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b

时间:2024-08-15 23:24:51编辑:奇事君

Redis持久化方式的区别

    重启redis时,我们很少使用RDB来恢复内存状态,因为会丢失大量数据。我们通常使用AOF日志重放,但是重放AOF日志性能相对RDB来说要慢很多,这样在redis实例很大的情况下,启动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redis-4.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一个新的持久化选项——混合持久化。将RDB文件的内容和增量的AOF日志文件存在一起。这里的AOF日志不再是全量的日志,而是自持久化开始到持久化结束的这段时间发生的增量AOF日志,通常这部分AOF日志很小。aof-use-rdb-preamble配置参数控制,yes则表示开启,no表示禁用。




优点:

    1、当进行RDB持久化时,对redis服务处理读写请求的影响非常小,可以让redis保持高性能,因为redis主进程只需要fork一个子进程,让子进程执行磁盘IO操作来进行RDB持久化即可。生成一次RDB文件的过程就是把当前时刻内存中的数据 一次性写入文件 中,而AOF则需要先把当前内存中的小量数据转换为 操作指令,然后把指令写到内存缓存中,然后再刷写入磁盘 。

    2、相对于AOF持久化机制来说,直接基于RDB数据文件来重启和恢复redis的数据会更加快速。AOF,存放的是指令日志,做数据恢复的时候,要回放和执行所有的指令日志,从而恢复内存中的所有数据。而RDB,就是一份数据文件,恢复的时候,直接加载到内存中即可。

缺点:

    1、如果想要在redis故障时,尽可能少的丢失数据,那么RDB没有AOF好。一般来说,RDB数据快照文件,都是每隔5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生成一次,这个时候就得接受一旦redis进程宕机,那么会丢失最近5分钟的数据。这个问题,也是RDB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适合做第一优先的恢复方案,如果你依赖RDB做第一优先恢复方案,会导致数据丢失的比较多。

    2、RDB每次在fork子进程来执行RDB快照数据文件生成的时候,如果数据文件特别大,可能会导致对客户端提供的服务暂停数毫秒,甚至数秒。所以一般不要让生成RDB文件的间隔太长,否则每次生成的RDB文件太大了,对redis本身的性能会有影响。




优点:

    1、AOF可以更好的保护数据不丢失,一般AOF会每隔1秒,通过一个后台线程执行一次fsync操作,最多丢失1秒钟的数据。

    2、AOF日志文件以append-only模式写入,所以没有任何磁盘寻址的开销,写入性能非常高,而且文件不容易破损,即使文件尾部破损,也很容易修复。

    3、AOF日志文件即使过大的时候,出现后台重写操作,也不会影响客户端的读写。因为在rewrite的时候,会对其中的指令进行压缩,会创建出一份需要恢复数据的最小日志出来。

缺点:

    1、对于同一份数据来说,AOF日志文件通常比RDB数据快照文件更大。

    2、AOF的写性能比RDB的写性能低,因为AOF一般会配置成每秒fsync一次日志文件,当然,每秒一次fsync,性能也还是很高的,只不过比起RDB来说性能低,如果要保证一条数据都不丢,也是可以的,AOF的fsync设置成每写入一条数据,fsync一次,但是这样,redis的性能会大大下降。

    3、基于AOF文件做恢复的速度不如基于RDB文件做恢复的速度。




优点:结合了RDB和AOF的优点,使得数据恢复的效率大幅提升

缺点:兼容性不好,redis-4.x新增,虽然最终的文件也是.aof格式的文件,但在4.0之前版本都不识别该aof文件,同时由于前部分是RDB格式,阅读性较差。


redis文件中的dump.rdb文件是怎么生成的

1、使用CRT远程登录装有redis的机器。2、登录redis,执行命令redis-cli -h 127.0.0.1 -p 6379,其中127.0.0.1为redis的ip地址,6379为redis端口号,执行save命令保存数据,该命令将在redis安装目录中创建dump.rdb文件。3、如果忘记了 redis 安装目录,执行config get dir。4、进入redis安装目录,拷贝生成的dump.rdb。5、如果需要恢复数据,拷贝备份文件 dump.rdb到安装目录 。6、启动redis服务端,/etc/init.d/redis_6355 start。

Redis持久化的方式选择与原理

通常Redis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或虚拟内存中,但它提供了数据持久化功能可以把内存中的数据持久化到磁盘。持久化有什么好处呢?比如可以保证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升级服务器也会变得更加方便。 1.RDB 持久化机制 :是对 redis 数据执行周期性的持久化。 这种方式就是将内存中数据以快照的方式写入到二进制文件中,默认的文件名为 dump.rdb。客户端也可以使用save或者bgsave命令通知redis做一次快照持久化。save操作是在主线程中保存快照的,由于redis是用一个主线程来处理所有客户端的请求,这种方式会阻塞所有客户端请求。所以不推荐使用。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快照持久化都是将内存数据完整写入到磁盘一次,并不是增量的只同步增量数据。如果数据量大的话,写操作会比较多,必然会引起大量的磁盘IO操作,可能会严重影响性能。 2.AOF持久化机制 :AOF 机制对每条写入命令作为日志,以 append-only 的模式写入一个日志文件中,在 redis 重启的时候,可以通过回放 AOF 日志中的写入指令来重新构建整个数据集。当然由于操作系统会在内核中缓存write做的修改,所以可能不是立即写到磁盘上。这样的持久化还是有可能会丢失部分修改。不过我们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告诉 redis我们想要通过fsync函数强制操作系统写入到磁盘的时机。 appendonly yes //启用日志追加持久化方式 (1)appendfsync always //收到写命令就立即强制写入磁盘。最慢的,但是保证完全持久化,不推荐使用。 (2)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钟强制写入磁盘一次,在性能和持久化方面做了很好的折中,推荐使用。 (3)appendfsync no //完全依赖操作系统,性能最好,持久化没保证。 通过 RDB 或 AOF,都可以将 redis 内存中的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上面来,然后可以将这些数据备份到别的地方去。 1.RDB方式 优点: 缺点: 2.AOF方式 优点: 缺点: 不要仅仅使用 RDB,因为那样会导致你丢失很多数据;也不要仅仅使用 AOF,因为那样有两个问题:第一,你通过 AOF 做冷备,没有 RDB 做冷备来的恢复速度更快;第二,RDB 每次简单粗暴生成数据快照,更加健壮,可以避免 AOF 这种复杂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的 bug;redis 支持同时开启开启两种持久化方式,我们可以综合使用 AOF 和 RDB 两种持久化机制,用 AOF 来保证数据不丢失,作为数据恢复的第一选择; 用 RDB 来做不同程度的冷备,在 AOF 文件都丢失或损坏不可用的时候,还可以使用 RDB 来进行快速的数据恢复。 出处: https://www.cnblogs.com/bigbaby/p/15879126.html

上一篇:汪峰为什么要上头条

下一篇:通时合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