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然灾害类型
广西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台风、水土流失、冷害(霜冻和寒露风)、崩塌、塌陷、风暴潮、冰雹、滑坡、泥石流、虫害和鼠害等。关于广西自然灾害史,广西有关部门编撰了几本资料集,如广西第二图书馆编著的《广西自然灾害史》,广西气象局编著的《广西气候灾害资料集》,广西水资源局编著的《广西旱涝概况》,还有广西通志报编著的《广西各市县历代水旱灾害纪实》等,为研究广西自然灾害提供了丰富可靠的资料。
[create_time]2020-01-18 10:58:01[/create_time]2020-02-02 10:39:1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中地数媒[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8dbb6fd5266d0166fb0c0519b2bd40735fa351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900,h_1200,limit_1/quality,q_85[avatar]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slogan]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intro]1223[view_count]广西会有什么样的自然灾害
广西的自然灾害有:水、旱、蝗;
1、水涝:
平均每两年一次 , 水灾情况非常严重;
2、旱灾:
秋、冬、春季的旱灾同样严重,平均不到三年发生一次;
3、蝗虫:
1850至1856年,广西连续蝗灾,蝗灾范围大,遍及桂中的柳江、黔江、浔江沿岸及桂东南的南流江与北流江之间的盆地一带。
[create_time]2023-03-06 15:10:12[/create_time]2023-03-20 07:10:4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Jeff的科技探索[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8a8e600.nJsRyzc4ss-4LiQV8NzLkw.jpg?time=7107&tieba_portrait_time=7107[avatar]TA获得超过26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9[view_count]
广西下半年雨水如何
答 亲广西下半年的雨水情况通常受到季风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广西下半年的雨水较多,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夏季(6月至8月)是广西的雨季,降雨量较大。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加上季风的影响,使得广西地区经常出现雷阵雨、暴雨等强降水天气。秋季(9月至11月)是广西的转季期,降雨量逐渐减少。尽管如此,仍有可能出现阵雨或短暂的降雨,但整体降雨量相对较少。【摘要】
广西下半年雨水如何【提问】
答 亲广西下半年的雨水情况通常受到季风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广西下半年的雨水较多,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夏季(6月至8月)是广西的雨季,降雨量较大。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加上季风的影响,使得广西地区经常出现雷阵雨、暴雨等强降水天气。秋季(9月至11月)是广西的转季期,降雨量逐渐减少。尽管如此,仍有可能出现阵雨或短暂的降雨,但整体降雨量相对较少。【回答】
[create_time]2023-07-22 05:49:12[/create_time]2023-08-06 05:42:3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百事通霞霞[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4df4b83.3Fj7cDV3LKrsSkTfjBVyjg.jpg?time=105&tieba_portrait_time=105[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view_count]
广西下半年雨水如何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以下是为您查询到的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预计广西2023年后半年(7~9月)全区平均总降雨量500~70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其中桂北偏少1~3成,桂南偏多1~3成。全区平均气温为27~28℃,大部地区偏高0.1~1.0℃。高温日数比常年偏多,有阶段性高温热浪过程。桂北部分地区可能有气象干旱。下半年影响广西的台风为5~6个,较常年偏多。【摘要】
广西下半年雨水如何【提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以下是为您查询到的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预计广西2023年后半年(7~9月)全区平均总降雨量500~70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其中桂北偏少1~3成,桂南偏多1~3成。全区平均气温为27~28℃,大部地区偏高0.1~1.0℃。高温日数比常年偏多,有阶段性高温热浪过程。桂北部分地区可能有气象干旱。下半年影响广西的台风为5~6个,较常年偏多。【回答】
预计2023年广西后半年总降雨量:防城港市东部、钦州和玉林两市南部、北海市大部为800~1600毫米;桂林、柳州、河池、来宾、贺州和梧州六市大部,贵港市东部和百色北部山区为300~500毫米;其余地区为500~8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桂北偏少1~3成,桂南偏多1~3成。桂北部分地区可能有气象干旱。各月降雨趋势预测:7月降雨量大部地区偏多1~3成,桂北部分地区偏少1~3成;8月桂南偏多1~2成,桂北偏少1~3成;9月桂东南偏多1~3成,其余地区偏少1~3成。7月和8月桂南降水过程较频繁,局地发生极端性强降水风险高。【回答】
[create_time]2023-07-22 05:46:16[/create_time]2023-08-06 05:42:3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生活小助手芯芯[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68509f2.UjS3bgLK9A491pw-3Jpw3Q.jpg?time=5155&tieba_portrait_time=5155[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5[view_count]
岩溶平原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以广西黎塘示范区为例
唐建生1,2,夏日元1,2,李兆林1,2,徐远光2,蓝芙宁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 541004)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攻关2002BA901A13;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200310400043;广西科技攻关0133001-1。作者简介:唐建生,男(1957—),瑶族,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溶资源与环境研究。摘要:从水土资源分布调查与资料分析着手,针对岩溶平原干旱区形成的基本因素、水土资源配置特征、岩溶水资源赋存与开发条件,揭示岩溶平原区发育地表、地下双层水文网和岩溶强烈发育的特点,即地下水文网与地表水文网有很高的流域边界和水流方向一致性,平原区夷平化程度较高,水力梯度平缓,以及受地下水排泄基准面的控制,地下岩溶层的厚度较小,但发育的强度高,岩溶空隙的均一性强于峰丛、峰林岩溶区。在新、老构造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网络状的导储水岩溶介质系统。岩溶含水层具有较强的水资源储集和调蓄功能,在旱季,地表水枯竭或断流,地下水位下降5~8m,浅部(20m以内)岩溶含水层储集的水资源量可达300×104m3/km2。抽取地下水,增加1m水位降深,黎塘地下水系统内的岩溶平原区,可以多取水253×104m3,相当于增加2个小(一)型水库。在示范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示范区地表/地下水联合开发、充分开发利用岩溶地下含水层的调蓄功能,采用分散浅井技术规避地质灾害,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利利用率的岩溶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措施。广西桂中地区以裸露和浅覆盖的岩溶平原为特征,主要有峰林平原、孤峰平原和峰林谷地等岩溶类型,岩溶系统表层的岩溶化极强,各类岩溶空隙构成地表物质与能量迅速渗漏转移的复杂介质结构系统。造成地表土层浅薄贫瘠,植物少,土壤结构疏松,涵、保水能力差,调节功能弱,以致处在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降水量充沛(平均降雨量1451mm)的条件下,仍然存在严重的农田用水和人、畜饮水困难,旱灾频繁。据历年资料统计,桂中地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1]。其中最大干旱年(1963年)受旱面积达29.3×104hm2;5年连续大面积干旱年(1988~1992年),平均每年受旱面积21.9×10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8%,旱情对农业生产影响极为严重,为历史罕见,平均每年减收粮食18.34×104t,减收甘蔗55.41×104t,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可见,频繁的旱灾严重制约着本区的经济发展。岩溶平原区地下水分布广,储存量大,调蓄能力强,供水投资少[2]。作者针对岩溶干旱区的综合治理,提出了以岩溶水资源有效利用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切入点,实施地表、地下水联合调配、开发,调整水资源与土地资源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综合治理岩溶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技术途径。采用引水提水、水源调蓄、节水灌溉、土壤改良、高效农业、生态重建等综合治理技术进行典型示范,组织开展了“广西桂中旱片综合治理示范”和“桂中岩溶峰林平原典型水文地质调查与地下水资源示范”等项目。本文将部分示范研究成果进行总结。1 地理、地质环境概况1.1 自然地理、水文黎塘示范区位于广西宾阳县东部(图1),地处东经109°02′~109°18′、北纬23°04′~23°20′之间地带。区内有铁路以黎塘为枢纽,北接柳州,西连南宁,东南通达贵港、湛江。公路交通网纵横交错,柳南高速公路呈南北向穿越本区,南捂高等级公路以东西向经过本区,交通便利。岩溶区分布面积占土地面积的66.86%,地形地貌为岩溶孤峰平原和岩溶丘陵地带。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0℃,7月份气温最高,可达40.0℃,1月份是最冷月,最低气温为0.5℃。黎塘年降水量为1200~20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84mm,年内各月份降水量分布不均,多集中在5~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6%以上。图1 黎塘示范区交通位置区内以新埠江为主干河流,全长25km,属珠江流域红水系红水河流域清水江一级支流的次级河流,平均水力坡度3‰,由北东向西南转向北汇入清江。