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墓

时间:2024-08-26 19:15:02编辑:奇事君

米芾简介

米芾简介   米芾(西元1051——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居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官至礼部员外郎,礼部在唐、宋又称为「海宫舍人」,故世称「米南宫」,本名,四十一岁以后才改名为芾。   米芾的书法,以广泛吸收前人的长处为基础,他曾叙述自己的学习过程说:   余初学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之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笔行漆,而鼎铭妙古也;老焉。其书壁以沉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大不取也。   由此中可知米芾学者书法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他临摹的对象由唐代颜、柳、欧、褚上溯魏晋,更远追先秦咀楚文、石鼓文与鼎铭,其泛览博观、多方取资是前人所罕见的。   米芾精通前人的笔法,因此当时有人嘲笑他是「集古字」。但他在精熟古人笔法后,能扩充运用,成为自己的面目。他曾说:「既老而始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可见其深知古人法度的重要。所以在学古方面,米芾的功力无疑是最深厚的,由唐人而上溯魏晋、更上溯战国,形成他独特的精彩生动,跳跃逸宕的笔法,将其为人的性情与写字时的感受发挥无遗,而每一字的结体都是古人的,每一笔的笔法都是有来历,这也是由复古而变古的一个例证。   米芾,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吴人,祖籍太原。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生平   米芾(读音:mǐ fú ),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汉族,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初名黻,字元章。外号很多: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淮阳外史,又有中岳外史、净名庵主、溪堂、无碍居士,晚年号米老。米芾自称楚国氏之后(远祖为火正祝融、鬻熊),故自题偶作黻(芾)、楚国米黻(芾)、火正后人、鬻熊后人。)   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职武卫将军。其母阎氏,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氏的乳娘。   米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初师当时某位秀才,后是欧阳洵、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又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   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   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米芾书法宋代以来,为后世所景仰,其作书谓“刷字”,意指其作书行笔方法与前人不同。   《宋史》载:“米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徽宗潜立于屏风后闻之,不觉步出纵观。”公元1107年,米芾病逝,享年57岁。


米芾的生平简介,米芾墓在哪?

米芾是宋朝著名的书法大师,担任过礼部员外郎一职。米芾从小就喜欢诗文,而且家庭条件支持下,米芾未成年时,就已经声名在外。后因米芾的母亲是宋神宗乳母,故米芾受福荫正式步入仕途。因为米芾为人清高,不喜欢官场的那一套做法,所以终生都没有坐到过高位。下面就是米芾简介资料,以及米芾墓在哪。 米芾简介资料 1051年,米芾出生在襄阳的一户官宦之家,家境还挺富裕的。米芾七八岁进入学堂,读书习字,十岁的时候,已经可以独自刻写碑文。米芾十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来到汴京伺候英宗高皇后。 1068年,米芾通过恩试(官宦之家受祖辈福荫,另行安排的考试),担任了秘书省校书郎。1070年,在米芾母亲的帮助下,米芾被升任为临桂尉。 1085年,在长沙当了十几年的地方官员后,被调往杭州担任从事一职。米芾四十二岁的时候,去雍丘县担任知府。为官期间,米芾兢兢业业,从不敢有半分懈怠。 1086年的时候,米芾与苏轼在江浙一带相识。因米芾自小就喜欢舞文弄墨,而苏轼也甚是喜欢作诗词,两人虽然差了15岁,倒也成了一对好友。 1092年到1107年,米芾一直在地方上为政,造福了一方百姓。江淮一代、苏杭两地都有着米芾执政时留下的踪迹。1107年,时任知淮阳军的米芾,在襄阳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米芾墓在哪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擅长书法,对于书画一道颇有功底。在画艺上,米芾有着米派开创者之说,与苏武、黄庭坚、蔡襄共称为宋四家。 米芾于1107年死于襄阳,照理说应该埋葬于附近。但米芾墓到底在哪,至今已无法考证。现今流传下来的米芾墓,是当时后人为其造的一处衣冠冢,里面并没有米芾的尸骨。 米芾墓是个半圆形的土包,直径有4米,建造有60阶梯。米芾墓的墓碑上还雕刻着,1978年重修后刻上的字迹,上面写着“宋礼部员外郎米芾元章之墓”。 米芾墓的墓门设有两块雕刻云朵的石柱,上面书写着一副对联,“g土足千秋襄阳文史宜和笔,丛林纳数武来朝郎署米家山”。 现在米芾墓每年都有许多人前来吊唁,这些慕名而来的人都对米芾十分尊敬。


博兴县景点

博兴县景点有打渔张森林公园、麻大湖风景名胜区、龙华寺遗址、博兴兴国寺、博兴县博物馆等。1、打渔张森林公园:位于博兴县境内,地处黄河入海口,因举世闻名的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而得名。2、麻大湖风景名胜区:麻大湖亦名麻大泊、鱼龙湾,俗称官湖。位于博兴县城西南约5公里,地处博兴、桓台两县交界处。 博兴县景点有打渔张森林公园、麻大湖风景名胜区、龙华寺遗址、博兴兴国寺、博兴县博物馆等。 1、打渔张森林公园:位于博兴县境内,距兴国寺25公里,龙华寺10公里,地处黄河入海口,西临205国道,因举世闻名的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而得名。 2、麻大湖风景名胜区:麻大湖亦名麻大泊、鱼龙湾,俗称官湖。位于博兴县城西南约5公里,地处博兴、桓台两县交界处。系孝妇河、朱龙河、郑潢沟、乌河等众水下流汇集而成。 3、博兴兴国寺:兴国寺俗称丈八佛寺,位于博兴县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始建于天平元年(公元534年),自隋唐至清代,屡屡重修。据考证,唐天宝、金天眷、元贞、明成化、万历、崇祯、都重修过。 4、龙华寺遗址:位于山东省博兴县城东北陈户镇南,冯吴、崇德、赵楼三村之间。龙华寺始建于北魏中、晚期。该寺香火极盛。 5、博兴县博物馆:博兴县博物馆位于博城五路,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余件,种类有陶器、瓷器、佛教遗物、石刻、石器、金属器、玉器、文房四宝、印章、古籍字画、钱币、骨角器、化石、民俗等。

博兴县景点

博兴县景点有打渔张森林公园、麻大湖风景名胜区、龙华寺遗址、博兴兴国寺、博兴县博物馆等。
1、打渔张森林公园:位于博兴县境内,距兴国寺25公里,龙华寺10公里,地处黄河入海口,西临205国道,因举世闻名的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而得名。
2、麻大湖风景名胜区:麻大湖亦名麻大泊、鱼龙湾,俗称官湖。位于博兴县城西南约5公里,地处博兴、桓台两县交界处。系孝妇河、朱龙河、郑潢沟、乌河等众水下流汇集而成。
3、博兴兴国寺:兴国寺俗称丈八佛寺,位于博兴县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始建于天平元年(公元534年),自隋唐至清代,屡屡重修。据考证,唐天宝、金天眷、元贞、明成化、万历、崇祯、都重修过。
4、龙华寺遗址:位于山东省博兴县城东北陈户镇南,冯吴、崇德、赵楼三村之间。龙华寺始建于北魏中、晚期。该寺香火极盛。
5、博兴县博物馆:博兴县博物馆位于博城五路,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余件,种类有陶器、瓷器、佛教遗物、石刻、石器、金属器、玉器、文房四宝、印章、古籍字画、钱币、骨角器、化石、民俗等。


上一篇:因为想念

下一篇:中国平安意外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