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还是立冬吃饺子吗
立冬和冬至时都有吃饺子的风俗习惯,主要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也表达了人们对冬天的美好期盼,人们认为饺子的形状和耳朵很像,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受冻了。立冬和冬至都是冬季重要的节气,风俗习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立冬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1月7日-8日,表示自此进入冬季,在我国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还会吃饺子、甘蔗等食物。冬至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23日,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南北方习俗不同,沿海地区会在冬至时祭祖,广东地区会吃烧腊与姜饭,江南地区盛行吃冬至团,北方则有吃饺子的风俗。冬至美食还有哪些1、吃馄饨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2、吃羊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3、汤圆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是冬至吃饺子还是立冬呢
冬至或则立冬都可以吃饺子。中国人吃饺子已经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但冬至吃饺子的人偏多。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