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常识
1.《皇帝内经》的养生法则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告诉我们上古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非但时时注意顺应天地自然环境的四时阴阳变化,并且在饮食、起居、劳逸上作适当的调适,避免外邪的侵入,注重精神的修养,所以大多身体健康,精神充沛,能活到一定的年龄极限。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还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是中医顺应四时气候养生的主要理论依据,现在中医时兴的“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依据这个道理。
又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提出了一个中医治病的重大原则,即“不治已病治未病”,在疾病尚未形成之时,就应当积极治疗和预防,免得到了病入膏肓,就来不及了。
而预防的方法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注重饮食、精神、劳逸的调养。 因此说,中医的养生理论可以说源远流长。
2.《黄帝内经》里面的养生是怎样的
近年来,伴随着中医体质学研究的不断深人,体质养生也逐渐成为众多养生爱好者追 捧的热点。
然而,在关于体质养生的认识上,人们却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大多 数人看来,体质养生是中医理论新兴的一种养生观念,在古代中医里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 早在《黄帝内经》中便已经有了体质养生,并且在后世不断发展,而现代意义上的体质养 生学只不过是把前人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重新细化分类罢了。 在《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出现“体质”这个名词,但其中有关体质的论述、介绍 和养生方法却已经相当广泛了。
我们翻开《黄帝内经》,无论是从体质的形成、体质的分类, 还是从不同人群体质差异等方面,都能找到相关的论述。比如,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便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映、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人的体质分为了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可以说,这是传统医学对人体体质的最早分类。
3.黄帝内经里是如何解释养生的
您好 您可以咨询王珏老师,国家高级中医养生师(人社部颁证) 办公室养生总动员发起人, 印度瑜伽国际联合会中国区秘书长 王老师生于中医世家,自幼秉承家学渊源;后遍访名师,师从手诊第一人蔡洪光、正脊大师徐子竞、中医自然疗法郝美玉教授等中医学、健康养生名家,研习中医、自然疗法等多种健康养生术;并负笈游学印度三年,拜于国际瑜伽大师希瓦•帕萨德门下,修行印度瑜伽术、灵修术。
王老师将中国传统中医学、道家养生术、印度瑜伽、灵修术等融会贯通,结合现代职场人士工作、生活特点,自创特色《职场巧养生》系列健康养生课程,近三年来授课满意率全部在90%以上。 王老师自2008年专注于健康养生培训以来,已在深圳检验检疫老干部局、中国移动广东省多家地市公司、中国银行多家分行、交通银行多家分行、中海油等上百家机关单位、企业开展健康养生培训课程和讲座,并被招商银行总行、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深圳海关检验检疫局等多家单位聘为常年健康养生顾问,且为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大,等国内知名大学特聘讲师。
周 周 13989871931 QQ:58588541。
4.什么是《黄帝内经》立秋养生经
每年公历的8月7-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 秋。
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 期。农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 按秋训示,谷熟也”。
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 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因此秋季养生, 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同时, 中医认为,立秋到秋分之间,属于“入地户”,气化由阳入 阴,天气渐凉。所以,从立秋起,要开始养阳。
在饮食调养上,益肺气滋肾阴、养肝血润肠燥是秋天饮 食之要。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要吃些温食,少辛 增酸。因为初秋时节,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抵 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有极好的健脾胃的功能。
5.什么是《黄帝内经》处暑养生经
每年公历的8月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 二十四节气的处暑。
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 寒、大寒,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节令到 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温度逐日下降,已不再 暑气逼人,民间谚语也说“立秋处暑天气凉”。
处暑时节,秋燥也逐渐明显,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 干唇焦的燥证。因而,衣服不要加得太多,忌捂,但也不能 过凉。
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调剂周到。 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 肺气的舒畅。
在精神调养上,时至处暑,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 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 处暑 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 常可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这些活动能安神定志。
在饮食调养方面,这个节气肝心少气,肺脏独旺,饮 食上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顺应肺脏的清肃之 性,还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处暑时节运动不宜太过,较小的运动量、避免大量出汗 是这个节气运动的首选原则,以免伤阳气。也可多做广播体 操、打太极拳、散步等。
6.《黄帝内经》关于饮食养生有什么精辟观点
《浐经》特别重视饮食调理,认为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食饮有节”;“全面配 ,五谷为养”等养生观。
这些养生观的内容具体如下:次食有节”是“尽终其夫年”的关键。《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劳作,固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全面配伍,五谷为养。《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饮食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关于饮食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素问•五常政大论》是这样论述的: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不尽,行复如法……谨和五味。
《素问•五脏生成篇》认为,多食成,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疼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成,此五味之所合也。
食物的归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夫五味人胃,各归所喜攻。
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先人脾,辛先人肺,成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
饮食宜忌。《灵枢•五味》指出:五禁。
即肝病禁辛,心病禁成,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成,大豆、豕肉、栗、蕾皆成;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输布。《素问•经脉别论》认为,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黄帝内经》养生知识有哪些?
