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百科:小纹青斑蝶
动物百科: 小纹青斑蝶小纹青斑蝶介绍:展翅 75 - 95mm,翅面黑褐色具青色条状斑,前翅近基部中央的青色纵斑下有一个斑纹,形态较窄且尖与琉球青斑蝶、淡色小纹青斑蝶斑型不同,翅腹面斑纹与翅面同,为近似种中颜色最深,雄蝶下翅腹面具一块瘤片。本属4种,本种普遍分布于低、中海拔山区,幼虫寄主于布朗藤、欧蔓等萝藦科植物,成虫喜欢访花,为常见的种类。小纹青斑蝶,翅面的斑纹青色或水蓝色。小纹青斑蝶,前翅近前缘有一枚淡青色的钩状斑纹,斑型较细且尖。小纹青斑蝶,辨识特征:1.钩状的斑纹细瘦,2.此处6枚斑纹较细长,3.后翅中室内的V字纹开口处通常不具其他小斑。小纹青斑蝶,翅面密布淡青色的斑点,近后缘的斑点渐小,箭头所指的2枚斑纹末端上下斑不平齐。小纹青斑蝶,雌蝶于幼虫寄主植物的布朗藤叶背产卵。小纹青斑蝶的卵,炮弹状具光泽。小纹青斑蝶幼虫,长圆筒状,中胸及第 8 腹节体背各具一对细肉质突起, 终龄幼虫头顶板具白色环纹,各体节中央有白色环纹,肉质突起黑色具白色纵纹。
动物百科: 小纹青斑蝶
小纹青斑蝶介绍:
展翅 75 - 95mm,翅面黑褐色具青色条状斑,前翅近基部中央的青色纵斑下有一个斑纹,形态较窄且尖与琉球青斑蝶、淡色小纹青斑蝶斑型不同,翅腹面斑纹与翅面同,为近似种中颜色最深,雄蝶下翅腹面具一块瘤片。本属4种,本种普遍分布于低、中海拔山区,幼虫寄主于布朗藤、欧蔓等萝藦科植物,成虫喜欢访花,为常见的种类。
小纹青斑蝶,翅面的斑纹青色或水蓝色。
小纹青斑蝶,前翅近前缘有一枚淡青色的钩状斑纹,斑型较细且尖。
小纹青斑蝶,辨识特征:1.钩状的斑纹细瘦, 2.此处6枚斑纹较细长,3.后翅中室内的V字纹开口处通常不具其他小斑。
小纹青斑蝶,翅面密布淡青色的斑点,近后缘的斑点渐小,箭头所指的2枚斑纹末端上下斑不平齐。
小纹青斑蝶,雌蝶于幼虫寄主植物的布朗藤叶背产卵。
小纹青斑蝶的卵,炮弹状具光泽。
小纹青斑蝶幼虫,长圆筒状,中胸及第 8 腹节体背各具一对细肉质突起, 终龄幼虫头顶板具白色环纹,各体节中央有白色环纹,肉质突起黑色具白色纵纹。
大绢斑蝶详细资料大全
大绢斑蝶 Parantica sita (Kollar,1844)属昆虫纲,鳞翅目,斑蝶科,绢斑蝶属的昆虫。翅展雌性88mm,雄性83mm,体胸部棕褐色,腹部棕红色。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大绢斑蝶 拉丁学名 :Parantica sita (Kollar,1844) 二名法 :Parantica sita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纲 :昆虫纲 目 :鳞翅目 科 :斑蝶科Danaidae 属 :绢斑蝶属Parantica 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迁移事件, 形态特征 翅展:85~150mm。形态体胸部棕褐色,腹部棕红色。前翅翅缘及脉纹棕褐色,翅面为白色蜡质半透明的斑纹,基部斑纹大,端部斑纹小。后翅棕红色,基半部为白色蜡质半透明的条状斑。 头及触角黑色;复眼黑褐色,光滑;下睫毛白色;下唇须黑色,有白色斑纹。胸部黑色,中胸背面1条白色间断线纹;足黑色,腿节腹面白色,背面黑色。雄性腹部棕色,腹面横纹白色。雌性腹部背面棕色,腹面白色。