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时间:2024-08-22 16:52:56编辑:奇事君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越努力学习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越幸运。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仅供参考。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第七章   第一节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三、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为9.8N/Kg。   这个定值用g表示,g= 9.8N/Kg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一)   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八个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1、 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改变   7.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   8.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二)   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 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 B (A 弹簧测力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知识点

  学习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大家快来看看吧。   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第八章《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   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   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八个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1、 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改变   7.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   8.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 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 B (A 弹簧测力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一)   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   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1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2标准大气压=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   5、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6、测量工具: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应用:高压锅。   9、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人做吸气运动   10、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二)   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新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知识点梳理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6、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E⑹原理: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2017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2)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八个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1、 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改变   7.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   8.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 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 B (A 弹簧测力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八年级物理公式详解汇总   一、重力(G):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计算公式: G=mg m为物理的质量; g=9.8N/kg,常取g=10N/k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四、杠杆原理1、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其中F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1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2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五、压强(P):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 F为压力,常用单位牛顿(N);S为受力面积,常用单位米2(m2) 3、单位是:帕斯卡(Pa)   六、液体压强(P): 1、计算公式:p =ρgh   其中ρ为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 g=9.8N/kg;h为深度,常用单位m 2、单位是:帕斯卡(Pa)   七、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计算: F浮 = G排 =ρ液V排g G排 为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常用单位为牛(N);ρ液为物体浸润的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 V排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常用单位cm3 m3 ;g为重力系数,g=9.8N/kg 3、单位:牛(N)   八、功(W): 1、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计算公式: W=FS 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力,常用单位为为牛(N);S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   3、单位:焦耳,1J=1N•m   九、机械效率(η):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计算公式:η= W有用/ W总 W有用为对人们有用的功,即有用功; W总为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即总功。单位都为焦耳(J) 3、单位: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十、功率(P):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P=W/t W为所做的功,单位焦耳(J);t为做功的时间,单位s   3、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换算:1kW=103W 1mW=106 W   (1)理解关键词语   ①表现为理想化模型的用语,如光滑、不计阻力、轻质(杠杆、滑轮)   ②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③有用的功率还是总功率、功率还是效率等   (2)挖掘隐含条件   说到气压是标准大气压,意味着压强是105Pa,水的沸点是100℃   说到不计能量损失,意味着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效率是100%.   1. 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 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 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 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 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 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3)排除干扰因素   (1)物体水平移动时,不会克服重力做功,此时物体的重力就是干扰因素。   (2)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表明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的“上升”、“下降”及“不同的速度”均为干扰因素。   (3)表格类题目中有很多数据,不一定都有用,要快速搜寻有用的数据,排除干扰因素。


上一篇:勤奋的反义词

下一篇:建筑抗震设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