1、起居有常睡觉、起床要有规律,昼醒夜眠,不要睡眠颠倒,不要熬夜,不要赖床,要养成睡子午觉的习惯。因为熬夜伤津耗气,赖床伤阳气。2、饮食有节《黄帝内经》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饮食的基本原则。意思是说,饮食要有节制,不要过饥过饱,要有规律,吃饭要定时,营养要全面均衡,不要挑食偏食。3、顺应季节四季气候各异,春多风,夏多暑热,秋多燥,冬多寒。四季养生要遵从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原则。肝喜调达恶抑郁,养肝当顺其条达之性,常令心情舒畅;心属火藏神,夏易亢,养心当静,静养神以潜心火。4、“和”即为调和。“术”乃为修生养性之法。“和于术数”是指要掌握养生健体之术。中医养生术种类繁多,按摩、刮痧、拔罐、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气功等,其目的都是通过运行气血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5、情绪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恬淡虚无”是指思想安定,情绪稳定。情绪稳定则气血各安其乡,气血平和则人健康无病,所以人们要调节情绪,保持平和恬静的心态其实就是最好的健身方式。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秘诀
夏三月,使志无怒,使气得泻,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的三个月,我们要振作精神切莫让怒气郁结于心。如此暑气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这是夏季养生的法门。
暑气为夏季的主气,黄帝内经认为暑为阳邪
暑气侵入人体表现为多汗伤津,身倦乏力,懒言气短等。
夏季五行属火对应到五脏,火气通于心
心和小肠组成“心系”也属火,夏天是心火最旺的季节。
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肺
我们的生活起居,一定要顺时而变,特别是要在饮食上有所变化,为了在夏天更好的长,从立夏就开始就要打基础,好好的补一下。
立夏节气15天,补养的重点是固摄肾气,为了预防剩下的炎热耗伤人体正气,要先给它固住。而且心肾相通,护好肾气,心的阳气就足,给夏季养壮(长)提供动力来源。
为什么从立夏到头伏要开始喝“神仙姜枣茶”
说起姜枣茶,仅仅用的生姜大枣,这俩样食材,如果喝对了时间喝对了方法效果就很神奇。
从立夏到三伏的前一天为止,共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5月6日-7月12日共计67天。
经过一冬一夏,人体内容易积聚病气,喝姜枣茶可以宣发肺气,帮助我们把病邪驱赶出去。
排毒·祛湿·祛痘
姜枣茶是用姜来把身体下焦的寒气驱赶出去,用枣来补气血;常喝姜枣茶,对于下巴爱长痘的人调理身体的气血是很有帮助的。特别适合常年在空调办公室的人群。
姜最好用新鲜的姜,不要去皮,一个人的量大概三片姜,六个红枣。
1、帮助身体排毒,促进水分代谢
2、调和消化系统功能
3、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4、预防下巴长痘
5、排寒湿
久煮或久泡40分钟以上,不容易上火。一定趁热喝,上午喝完,过午不食姜。
【禁忌人群】
孕期或内热性体质【上火、喉咙肿痛】糖尿病患者|经期量大|皮肤病发作期|伤口未愈合
枣不宜多吃,吃多容易生湿热。
肠胃不好的孩子可以搭配麦芽糖
母亲节:献给母亲的孝心茶——萱草忘忧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就是萱草
萱草真的是一味解忧药。我们平时吃的黄花菜(金针菜),就是黄花萱草的花。它不仅是煲汤做菜的好食材,也是一味好药:可以解气郁,止疼痛,降血脂,调理更年期症状,令人心气平和,还能预防皮肤松弛,是送妈妈的好礼物。
黄花菜性微凉,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当菜吃的话不能多吃,可以泡茶来饮用。母亲节到了,我们就给妈妈奉上一杯忘忧茶吧。
萱草忘忧茶
原料:干黄花菜25克、蜂蜜2勺。
制作方法:用沸水冲泡,焖制20分钟后,调入蜂蜜,趁热饮用。
功效:滋阴,理气,解郁,止痛,健脑,安五脏,抗衰老。
黄花菜的营养价值:
① 预防老年智力衰退。
② 降血脂,保健心脏。
③ 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预防皮肤衰老。
④ 消炎解毒。
允斌叮嘱
① 哮喘患者忌服。
② 黄花菜只能用晒干的,新鲜的黄花菜不可食用!