前翅正面黑色;外缘及亚缘区各有1列斑点,外缘斑小,成对排列,顶角区斑点消失,亚缘斑大;亚顶区6枚斑纹大小形状不一,前缘3枚和中部1枚瓜子形,中间2枚细条形;基部条纹3条,中室、Cu2室斑纹宽大,2a室斑纹细长;m3及Cu2室基部各有2块斑。反面斑纹同正面,顶部红褐色。后翅正面红褐色;亚外缘斑列成对排列,模糊,亚缘斑列仅上部2—3枚清晰,其余斑纹模糊或缺失;M1、M2、M3、Cu脉上端半部有黑褐色条带;基部有7条斑纹,中室2条基部合并或完全合并,Cu2室2条基部合并;中室端部放射状排列5个斑块,大小、形状不一;雄蝶Cu2室和2a室的亚缘区段块状香鳞斑棕或棕黑色,性斑到达Cu2脉,后翅3a室白色条斑边缘清晰;肩脉两侧各有1个斑纹。反面亚外缘和亚缘各有l列斑、圆点状;雄蝶2A、3A脉在亚缘区段脉纹膨大,覆有白色鳞片。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窄;钩突双耳形,密生长毛;囊突较短;基腹弧窄;阳茎轭片背观V形;抱器近三角形,密生长毛,端下角近直角形突出,骨化强;阳茎管状,微弯曲,长于抱器,端部平截,阳茎口位于端部。 雌性外生殖器:囊导管短;交配囊体袋状;交配囊片大、2交配囊片在中下部相接,表面密布刺突;囊尾长,约与交配囊体等长。 地理分布 分布:中国(辽宁、江苏、湖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海南、香港、台湾),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尼泊尔,越南,寮国,高棉,泰国,缅甸,阿富汗,孟加拉,不丹,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朝鲜,日本。景洪市(允景洪镇、勐养镇、景讷乡、大渡岗乡、嘎洒镇、勐罕镇、勐龙镇)、勐腊县(勐仑镇、勐腊镇、勐满镇、瑶区乡、勐伴镇)、勐海县(勐海镇、曼稿乡、勐阿乡)。 生活习性 从幼虫起即开始以富含生物碱基的植物为食,所以体内积聚有大量毒素。鲜艳的颜色也是为了警告鸟类的警戒色。繁殖卵生,迁徙以150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确认有日速200公里的个体。 栖习于中、低海拔山区。每年9月左右产卵,次年4月左右羽化成虫。幼虫食草为萝藦科植物。飞行能力强,在东南亚、中国南部、台湾北部、琉球群岛、日本之间会进行长途迁徙。 迁移事件 2011年12月31日,大埔环保会在香港深水湾发现由日本和歌山县迁移到来的大绢斑蝶,该蝴蝶共用了83日飞越2500千米的东海,是继君主斑蝶的纪录后,全球第二最远的蝴蝶飞行路线。它们活跃于树林或空旷的地方,爱在草地上滑翔和吸食藿香蓟。 展翅约80 毫米至100 毫米,雄性蝴蝶的后翅有黑色性斑。除七月和八月外,全年可见。
大绢斑蝶的生活习性
从幼虫起即开始以富含生物碱基的植物为食,所以体内积聚有大量毒素。鲜艳的颜色也是为了警告鸟类的警戒色。繁殖卵生,迁徙以150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确认有日速200公里的个体。栖习于中、低海拔山区。每年9月左右产卵,次年4月左右羽化成虫。幼虫食草为萝藦科植物。飞行能力强,在东南亚、中国南部、台湾北部、琉球群岛、日本之间会进行长途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