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大全

时间:2023-06-21 22:39:44编辑:奇事君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比较著名的历史典故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中国著名的历史典故大全_经典的历史典故大全50个,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中国历史典故【一】

【1】 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2】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3】范蠡(li),是勾践成霸业的主要谋士,跟随勾践多年,殚精竭虑。相传范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夫差,使其沉于美色,越由此灭吴。勾践成霸业后,尊其为上将军。但范蠡认为:“大名之后,难以久居”,认为越王“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后隐退到陶邑经商,身家巨万,人称为“陶朱公”,被后世商人奉为保护神。

【4】 “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门”不能统一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5】商鞅变法:商鞅(ya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

【6】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被齐国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7】 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

【8】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便“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连横”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9】屈原投江,屈原名平,楚国王室贵族,我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沦亡,抱石自投汨(mi)罗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屈原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10】 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po)负荆请罪。

【11】赵括纸上谈兵: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秦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颇,赵国任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上谈兵,并无实战之能,被秦将白起打败,万赵兵,除名年幼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成为历的一大惨案。

【12】 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子的柄。

【13】信陵君窃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一面与楚合纵(毛遂),一面委托信陵君向魏王求救,魏王被秦国威胁未允,信陵君窃取兵符,假魏王将令出兵救赵,事成后留在赵国未归。

【14】荆轲刺秦王:秦王嬴政执政后,灭韩赵,并攻占燕国,燕国太子丹派勇士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见”,刺杀未果,丢了性命,可他英勇机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

【15】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山东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临洮(tao)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在他死后不久便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了秦朝。

【16】 卫青和霍去病:均为西汉时期抵抗匈奴的将军,“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是霍去病一生的写照,霍去病病逝年仅岁。

【17】 张骞通西域:西汉张骞是历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二次出使西域,对开辟丝绸之路卓有贡献。

【18】司马迁写《史记》: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记》(《史记》),因替大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含垢(gou)地生存,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年出狱后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史记》,历时余年,共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9】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qiang),字昭君,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从此,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余年,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20】王莽改制:汉成帝时大司马,公元年,王莽篡汉位称帝,该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均未成功,公元年,汉宗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

中国历史典故【二】

1、苏妲己,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

人称:一代妖姬。来自一个叫苏的游牧部落。一个三千年后还被中国老百姓记得的女性。据说美得让杀她的侩子手举不起刀,美得鲜花都难以企及,她名字中的“妲”也已表明,妲,美丽也。因为绝世的美,让人们记住了苏妲己。

2、西施,出生诸暨浦阳江东面金鸡山下郑家。

外祖母姓施,住在江的西面苎萝村,西施寄住在外祖母家,幼时常在江边浣纱,至今苎萝山下江边石上,还有王羲之写的“浣纱”两字。天生丽质,为谋复国、忍辱负重,体现了一个女子内再美的高尚情操,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施浣沙有沉鱼之美一说。

3、杨玉环,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人,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

她的美貌绝非一般,美若羞花,有“后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之说,可惜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迫于压力,在马嵬坡赐玉环自缢,一代红颜,香消玉陨。

4、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

王昭君之美倾城倾国,投族举手之间,惊羡四座,流光溢彩,可谓美之绝伦。她之所以名垂青史,不仅是因她的美貌,更多的是她的脱俗气质、不屈不挠的个性。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千古,落雁之美是历史之美,而不是个人之美。

5、貂禅,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

有闭月一说,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靠着非凡的胆量和高智慧的结合,加速了那个时代的结束。空有倾国之貌,命似飘萍无所依。

6、陈圆圆,明清之际常州武进人。

本姓邢,名沅,字畹芬,为苏州名妓,色艺双绝。晚年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当时为称“江南八艳”之一,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为见她起兵造反,足见其美丽绝伦的壮观。

7、花蕊夫人,青城(四川灌县西)人,徐国璋的女儿,貌美如花蕊,故封为“花蕊夫人”。

精通诗词,以才貌兼备而得专宠,被蜀主昶封为慧妃,其妹则升为顺圣淑妃。大小徐妃不但人长得漂亮,还经常吟诗作赋。每游玩一处,都留有诗篇,其中不少为人称道。但她们的诗最着名的是花蕊小徐妃所作、享誉文坛千年的《花蕊夫人宫词》。

8、萧皇后,名绰,小字燕燕。

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历史上风流一时,迷君倾国的红颜不少,象萧皇后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却不多见。足以证明她美丽的程度,绝不是语言可以描述的。

9、卓文君,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

美丽聪明,精弹琴,善诗文,有巴蜀第一美女之称,富有浓厚的古典韵味美。不幸年轻守寡,住在娘家。着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为表达自己对她爱慕之心,所奏的一曲“凤求凰”的故事,也是流传千古。

