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永不消逝的电波》?
我觉得这是非常绝伦的艺术。有电影版珠玉在前,没有经典台词、没有镜头转换,仅靠肢体语言和舞台空间表达复杂的谍战故事,这在舞蹈领域还是空白。舞台上,编剧罗怀臻塑造了9个主要角色,每个角色几乎都是双重身份。先说明一下,我的回答并没有跑题,我在很认真的评价《永不消逝的电波》。既然问我怎么看待的,那我就要把细节为您解析清楚。于是,“舞剧蒙太奇”“倒带式回放”“可移动景片”……一连串突破常规、不拘传统的手法被带到了舞剧里。很多背景交代被移入影画中,26块可移动的景片,在电脑编程的统一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实现不同场景的转换,灯光技术的巧妙运用使得整部舞剧的视觉呈现有了电影的质感。“将艺术创新做到极致。”上海歌舞团首席舞者王佳俊在剧中扮演主人公李侠。他至今记得,排练进入一个半月时,创作瓶颈出现,卡在了人物的情绪构建上。“在隐忍、克制、细腻的‘收’与‘放’之间,找不到‘李侠’身上那个准确的度数了。”王佳俊说。况且,这部作品还要加入“戏剧表演”,这在他近二十年的舞蹈创作经历中并不多见。“时间只记住精品,艺术永追求一流。”在上海歌舞团排练厅的墙上写着这样一行字。主创与演员们一遍遍抠细节,一个动作上重复上千遍。“创作的过程很煎熬,但突然找到了感觉,就脱胎换骨。”韩真说。如果你赞同上述回答,记得点赞哦!
永不消失的电波的电视剧
该剧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量身定做。由滕文骥监制、智磊导演的38集红色经典题材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于8月29日在央视一套开播。该剧由实力派演员赵立新担纲男一号演员,接替孙道临塑造的经典形象出演李侠一角。该剧改编自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了1939年,日本特高课在上海试用无线电定位车,在内奸的配合下,中共上海情报站秘密电台遭到灭顶之灾……
《永不消逝的电波》以谁为原型?
原型是李白。李白,《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1910—1949),湖南省浏阳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四军通信连的一名战士,后任通信连指导员。名词解释:《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由智磊执导,余飞编剧,赵立新、焦俊艳、施京明、阎娜主演的谍战剧,于2010年8月31日在央视一套首播。该剧讲述的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李侠潜伏在日本最高情报机构76号,用高超的间谍手法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故事。一九三九年,日本特高课在上海试用无线电定位车,在内奸的配合下,中共上海情报站秘密电台遭到灭顶之灾。与此同时,延安方面击毙日特组织“紫密班”潜伏人员“毒箭”沈四平并严密封锁消息。社会部首长武岳决定派一位情报领域的生面孔——军委通校的无线电教员李侠——去上海完成甄别内奸的“双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