除主干流外,有细江支流为间歇性河流,枯水年份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断流。主干流河流平水期流量约为4~6m3/s,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示范区地势开阔平坦,基岩地层岩性为泥盆系—石炭系的碳酸盐岩,地下岩溶极为发育。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小于10m,年可利用资源量25.15×104m3/a·km2,主要用于黎塘镇工业和居民生活。区内水利工程老化,且多已废弃,农田用水多为农民自行抽取新埠河水进行灌溉,且多为漫灌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很低。距河道较远的地带则为“望天田”和旱地,干旱缺水问题严重。1.2 地质环境本区岩溶含水层由泥盆系下统郁江组上段至石炭系上统的碳酸盐岩组成,非岩溶区主要分布寒武系至泥盆系下统郁江组下段的碎屑岩,部分地段近地表浅部分布有白垩系碎屑岩,局部分布厚1~10m的第四系。本区地下水主要赋存空间为碳酸盐岩溶洞管道—裂隙介质。该区主要分布灰岩、白云岩,构造裂隙发育,根据岩性、构造、岩溶发育程度及水文地质现象等资料,含水岩组分为富含水层、中等含水层、弱含水层、相对隔水层。富含水层包括马平组灰岩、大塘阶灰岩夹白云岩、融县组下段灰岩、东岗岭中段灰岩夹白云岩;中等含水层为黄龙组灰岩白云岩、融县组上段白云岩、东岗岭上段、下段灰岩白云岩;弱含水层为莲花山组粉砂岩及榴江组上部不纯灰岩夹白云岩;相对隔水层包括榴江组硅质岩、郁江组页岩及那高岭组泥页岩。地下岩溶非常发育,据钻探揭露资料显示,在地下10~88m都有大小不等的溶洞发育,大者达7~17m,为地下水的储存、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本区在构造上位于广西山字型弧顶内侧,属镇龙山复背斜的北翼。地层走向大致是北东东—南西西,向北西倾斜,倾角20°~40°。由于中部凌村—志广F5断层呈北东东—南西西向一组逆断层的影响,地层有缺失和重复现象。伴随着该组断层产生的北北西—南南东向平推断层,使得中部及西部地层沿走向方向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从黎塘镇附近点的统计资料看,高角度(50°以上)的张裂隙及剪切裂隙发育,主要是310°~340°、50°~90°两组裂隙。一般宽0.01~0.15m,长数米,可见深0.1~1m不等,多为岩石碎屑及粘土充填。部分裂隙经地下水长期溶蚀作用后,相互连通成为富水的岩溶通道。受构造、地层控制,东南面是由中下泥盆统碎屑岩系组成的低山丘陵,标高250~650m,沟谷呈扇形向北西、北东发育,季节性有水外流,补给平原区。东部为中泥盆统至石炭系碳酸盐组成的峰林谷地,标高210~320m,基岩裸露,其间有洼地及漏斗发育,是大气降雨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地带。西部、北部为孤峰平原,平原标高90~105m,覆盖层较厚。北部的平原间有一上泥盆统榴江组硅质岩组成的局部隔水层,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阻隔黎塘平原地下水径流区的水力联系,形成了南部林山—白水塘富水段和北部鸦乌—石龙富水段。2 岩溶地下水的蓄积条件2.1 岩溶地下水蓄水建造特征图2 黎塘地区岩溶含水层电测解译密度分布图(据广西水文地质工程队黎塘地区电测资料编绘)黎塘地区处于广西山字形构造前弧,主控构造为新华夏构造体系。随着中-新生带的区域构造演变,形成以NNE或NE向与NWW或NW向的两组构造控制下的碳酸盐岩单斜储水建造。岩溶含水层中溶洞和溶蚀缝隙的发育与两组构造密切相关,溶蚀洞缝的发育方向与构造裂隙展布方向相近。本区岩溶管道或地下河多沿NNE或NE向断裂带或地层接触带发育,形成地下水自北东向南西运移的主径流带,而NWW或NW向溶蚀裂隙则往往成为区域地下水向主径流带汇集的主要途径。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表明,岩溶发育带具有较低的视电阻率,在黎塘地区相对较低的视电阻率地带,除了沿主要断裂带展布外,同时与本区的两组构造裂隙的岩溶化密切相关,在区域上形成网络状格局(图2),由此构成岩溶地下水的蓄积和运移网络体系。在垂向上,地下水储存空间的分布,取决于不同深度的岩溶发育程度,受区域侵蚀基准面的影响,据钻探资料分析,孤峰平原区,基岩埋深一般4~9m,局部裸露[3]。地下岩溶随深度可分为强发育带,发育深度小于20m;较强发育带的深度为20~60m;中等发育带的深度为60~90m;岩溶弱发育带在90m之下。可见,本区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地下60m以内的岩溶含水介质空间。2.2 岩溶水动态观测结果表明,岩溶水系统中自补给区到径流区至汇水排泄区,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变浅,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变小(见下表)。岩溶平原区地形起伏平缓,一般3~5m,即使与水位变幅叠加,该区域的枯季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0m,多在2~6m,降雨后水位变化滞后时间短。丰水期地下水出露地表,形成溶潭、凌或岩溶湖、季节性泉水,为推广浅井灌溉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黎塘新埠江流域岩溶地下水动态观测结果表注:为2004年丰水期至2005年枯水期观测结果。2.3 岩溶含水层的调蓄功能如前所述,岩溶平原区表生带岩溶发育强烈且相对均匀,岩溶管道多呈网络状;中层岩溶带未充填洞穴和管道十分发育,侧向水流通畅。经过长期发育演化,岩溶平原岩溶系统内部结构有序度已达到最佳状态[4]。在本区主要表现为:岩溶水系统的径流排泄区具有孤峰平原特征,岩溶平原面起伏高差小,一般2~6m,接近水平的二维平面;地表和地下水文网的流域面积和水流方向已趋向一致;平原区地层的夷平化程度,与其含水性能和形成地下暗河的性能好坏相对应,强岩溶含水层在地表已基本被夷平,仅遗留极个别孤峰。岩溶储水建造由岩溶化强的溶洞管道—裂隙介质构成,具有较均一的地下水导储网络,宏观上起着汇聚和储存地下水的作用。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岩溶发育具明显垂直分带性(图3),浅层(表生)岩溶带、中层溶洞带和深层溶洞带,其深度界线大致在地面之下20m以内、20~60m和60~90m,在90m以下岩溶发育微弱。①浅层岩溶带(0~20m段)以溶沟、石牙、漏斗为主,溶隙宽大,多与浅部风化裂隙重叠,溶洞管道发育,总岩溶率高,但充填强烈。②中层溶洞带(20~60m段)平均总岩溶率下降,但空洞率增大至4.5%,以充水的溶洞、溶缝为主。洞穴形态的特点之一是串珠状发育,即由较宽阔的洞穴和相对狭窄的喉结相间组成,喉结的瓶颈效应限制着表生带碎屑物质下移,从而形成充填程度较低的中层溶洞带。由于岩溶发育程度相当高,洞穴管道连通性好,侧向水流通畅。③深层溶洞带(60~90m段)对该深度段岩溶研究程度低,洞穴管道主要沿大型近直立的结构面(岩性或构造)发育,管道的孤立性表现渐趋明显,岩溶发育不均一性加强。图3 黎塘地区溶洞发育垂直分带(据广西地质局贵县幅1/20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修改)从钻孔抽水试验可知,含水层释放的水量实际上表示岩溶含水空间充填物质——水、气交换,对于浅埋藏、开放型的含水层岩溶介质空间,当所含水分析出并充气时,它就具有再充水的功能。由上述可知,本区岩溶含水层厚度可达90m,较强岩溶带发育深度达50~60m,而自然条件下的年际水位变幅一般小于10m,可见自然条件下,岩溶含水层以充水为主,含水介质空间的水、气交换只占用了约20%岩溶空间,仍具有很大的调节潜力。根据本区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分析,浅层岩溶带和中层岩溶带平均给水度分别为0.022、0.015。对浅层岩溶带而言,相当于每米厚度有22mm水柱的调蓄能力;20m厚的浅层岩溶带整体调蓄能力相应为440mm(相当于44万m3/km2),相当于当地年平均降雨量(1584mm)的27.8%,表明具有较强的地下水调蓄的能力,水位下降1m,形成的调蓄空间达2.2×104m3/km2。2.4 岩溶地下水资源状况与开发潜力黎塘新埠江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具有边界完整封闭、相对独立的补给、径流、排泄水流循环系统,岩溶含水介质具有溶蚀管道-裂隙特征,岩溶储水建造接受大气降水和系统内非碳酸盐岩地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计算,黎塘新埠江地下水系统的降水资源量为6.50×108m3/a,该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18×108m3/a,水库蓄水量0.062×108m3/a,地下水系统的天然资源量为(1.65~1.68)×108m3/a,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为0.69×108m3/a,探明可采资源量0.44×108m3/a。目前,该区地下水开采,主要用于生活饮用、工业生产及农田灌溉,地下水开采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主要集中在黎塘镇人口、工业密集分布区,开采方式以机井为主,少数挖大口井或直接提取天然岩溶水点的地下水。据调查统计,全区仅以机械抽取(2002年)地下水的开采量达0.082×108m3/a,其中生活饮用水约占47.4%,工业生产用水占32.8%,农田灌溉用水占19.8%;利用民井分散取水方式,用于农村人、畜供水的地下水开采量达0.062×108m3/a,每年地下水开采量共计0.144×108m3/a,占探明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的32.7%。地表水开采量0.73×108m3/a,其中生活和工业用水占21.5%,农业用水占78.5%。由上所述,黎塘新埠江流域地下水系统的降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达6.50×108m3/a,平均年径流量3.18×108m3/a,其中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1.65~1.68)×108m3/a,探明的地下水可采资源量0.44×108m3/a。目前已开采的地表、地下水量为0.908×108m3/a,占平均年径流量的28.55%;已探明地下水资源中还有2/3未利用,可见该区的地表、地下水资源仍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3 岩溶平原区水资源有效利用措施黎塘镇耕地面积5267hm2,其中水田3267hm2,旱地2000hm2。现有水库的总库容803万m3,电灌站总装机容量120万kW,设计总灌溉面积367hm2。由于水库工程老化失修、干渠及配套设施水毁渗漏,没能发挥应有的灌溉效益,致使367hm2保水田变成单造田,有647hm2水田改成旱田。每年缺水量为340万m3。研究区内,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密切,本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开发利用地下水应上下统筹考虑。因此,地表水与地下水合理安排,才能做到有效地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防旱抗旱能力,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5]。3.1 地表、地下水联合开发,强化地下水防旱抗旱功能水系统的物质循环,最重要的是水的循环,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者之间在一定尺度空间下产生水量的交换和运移。地表水与地下水通过岩溶裂隙、管道相互转化,并且随季节而变化。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成为河道的基流;洪水期,地表水通过岩溶管道倒灌,补给地下含水层,使地下水位升高[6]。而岩溶水系统的地下储水介质空间是有限的,降水补给量超过其储集能力时,地下水溢出地表,通过地表径流排出系统。在枯水季节,大气降水急剧减少,区内新埠江地表水均由地下水排泄所补给,上游支流随着地下水位下降河道干枯、断流。这段时间是该区旱情高发季节,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唯一供水水源。