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官职,宁夏西马独立银独立王国为何能存在17年?
这个地区最开始是马兴国以自发移民拓荒的名义建立,一步一步慢慢走过来,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独立王国,才能存在17年之久。只是发展到后来,马兴国野心变大,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满足自身的欲望,才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西马银原来是盐碱地,风沙大,石头多,条件艰苦 。经过不断开发之后,开垦土地才有了好收成,能够吸引一些人安顿下来,其中也有一部分马兴国虚假宣传的原因。后来越来越多的西吉人加入,西马银从提供生产原料的种植基地,转变成可以接收移民的聚集区。 在马兴国缔造西马银的过程中,他看到了移民商机,比种田更加赚钱,于是承包更多的土地,将业务从种地改为卖地。对外虚假宣传西马银移民开发区是西吉县政府成立,鼓动西吉县等地的群众移民到贺兰山农牧场。 2003年马兴国承包荒地的面积扩大到2000余亩,并取得了一份由贺兰山农牧场开具的同意接收移民证明。他凭此申请刻制了西吉马银移民开发区印章,并以开发区名义挂牌对外开展有关业务。从此之后,马兴国的移民事业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也得到当地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有政府背书,让西马银扩张的步伐加速, 不少人都认为马兴国是政府派下来专门搞移民的,马兴国卖地属于政府行为。 在当地人眼中,马兴国是致富带头人,一片荒地在他手上不断开发,从荒无人烟的砂石滩到富裕和谐的新家园,最终变成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移民社区,实现了移民就地就业、增收致富。 只是马兴国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获利,自己创建了一套体系,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而最终落网。
宁夏西马银”独立王国“是怎样建成的?
在宁夏,有一个距离银川不到20公里的“独立王国”,它作为“合法”移民开发区存在了17年之久。2003年马兴国未经批准,自行成立“西吉马银移民开发区”也叫“西马银移民开发区”,这是一个位于银川近郊的“独立王国”。马兴国在有20000亩的土地上进行移民,人数有接近5600人,而在这17年之久,马兴国还获得过所谓的“重量级荣誉”,还有“感动宁夏2015年度人物”、“中国好人”。当地人称“西马银”是马兴国仿照历史地名原西夏国李元浩宫的遗址“西马营”而取的名字。寓意为“西吉人在马兴国的带领下搬到银川。”马兴国是西吉县人,马兴国不识字,但是却很擅长做生意。所以马兴国是靠烧白灰起家赚钱的。马兴国发起的移民经历了很艰难的过程,西马银原来是盐碱地,而且风沙大,石头也多。他们在沙滩挖坑,在上面铺塑料布,就住在沙窝里。因为条件很艰苦,所以最早到西马银开荒的老人大多数都跑回了自己的家中。大概从1997年开始,就有了好的收成,马兴国也稳定了下来。随后,越来越多的西吉人加入了西马银,所以西马银就从刚开始的提供生产原料的种植基地转变为可以接受移民的聚居地,马兴国缔造西马银的过程,本质上是一场“圈地运动”。他后来承包了更多的土地,将种地改为了卖地。后来马兴国承包荒地的面积扩大到了2000多亩,并取得了一份由贺兰山农牧场开具的同意接收移民的凭据,他由此申请刻制了“西马银移民开发区”的印章,并以开发区的名义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自此,马兴国的移民才算是“合法”,并有政府的支持。后来才被查封。
大学生求职常见的求职陷阱有哪些?
