦努力的故事。5、《张卫国的夏天》《张卫国的夏天》是由刘亦闯执导,黄磊、刘奕君、海清、梅婷主演,李林谦联合主演,韩童生、苏小明特别出演的温暖现实生活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