在此条件下,开展地表、地下水联合开发,地表水采取泵站提水,地下水则兴建与灌渠或耕地配套的浅井群网,建立水田-旱地复合灌区。在旱象发生时或枯水季节,采用浅井抽取地下水,保障农田和旱作蔬菜、瓜果生产供水。3.2 充分开发利用岩溶地下含水层的调蓄功能岩溶平原区地形平坦,地下水埋深较浅,天然露头较少。地下水分布的基本特征是东北部峰林谷地区地下水埋深较大,多在10~15m。天然露头以溶洞、竖井为主,在和吉一带向峰林平原过渡区,地下水天然露头以溶井、溶潭(凌塘)为主。黎塘一带以孤峰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除见到一些溶潭外,河流两岸可见到岩溶泉、地下河出口,地下水埋藏浅,多在2~8m,地下水的基本运动规律是以峰丛山区为补给区,峰林平原为径流区,孤残峰平原则为溢出带。如前所述,受区域排泄基准面控制,钻孔揭露本岩溶平原区的岩溶含水层厚度可达90m,较强岩溶带发育深度达50~60m,而自然条件下,随季节变化从含水层中排出地下水而形成的调蓄空间只在地面以下的8~10m之内,可见对于整个岩溶含水层来说,含水层的调蓄功能只发挥约20%的作用。根据岩溶含水介质系统调蓄功能分析结果,如果抽取地下水,使得水位多下降1m,形成的调蓄空间达2.2×104m3/km2,本地下水系统内岩溶平原区面积约115km2,地下水开采增加1m的降深,可以多取水253×104m3,相当于增加2个小(一)型水库。而所需补充的水量仅为本区径流资源量的8‰或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3.7%。3.3 科学布井,合理开发浅层岩溶水资源,规避地质灾害风险根据岩溶平原区岩溶发育规律和地下水系统介质结构特征,按照地下含水层的管道-裂隙网络兴建浅井灌溉体系,采用浅井、大口井等开发方式,解决旱片灌溉用水。分散布井,开发浅层地下水,具有规模小、投资省、见效快等特点。同时,可以避免水源区局部形成大降深,地下水位强烈变化,有利于激发地下含水层的调蓄能力和地下水回补,可以避免岩溶塌陷产生所造成的危害。3.4 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利利用率岩溶平原区耕地面积广、人口密度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农业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2/3,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设计标准低,运行时间长,输水渠道年久失修,田间配套斗、支渠不全或破损、渗漏严重,水利有效利用率低,有效灌耕比低于30%[6],平均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仅在40%左右。因此,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在重视兴建新水源工程的同时,加强节流、节水水利工程建设,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提高抗旱能力。主要包括①灌区节水灌溉渠道网络配套工程,健全灌区斗、支渠防渗渠道系统,提高供水利用率,增加有效灌溉面积。②旱地节水灌溉工程,采用喷灌、管灌、滴灌技术,解决甘蔗、蔬菜、果园灌溉。旱地分布区往往是地表水利工程的水尾区,灌溉水源多采取地下水,其供水成本较高。通过旱地种植园区建设,引进高效优质作物品种,采用节水灌溉,提高单井灌溉面积和供水增值率,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③农艺节水技术推广,采用地膜种植技术,解决春、秋季节降水不足,防止强烈蒸发,保水保肥,保障作物生长;引进耐旱新品种,针对本区秋旱频率高、旱象严重的特点,选育或引进成熟早或生长期短、适应性强的优质作物品种,避免旱象影响的同时获得好的生产效益;调整种植结构,改两季水田种植为水旱交替种植,改善秋季耕作需水与供水资源的矛盾,水稻种植安排在雨季,降水资源丰富,引进高产优质品种,保障粮食生产;旱作种植蔬菜、瓜果等生长过程中不需要短时间大量供水的作物,可充分利用地下水含水层的调蓄供水功能,从时间上调整水土资源配置,达到防旱抗旱效果。4 水资源有效利用示范在示范区的核心示范片——吴江村,开展地表、地下水联合开发与浅层地下水含水层调蓄示范。该村处于岩溶平原区,发育季节性地表河溪,河床到地面2.5~3.5m,是本区农田供水的主要水源。据访,一般年份断流2个月左右,枯水年份9月开始流量剧减,11月中旬至次年3月初断流。因此,秋冬农业生产依赖于地下水源供水,岩溶含水层为石炭系下统夹薄层泥灰岩的中厚层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灰岩,富水程度中等,为岩溶管道-裂隙水。地下水埋深0.5~6m。设计开展地表、地下水联合开发,地表水采取泵站提水,地下水则兴建浅井群网,建立水田-旱地复合灌区。该示范片现有人口3370人,有耕地面积354hm2,其中水田137hm2、旱地217hm2,项目实施以来,先后投资320万元,修建一个地表水提水站,配套建设6000m的三面光防渗引水渠道;开挖六处地下水浅水井,修建一个100m3的蓄水池和约27hm2的管灌管网,确保了农田的正常灌溉。实现有效灌溉面积233hm2,从而彻底地改变了该村以往“靠天吃饭”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开发20hm2的经济果林示范基地和167hm2优质蔬菜基地,农业种植形成了水稻、蔬菜、玉米、糖蔗、水果的多元结构。通过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并不断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以特色品种注册了“桥美萝卜”品牌。由于改善水源和灌溉条件,2004年种植白萝卜、胡萝卜200多hm2,平均产量52500kg/hm2,比2001年增产40%,家家建起了“萝卜楼”;玉米平均产量6750kg/hm2,比2001年增产50%。通过水资源有效利用开发示范,使该村委的农业经济发展较快。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2元,比2001年增加682元,年增长率达14%。5 结论岩溶平原区发育地表和地下水网同时并存的双层水文网。因旱期盆地抬升与后期排泄基面下移,岩溶水向下切蚀形成地下河道,与谷地表面地表河网构成双层排泄系统。雨季河水位顶托,盆地地下水位上涨,埋深仅0.5~1m,甚至溢出地面与地表河相连。旱季,地下水回落,地表尚有一定降雨径流,形成间隔5~8m的双层排泄。最枯季节,地表河断流干涸。地下水沿岩溶管道、裂隙运移排泄。该区NE断裂构造和NW向挽近期构造裂隙十分发育及岩溶化也较为强烈,为地下水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受排泄基准面控制水力梯度很小,径流缓慢。地下水埋层浅、回补快、水质优,开发条件优越。近期年开采量不足总量的5%,应加大地表、地下水联合开发力度,充分发挥岩溶含水层的调蓄功能。采用浅井、大口井等开发方式,属微型水利,群众有建设能力,地下水开发具有规模小、投资省、见效快等特点。在干旱区建设供水系统,按照地下含水层的管道-裂隙网络兴建浅井灌溉体系,解决旱片灌溉用水,供水保证率和利用率高。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以奖代补”政策等刺激措施,实行“谁建设、谁拥有、谁管理、谁受益”的优惠政策发动群众兴建,以降低投资风险和管理风险,形成规模化效益。但地下水开发应适度进行,原则上控制在可采资源量的75%,即年开采规模0.52×108m3以内,可大大缓解农业灌溉、中小型企业生产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的矛盾。从该区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看,不宜过分集中开采地下水,避免出现降落漏斗,发生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参考文献[1]金典慧,魏文达,何素萍.广西21世纪初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广西水利水电,2002.(1):4~7[2]朱琰.水与发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26~29[3]徐建华.浅析黎塘镇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J].广西地质,2000,13(2):51~54[4]陈伟海,张之淦.峰林平原区岩溶含水层特征与调蓄功能[J].中国岩溶,1999,18(1):19~27[5]夏日元等.西南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1):81~85[6]光耀华.广西岩溶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1,09(04):418~424
[create_time]2020-01-15 06:32:01[/create_time]2020-01-30 06:16:1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中地数媒[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8dbb6fd5266d0166fb0c0519b2bd40735fa351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900,h_1200,limit_1/quality,q_85[avatar]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slogan]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intro]143[view_count]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地质环境调查进展
1998年,我国地质勘查管理体制重大改革,绝大多数地勘队伍实行属地化管理。为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与矿产勘查工作,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同时启动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调查国土资源状况与评价地质环境是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的核心内容。表6-2列出了历年地质环境调查经费投入情况。表6-2 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1999~2009年地质环境调查经费投入统计表(一)水文地质调查1.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2000~2002年,在以省(区、市)为单元的调查评价工作基础上,完成了全国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查明了自1984年以来全国地下水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时空变化、开采潜力等总体状况,为国家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多年平均为9235亿m3,其中地下淡水天然资源为8837亿m3,地下微咸水天然资源为277亿m3,地下半咸水天然资源为121亿m3;全国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多年平均为3527亿m3。在全国地下水资源中,按面积统计,有63%的地下水资源可供直接饮用,12%为不宜饮用但可作为工农业供水水源,约8%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直接利用,需经专门处理后才能利用。南方地区地下水质量优良,大多地下水可供直接饮用。北方山区及山前平原地区水质较好,中部平原区较差,滨海地区水质最差。各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区,特别是北方丘陵山区部分区域分布着高氟水、高砷水、低碘水和高铁锰水等。2.北方主要平原和盆地水文地质调查以我国北方主要平原和盆地为重点,开展了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工作。