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号月球车的发现有哪些重要意义
玉兔号在月球探测中的科学发现有如下:玉兔号月球探测车在C1陨石坑周边进行了114米的地质实测,取得了丰富而珍贵的月球地质资料。众多科学家根据这些资料工作的成果,发表在了世界顶级科学期刊《科学》(Science)上。由“玉兔”车携带的测月雷达探测到的数据显示,嫦娥三号着陆区表面下至少分为9层结构,这表明在那里曾有多个地质学过程发生,对于探索月球的岩浆演化历史和后期改造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中国嫦娥探月工程实施以来,首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科学成果。玉兔号的技术突破:在此之前,世界上发射并成功运行的月球车有5辆,其中两辆是无人探测月球车,均为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发射的月球车1号和月球车2号,三辆是有人驾驶的月球车,是美国阿波罗15号、阿波罗16号、阿波罗17号的月球车。中国的玉兔号月球车也是无人驾驶月球车,质量约140kg,与苏联的月球车相比是“小个子”,小而精悍,能完成任务就行了,也节约成本。无人月球车难度更大,因为上面有很多仪器,要保证在无人的状态下行驶,仪器能正常工作,有人驾驶的月球车主要作为一个交通工具,扩大航天员在月球上的活动范围,上面基本没有什么仪器,由航天员驾驶行驶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距离上次月球车登月已过去近40年,电子设备、探测仪器都非当年可比,无论是材料、驱动系统的选择还是探测仪器,过去都不可能有,因此中国的月球车比之前的先进是肯定的,尽管某些方面不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但肯定不完全是上世纪70年代的重复。
“玉兔号”是什么样的月球车?
“玉兔号”是中国嫦娥三号探测器上的月球车,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以下是它在月面探测中的一些科学发现:
月表物质组成:玉兔号的月表探测数据表明,月球表面的物质成分与地球上的岩石类似,但其成分分布存在差异,例如玄武岩分布比例较大。
月球地质:玉兔号发现了一些新的地质结构,例如月球表面的一些陨石坑内存在山丘和断崖等地形。
月球环境:玉兔号的月面探测也观测到了月球的磁场、粒子辐射、尘埃环境等,为月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月球内部结构:通过观测月球地震,玉兔号还揭示了月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
这些科学发现对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月球表面和内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码字不易,希望能帮到您! 求采纳...
玉兔号有哪些成就?
首先,玉兔号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玄武岩,并且这一玄武岩单元规模巨大。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获得了月壤12种元素的准确含量。与阿波罗月海盆地的月壤相比,我们发现嫦娥三号着陆处的月壤铁和钛含量较高,而铝含量较低,在成分上表现出了截然不同之处,说明其下的玄武岩是一种新的类型。此外,这里的月壤中富含钾、锆、钇、铌,表明这种玄武岩混入了10-20%的克里普组分。根据玉兔号的探测结果,该玄武岩可能由富含铁和钛的月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然后在上侵过程中受到月壳底部的克里普岩层混杂,最后溢出月表,充填到了雨海盆地。重要的是,雷达探测到这一年轻的玄武岩层的厚度达到195米,这说明直至距今25亿年前,雨海盆地仍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
其次,玉兔号首次利用雷达在月表实测了月壤厚度。借用地震勘探领域的瞬时频谱分析和偏移成像等信号处理技术,我们获得了着陆区的月壤结构和厚度。探月雷达剖面显示,月壤具有分层结构,其顶部分层厚约0.7米,质地均匀,几乎不含石块,而底界有一定的起伏,平均厚度约5米。由于月壤是小行星撞击月表岩石形成,地质年龄越大,月壤厚度也越大。嫦娥三号着陆区的年龄明显小于其他月海区域,但实测的月壤厚度明显大于其他间接方法估算的2-4米,说明整个月球的月壤厚度都可能被低估了。由于氦3和氢等重要资源主要赋存于月壤,这一发现将对这些重要资源储量的估算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玉兔号还在月面对原始产状的月壤就位展开了化学组成和光谱分析,其结果可以作为月球轨道遥感探测数据的校正标准值,提高全月球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的解译精度。轨道遥感能够探测全月球的化学组成分布,但是精度和准确度都较差;而就位测量精度和准确度较高,却仅能探测某个特定地点。在没有就位测量数据的时候,科学家要想评估轨道遥感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那是相当困难的。而玉兔号返回的就位探测数据,相当于为轨道测量数据提供了一个可以对比的标准,因为这个地点同时拥有了就位探测数据和轨道探测数据。通过与就位探测数据进行比对,科学家就可以对轨道探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修正,从而提高精确度和准确度。
玉兔号有哪些重要收获?