凡是交钱的都考虑清楚!——案例分析——案例1:“招而不聘”马上就要从南京大学管理学院毕业的小张最近忙得四脚朝天,在各个招聘会上不断赶场,递出的简 历大概就有300多份。小张也陆续参加了一些面试,不过最终还是没有如愿找到工作。小张说:“很多参加招聘会的公司根本就不打算招人。有些是小企业借机来 做宣传,还有一些就是走个形式而已。我参加了好多场招聘会,经常能在招聘的企业中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每场招聘会都有很多人投递简历,他们怎么可能一直招 不到人呢?”小张的疑问也反映了当前招聘市场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与招聘会主办方会审查企业的招聘资格,但他们也无法确认企业是否真的招人。因此,这些问题还需要求职的大学生们自身多加注意。北京仁能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著名职业咨询师谢伟老师认为,大学生在求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对企业的情况、招聘职位有全面了解,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或去相关服务中心咨询,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免费时费力,无功而返。案例2:“变相收费”小谢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某专业大四的一名学生,他在网站上发现了郑州某电子公司的招聘信息, 在和同学一起投递了简历之后又一起参加了公司的面试。出乎小谢的意料,面试进行得十分轻松愉快,小谢和同学都很快通过了面试。然后,公司的负责人让小谢和 他的同学交200元的服装费。小谢和他的同学商量,觉得钱不是很多,而且工作了之后应该能很快挣回来,于是就交了。交钱之后,公司负责人与小谢他们约好一 周后签订协议。一周之后,小谢和同学来到这家公司所在的写字楼,发现已经是人去楼空。这类打着招聘旗号的收费需要警惕,不能因为有些收费不高就接受了。按照有关规定,招聘单位不 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因此,不管招聘单位是收取服装费、培训费,还是押金,求职者都应该坚定地说“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相收 费”的公司一般来说规模都不大、流动性强,看起来不十分正规;而且,公司进行的面试一般都比较草率,通过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如果遇到这样的公司,求职者 们应该坚决摒弃。案例3:“虚饰岗位”北京城市学院的毕业生小林在大学时的专业是会计学,毕业的时候她去应聘某房地产中介公司的会 计,招聘广告上写明了是招聘会计。经过简单面试后,小林被录取了。但当她去报到时,却被告知,按照公司的规定,所有员工必须在一线锻炼一段时间,熟悉整个 公司的运作流程后方可回到本职岗位。于是小林就被分派到街区做业务员,每天的工作十分繁琐,而且公司迟迟不肯确定何时让小林回到会计工作岗位上。一段时间 之后,小林无法忍受,只好提出辞职。公司以违反合约为由,要求小林支付违约金。小林的经历提醒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一些 招聘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经常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做模糊化处理,玩弄“文字游戏”,用一些听起来职位很高的虚职招聘大学生做业务员。此外,在面试的过 程中以及与招聘单位的具体接触中,求职者也要多加留心,免得上岗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的有出入,使自己陷入困境。专家认为,招聘职位与实际工作内容明显不符的话将构成欺诈,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案例4:偷换“试用期”概念小罗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她四处投递简历,寻找工作的时候接到了一家小型出版社的电 话,该出版社表示,如果小罗可以在出版社实习三个月并且表现得令人满意的话,双方就可以正式签约。小罗想,在求职的高峰时期去实习的话,将错过不少其他求 职机会。而且,如何定义“表现得令人满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于是就没有答应。小罗的同学小夏听说之后,觉得机会难得,于是就联系了这家出版社。在三个月 的实习中,小夏一直在出版社中忙项目、整理资料,十分认真。不过,三个月之后,出版社并没有与小夏签约。后来,小夏听说,出版社只是这段时间的工作比较 多,需要她的帮忙,并没有打算正式签她。针对此案例,谢伟老师告诉同学们,这种口头合约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求职者们一定要当心, 如果因此错过了招聘的黄金时期,接下来再找工作的话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很多单位可能都已经招到人了。此外,《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可以 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如果试用期超过六个月,就是明显的侵权行为。这些,都需要大学生求职者们多加注意。谢伟老师特别提醒求职者,一 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其中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细节。在劳动报酬一栏中,要看清考核、奖励办法;工作内容一栏中, 注意对职位的具体约定;合同期限一栏中,则要注意试用期的期限及相关问题。——概念解析——试用期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 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 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且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的期限中。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 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三方就业协议书不同于劳动合同。三方就业协议书制定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 规定,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而劳动合同是受《劳动法》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的。(文·实习生 马媛媛)■新闻链接求职路上陷阱多自保意识须加强大四女生小雪是个“宅女”,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通过网络应聘找工作,她也开始忙着在各大招 聘网站上投简历。当小雪在某人才招聘网上传了简历后,该网站立刻给她发了封电子邮件让她填写完整的个人信息,并说这样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被好单位录用的机 会。于是她便在网站上输入了自己的资料,包括姓名、电话、地址等。可谁料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小雪经常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称自己是某公司的管人事的,想录用她,但这些单位都是查找不到地址的小公司。更可气的是,小雪的手机上从此多了许多广告短信。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出去了,而此时想更改也来不及了。小雪的遭遇可以说是目前很多人都会面临的烦心事。为了防止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网络骗子利用,对 于求职者来说,首先应选择一家达到一定规模、能够为用户提供全面服务的网站。一般情况下,选择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门户型的招聘网站才是明智之举。除了 相对较为隐私的个人信息应该保密之外,求职者对于自己所投的就业单位事先也要有初步的了解,并且查询他人对于该就业单位的评价,再来综合考虑是否要投简 历。(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