主要包括西北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银川平原、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辽河平原,华北的华北平原、山西六大盆地。主要通过1∶25万水文地质调查进一步摸清主要平原和盆地区域地下水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结构,查明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及其变化过程,采用均衡法、数值模拟法等分区评价地下水资源,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在松嫩平原、华北平原、鄂尔多斯盆地、银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6个平原和盆地开展了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全面掌握地下水位、水量、水质动态变化特征,为实施含水层科学管理与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1)鄂尔多斯盆地。建立了全盆地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初步查明了白垩系含水介质的空间分布规律,初步查明了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与地下水赋存条件的关系;同位素技术在鄂尔多斯地下水勘查中应用,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白垩系自流水盆地白于山以北的典型地段建立了潜水入渗与蒸发原位试验场,取得了关键性数据;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对策。查明了全盆地区域地下水资源总量、开采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表6-3)。在地下水资源相对富集的18个地区,具备建立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的地段达161个,占全盆地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总量的38%。表6-3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与开采潜力表资料来源:据西安地质调查中心(2)华北平原。通过对钻孔资料的研究分析,将华北平原第四纪下界统一到世界较为认可的2.58Ma;以沉积物的岩性为基础,将第四系含水岩系自上而下划分为3个含水层组,初步建立了华北地下水三维地质模型。采用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和同位素数据,表明浅层水接受当地降水和灌溉入渗补给,中部平原深层地下水是末次冰期补给,天津一带滨海平原地下水推测为末次冰期间冰阶补给。基本查明了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发展变化特征,在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位下降的同时,开采地下水集中的城市地区出现了规模不等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较为严重的漏斗有石家庄漏斗和宁柏隆漏斗;深层地下水头的大幅度下降,致使华北平原大部分深层地下水头低于海平面,较为严重的漏斗有冀枣衡漏斗、沧州漏斗和德州漏斗。基本查明了华北平原地下水质变化特征,总趋势从氯化物型地下水向硫酸盐型地下水,以至向重碳酸型地下水演化。根据华北平原的地下水资源量(表6-4),提出了华北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进行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功能区划。(3)柴达木盆地。完成1∶2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6.5万Km2,1∶25万遥感解译12万Km2,水文地质钻探1615.46m。根据700多个钻孔资料,初步建立了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模型;初步查明了区内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及其开发现状,基本摸清了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根据地下水的生态和环境功能,将全区地下水划分为山前戈壁带地下水补给-径流功能区、沙砾石带地下水开发利用功能区、冲湖积平原细土带地下水排泄功能区和盆地中心地下-地表咸卤水盐类矿产资源功能区。(4)河西走廊。完成1∶25万水文地质补充调查3.83万Km2,遥感解译面积4.5万Km2;水文地质勘探孔5眼,总进尺1096.39m。系统地整理了河西走廊近50年来的水文地质勘查资料,对第四纪地质、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动态规律及水质、水量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归纳与分析;评价了现状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现状地下水开采总量,确定了走廊平原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建立了疏勒河流域水文地质模型。表6-4 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开采程度表注:①为孔隙水开采量;②包括微咸水。资料来源: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3.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重庆、湖北、广东8个省(区、市),岩溶面积78万Km2。工作重点为以岩溶流域为单元,进行1∶5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掌握岩溶干旱、洪涝和石漠化状况,提出流域内岩溶水开发工程方案,选择典型岩溶水源地进行地下水开发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为解决南方岩溶区干旱缺水、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对策。完成了1∶25万水文地质调查8.91万Km2,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12.32万Km2,水文地质钻探25.5万m。通过调查,查明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潜力,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762.82亿m3/a,岩溶水允许开采量615.70亿m3/a,地下水资源潜力517.38亿m3/a。区内有2863条地下河,已开发利用的地下河138条,占4.82%,地下河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查清了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石漠化面积11.35万Km2,占岩溶区面积的22.7%,年平均增长率为1.86%,岩溶石漠化呈不断恶化的趋势。选择不同类型岩溶区,以流域为单元,开展了1∶5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掌握了岩溶干旱、洪涝、地质灾害状况,制定了流域内岩溶水开发工程方案和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区划。针对不同类型区开发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堵洞蓄水、暗河截流、大泉壅水、钻井、大口井、斜井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4.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我国西南红层地区、黄土高原、西北内陆盆地及山地高原分布着一些严重缺水或季节性缺水地区,还有一些与劣质地下水相关的饮水型地方病区。工作重点为在不同类型缺水区和地方病区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人畜饮用地下水勘查示范,查清地下水分布规律,因地制宜地建立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总结地下水富集模式和勘查开发模式,为类似地区地下水勘查与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包括西北河西走廊、塔里木等内陆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河北太行山区、辽宁西部山区、川渝滇红层地区,松嫩平原、河套平原、大同盆地、银川平原等高砷、高氟地下水区以及四川大骨节病区。1999~2009年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25.82万Km2,1∶5万遥感21.58万Km2,水文地质钻探11.9万m。通过地下水勘查,从宏观上掌握了严重缺水地区和劣质水区(高砷、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和现状,按照黄土高原区、内陆盆地山前平原区、山地高原区、红层盆地区和劣质水区5种缺水类型,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了地下水勘查示范,探索出“划分类型,典型示范;总结经验,编制区划;辐射带动,逐步解决”的工作模式和“调查—示范—区划”的工作方法。在基岩山区,发现并总结出叠瓦状台阶型、棋盘型和隐伏风化壳型等基岩裂隙水富集模式;在内陆干旱盆地等地下咸水、淡水交错分布区,总结出“河流冲淡型”、“古河道型”等淡水体形成与埋藏模式。在西南红层丘陵区,提出了“红层风化壳弱含水层裂隙水资源化”的新认识,开发出“小口径浅井”开采新技术,研制出与之配套的“微型钻机”与成井技术,创造性地建立了“一户一井”“分散供水”新模式。在高砷、高氟地下水分布区,总结出新生代断陷盆地型、第四纪冲洪积平原型、新生代滨海平原型和基岩构造型高砷地下水地质环境类型。5.东部重要经济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2002年完成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项目中表明,全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有2/3城市地下水水质普遍下降,300多个城市由于地下水污染造成供水紧张[13]。为了摸清全国地下水污染状况,评价各区域地下水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启动了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第一阶段主要部署在东部重要经济区,包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区、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计划于2010年完成。(1)珠江三角洲。调查发现区域地下水酸化严重,已成为最大的区域地下水环境问题;三氮污染突出,局部已呈片状分布特征;重金属超标点多,特别在城市周边及工矿企业分布区,铅、砷超标率高;微量有机污染虽超标点不多,但检出点多。调查发现典型点污染严重,有机无机污染并存,且呈现多种微量有机污染物检出和超标的复合污染特征。(2)长江三角洲。基本查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污染源类型和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地下水防污性能分区与评价,区内地下水防污性能总体较好,防污性能较差和极差区主要分布在张家港-常熟-太仓盐铁塘以北沿江地区、杭州西南、余杭西北的岩溶山区及海盐的钱塘江口;地下水无机污染以“三氮”为主,NO3-超标率居首;初步掌握了“癌症村”周边污染源的分布和水土环境中存在的主要污染物;成功地应用地质雷达对苏南地区加油站泄漏和污染状况进行探查。