首先,玉兔号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玄武岩,并且这一玄武岩单元规模巨大。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获得了月壤12种元素的准确含量。与阿波罗月海盆地的月壤相比,我们发现嫦娥三号着陆处的月壤铁和钛含量较高,而铝含量较低,在成分上表现出了截然不同之处,说明其下的玄武岩是一种新的类型。此外,这里的月壤中富含钾、锆、钇、铌,表明这种玄武岩混入了10-20%的克里普组分。根据玉兔号的探测结果,该玄武岩可能由富含铁和钛的月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然后在上侵过程中受到月壳底部的克里普岩层混杂,最后溢出月表,充填到了雨海盆地。重要的是,雷达探测到这一年轻的玄武岩层的厚度达到195米,这说明直至距今25亿年前,雨海盆地仍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其次,玉兔号首次利用雷达在月表实测了月壤厚度。借用地震勘探领域的瞬时频谱分析和偏移成像等信号处理技术,我们获得了着陆区的月壤结构和厚度。探月雷达剖面显示,月壤具有分层结构,其顶部分层厚约0.7米,质地均匀,几乎不含石块,而底界有一定的起伏,平均厚度约5米。由于月壤是小行星撞击月表岩石形成,地质年龄越大,月壤厚度也越大。嫦娥三号着陆区的年龄明显小于其他月海区域,但实测的月壤厚度明显大于其他间接方法估算的2-4米,说明整个月球的月壤厚度都可能被低估了。由于氦3和氢等重要资源主要赋存于月壤,这一发现将对这些重要资源储量的估算产生较大影响。此外,玉兔号还在月面对原始产状的月壤就位展开了化学组成和光谱分析,其结果可以作为月球轨道遥感探测数据的校正标准值,提高全月球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的解译精度。轨道遥感能够探测全月球的化学组成分布,但是精度和准确度都较差;而就位测量精度和准确度较高,却仅能探测某个特定地点。在没有就位测量数据的时候,科学家要想评估轨道遥感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那是相当困难的。而玉兔号返回的就位探测数据,相当于为轨道测量数据提供了一个可以对比的标准,因为这个地点同时拥有了就位探测数据和轨道探测数据。通过与就位探测数据进行比对,科学家就可以对轨道探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修正,从而提高精确度和准确度。
玉兔号为什么坏了
玉兔号坏了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原因如下:1、玉兔号坏了客观原因是受月面环境的影响,月球车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玉兔号需要经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零下180摄氏度到零上150摄氏度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2、玉兔号坏了主观原因是我国还处于月球探测的摸索阶段。这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对月球环境有认识,但认识不到位,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处理措施不到位。 玉兔号的其他介绍:玉兔号月球车算是中国对于探索月球的第一次尝试,不过应该算是失败的。主要是因为玉兔号在成功登上月球之后发现了一些故障,仅仅坚持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有点损坏了,还一直待在原地没动。玉兔号月球车的重量为140千克,主要接受太阳能资源,在真空强辐射的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同时对于温度的忍受范围也是比较大的。当然它还有一系列的各种探测能力,所以是比较强大的探测仪器。在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的时候,中国正式在南昌发射了玉兔号,在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月兔号正式登上了月球表面。玉兔号首先环绕月球一周并且给月球拍照片。月兔号是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的,当然在月球上面的一天大约等于地球的一个月时间。但是在2014年1月25日凌晨的时候月兔号突然发生故障,虽然说身上的各种科学仪器可以正常运行,但是玉兔号的机体开始瘫痪不能继续移动了。
玉兔号都发现了什么?
首先,玉兔号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玄武岩,并且这一玄武岩单元规模巨大。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获得了月壤12种元素的准确含量。与阿波罗月海盆地的月壤相比,我们发现嫦娥三号着陆处的月壤铁和钛含量较高,而铝含量较低,在成分上表现出了截然不同之处,说明其下的玄武岩是一种新的类型。此外,这里的月壤中富含钾、锆、钇、铌,表明这种玄武岩混入了10-20%的克里普组分。根据玉兔号的探测结果,该玄武岩可能由富含铁和钛的月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然后在上侵过程中受到月壳底部的克里普岩层混杂,最后溢出月表,充填到了雨海盆地。重要的是,雷达探测到这一年轻的玄武岩层的厚度达到195米,这说明直至距今25亿年前,雨海盆地仍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其次,玉兔号首次利用雷达在月表实测了月壤厚度。借用地震勘探领域的瞬时频谱分析和偏移成像等信号处理技术,我们获得了着陆区的月壤结构和厚度。探月雷达剖面显示,月壤具有分层结构,其顶部分层厚约0.7米,质地均匀,几乎不含石块,而底界有一定的起伏,平均厚度约5米。由于月壤是小行星撞击月表岩石形成,地质年龄越大,月壤厚度也越大。嫦娥三号着陆区的年龄明显小于其他月海区域,但实测的月壤厚度明显大于其他间接方法估算的2-4米,说明整个月球的月壤厚度都可能被低估了。由于氦3和氢等重要资源主要赋存于月壤,这一发现将对这些重要资源储量的估算产生较大影响。此外,玉兔号还在月面对原始产状的月壤就位展开了化学组成和光谱分析,其结果可以作为月球轨道遥感探测数据的校正标准值,提高全月球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的解译精度。轨道遥感能够探测全月球的化学组成分布,但是精度和准确度都较差;而就位测量精度和准确度较高,却仅能探测某个特定地点。在没有就位测量数据的时候,科学家要想评估轨道遥感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那是相当困难的。而玉兔号返回的就位探测数据,相当于为轨道测量数据提供了一个可以对比的标准,因为这个地点同时拥有了就位探测数据和轨道探测数据。通过与就位探测数据进行比对,科学家就可以对轨道探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修正,从而提高精确度和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