小满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60°那一时刻,交小满节气。古人解释“小满”的意思是:“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对农家来说,这意味着夏熟作物的籽实开始灌浆,但还没完全成熟,尚未大满,故称之为小满。
小满节气,天地间充溢着旺盛的阳气,但阳气还没有达到顶点。若是阳气达到顶点,就会由盛而衰,所以此时是刚刚好的。我们通过在春天对脾的滋养,立夏对肾气的固护,身体储备了足够的能量,达到了“小得盈满”的状态,可以快速生长了。
小满时节,吃梅接命
属于健康的碱性食物,可以净化血液、预防癌症。
小满前后,新鲜梅子大量上市,我们可以多买一些,做一瓶青梅酒,或熬制一瓶冰梅酱,保存起来,慢慢地吃一年。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常识
《黄帝内经》是一本医书,那么在《黄帝内经》里面对于夏季养生是怎么说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黄帝内经》的夏季养生小常识,欢迎大家阅读。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小常识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生理特征,此时更应注意机体的调摄和保健,正确把握夏季酷暑时机,注意未病先防、冬病夏治则能达到养生的目的,甚至可以改善某些顽固疾病的病情。 未病先防 关于未病先防,在暑热天气也同样重要。因为夏季闷热潮湿,机体抗病能力相对薄弱。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大致意思是,针对炎热夏季,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精神方面应主动调节情志,避免过怒烦躁,避免情绪抑郁,保持神清气爽。此时在饮食上,要注重健脾益气,少食苦寒,节冷饮,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宜食鱼、蛋、奶、西瓜、黄瓜、冬瓜、玉米、豌豆等。此外,酸味收敛,可固护体表,防止出汗过多伤气损阳,故可多选用酸味食物,如杨梅、草莓、西红柿、酸梅汤、豆类及其制品;咸味食物则可帮助机体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故应及时补充。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夏日食姜也是“春夏养阳”理论的实际应用。 夏季,人们常常感觉暑热难耐,大汗淋漓,有些人在这个时期长时间地待在空调房间中,这不利于身体健康。有研究指出,如果人体长期生活在空调制造的冷环境里易损伤人体的“卫表之阳”和“肺阳”,则易患夏令感冒、咳嗽、哮喘,如果原本就有此类疾病的人就更易加重这些疾病的冬天发作机会;而夏令过度贪食冷饮冷食,易损伤脾胃之阳,以致诱发胃痛、腹泻。因此,此时养生应当顾护体内肺脾阳气,使之保持旺盛充沛,才能维持夏日健康不病,也才能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所以要注意不宜长期处于低温空调环境,不可过度贪食冰镇冷饮等。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既是一种有效的治病方法,也是养生保健的一种方式。因为只有在夏季抓住有利时机,作最好的治疗,减轻或根治慢性疾病,才能更好地保护正气,保持健康长寿。 冬病夏治是来源于中医理论的一种疗法,冬病就是所谓在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的时候进行治疗,来减少在冬天或者春天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的程度,所以叫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因此我们鼓励大家把握伏天的机会,积极参与到“冬病夏治”的队伍中来,改变往日得了病才去医院的观念,掌握主动权,将疾病制止于未发之时。 之所以要冬病夏治,是因为冬天人体的阳气比较弱,冬季阳气较弱,所以防病、抗病的能力就降低了,如果我们夏天的时候就开始顾忌它,让人体的阳气增强起来,在冬天阳气下降的时候,由于已经顾护了阳气,就可以抵御邪气让人体发病减少。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会发作的疾病。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寒温冷暖的每一次变化其实也都是我们人类所需要的,我们要学会顺应自然界的四季气候的变化,而不要总是妄图去改变它。正确利用四时之变及时调整和“反省”我们自身,有时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