(3)华北平原。根据地下水污染调查结果统计,区域地下水污染呈加重态势:污染指标以三氮(NO3-﹑NO2-﹑NH4+)、(类)重金属(Pb﹑As﹑Cd﹑Cr6+﹑Hg)和痕量有机污染物为主;多为点状污染,分布较广,多集中在城市周边和重化工开发区及影响带范围内;以浅层地下水污染为主,深层地下水亦有多点检出污染物;往往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并存,呈多种指标的复合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整体状况堪忧。(二)环境地质调查1.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完成了全国以省(区、市)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首次系统地对我国所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摸底调查,共调查矿山113149个,调查矿山面积581.9万hm2,基本摸清了我国矿山环境的现状,查明了我国主要的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4]。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不同的区域环境地质背景和不同的矿类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建立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为政府部门今后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基础数据。选择冀东唐山地区煤炭资源开采区、湖南省和胶东半岛矿山分布密集区等典型地区,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实地调查和遥感调查,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动态调查,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动态评估的总体思路、技术方法及评估指标。2.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我国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为了摸清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开展了31个省(区、市)地区级及以上300多个城市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重点以搜集资料、加强资料的二次开发和综合研究为主,在城市重点区域开展1∶5万环境地质简测,查明主要城市地质环境背景和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成因和危害程度。2005~2009年,完成了江西、浙江、四川、云南、黑龙江、甘肃、海南、河南、湖南、吉林、贵州、福建、山西、广西、安徽15个省(区、市)的196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2010年将完成其余省(区、市)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为了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详细的地质环境数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3年选择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南京6个城市先后开展了三维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通过城市地下三维地质结构、工程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集成历史地质数据,建立城市三维可视化地学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目前,6个试点的工作已基本完成,所取得的成果在应急水源勘查、垃圾填埋场选址、新城规划、城市地铁施工、特色农业区划、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3.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重要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人口密集,工程建设集中。为了支持重要经济区的发展,自2000年开始先后启动了东南沿海及重要经济区、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计划于2010年完成。通过1∶25万环境地质调查和重点区1∶5万环境地质调查,了解重要经济区区域地壳稳定性、海岸侵蚀和淤积、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状况、重点港口和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等,为制定该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1)东南沿海及重要经济区。基本查明了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福建沿海平原、海南岛、广西北部湾地区、苏锡常地区等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海岸带地质环境特点、海岸变迁规律,发现东南沿海地区在第四纪时期曾发生8次大规模海岸变迁,海岸侵蚀和淤积具有普遍性、时空的差异性、形式的多样性、类型的多变性及侵蚀趋势加剧等特点。了解了东南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分布范围、成因和动态变化,东南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面积达168Km2。摸清了地下水污染物、土壤重金属和有机农药污染现状、污染特点和成因。通过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表明珠江三角洲软土分布面积为7969Km2,地面沉降超过200mm的面积已达到2万Km2以上。评价了东南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潜力,圈定了24处后备水源地。(2)环渤海湾地区。建立了大连大魏家、秦皇岛枣园、山东莱州湾3条海水入侵监测剖面,在渤海湾淤泥质、泥砂质海岸带建立了25条地质环境监测剖面,建立了大连—秦皇岛海岸带和德州—烟台海岸带地面变形GPS观测墩,形成了环渤海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开展了天津滨海新应急水源勘查,调查评价地下水应急3处,探讨了天津滨海新区地下水开发的新模式。开展了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新区等重点地区海岸带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主动为政府提供服务,为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区提供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安全保障。4.大江大河流域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环境地质调查围绕大江大河治理开发规划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发展规划,开展了大江大河流域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环境地质调查,为水患防治、工程建设、治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地质依据。主要包括黄河中游、长江源区和长江上游、长江中游、怒江流域、内蒙古东部荒漠化地区等。(1)长江中游主要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查明了水患区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深入研究了与水患形成有关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反映了工作区第四纪地质、地貌、新构造运动与构造沉降速率、江湖泥沙淤积、堤基稳定性、环境地质分区等特征。论证评价了人类工程活动对水患形成的利弊影响,从地学角度提出了防洪治水的构想和若干对策建议。(2)北方荒漠化。系统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了工作区有关荒漠化的各类资料,对中国北方荒漠化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全面论述。对中国北方荒漠化的类型、分布范围、等级划分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不同类型荒漠化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其人为影响等因素做了初步分析。初步查明荒漠化分布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提出了中国北方荒漠化防治对策。5.国家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近年来,国家规划兴建了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包括青藏铁路、滇藏铁路等工程。这些工程分布于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不同程度地受各种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活动的影响和威胁。围绕着重大工程安全,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为重点,在第四纪地质和活动断裂调查、地壳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调查,涉及的重大工程主要包括:青藏铁路工程、滇藏铁路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三峡引水工程等,为这些工程的规划、选线、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地质环境资料和科学依据。(三)地质灾害调查1.全国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我国山区丘陵区地质环境脆弱,易于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999~2008年开展完成了1640个山区丘陵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调查面积650万Km2。调查工作以县(市)为单元开展,通过1∶10万地质灾害调查,在各调查县(市)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重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建立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编制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共调查并确定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多万处,针对查出的重要隐患点,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制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了防灾预案,提出了县(市)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建议。