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电影主要讲什么内容?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7连官兵为了争取胜利,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军人荣耀的感人故事。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钢铁军人”与美国“钢铁部队”的较量,结果“气多”战胜了“钢多”。连长伍千里、指导员梅生、狙击手平河、炮兵排长“雷公”、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战士伍万里……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志愿军官兵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无畏斗志、胜战智慧、牺牲奉献展示了“最可爱的人”的壮美形象,彰显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书写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英雄传奇。
透过影片,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71年前长津湖之战的残酷与伟大、牺牲与不朽。1950年10月底,长津湖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严寒,白天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参加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大部分是从华东调来的部队。由于紧急入朝,有的官兵连过冬的服装都未换上,大部分官兵穿着华东地区的薄棉服(装1斤半棉花),充饥解渴的是冻成冰疙瘩的土豆和漫山遍野的冰雪。当时,志愿军第9兵团物资供应极其困难,平均下来每个班只有两三床棉被,夜间官兵们只能互相搂抱着取暖,有的人冻得耳朵一碰就掉。而美军不仅有军大衣、鸭绒袋,还有棉帐篷、热火炉、营养丰富的热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志愿军第9兵团全歼美军一个3191人的整建制团——“北极熊团”,打垮了美国王牌陆军第10军,迫使美军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战后,人们才知道,志愿军战士在水门桥旁高地上埋伏的那一夜,温度低至零下54摄氏度,我军由此产生了一个震撼天地的英雄称谓——“冰雕连”。可以说,长津湖战役的胜利,是我军钢铁意志的胜利,是志愿军战斗精神的胜利。正如冻死的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在一首诗中所表达的:“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经此一役,美军惊呼:“他们不再是同一批中国人了!” 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战后评价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上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长津湖》电影简介是什么?
《长津湖》这部电影主要讲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疫故事,所以说这也是让大家特别的感动。有很多的人在看到这部电影之后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大家也都觉得这个故事的背景非常的好。这个电影也都是非常的优秀,而且里面的演员也都特别的敬业。很多人也都非常的喜欢里面的演员,因为演员也是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这部电影也是更好的讲述了抗美援朝的故事,也是讲述了志愿军联队在极度严酷的环境下坚守阵地。《长津湖》这部电影非常的好这部电影也是突破了30亿的票房,大家也都觉得这部电影非常的有观看价值和意义。有很多人也都非常喜欢这样的战争故事,因为这种电影也是能够打动人心。这个电影也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所以说大家也都非常的喜欢这部电影。心疼志愿军战士很多人在看到这部电影之后也都非常的心疼这些志愿军战士,因为这些志愿军战士也是更好的保卫国家。相信大家也都非常的心疼这些志愿军,因为这些志愿军也是在极度严寒的天气下奋勇杀敌。还有很多先烈战士也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这也是让大家非常的难受。很多人可能听到这个故事之后都觉得不敢相信,其实这也是根据真实故事进行改编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有如今幸福的生活,这也都是因为先烈战士的英勇付出。觉得电影情节很感人《长津湖》这部电影也是很好的讲出了这些故事,所以说大家在看完之后也觉得特别的感人。希望每一个人也都能够很好的看待这些先烈战士,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所以大家才能够有如今幸福安康的生活。很多人也都觉得这些先烈战士非常的勇敢,他们也是站在了保卫国家的前线。
《长津湖》是商业片吗?
是。香港影业协会理事长洪祖星受访时表示,市场反应热烈外,香港电影业界亦认为,《长津湖》属商业片上乘之作,所有动作、战争场面,都不输外国大片。他透露,影片在香港放映首日已获得70万票房,是国产片(包括港产)佼佼者,虽然与进口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电影观众要经过一段时间培养。”洪祖星回忆,如今在香港院线“霸屏”的美国大片,40年前,也曾被称为“票房毒药”。票房《长津湖》在内地累计票房已突破56亿元人民币,成为2021年票房全球冠军。在香港上映后,也掀起观影热潮。本地大型电影院如英皇、百老汇旗下影院等多数处于满座、极少余票状态,周末更是一票难求。有市民说,上映前夕已发现预售火爆,心急之下,只抢到上映第四日的票。《长津湖》排片不少,很多人不是怕买不到,而是想快点看。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长津湖》兼具历史教育价值和商业看点,剧情有“泪点”,人物塑造立体,特效逼真用心。主创阵容中,有徐克、林超贤两位香港名导,也有近年颇受香港年轻人欢迎的当红小生易烊千玺,更让影片在香港备受期待。
电影《长津湖》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
电影是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编剧拍摄,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联合国军”稍事调整后兵分两路继续向北进犯,直逼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江界。为遏制其攻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急调第9兵团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第9兵团于1950年11月初入朝后,决心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10余万志愿军翻山越岭,隐蔽接敌。衣着单薄的志愿军昼伏夜行,严密伪装,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千难万险,悄无声息地抵达了预设战场,并通过大范围的穿插迂回包抄,成功将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截为5段,形成了分割围歼的有利态势。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美军包括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攻击这支部队的是志愿军第9兵团,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近15万人。在零下30-40摄氏度的严寒中苦斗20天之后,美军残部在7艘航空母舰的掩护下,利用海路脱离战场,这也意味着“联合国军”全部被逐出朝鲜东北部。由于从东南沿海紧急入朝,未能配备御寒冬装,志愿军第9兵团此役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据当时在27军任营教导员的迟浩田(1988年授上将军衔)称,他是全营唯一没冻伤的。美军陆战一师也冻伤7000余人,冻死数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