10、赵飞燕,原名宜生,精通音乐,长安宫人,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她艳若桃李,冷若冰霜,瘦削玲珑。是汉代着名的舞蹈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有“可作掌中舞”之说。故人们称其为“飞燕”,她天赋极高,学得一手好琴艺,舞姿更是出众,一时名满长安。

11、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hai)篡位称帝,即秦二世,在郎中令赵高(有“指鹿为马”典故)的唆使下,变本加厉,继续兴建阿房宫,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兵夫屯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大起义。

12、西楚霸王项羽:陈胜、吴广被害后,反秦声势以南方会稽郡,其首领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侄子项羽,北上进军沿途收编了刘邦、英布、吕臣的反秦武装,并在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扭转了反秦战局。

13、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fan)哙(kuai)赴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项伯、樊哙的养护下得以逃脱。

14、萧何月下追韩信: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做了皇帝后,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后萧何与吕后(刘邦妻)设计将韩信处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5、霸王别姬: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擒获了刘太公和吕雉(zhi),刘邦求和,范增未允,刘邦用反间计离间了范增,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诱救回老小,后采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困在垓(gai)下,项羽爱妻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一代名姬香消玉损。项羽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拔剑自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6、吕氏之乱:吕雉,刘邦结发之妻,其子刘盈即位,吕氏便执掌大权,进入了吕后时代,吕后为人阴险毒辣、残酷无情,残害刘氏家族,欲将刘氏天下改为吕氏天下,其中,将刘邦爱妾戚夫人,砍手足、挖出双目、熏聋耳朵、弄哑喉咙,扔进猪圈,做成“人彘(zhi)”。吕氏执政16年,死后,刘氏势力消灭吕氏家族势力,迎立刘邦之子刘恒为帝,恢复了刘氏家族的统治。但吕氏继承了汉高祖开创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和对外和亲”政策,是历值得肯定的一面。

17、飞将军李广:汉朝猛将,一生抗击匈奴,赢得飞将军美名,后被卫青陷害引剑自刎。有唐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说的就是李广。

18、卫青和霍去病:均为西汉时期抵抗匈奴的将军,“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是霍去病一生的写照,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

19、张骞通西域:西汉张骞是历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二次出使西域,对开辟丝绸之路卓有贡献。

20、司马迁写《史记》: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记》(《史记》),因替大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含垢(gou)地生存,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年出狱后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史记》,历时10余年,共130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1、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qiang),字昭君,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从此,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余年,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22、王莽改制:汉成帝时大司马,公元8年,王莽篡汉位称帝,该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均未成功,公元25年,汉宗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

23、马援老当益壮:东汉大将马援,曾言:“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其以“堆米为山”分析战局也是战争的创举。

24、班超弃笔从戎:班超是中国历第二个大探险家,通军事,有胆气。40岁出使西域,71岁回洛阳,历经31年,招抚了西域鄯(shan)善、于阗(tian)、龟兹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

25、党锢(gu)事件:指东汉汉桓帝时期,以李膺(ying)、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结成朋党,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官宦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迫害,史称:“党锢之祸”,时光荏(ren)苒(ran),党人“杀身以成仁”的气节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26、黄巾军起义:东汉晚期,官宦和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冀(ji)州巨鹿人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举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规定义军以黄巾缠头,故称“黄巾起义”,后被官军镇压,余部作乱了20余年,使得东汉王朝奄奄一息。

27、董卓专权: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以镇压黄巾为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割据一方。凉州军阀董卓以铲除宦官为名进京驻守,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董卓自封相国,独揽大权。骁(xiao)骑校尉曹操,联络冀州袁绍,聚集各州郡人马,选袁绍为盟主,进军洛阳。董卓得知,迁都长安,烧毁洛阳城。

28、袁绍尽灭宦官:东汉末年,宦官当政,大将军何进召前将军董卓进京协助诛灭宦官,反被宦官谋杀,袁绍、袁术引兵入宫,大杀宦官两千多人,宦官张让、段珪(gui)挟帝出逃,后被逼投水自尽。

29、王允巧诛董卓:董卓挟天子专横当道,发展到“董卓不除,国无宁日”的地步,司马王允将义女貂蝉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义父子关系),使之反目,并挑唆吕布将董卓诛杀。(正史中未有貂蝉的记载,只说是吕布与董卓婢妾私通,二人终至反目)

30、挟天子以令诸侯:王允定计诛董卓,执掌朝政,董卓部将郭汜(si)帅大军攻陷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杀,郭汜当政,国舅董承及部将杨奉护汉献帝出逃,被曹操接至许昌为都,曹操自封大将军,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中国著名的历史典故大全

上一篇:关爱留守儿童

下一篇:北京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