基本查明了全国山区丘陵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分布规律、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为地方政府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主动防范地质灾害提供了重要依据。2.重点地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选择黄土高原区、秦巴山区、川滇山地区、湘鄂桂山地区、新疆伊犁谷地地质灾害高发区开展1∶5万为主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以县(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测绘,查明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分布、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到2010年底将完成127个县(市)调查任务,覆盖面积39.4万Km2。3.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为推进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选取了不同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开展监测预警示范,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长期跟踪其动态变化,地质灾害预警能力明显提升。主要包括:兰州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延安宝塔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雅安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华蓥山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北京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示范、闽东南地区台风暴雨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哀牢山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江西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区监测预警示范等。4.重点地区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长三角、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监测水平不断提升,为区域地面沉降防治提供了基础依据。长三角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初步建成了覆盖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集各种监测技术于一体、优势互补的地面沉降监测网,基本实现了对地面沉降点、面和动态变化的立体监控;初步查明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评估了地面沉降、地裂缝造成的经济损失;建立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孔隙承压水三维地下水流模型,以地面沉降为约束因素,确定了不同地质结构区地下水的临界水位;基本查明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地面沉降的成因,松散沉积层地质结构是区域地面沉降重要的内在因素,地下水开采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大规模城市建设是上海中心城区地面沉降的重要影响因素;首次建立了上海、江苏苏锡常地区地下水流与地面沉降的耦合模型,真实刻画了地面沉降过程中各地质参数的变化,提高了地面沉降的预警预报水平,也使我国地面沉降的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区域地面沉降风险管理区划研究为政府实施区域地面沉降防控管理以及减灾防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create_time]2020-01-14 11:59:31[/create_time]2020-01-29 11:55:3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中地数媒[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8dbb6fd5266d0166fb0c0519b2bd40735fa351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900,h_1200,limit_1/quality,q_85[avatar]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slogan]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intro]86[view_count]干旱的历年旱情
根据中国民政部提供的历史文献,1000年来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干旱事件有14例,其中出现于宋、元、明、清等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分别是:公元989~991年(北宋);1209~1211(南宋);1370~1372年(元朝);1483~1485年(明朝);1585~1590(明朝);1637~1643年(明朝);1784~1787年(清朝)和1875~1877年(清朝)。这14个干旱事例中,以1637~1643年的干旱事件持续时间最长;1585~1590年干旱地域最广,且地域分布变化最大,前期北旱南涝转变为后期的北涝南旱;1877年为北方大旱的典型;1785年则为江淮、长江中下游干旱之典型;而公元989年为中原地区干旱之典型。以下分述之:公元989年中原地区干旱之典型,该年开封的年降水量推算为191毫米,为最近的50年所未见;公元990年的年降水量为357毫米。旱区中心地带这2年的年降水量平均减少近6成,连续2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极端干旱个例发生在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其中1585~1590年(明万历十四至十八年)持续6年大范围干旱,出现在小冰期最寒冷阶段到来之前的相对温和时段;1637~1643年(明崇桢十至十六年)南北方连续7年大范围干旱,出现在小冰期寒冷气候背景下;1784~1787年的大范围持续干旱事件则出现在小冰期中的相对温暖阶段;1876~1878年(清光绪二至四年)持续3年大范围干旱,出现在全球大范围气候转暖的背景下等等。可以认为,在过去1000年的气候变化历程中,最近的50年尚属于气候条件较好的时段。因此,对于未来出现重大气候干旱灾异的可能性应予重视。另外,当前尽管十分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但也应当看到,即使在人类活动影响并不显著的历史时期,重大的气候灾害仍多有发生,其严重程度多有超过现代记录的。因此,在预估未来的气候情景,和讨论未来的干旱和水资源匮乏问题时,应当充分考虑古气候记录的研究结果。1637~1643年干旱(通常又称崇祯大旱)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百年所未见。中国南、北方23个省(区)相继遭受严重旱灾。干旱少雨的主要区域在华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这些地区都连旱5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省,连旱7年之久,以1640年干旱最为猖獗。干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涝的格局,且旱区逐年向东、南扩大;1640年以后北方降雨增多,转变为北涝南旱。在这期间瘟疫流行、蝗虫灾害猖獗。1585~1590年干旱地域广、变化大,大范围干旱持续6年。干旱事件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呈北旱南涝的旱涝分布格局,后段旱涝分布格局有改变,北方开始多雨,干旱区扩大并南移至长江流域及江南。由各省逐年受旱成灾的县数统计可见,前段受旱最重的是河北、山西,后段受旱最重的是江苏、安徽和湖南,旱灾持续最久的则是河南。1589年达到极旱,1585~1590年间各地河湖井泉干涸记录可旁证干旱程度,例如,安徽“淮河竭、井泉涸、野无青草”;浙江“运河龟坼赤地千里,河中无勺水”等。这次干旱事件尚伴有大范围饥荒和瘟疫,疫区随大旱地区而转移。1877年北方大旱的典型,在旱区中心的山西省南部二百余日无透雨,陕西华阴县1877年无降雨日数达290天以上,汉水、汾水、浍水、汶河、渠河水涸。疫疾伴随旱灾和饥馑迅速发生并蔓延,这期间蝗虫大面积发生。1785年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干旱之典型,据史料记载:“太湖水涸百余里,湖底掘得独木舟”。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严重旱灾持续4年,并伴随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其持续少雨时间和酷旱记述为近50年所未见。江淮及太湖地区1785年夏季降水量低于现代记录的极小值。如苏州1785年夏季6~8月雨日数仅28天,夏季降水量的推算值为174毫米,为18世纪夏季(6~8月)雨量的次低值,也低于1951~2000年的最低降水量记录,其距平百分率低达-57.4%,即夏季雨量的减少近6成。在持续旱灾期间,黄河下游及黄淮、江淮飞蝗大爆发,还出现疫病大流行。2000年多省干旱,干旱面积大,达4054万公顷,受灾面积6.09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建国以来可能是最为严重的干旱。2003年江南和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秋连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伏秋冬连旱,旱情严重。2004年我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2005年华南南部现严重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年来少见严重初春旱。2006年重庆发生百年一遇旱灾,全市伏旱日数普遍在53天以上,12区县超过58天。直接经济损失71.55亿元,农作物受旱面积1979.34万亩,815万人饮水困难。2007年 22个省发生旱情。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897万人、752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中央财政先后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2.23亿元。2008年云南连续近三个月干旱,据统计,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现已达1500多万亩。仅昆明山区就有近1.9万公顷农作物受旱,13多万人饮水困难。2009年我国多省遭遇严重干旱,连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冬小麦告急,大小牲畜告急,农民生产生活告急。不仅工业生产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态也在告急。