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剧情需要了解什么?
故事发生在2、30年代的欧洲,一位传奇的酒店大堂经理与他年轻的门生意外卷入家族遗产之争。随着一幅名画的藏与追,经历了爱情、凶杀、越狱以及战争的考验,最终将这些经历和财富留给了一位作家。而该片正是导演向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致敬的作品。导演表示尽管故事跟茨威格的书作没有必然联系,可影片追寻的,正是小说《昨日的世界》里那种独特的东欧氛围,旧欧洲情怀。扩展资料:制作该片的灵感来自于上世纪两位喜剧巨匠比利·怀尔德和恩斯特·刘别谦的电影,尤其是后者的《你逃我也逃》和《街角的商店》(《街角》的故事就发生在布达佩斯),以及鲁宾·马莫利安执导、莫里斯·切瓦力亚主演的《红楼艳史》。在拍摄1960年代的大堂时,天花板上刻意挂了荧光灯,以区别于三十年代的色彩。“三十年代色彩呈暖色调,有许多实际的照明光源与漂亮的天窗。整体上感觉更加的开放。”导演和摄影师罗伯特·约曼还用不同的画面比例拍摄不同的年代。六十年代使用16:9宽荧幕,三十年代用当时盛行的1.37:1的标准比例,八十年代则使用1.85:1学院宽银幕拍摄。比例的转换,带来对三个时代直观的不同感受。在占篇幅最大的三十年代,画面纵横感更强,空间更舒展,人物在其中游刃有余。三个时代,三个叙事人,层层倒叙,头尾相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达佩斯大饭店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
这部电影以轻松的色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了一场悲剧,讽刺了纳粹和战争对人们的破坏。如果把这部电影比作食物,布达佩斯酒店一定是橱柜里精致的蛋糕,值得人们品尝。布达佩斯酒店见证了欧洲传统文明的衰落,这也是茨威格精神寄托的消亡。“在这个野蛮的屠宰场里,确实有一些曾经被称为人性的文明之光,他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的“他”它指的是古斯塔夫和茨威格。茨威格出生在一个富有的犹太中产阶级。他年轻时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带来的先进生活,深深渗透到欧洲优雅文明的社会生活中。他去看音乐会和歌剧。他写诗,出版诗集,游历各国……在如此丰富的欧洲,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然而,20世纪初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欧洲文明逐渐消失,人们忍受着战后物资短缺和通货膨胀。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去,当人们振作起来的时候,纳粹的暴行又升级了。他们甚至烧毁了犹太人的教堂和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