2010年2009年秋季以来一直到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特别是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贵州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省中部以西以南地区旱情达百年一遇。损失十分严重。截至3月23日,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2011年2010年冬至2011年春,冬麦区发生严重干旱。2月上旬旱情高峰期,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有1.12亿亩耕地受旱,有246万人、106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春夏之交,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出现了严重旱情。6月初旱情高峰时5省耕地受旱面积达5695万亩,有383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受干旱影响,鄱阳湖、洞庭湖5月初的水域面积一度只有301和652平方公里,较多年同期分别偏小85%和24%。夏秋季节,西南大部降雨持续偏少,江河来水不断减少,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发生了严重的伏秋旱。9月上中旬旱情高峰时,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等西南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5118万亩,有1405万人、682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贵州和云南旱情尤为严重,两省耕地受旱面积为3701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和大牲畜分别达977万和436万。2012年全国耕地受旱面积6010万亩,仅云南、四川、河北三省就有4028万亩耕地受旱,占全国的67%。全国因旱人饮困难782万人,仅云南、四川、内蒙古3省区就有630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占全国的81%,西南部分山区群众饮水困难时间已长达半年以上。2013年2013年6月下旬以来,中国长江以南大部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特别广,温度异常高。江南大部、华南北部有些气象站的极端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均超过历史同期最高记录,南方地区38摄氏度以上的酷热天气日数为近50年来之最,并出现连续超过40摄氏度的酷暑天气。高温少雨天气使得中国南方地区旱情发展迅速。数据显示,高温区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2.6%,其中贵州、湖南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最高,而降水量均为1951年以来最少。另据气象卫星遥感监测,7月鄱阳湖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25%、洞庭湖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34%。高温干旱对一季稻、玉米等秋收作物所造成的危害已无法挽回。据统计,高温干旱造成南方湘、黔、渝、浙、赣、鄂、皖等7省(市)农作物受灾8021千公顷、绝收1123千公顷。2012年11月以来,四川省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温度持续偏高。特别是进入3月份以来,全省气温异常偏高,基本无有效降雨。全省旱情持续发展,范围继续扩大。3月份以来,福建全省降雨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南部还出现了气象干旱。预计今天(16日)晚上起,全省自北而南有一场降雨,或有利缓解南部的气象干旱,同时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create_time]2016-05-12 18:38:57[/create_time]2016-05-27 13:46:0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血狺RLzk[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9c48fe0.hC93LlWf3Jd_vYw6ApOf5g.jpg?time=3633&tieba_portrait_time=3633[avatar]超过4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941[view_count]我国的旱情特别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自然原因
最近,我国西南地区仍然在陷入持续的百年不遇的干之中旱之中,持续的晴热少雨天气,导致云、贵、川、渝和广西等五省区市的旱情持续加重。
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影响。西南其他省份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季积雪偏少,高原热力条件好,导致印缅低槽弱,南亚季风弱,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上空的水汽不充沛,加之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偏东偏北,造成西南地区出现干旱。
二是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此影响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三是没有冷空气时机。虽然今冬有数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大多数冷空气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与暖空气形成了降雨的第一个条件:对流天气。但形成降雨的第二个条件“水汽”如果不丰富,依然无法形成较好的降水。
[create_time]2020-04-11 13:22:27[/create_time]2020-04-22 02:26:0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宣实庆巳[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ebd6dba.cpmGJARvifPMk295LKzg8A.jpg?time=10652&tieba_portrait_time=10652[avatar]TA获得超过3.5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94[view_count]
岩溶地质环境及水文地质特征
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地质作用的变化,必然地导致水土资源、生物生长的适宜性、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或灾害类型及活动强度的明显改变。相应地在不同类型的岩溶地质环境条件下,岩溶水的资源特征及生态环境功能,岩溶水源地的类型、水文地质特征,开发技术条件与脆弱性,供水需求等都有所差异。因此,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与岩溶地质环境条件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岩溶水运动和赋存规律、岩溶水开发技术条件研究的需要,也为了在岩溶水的开发与环境效应评价实践中便于识别,本书以岩溶地貌形态组合及特征为主导标志,结合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气候、水资源、植被等地质环境要素与人居分布及人类活动等社会环境的差异,对泸西小江流域进行岩溶地质环境分类研究,为岩溶水的有效开发实验研究提供地质科学依据。小江流域岩溶地质环境类型复杂多样,从岩溶水的补给区到排泄区,历经岩溶山地、岩溶槽谷、岩溶丘陵、峰丛洼地、岩溶平坝、岩溶河谷等不同类型的岩溶地貌形态组合单元(图3-2)。图3-2 泸西小江流或水文地质结构概化图1—松散土覆盖层;2—表层岩溶带;3—岩溶空隙;4—导水溶洞管道;5—岩溶上升和下降泉;6—岩溶水流向;7—落水洞;8—地表河流及水位;9—地表河流及流向;10—高程点岩溶山地山高坡陡,气候冷凉,基岩裸露,土层浅薄,分布零散,土壤贫瘠,多属宜林区,耕地多为旱地,以旱作农业为主产业,主要种植玉米、荞、土豆等作物。交通不便,村镇规模小,居住分散。地表岩溶洼地、谷地发育,漏斗、落水洞密布,降水漏失严重,是岩溶水的主要补给区,建库条件极差,水资源严重匮乏。地下岩溶发育极不均匀,岩溶饱水带深埋,导储水空间以洞管为主,岩溶水主要为溶洞管道流,沿暗河有许多漏斗、落水洞与其沟通,岩溶水主要通过这些通道获得补给,岩溶水系统储存调节能力弱,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剧烈。岩溶水很大一部分以大泉、暗河形式在盆谷底边缘排泄,饱水带岩溶水的开发十分困难,形成了地带性的资源性缺水。农村生活用水、抗旱保苗用水都十分紧缺。但岩溶石山区表层泉出露位置较高,水质良好,开发技术难度小,水量基本能满足岩溶山区分散居住的农村生活及抗旱保苗用水。因此,在饱水带深埋的岩溶石山区具有很大的供水意义和开发价值。岩溶槽谷、岩溶丘陵、峰丛洼地主要分布于盆地外围山区与盆底平坝之间,气候温和,地势起伏较小,植被覆盖率低,洼地、谷地发育,地形破碎,土层较薄,土壤肥力差,水土流失强烈,石漠化严重,灌溉条件较差,以旱地为主,水田次之,主要种植玉米、荞、土豆、水稻,经济作物和林果种植也较普遍。交通方便,人口稠密,村镇密布。地表落水洞、溶井、脚洞、溶沟溶槽发育,水库渗漏强烈,地下岩溶发育不均匀,岩溶饱水带埋藏较深,导储水空间以洞管隙构成网络,岩溶水为溶洞管道流及溶隙扩散流并存,沟谷、洼地内泉点较多,但流量动态变幅较大。此类地区因地表水严重渗漏、岩溶水埋藏分布不均匀、成井率低形成了工程性缺水。导致农村生活用水、发展种养殖业和庭院经济、抗旱保苗、岩溶石山名特优果林规模经营、生态环境建设用水困难。适宜通过开发隐伏的饱水带和表层带富水块段岩溶水,以解决农村生活和生产用水困难。盆底沉积平坝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地连片、平整,水资源较丰富,灌溉条件好,交通方便,最为适宜工农业生产与城镇建设。所以,人口稠密,城镇规模大,分布密集,工厂较多,农业生产发达,是传统的农业主产区。由此也造成了地表水和浅层孔隙水的严重污染,大兴堡一带取样化验分析表明亚硝酸盐超标2925倍,氨氮超标3019倍,细菌超标75倍,大肠杆菌超标800倍以上,造成了严重的水质性缺水,导致农村生活用水困难,周边岩溶台地区旱地的干旱缺水也很严重。该区岩溶水主要是来自周围裸露型岩溶山区的侧向径流,其次有少量的大气降水通过松散覆盖层孔隙的垂向渗透补给。在侧向径流中,一部分来自盆地底面以上上层径流带的岩溶水,以盆地底面为排泄基准,沿盆地边缘形成大泉、暗河排泄;盆地底面以下下层径流带的岩溶水,继续向深部呈近水平二维溶隙扩散流向盆地下游径流,通过盆地南部存在的落水洞和岩溶洞管,向小江峡谷区汇集排泄。大兴堡一带是岩溶水由浅变深,由较均匀的水平二维溶隙扩散流向不均匀的三维溶洞管道流过渡的转换地带,岩溶水埋深逐渐增大,径流逐渐集中。该区岩溶水汇集,且覆盖型岩溶含水层组具有很大的储存资源可以发挥调节作用,允许开采量大,岩溶发育较均匀,是一般供水钻井开发的主要分布区,适宜将大泉或暗河与富水块段联合规划开发,有效调节开发利用岩溶水。南部岩溶河谷纵坡降大,地形切割深,谷坡陡峻,沟谷发育,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层浅薄,土地零散,以坡地为主,上游多种小麦、玉米,下游种植柑橘、黄竹等,水土流失强烈,石漠化严重。交通极差,人口稀少,村落稀疏。谷坡之上地表径流很快,岩溶水深埋,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以溶洞管道流为主,在谷底集中排泄,水资源短缺。宜以表层泉开发解决农村生活用水困难。由于小江河谷为全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集中排泄带,水能资源富集,而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差,因此,适宜建设中小型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小江流域岩溶水是由大气降水入渗而形成,其上层径流以泉、暗河的形式以泸西盆地底面为排泄基准排泄而转化成地表水,最终汇集于盆地南部通过工农隧洞及落水洞排向小江;下层径流则以小江水面为基准而通过深层径流排泄(图3-2)。流域岩溶水的年平均补给量,减去以泸西盆地为基准的上层径流排泄量及小江流域岩溶水开采利用后的损耗量,应等于小江流域岩溶水的下层径流量。流域岩溶水均衡方程:QR-Q1-Q2=QD-Q3式中:QR—小江流域岩溶水天然补给量(104m3/a),采用渗入法计算,补给面积取全流域裸露型岩溶面积,降水量取泸西县气象站2003年降水量;Q1—以泸西盆地底面为排泄基准的上层径流排泄量(104m3/a),采用泉流、暗河流量汇总法,即累加2003年野外调查期间泸西岩溶盆地汇水范围内的所有岩溶水天然出露点的排泄量(实测流量);Q2—小江流域岩溶水开采利用后的损耗量(104m3/a),为全流域合计开采量减去退水量,计算公式:Q2=QK(1-tS),式中:QK为2003年小江流域岩溶水的开采量,tS为退水系数,根据区域经验取0.85;QD—小江河谷岩溶水排泄量(104m3/a),为未知量;Q3—泸西岩溶盆地南端落水洞、排水隧道地表水2003年的泄流量(104m3/a)。岩溶水均衡方程左边为小江流域岩溶水总的大气降水渗入、灌入天然补给量,减去以泸西盆地底面为排泄基准的上层径流排泄量,以及小江流域岩溶水开采利用后的损耗量,显然剩余的仅有小江排泄带以上继续作深远程径流的下层径流量;右边为排入流域的最终排泄基准小江河谷的岩溶水总排泄量,包含下层径流量和泸西岩溶盆地南端落水洞、排水隧道吸收的地表水泄流量,显然,当其减去后一项之后,剩余的也仅有下层径流量。所以,方程是成立的,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小江流域的“三水”转换关系。选择2003年为均衡年,通过计算,小江流域岩溶水 2003年补给量为 14013.12 104m3/a,上层径流量为6917.89 104m3/a,下层径流量为6124.51 104m3/a(表3-1),下层径流量占年平均补给量的44%。这一研究成果,首次定量说明了岩溶盆地流域岩溶水开发的资源前景及潜力。表3-1 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均衡计算结果表 单位:104m3/a
[create_time]2020-01-15 18:57:35[/create_time]2020-01-30 18:44:3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中地数媒[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8dbb6fd5266d0166fb0c0519b2bd40735fa351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900,h_1200,limit_1/quality,q_85[avatar]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slogan]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intro]679[view_count]广西岩溶生态脆弱区评价
(一)评价因子选取脆弱生态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性与脆弱区生态环境资源因子相关。岩溶环境是地理环境中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系统,处于一种碳、水、钙物质能量循环变异极强烈和快速的状态,具有环境容量低、生物量小、生态环境系统变异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等一系列的生态脆弱特征。造成岩溶环境脆弱的原因主要表现为:(1)由于碳酸盐岩的出露造成的成土慢、土层薄、土被不连续使生产力低下;(2)人口密度大、人口承载力低,造成人粮矛盾、人地矛盾突出;(3)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使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4)岩溶环境特有的双层水文地质结构引发的严重的旱涝灾害。为了能够对脆弱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必须建立起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的脆弱区的脆弱程度进行量化,才有可能对全区的岩溶生态脆弱区有一个整体客观的认识。据此,本书从岩溶生态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入手,选择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地貌类型、地形坡度、石漠化程度5个方面共8项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图35),对广西岩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行评价。图35 广西自治区岩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本课题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数学家(T.L.SE A Y)提出的,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方法,已在国内外社会、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次评价是以数位长期从事岩溶研究的专家打分为基础,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构造判断矩阵,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及其特征向量,此特征向量就是各评价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也即权系数的分配。计算结果如表77所示。表77 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三)G IS支持下的评价指标数据集成依据在评价体系中设定的评价因子,制作相关的碳酸盐岩分布、地形坡度、地貌类型、石漠化等专题信息图件。然后利用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评价因子的专题信息集成到相应的基本评价单元。本次数据集成运算采用栅格结构,为了保证不同的专题数据层面具有良好的空间重合性,各数据层采用统一的坐标系和投影系统。1.数据图层的生成地形坡度图层是利用地形等高线构造TIN 模型,再由高程数据模型派生坡度数据集。数字化碳酸盐岩、地貌类型、石漠化、森林、灌丛覆盖率等矢量图层,并把矢量数据层层转换为栅格数据图层。2.重分类数据集由于碳酸盐岩分布、地形坡度、地貌类型、石漠化程度、地下水资源分布为不同量纲的数据集,不具可比性,为了合并这些数据集,需要进行量化处理,重分类数据集。即给它们设置相同的等级体系,这个相同的等级体系就是指每一个单元的脆弱程度。下面将对碳酸岩盐分布、地形坡度、地貌类型、石漠化程度、地下水资源分布数据集进行重分类,其中,易脆弱的属性赋予较高的值。重分类碳酸盐岩分布图层数据:对纯灰岩赋值、纯白云岩赋值4,灰岩与白云岩互层赋值3,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赋值2,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赋值1,表明碳酸盐岩的含量越大越脆弱。非碳酸盐岩区赋空值,表示本次计算仅考虑碳酸盐岩区。输出的重分类的数据集将成为新的图层。重分类坡度数据:对坡度>35°赋值4,25°~35°赋值3,15°~25°赋值2,5°~15°赋值1,<5°赋0值。表明坡度越大越脆弱。重分类地貌类型图层数据,根据不同地貌类型的人口承载力,把地貌类型的脆弱度分为5级:岩溶洼地区赋值4,峰丛谷地、岩溶垄岗赋值3,峰林谷地赋值2,孤峰平原区赋值1,非岩溶区赋值0。重分类土壤侵蚀强度数据,根据土壤侵蚀程度分类,极度侵蚀赋值5,强度侵蚀赋值4,中度侵蚀赋值3,轻度侵蚀区赋值2,微度侵蚀区赋值1。重分类石漠化图层数据,根据石漠化程度分类,重度石漠化赋值4,中度石漠化赋值3,轻度石漠化赋值2,微度石漠化区赋值1,非石漠化区赋0值。重分类森林覆盖度数据,覆盖度>40%的区赋值0,30%~40%的区赋值1,20%~30%的区赋值2,10%~20%的区赋值3,<10%的区赋值4。灌丛覆盖度重分类等级与森林覆盖率相同。重分类旱涝片数据图层,属于旱涝片的赋值4,旱片赋值2,其他区域赋值0。3.赋权重合并数据集重分类后,各个数据集都统一到相同的等级体系之内,根据层次分析法求得的结果,对不同的图层赋权值,然后进行数据集加权合并运算。计算结果数据集显示了各个面元的脆弱程度,值越高表示越脆弱。4.岩溶生态区脆弱性分级由于目前对岩溶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分级尚无统一的标准,没有普遍认可的评价依据。依据在评价模型中设定的规则,把评价标准分为潜在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四个脆弱性等级,计算结果值为α<0.5为无明显脆弱区,0.5< a≤1.25为轻度脆弱区,1.25<α≤2.0为中度脆弱区,2.0< a≤2.75为重度脆弱区,α>2.75为极度脆弱区。(四)广西岩溶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通过模型运算,即可获得广西岩溶区生态脆弱程度分区信息,结果以图形(见封三,彩图2)的形式输出。广西岩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反映了岩溶区特殊的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的综合作用,从脆弱性评价结果看,广西岩溶区生态极度、重度脆弱区面积分别占岩溶区总面积的3%和43%,主要发生纯碳酸盐岩、峰丛洼地地貌及旱涝灾害频繁复合地区。中度脆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4%。由图34可见,脆弱程度高的峰丛洼地地貌县为都安县、大化县、靖西县、南丹县、忻城县、平果县、东兰县、天等县、凌云县、马山县、凤山县、巴马县、环江县等。
[create_time]2020-01-15 11:31:24[/create_time]2020-01-30 11:21:2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中地数媒[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8dbb6fd5266d0166fb0c0519b2bd40735fa351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900,h_1200,limit_1/quality,q_85[avatar]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slogan]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intro]90[view_count]广西会有什么样的自然灾害
广西的自然灾害有:水、旱、蝗;
1、水涝:
平均每两年一次 , 水灾情况非常严重;
2、旱灾:
秋、冬、春季的旱灾同样严重,平均不到三年发生一次;
3、蝗虫:
1850至1856年,广西连续蝗灾,蝗灾范围大,遍及桂中的柳江、黔江、浔江沿岸及桂东南的南流江与北流江之间的盆地一带。
[create_time]2022-12-27 15:51:23[/create_time]2023-01-09 08:59:2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科技王阿卓[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94af44a.hBhftdFtNIkRQrBIZauV1g.jpg?time=6800&tieba_portrait_time=6800[avatar]TA获得超过14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8[view_count]